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对教师责任的重新解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诺丁斯提出了學会关心的全新教育模式,阐述了一系列的关怀理论。本文对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在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对教师责任进行重新解读,最后提出对教师责任重构的建议。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探讨教师责任,对关怀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教育理论 教师责任
  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社会的急剧变化,从而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新时代的青少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在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关怀型的教师——给学生以爱、让学生学会爱,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必修课”。教师关怀中包含着责任、希望、理解与尊重,但是由于教师教育的不完善,尤其是在职教师教育,使教师对教师责任认识的程度不尽相同[1]。教师关于责任的认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成效。我们理应不断探索,以教师责任的不断重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概述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教育协会主席诺丁斯提出了一种新的关怀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雄厚的教育学、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目的,致力于培养关心型教师和学生,使教育向着幸福发展。
  (一)拒绝教育普遍性,注重对个体内在需要的关心。
  内尔·诺丁斯将“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重要”作为关心伦理的核心观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具有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教育者应该拒绝普遍关怀,因为平等与公平并不能等同。例如:一高一中一矮三个人隔着高墙看球赛,平等就是给三个人三个相同高度的箱子,结果高个比墙高出很多,中个高出一头,他俩都看到了球赛,矮个子依然比墙矮,什么都看不到;而公平则是高个子和中个子站在一个箱子上,矮个子站在两个箱子上,三个人都能看到比赛,公平比平等更加人性化[2]。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公平就是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个体的内在需要而不是仅仅追求平等普遍的关怀。诺丁斯强调教师要敏感地发觉学生的内在需要,对学生的内在需要做出关注,走进学生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二)以有效的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诺丁斯认为:“关心伦理最基本的思想是对每一个个体的需要予以恰当的反应,目的是建立并且维护关心关系。”[3]学校之间的竞争导致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虽然教师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心里装着学生,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但鲜有学生感觉到真正的关心。这中间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诺丁斯着重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关心者,就要敞开心扉接纳学生。然后,教师需要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成为这种关系中的关心者。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其关心的能力——不需要告诫学生关心,只需在建立的关系中演示如何关心。最后,学会关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道德教育中的对话是开放且无固定答案的,教师不能做完决定之后才和孩子们对话。此外,反应是关心的核心,在关心关系中应在别人表达出关心的需要时进行适当的反应,以促进有效沟通。
  (三)把关心引入学校,重视教育的连续性。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有归属与爱的需求。诺丁斯同样认为教育需要为儿童建立归属感,因此,需要将关心引入学校教育。关心关系的建立要以信任为基础,需要花费时间,我们要把关心引入学校,就必须重视教育的连续性。诺丁斯将教育的连续性总结了四个方面:1.地点的连续性。即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场所进行学习,使学校环境具有连续性,学生“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待上足够长的时间以便获得一种归属感”。2.人的连续性。对学生来说,教师能够给予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指导,需要长时间的师生关系建立才能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因此诺丁斯建议师生关系的连续性,教师与学生在一起应至少工作三年。3.目的的连续性,在以关心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利用就餐时间交流、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领域等方面贯通关心主题,培养学生在专门的关心领域发展特殊才能。4.课程的连续性,诺丁斯主张开设多种课程,体现对不同能力学生的关心与尊重[4]。
  (四)培养学生多种主题的关心。
  在诺丁斯论述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要培养会关心的人,学校必须围绕关心展开教学,以关心主导课程。诺丁斯主张孩子们学会多种主题的关心,例如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知识等,使学生不仅获得全面发展,而且培养道德品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实施以关心为目的的教学,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将多种主题的关心融入学生的日常,让学生学会关心。
  二、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对教师责任的重新解读
  教师责任是师德的一部分,教师责任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成功。陶行知曾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关于教师责任的概念,不同的人的理解存在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教师责任的概念须在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把握[5]。在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要求教师让学生在关心关系中获得自尊与爱,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从此观点出发,诺丁斯主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重新解读教师的职业责任。
  (一)正确认识学生,学会关心学生。
  应试教育在我国当代教育中普遍存在,导致一些学校重知识而轻能力,以分数评判一个学生优劣的教师不在少数,一些教师误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就是一名好老师。通过诺丁斯关怀理论的论述,我们应意识到教师对于学生的首要责任是接纳学生,包括生理与心理等各方面的接纳。首先,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健康,关心学生的身体,这是一个人获得发展的基础,师生之间必须经常进行有关健康的谈话。其次,我们要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在需求,摒弃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只有教师用心了解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关心,拥有心理上的归属感,才能快乐地成长。最后,教师应该欣赏天才的多样化,正确理解学生观,学生是一个单独的、完整的个体,是处于发展中的充满个性化的人。我们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弥补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获得幸福。   (二)进行关心教育,教会学生关心。
  教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学生,而应该教会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理解自己的行为和目的[6]。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不同领域下的关心,能够帮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内做到最好。从学校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关心融入教学当中,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关心动机和态度,在课堂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时时体现关心[7]。例如重视生活教育,耐心倾听每位学生的诉求,主动与学生交流,等等,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学会关心。从学生角度出发,正如诺丁斯所设想的那样,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关心教育,让学生在以不同的关心主题进行交流当中,理解关心的内涵,并鼓励其付诸行动,逐渐学会关心自我和周围的一切。
  (三)认识教育本质,引导学生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阶梯,但这并非教育的本质,诺丁斯提出学校教育应该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的本质应是让人获得幸福。这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不仅要关心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立足开放性的思维,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快乐地成长[8]。在教育的每一个階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的资源,也应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确定新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不强加给学生任何东西,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要避免以提高成绩为借口压迫学生,而要努力做到以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教育不是职业准备的场所,它是人提升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浅层面上,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最本质的一面,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身体、心理、生活技能、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师责任重构的建议
  在诺丁斯视域下重新解读教师责任,给予我们更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启示。对教师责任心的重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思想,强化教师关心学生的意识。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对学生的责任,树立责任感。学生是处于发展当中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应打破传统教育中只关心知识学习的弊端。一方面,教师要拥有领导者的责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对建设一个充满关心的班集体至关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多方面关心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关心的机会,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被关心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关心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全面理解关心,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关心。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承担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正如诺丁斯所提倡的那样,要以公民的责任感“培养健康的、有能力的、幸福的孩子”,使人走向社会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教给学生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是学会关心的基础。最后,关心关系的建立能促进教师对学生真正关心,学生从内心对教师的认可与依赖,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幸福的。教师要意识到建立关心关系的重要性,做到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
  (二)学习关心教育模式,提高教师关心的能力。
  学会关心是诺丁斯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关心的前提是教师首先学会关心,教师有责任提高关心的能力。在以关怀人为本的教育中,要求有关怀能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需求,有反省力地运用“身教、对话、实践和肯定”的师生关系,带领学生也成为关怀理想的追求者。在诺丁斯的思想中,教师可用以下四种方法在关怀实践中提高关心能力:
  第一种方法是榜样。榜样在关怀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只有教师首先成为关怀型的人,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才有希望培养出具有关怀品质的学生。教师的关键在于以身作则,著名心理学实验已经证实教师的身教要大于言传,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第二种方法是对话。对话在维持关怀关系中,是基本而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学习与人沟通的技能,发挥教育智慧,掌握与学生对话的技巧。此外,教师还应突破传统的教师思维,在一些师问生答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已经预想好了答案,并不在意答案是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不能达到与学生对话的目的。教师想走进学生,关怀学生,就必须认识到“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9]。第三种方法是实践。关怀不能只有言语,它需要实践,从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关怀能力,成为一名会关心学生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创造实践关怀的机会,学习给予关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特有的态度。第四种方法是认可。认可在教育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优点的确认和鼓励。教师应该塑造每个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让学生悦纳自己,而不应将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这样学生易形成积极的追求。对学生来说,来自教师的认可能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愿意继续追求,因此在教师关心过程中,学会认可学生必不可少[10]。
  (三)教师加强反思,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责任反思,强化教师的责任精神。以关心为基础的教育,需要教师以关心为线索,发展学生多个领域内的关心。学生以关心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学习、交流和实践,获得全面发展。针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协助,多加思考总结每件事情背后学生的健康、心理、学习情况等。在反思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考虑由于种族、性别、民族和宗教而导致的各种差异,由此产生的各种见解和主张必须得到及时的尊重和富有建设性的处理[11]。教师要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发现新的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清楚地认识自身所肩负的教育教学责任,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进,不断提高能力和对学生的责任心,有效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10]程福蒙.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鲁一.教育的公平与平等[J].师道,2014(04):1.
  [3][4][6][9][11][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7,89-98,189,42,86.
  [5]董芸,金柚希,任如.我国教师责任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6(08):195-196.
  [7]王中华.内尔·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1):73-74.
  [8]范晓慧,宋雪珂.内尔·诺丁斯幸福教育理念的探析及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1):41-4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教师入职培训不仅影响着新教师未来的职业生涯,而且关系着聘请学校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形势下,民办学校对入职新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学校要做到长远规划与稳步发展,势必需要探索出适合新时代青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与方法。本文以W为案例,对其入职某民办学校的前三个学期所参加的培训项目进行跟踪调查,并结合该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测评数据和当面谈话记录,分析民办学
摘 要: 从民国时期的小说《梅兰芳》(1919年)、《梅兰芳被刺记》(1947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电视剧《梅兰芳》、京剧、话剧等文艺作品,都塑造了齐如山形象。近百年文艺作品中的齐如山形象,从帮闲篾片、儒雅学者,到癫狂文人,其形象变化背后都有梅兰芳形象的如影随形。“这一个”的齐如山的形象流变折射出“嗜戏薄伶”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 现当代文艺 齐如山 梅兰芳  齐如山(1875—1
摘 要: 民族院校学生党员,是民族地区未来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采取有效途径,培育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院校致力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施的“闪闪红星”先锋引领计划,以学生党建中心为依托,以“一个理念”“两个目标”“三三原则”“四项功能”为主体框架,促进学生党员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族院校大学生 学生党员全面发展
摘 要: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出国项目,每学期为数众多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游学交流项目。“Share-出国交流心得分享直播平台”,将直播与文化交流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兴趣,拓宽文化学习渠道,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学习诉求。本课题就互动直播对大学生文化学习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学生、社会等角度剖析了互动直播教学模式存在的意义及在教学
(梅州市梅江区委党校, 广东 梅州 514011)  摘 要: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为2015年跨年热播古装历史剧。唐太宗李世民及兄弟三人的乳母彭婆婆,怨恨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而老死不愿相见。但李世民对彭婆婆始终是尊敬、平和、耐性的,希望能够与乳母冰释前嫌,并为彭婆婆在弥留之际原谅了自己而感到欣慰,演绎了一段皇帝与乳母的微妙情感。礼敬乳母在唐代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成就了乳母阶层自我
摘 要: 理论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习惯。“翻转课堂”的实践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关键词: 理论课程 翻转课堂 “传播学导论”  理论课程是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在公共
摘 要: 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方在家庭文化方面的差异,探究中西方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两方面的差异,并利用带有东西方多元文化差异的电影《喜宴》进一步进行形象的释例,指出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经济模式和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文化的不同影响产生的。  关键词: 中西家庭 文化差异 喜宴  家庭对于每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的家庭文化不仅是社会文明的反映还是国家文化的折射。中西方由于经济形态、
摘 要: 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秩序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亲情、乡情关系为依托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明清以来,契约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社会的乡土社会通过契约规范行为,为满足生活需要建构了一个“礼治”的社会秩序。作者在进行实地调研后,通过考证喻氏家族自乾隆以来的契约文书,从契约观念探讨荆竹坪传统村落的乡土社会秩序建构。  关键词: 乡土社会秩序 契约观念 荆竹坪 喻氏家族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
摘 要: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青年大学生,我校探索实行“教授班主任”制度,聘任德才兼备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意图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飞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摘 要: 近年来,儿童剧越来越受到校内外教育单位的青睐,这种艺术实践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面对学龄初期的儿童,在实际排练儿童剧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最棘手的问题当属“如何使学龄初期儿童有效记忆角色台词”这一问题,作者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摸索出几条解决策略。  关键词: 学龄初期儿童 儿童剧 记忆台词  戏剧在欧美国家历史悠久,他们的教育戏剧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我国,教育戏剧虽已起步,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