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稣与妈祖共处一岛,中西混搭的独特风情在岛上一直延续至今。
天主教堂的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礁、火山岩,以糯米浆黏合建造。
天主教堂为岛上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们来到盛塘村,远远望见香蕉林掩映的天主堂气势恢弘地矗立着。教堂的庭院里种植了几棵芒果树,历经百年沧桑,在芒果成熟的季节里,整个庭院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据当地人介绍,涠洲岛现有天主教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徒到此做礼拜。要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当地原汁原味的天主教婚礼。
行走在教堂边沿,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气势,让人深感“天国神秘”的幻觉,回味久久。
每天早上8点,82岁的黄希珍都要去教堂内外转上一圈,才能安静坐在教堂东侧门的耳房里,开始与志愿者研究需要安排的工作或接待游客的事情。一年四季不管登岛游客或多或少,黄希珍做为天主教堂的会长,既要安排好教友周末做弥撒的空间,也尽量不影响游客来此参观。由于涠洲岛天主教堂属于北海教区,暂时没有常住传教士或神父,只有黄希珍老人主持着天主教堂的日常事务。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自幼在盛堂村长大的黄希珍为学习文化,每学期坐油布帆船去北海教区的修道院求学,遇见顺风天气一天就能到北海;遇见无风天气就得在海上漂泊三天才能靠岸。建国初期,政府派来一只机动船保障涠洲岛与北海的海上交通。在黄希珍的记忆里,那艘机船叫“青年号”,风平浪静的日子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北海码头了。
“一座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怎么会没有传教士和神父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拜访黄希珍会长。在教堂东侧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一边找出一册《涠洲岛天主教堂简史》送给我,一边说:“早在150多年前,一位法国神父领着一群迁徙而来的教民,修建了涠洲岛天主教堂。”
简史记载:1850年,广东恩平、开平的客家人与土著发生争斗,两败俱伤。一族客家人逃往遂溪,遇见来中国南方传教的法国巴黎教会的唐神父援助救济。唐神父见众人居无定处,即向地方官府请示带众民前往北海涠洲岛拓荒求生。登岛之后,唐神父潜心传播福音,岛上居民开始信仰天主教。
1853年,本是建筑师的法国范神父来到岛上接任。他与岛民历经10年努力,用坚硬的火山岩和珊瑚石修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教堂,除了钟楼还有修道院、育婴堂、学校和医院等设施,成为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从那时起,耶稣与妈祖共处一岛,中西混搭的独特风情在岛上一直延续至今。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没有一根钢筋和一斤水泥的条件下,他们居然可以用珊瑚、岩石、泥浆等材料完成如此坚固的建筑。百年岁月,经历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经历一场又一场强劲台风的袭击,却依然坚固如初地屹立在那里。
清末至民国初年,天主教堂除传教外,一直坚持开办修道院、孤儿院等,历任本堂神父共计十位;1938年,日寇入侵,教堂成为民居之避难所。日本人滥杀无辜,两位神父不幸遇难,抗战胜利后骨骸迁葬横领圣地。1946年,古神父接任教会事务,恢复宗教活动,继续办小学、开卫生院。
由于文革横扫“四旧”,除教堂和钟楼外,其余都已荡然无存。文革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拨款维修教堂,宗教活动重获恢复。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曾到涠洲岛教堂参观,捐助一万元购置跪凳坐椅;香港黎和乐神父亦捐巨款维修教堂四周墙壁,使教堂蓬荜生辉。
一百多年来,天主教堂虽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保存完好,可供教徒们弥撒祈祷和供游客观瞻。岁月的年轮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它恢宏的气势不减当年,犹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沧桑中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渔民,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抚摸着灰暗的墙壁,不禁感慨,在那个边陲渔民相对愚蛮的年代,宗教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如此顽强,它使荒凉的岛屿闪耀了教义的光辉,为岛上的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我仿佛听到那远去的钟声,依旧洪亮绵长。
作为本土文化的妈祖文化对岛民也影响至深。岛上渔民大多敬妈祖为神明,供奉妈祖的天后宫,是一个把建筑和海蚀洞合为一体的庙宇,在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精巧别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辰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感谢妈祖保佑平安。
天主教堂的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礁、火山岩,以糯米浆黏合建造。
天主教堂为岛上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们来到盛塘村,远远望见香蕉林掩映的天主堂气势恢弘地矗立着。教堂的庭院里种植了几棵芒果树,历经百年沧桑,在芒果成熟的季节里,整个庭院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据当地人介绍,涠洲岛现有天主教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徒到此做礼拜。要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当地原汁原味的天主教婚礼。
行走在教堂边沿,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气势,让人深感“天国神秘”的幻觉,回味久久。
每天早上8点,82岁的黄希珍都要去教堂内外转上一圈,才能安静坐在教堂东侧门的耳房里,开始与志愿者研究需要安排的工作或接待游客的事情。一年四季不管登岛游客或多或少,黄希珍做为天主教堂的会长,既要安排好教友周末做弥撒的空间,也尽量不影响游客来此参观。由于涠洲岛天主教堂属于北海教区,暂时没有常住传教士或神父,只有黄希珍老人主持着天主教堂的日常事务。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自幼在盛堂村长大的黄希珍为学习文化,每学期坐油布帆船去北海教区的修道院求学,遇见顺风天气一天就能到北海;遇见无风天气就得在海上漂泊三天才能靠岸。建国初期,政府派来一只机动船保障涠洲岛与北海的海上交通。在黄希珍的记忆里,那艘机船叫“青年号”,风平浪静的日子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北海码头了。
“一座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怎么会没有传教士和神父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拜访黄希珍会长。在教堂东侧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一边找出一册《涠洲岛天主教堂简史》送给我,一边说:“早在150多年前,一位法国神父领着一群迁徙而来的教民,修建了涠洲岛天主教堂。”
简史记载:1850年,广东恩平、开平的客家人与土著发生争斗,两败俱伤。一族客家人逃往遂溪,遇见来中国南方传教的法国巴黎教会的唐神父援助救济。唐神父见众人居无定处,即向地方官府请示带众民前往北海涠洲岛拓荒求生。登岛之后,唐神父潜心传播福音,岛上居民开始信仰天主教。
1853年,本是建筑师的法国范神父来到岛上接任。他与岛民历经10年努力,用坚硬的火山岩和珊瑚石修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教堂,除了钟楼还有修道院、育婴堂、学校和医院等设施,成为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从那时起,耶稣与妈祖共处一岛,中西混搭的独特风情在岛上一直延续至今。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没有一根钢筋和一斤水泥的条件下,他们居然可以用珊瑚、岩石、泥浆等材料完成如此坚固的建筑。百年岁月,经历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经历一场又一场强劲台风的袭击,却依然坚固如初地屹立在那里。
清末至民国初年,天主教堂除传教外,一直坚持开办修道院、孤儿院等,历任本堂神父共计十位;1938年,日寇入侵,教堂成为民居之避难所。日本人滥杀无辜,两位神父不幸遇难,抗战胜利后骨骸迁葬横领圣地。1946年,古神父接任教会事务,恢复宗教活动,继续办小学、开卫生院。
由于文革横扫“四旧”,除教堂和钟楼外,其余都已荡然无存。文革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拨款维修教堂,宗教活动重获恢复。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曾到涠洲岛教堂参观,捐助一万元购置跪凳坐椅;香港黎和乐神父亦捐巨款维修教堂四周墙壁,使教堂蓬荜生辉。
一百多年来,天主教堂虽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保存完好,可供教徒们弥撒祈祷和供游客观瞻。岁月的年轮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它恢宏的气势不减当年,犹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沧桑中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渔民,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抚摸着灰暗的墙壁,不禁感慨,在那个边陲渔民相对愚蛮的年代,宗教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如此顽强,它使荒凉的岛屿闪耀了教义的光辉,为岛上的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我仿佛听到那远去的钟声,依旧洪亮绵长。
作为本土文化的妈祖文化对岛民也影响至深。岛上渔民大多敬妈祖为神明,供奉妈祖的天后宫,是一个把建筑和海蚀洞合为一体的庙宇,在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精巧别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辰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感谢妈祖保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