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堂 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处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2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稣与妈祖共处一岛,中西混搭的独特风情在岛上一直延续至今。
  天主教堂的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礁、火山岩,以糯米浆黏合建造。
  天主教堂为岛上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们来到盛塘村,远远望见香蕉林掩映的天主堂气势恢弘地矗立着。教堂的庭院里种植了几棵芒果树,历经百年沧桑,在芒果成熟的季节里,整个庭院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据当地人介绍,涠洲岛现有天主教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徒到此做礼拜。要是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当地原汁原味的天主教婚礼。
  行走在教堂边沿,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气势,让人深感“天国神秘”的幻觉,回味久久。
  每天早上8点,82岁的黄希珍都要去教堂内外转上一圈,才能安静坐在教堂东侧门的耳房里,开始与志愿者研究需要安排的工作或接待游客的事情。一年四季不管登岛游客或多或少,黄希珍做为天主教堂的会长,既要安排好教友周末做弥撒的空间,也尽量不影响游客来此参观。由于涠洲岛天主教堂属于北海教区,暂时没有常住传教士或神父,只有黄希珍老人主持着天主教堂的日常事务。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自幼在盛堂村长大的黄希珍为学习文化,每学期坐油布帆船去北海教区的修道院求学,遇见顺风天气一天就能到北海;遇见无风天气就得在海上漂泊三天才能靠岸。建国初期,政府派来一只机动船保障涠洲岛与北海的海上交通。在黄希珍的记忆里,那艘机船叫“青年号”,风平浪静的日子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北海码头了。
  “一座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怎么会没有传教士和神父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拜访黄希珍会长。在教堂东侧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一边找出一册《涠洲岛天主教堂简史》送给我,一边说:“早在150多年前,一位法国神父领着一群迁徙而来的教民,修建了涠洲岛天主教堂。”
  简史记载:1850年,广东恩平、开平的客家人与土著发生争斗,两败俱伤。一族客家人逃往遂溪,遇见来中国南方传教的法国巴黎教会的唐神父援助救济。唐神父见众人居无定处,即向地方官府请示带众民前往北海涠洲岛拓荒求生。登岛之后,唐神父潜心传播福音,岛上居民开始信仰天主教。
  1853年,本是建筑师的法国范神父来到岛上接任。他与岛民历经10年努力,用坚硬的火山岩和珊瑚石修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教堂,除了钟楼还有修道院、育婴堂、学校和医院等设施,成为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从那时起,耶稣与妈祖共处一岛,中西混搭的独特风情在岛上一直延续至今。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没有一根钢筋和一斤水泥的条件下,他们居然可以用珊瑚、岩石、泥浆等材料完成如此坚固的建筑。百年岁月,经历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经历一场又一场强劲台风的袭击,却依然坚固如初地屹立在那里。
  清末至民国初年,天主教堂除传教外,一直坚持开办修道院、孤儿院等,历任本堂神父共计十位;1938年,日寇入侵,教堂成为民居之避难所。日本人滥杀无辜,两位神父不幸遇难,抗战胜利后骨骸迁葬横领圣地。1946年,古神父接任教会事务,恢复宗教活动,继续办小学、开卫生院。
  由于文革横扫“四旧”,除教堂和钟楼外,其余都已荡然无存。文革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拨款维修教堂,宗教活动重获恢复。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曾到涠洲岛教堂参观,捐助一万元购置跪凳坐椅;香港黎和乐神父亦捐巨款维修教堂四周墙壁,使教堂蓬荜生辉。
  一百多年来,天主教堂虽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仍保存完好,可供教徒们弥撒祈祷和供游客观瞻。岁月的年轮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它恢宏的气势不减当年,犹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沧桑中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渔民,为他们点亮人生的长明灯。
  我抚摸着灰暗的墙壁,不禁感慨,在那个边陲渔民相对愚蛮的年代,宗教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如此顽强,它使荒凉的岛屿闪耀了教义的光辉,为岛上的居民构建了丰富的精神殿堂。我仿佛听到那远去的钟声,依旧洪亮绵长。
  作为本土文化的妈祖文化对岛民也影响至深。岛上渔民大多敬妈祖为神明,供奉妈祖的天后宫,是一个把建筑和海蚀洞合为一体的庙宇,在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精巧别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辰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感谢妈祖保佑平安。
其他文献
置身不可知的、令人敬畏的雪山,面对死亡随时降临的可能,经历身边队友倒下死去的悲恸,我学会了坦然面对死亡……  到我完成“7+2”时,全世界登顶珠峰的人大约有1800人,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117人,到过南北两极点的42人,抵达地球三极的14人;完成“7+2”的有5人,年纪最大的46岁,最小的31岁。从专业角度看,攀登七大洲最高峰难度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七大洲最高峰没有七大洲次高峰难。  世界第二高
期刊
蓝喉蜂虎(学名:Merops viridis)中型鸟类,体长26?28厘米。头顶至上背栗红色或巧克力色,过眼线黑色,腰和尾蓝色,翼蓝绿色,腰及长尾浅蓝,中央尾羽延长成针状,明显突出于外。颏喉蓝色,叫声清脆,捕食蜻蜓、蝴蝶、知了和蜜蜂时凶猛异常。属于夏候鸟,其余下体和两翅绿色。嘴细长而尖,黑色,微向下曲。以蓝喉为特征,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湖北红安七里坪云彩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
期刊
“印象主义”的舆论风暴  莫奈对西方美术史的贡献应当从1874年的一次展览说起。  1867年~1874年,连续八年冲击沙龙展未果,莫奈决意学习居斯塔夫·库尔贝自行组织展览,向巴黎人民展示个人才华,让公众检阅自己作品的魅力。  1874年4月15日,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莫奈、毕沙罗等30位画家携带165幅作品粉墨登场了。长期浸润在艺术氛围中的巴黎公众见识过各种风潮,是最严厉与挑剔的看客。这
期刊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在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8月28日上午,少儿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年杨靖宇》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据编剧闫超、导演张文艺透漏,影片《少年杨靖宇》于9月3日起在全国5200多家影院公开上映。
期刊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歌声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因此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大多都与马相关。而在所有马上运动中,“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爱的活动。  “姑娘追”,哈萨克语称“克孜库瓦尔”。“克孜”即“姑娘”;“库瓦尔”是“追”的意思。哈萨克语习惯名词在前,动词在后,所以按汉语的说法就是“追姑娘”。“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在马背上开展的一种娱乐游戏,同时也是一种马上竞技
期刊
自古以来,江河是大地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  黑龙江一路奔腾不息,滋养了沿江的万物生灵,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的生命之河。  黑龙江是中俄的界河,见证了两个大国的历史,也见证了互利共赢的贸易往来。  2015年6月的一天,飞机用不到90分钟的时间,将我从哈尔滨送到了位于黑龙江中下游的中国东极之城——抚远。  从飞机上鸟瞰,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黑龙江银龙起舞东流而去,蜿蜒画出中俄的边境线。如
期刊
乌苏镇,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被称为“东方第一镇”。  乌苏镇与卡扎克维茨沃小镇隔江相望,开创了最早的中俄民间贸易双城记。  今天,乌苏镇已纳入东极旅游项目规划中,将成为抚远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  抚远的乌苏镇与俄罗斯远东边城卡扎克维茨沃隔江相望,相隔仅3公里,它开创了最早的中俄民间贸易双城记。  乌苏镇,距离抚远县城东南70公里,位于黑龙江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上游2公里,东望俄罗斯卡扎
期刊
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心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  有七八万中国“淘金者”来这里做生意、开工厂,年交易额达60亿人民币。  一条界河连着对家的思念,而在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里,异乡早已成故乡。  初夏的清晨,黑龙江上弥漫着飘渺的薄雾,我们从抚远码头登上游轮,顺江而下,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  抚远与哈巴罗夫斯克的空间距离很近,现代化国际快船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对中国
期刊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的美誉。  抚远拥有275公里的中俄界江黄金水道,是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与俄罗斯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公里;抚远港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多边国际经济合作的窗口和桥梁,距出海口仅960公里,是中国通往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的一条江海联运大通道。  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黑瞎子岛
期刊
抚远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界线长275公里,是经济开放的桥头堡。  抚远口岸江海联运,是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循环,走向世界的一条贸易大通道。  中俄互利共赢的贸易,既繁荣了两座城市的经济,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早上8点,抚远正阳街上的中俄贸易大市场准时拉开大门,经营商户们纷纷打开商店的大门,准备迎接从哈巴罗夫斯克过来的第一批客商。  正阳中俄贸易大市场开门的时间,正是黑龙江上国际客运快船进港靠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