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华为”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开车时有人打你手机,你怎么办?”回到老家,还未落座,父亲就关切地问。
  我一怔,心想:那还不简单!使用蓝牙呗!
  我还未说话,父亲拿着“华为”手机,指着屏幕上的“百度”:“你看,蓝牙,不仅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而且开车时可以直接戴耳套接,可以不拿手机,这样行车更安全,不容易出车祸。”
  看着父亲郑重其事的模样,我忍俊不禁:“老爸,您放心吧。我早就使用了。”
  “那就好,你妈叫我一定要提醒你。”父亲翻弄着“华为”手机,很是娴熟。完全不像一个75岁的古稀老人。他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天气预报”、“新闻”、“QQ”、“微信”等栏目,我暗自为精神矍铄、与时俱进的父亲高兴,更为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而喜悦。
  1978年,我6岁。
  父亲在陡岗乡政府上班,距家15里路,骑着半旧的加重自行车,半个多小时才能到。
  一天,叔叔突发阑尾炎,需要通知我父亲。母亲心急火燎地带着我前往南二大队部打电话。正遇到前面有人接电话,这长途电话一接就是半小时。等得母亲焦急万分,来回转着。整个南二大队近3000人口,只有一部电话,平时打电话、接电话的人特别多。一般情况下,不等个一小时是轮不到自己的。
  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母亲连忙把话筒放好,顺时针方向用手摇着电话的把手,只听见里面人说:“喂。”母亲连忙说:“小魏,你好,我要总机。”
  小魏阿姨接通了总机,母亲说:“麻烦找一下乡政府的袁某某,家中有急事。”对方答应了一声就不闻其音了。等了很久很久,只听见里面的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我父亲刚才骑自行车到下属单位陡岗林场了,估计一时半会儿不回来。
  母亲不知所措。后面排队等着打电话的人催促着。母亲连忙请求对方一看到我父亲,第一时间转告他。她很是抱歉地对着后面排队的人笑笑,挂了电话,然后又是重复先前的动作:摇电话、要总机、转陡岗林场。这次比较顺利。只是林场的人说我父亲没有到达。等见到他会转告的。
  从我记事起,只要打电话,程序都是这样:摇动话柄,然后通过总机转到自己要拨打的对象。这样不仅费时而且没有丝毫的保密性,常常是打着打着就断线了,打长途那更麻烦。
  母亲带着我回去了,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岗,兩里路的回程如此漫长。回到家,叔叔已被人担着担架送往5里外的桥林医院。母亲又带着我马不停蹄地前往。刚要锁门,只见大队部的电话员徐伯伯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是我父亲回电话,今天县里有重要干部到林场,他必须全程陪同,无法脱身,等结束后再说。
  徐伯伯是我父亲的好朋友,也是南二大队的电话员,几乎每天都在南二大队各个生产队来回奔波,又黑又瘦,辛苦得很。
  1998年,我26岁。
  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流行寻呼机,也称“BP机”,从数字机到中文机,越来越先进。BP机风靡不久,又出现了“大哥大”。所谓的“大哥大”其实就是现在的手机雏形,只不过当时它的外观笨重,体积又大,一般都是黑色,天线又长又粗,俗称“大砖头”。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台“大哥大”的价格就超过万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能拥有一部“大哥大”,就等于拥有了尊贵的身份。
  1998年,我家终于拥有了梦寐已久的电话机。“喂,老徐,我是老袁。”拿着电话筒,父亲兴奋地说着。全家人都围在一旁,琢磨着给最重要的人打第一通电话的内容。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父亲的月工资只有400多元。那时的电话安装费很高,3000元,是全家两年的财富积累。
  有了电话,方便快捷。母亲是个电话王,有事无事就拿着话筒:“儿子啊,常言道春捂秋冻,你们要防寒保暖。”“儿媳啊,每天要给我孙子煮鸡蛋。”“孙子啊,听话啊。好好学习。”父亲则很少主动打电话,每次都是在我母亲通话后简单地说着那几句重复不变的话:“好好工作。”“注意身体。”“我和你妈身体很好,不要牵挂。”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2018年,我已46岁了。
  2001年9月,我拥有了第一部手机。那时手机刚开始流行,电池还处于镍氢与锂电交替时期。但当时能有一部手机,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啊!弹指一挥间,揭去了神秘面纱的电话和手机,早已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中。几乎人手一部,它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这不,退休清闲的父亲也用上了“华为”这类高端的智能手机了。他开始学会开通流量看看天气预报、新闻。渐渐地,还学会了蹭网、手机拍照、听音乐、写说说、玩QQ。
  一次,我给父亲注册了一个微信号,教他如何给我们发信息、视频聊天。父亲的嘴笑得都合不拢了。后来,我们时不时收到父亲发来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或视频。点开看,满满的爱。
  如今,已是古稀却仍精神矍铄的父亲把微信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去超市买东西,他会使用微信支付。周末,家里包了水饺,他会通过微信发个照片传过来,叫我想吃就回家。时不时来个视频聊天,让母亲也说上几句。其实没什么话,多是又想看看孙子,问问学习,嘱咐我好好上班、注意休息……
  我和父亲通过微信,交流着所思所想,更传递着历久弥香的亲情。父亲通过微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收获了学无止境的满足感。
  我国的通讯,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竹信”,从“漂流瓶”到第一份电报,从手摇电话到程控电话,从“大哥大”到“华为”。历经千年,日新月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富民强,迅猛发展。通信技术发展之路,风景这边独好。
  不仅手机如此,电脑、因特网已遍布城乡。人们端坐家中,就可以与万里之遥的亲朋进行面对面聊天,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无限惬意。
  4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描绘了可喜可贺的历史画卷。电话的变迁只是社会前进中的一个缩影。
  如今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裕、更加温馨、更加幸福。当每个人都感觉到幸福就在身边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一定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
其他文献
外地同学和文友来南京栖霞,我总会带着他们去闻名遐迩的栖霞寺朝拜,以尽“地主之谊”。其中的千佛岩这处人文景观则是必选景点。可是不知怎么,每次来到栖霞山千佛岩旁,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这次也不例外。这并不是因为已经过了“秋棲霞”的旅游旺季,游人稀少,略显萧条的缘故,而是面对这个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产物,顿生些许感叹和思索。  据史料记载,历代能工巧匠曾经多次在千佛岩钧刻佛像,修补佛龛。其中较大一
期刊
见识在“牲畜大巴扎”  喀什有一处并未被列入旅游景点的“景点”,这就是“牲畜大巴扎”。“巴扎”系维语,翻译过来就是交易市场的意思,若想了解喀什的风土人情,这里不失为一理想之地,喜爱文史和摄影的游客都喜爱去这里采风。我们到喀什时正遇赶会交易日(市场逢周日开放),于是大家一致赞同来这里采风。  进了市场,只见载运牲畜的汽车、拖拉机一辆辆从我们身旁驶过,卷起尘土。这里以牛、羊、骆驼、驴、马为主要交易品种
期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七千年悠远历史文脉演进时节如流  随着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奔向远方  七十载栉风沐雨  扬子江畔逐浪行  老山龍脉层尽染  凤凰山畔烽火起  求雨山巅慰忠骨  巍巍青山铸英魂  追寻江浦、浦镇、浦口足迹  “三浦”战役永载中华史册  血雨腥风惊天地  一马当先最江浦  静观其变风不止  知己知彼战不殆  长江渡口红旗飘  天堑通途燃飞扬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以战无不胜
期刊
最早接触茅台酒是我在部队有了女朋友的时候。我提干后,认识的女朋友,相恋得十分迅速。就要到年跟前了,女朋友爸爸要从部队回来探亲,想见见我。这是决定我和女朋友的恋情能否继续发展的大问题。我赶紧找几个要好的战友商量。战友问我,你女朋友的老爸哪里人?喜欢什么?我说他是我们友邻部队的团参谋长,东北人,比较爱喝酒。战友说,这事好办了,弄瓶茅台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战友把我的事当成头等大事,相互间一串联,就通
期刊
八卦洲街道最早的时候,只有少数农民从事一些“非法”初级的商贩活动。那时的商贩,民间称之为“货郎”。货郎挑个装有小商品的担子,从东家门口走过,向西家后屋吆喝。小商品也无外乎是针线、鱼钩、糖块等物品。在最初的印象里,货郎的吆喝是乡村特有的一个景象,货郎的身后总跟着一些孩子。孩子们追逐货郎,把眼睛盯在那些糖块上,指望着担子里的糖块会不经意中落到地面。我也曾经是货郎屁股后面小队伍中的一名“战士”。  货郎
期刊
五百多年的龙潭古镇  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事  一张嘴  就是一段传奇  古镇像一瓶原装的茅台酒  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歷经数百年的古镇  多么期盼有位能人  像当年巴拿马世界名酒博览会一样  打碎酒瓶  香飘四溢  倾倒四座  一鸣惊人  古镇像一位书法家  手执扬起大漠尘土的狼毫  把流水和山歌放在砚墨里发酵  面对铺好的宣纸  泼墨挥毫  113  写着“江畔人家”的小楷  写着“龙潭港”的大
期刊
天色将晚,李海军想去酒店住。但他心中犹豫,不如今晚就回镇上。可回去住哪里?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恐已成废墟。他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车到半路,天空几乎全暗下来。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山岭,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他感到轻微不安。事已至此,非回去一趟不行。  汽车颠簸近一小时。到达镇上,已是夜幕沉沉。坐在车上的几人,鬼魅般
期刊
我年轻时就爱做文学梦。在1995年前后,我试着给《金陵晚报》“南京万家”栏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参加了区作协。那些刊发的文章比较杂,有论文,有经验介绍,有典故,也有趣闻轶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时常写写停停。但我文学爱好从未改变,我写书出书的梦想也从未泯灭。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准备厚积薄发,大展拳脚,充实
期刊
编者的话  中国的语文,显然不仅存于我们已知、可见的印刷品和出版物上。不说街谈巷议、村言俚语,遍布于网络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阅读内容,构建了当下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语文现象”(广义的)。这,只是一个事实。作为传统媒体,接受这一事实我以为既不羞耻,也很必要。与“数字语文”获得互动,对传统媒体而言,应是一个不无裨益的交流方式。所谓共享,自是应有之义。不过,囿于刊物形式
期刊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百姓大食堂”,从选址到装修,从广告宣传到正式营业,前后用時仅两个月,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的厉害。  走进食堂,有一整面墙壁,饰以丙烯彩绘,大意是讲文明就餐,推进光盘行动。画风朴实,内容实在。再看店堂布局、菜肴制作,商家的用心谋划可见一斑。点餐者入门,先取托盘,排队沿着摆满餐碟的橱窗口依次前进。橱窗内不锈钢托盘里大荤、小荤、素菜、汤羹、糕点,按照价格高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