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策略初探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指出:学会语言的标志是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是消极语言,要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变,就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这样就可把理解的消极语言,变成能运用的积极语言。
  [关键词]消极语言积极语言转化策略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认为:学会语言的标志是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是消极语言,要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变,就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这样就可把理解的消极语言,变成能运用的积极语言。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策略转化。
  一、抓课文朗读背诵,促精彩语言积累
  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质量和速度。”清代陆世仪在《陆桴亭论小学》中也说道:“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语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语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陈寅格先生小时候在家长的引导下能熟诵《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为成人后从事学问研究工作获益匪浅。鲁迅和胡适,都是了不起的大学者、大文学家,都受惠于小时候的朗读背诵,他们小小年纪就在学识上有了很好的积累。
  由此可见,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多读多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不但能扩大句型积累,熟悉语言规则,还能积累语感经验,促进语言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方法。
  《九寨沟》一课,文字优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不论是景物描写,还是动物描写,都是值得学生积累的好范本。如对金丝猴的描写,如果让学生来写,他可能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金丝猴在向你窥探。而课文却用了三个句子来: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想你窥视。多么灵动诗意的语句!为什么学生不会写呢?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类似的句型积累。所以,让学生积累此类句子,比认识金丝猴的特点更有用,更有意义。再如这句话:“我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散步,闻到一阵阵淡雅的清香。”如果换一种表达:“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吸引我的不是它狭长的枝叶,也不是那洁白的小花,而是那淡雅的清香。”是不是觉得白兰花更香了呢?其实秘密就是来自“不是…..也不是……而是……”这样精致的句型。学生积累了此句型,在习作中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说到旅游,我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清奇俊秀的桂林,也不是浓妆淡抹的西湖,而是云雾飘渺的黄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倡导朗读背诵,不能仅限于课内,还要着眼于课外。如优美段落、经典诗词等。这些都是孩子语言积累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提高、积淀文学底蕴和口才的培养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源头活水,学生的消极语言运用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抓课文中心句子,促语言表达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说:“理解一种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
  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中有很多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句子,抓住这样的句子来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语言说话表达,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槐香五月》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如同诗一样美妙,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抒情水乳交融,叠词、象声词的运用,更是为文章锦上添花,如同一首田园诗,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在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后,笔者抓住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表达训练: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孩子的季节,你能用上课文中的语句在后面加上一句话,来说明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因为有了前面阅读的铺垫,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课文语言来表达。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她们飘得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在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消极语言有效“说”成了积极语言。
  三、抓课文故事续写,促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引领学生在丰富的语言情境中反复大量接触文本语言,积极地运用、创造性地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语言实践,实现文本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迁移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语言质量。
  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主要讲述了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他太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中去旅行,明白了脚掌、驼峰、睫毛对自己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的故事。课后有一个续写故事的小练笔: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迁移和运用课文语言,笔者先设计了一个课堂练习说话的环节-------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睫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没有说,你能把小骆驼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这一角色转换,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把课文消极语言内化成积极语言的过程。但语言的运用光有内化的过程是不够的。所以让学生自己续写故事,就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指向语言的迁移和运用。因为有了课文的语言内化练习,所以学生续写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四、抓典型句段篇仿写,促语言生成
  桂诗春在《心理语言学》中说:“心理语言学家对语言习得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如‘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和‘认识论’等,但基本上都承认:模仿是儿童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手段,尽管不是唯一手段。”我们教材里的很多课文都很有“范”,善于利用好课文这一范本,对于学生的积极语言的发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抓典型句子的仿写,不拘泥于修辞手法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用课文教语文,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到仿写句子,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比喻、拟人、排比类句型。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模仿的句式,各个年段都不必拘泥于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式仿写,要拓宽仿写的范围。
  比如《荷花》一课有这样一句:“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我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后面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很多仿写的空间。理解句子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还有谁会来告诉我什么呢?然后出示“过来,告诉我”的句式,让学生仿写,并提醒学生仿写时要想象合理。再如《学会合作》中,“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这是一个设问句,理解“顾名思义”的含义后,也可让学生用“顾名思义”来仿写一个设问句:“什么是呢?顾名思义,就是。”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表达,也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消极语言通过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变成了生成的积极语言。可以说,这样的生成,是我们语文课堂努力追寻的目标。
  2.抓典型段落的仿写,不拘泥于构段方式
  段落仿写,应注重段落的构段方式,也应注重段落的有序、具体。苏教版语文有很多课文构段方式很典型,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三上《北大荒的秋天》,就是典型的总分式构段方式,主要抓住三个中心句分别展开分述: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对于刚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这样的构段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能写出中心句,但围绕中心句表达具体、有序是他们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以“原野热闹非凡”为例。首先让学生找出这一句的关键词,并理解什么是“热闹非凡”,然后找出原野上的景物是如何“热闹非凡”的:大豆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榛树叶子像是燃烧的一团团火。学生具体感受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后,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有序:这三样景物的表达顺序能换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来写的,文字表达要有序。
  当学生明白了段落的特点之后,相机进行仿写练习,出示画面——《这里真美》,学生仿照课文提炼出中心句“这里的天空真美,这里的小河真美,这里的草地真美,这里的树林真美”后,相机进行指导:天空、小河、草地、树林里都有什么呢?它们美起来又是什么样的?能说具体吗?然后指导学生一一说具体。再接着引导:写景物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果要写天空中的白云、小鸟,应该先写白云还是小鸟?如果把四个中心句分别写具体,构成一篇文章,应该怎样安排顺序?当明确了这些以后,接下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练说,然后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仿照课文片段完整写下来。这样的语言转化策略水到渠成,学生一课一得,获得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写有序的能力。
  3. 抓典型篇章的仿写,不拘泥于文本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也就告诉我们,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但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还要关注文本的写作方法;不但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每一篇课文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同为写人、写事或写景的课文,表达方法肯定不一样。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文本的写作特点,并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文本尝试仿写。
  如关于写人的文章,各册课本里都有,学生也都知道写人文章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一般要抓住衣着、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就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文中找到外貌、语言两方面的正面描写的具体语句。但接下来学生也会发现,课文还有三处景物描写:第一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险,第二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高,第三处写竹林里的宿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立意的角度去思辨:去掉这些景物描写可以吗?写人的文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景?深入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写天游峰的险和高是为了突出老人工作的累,从而刻画出老人豁达开朗、热爱工作的美好品质,写竹林里的宿鸟是为了衬托老人性格的爽朗。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写人的时候,不仅要学会正面描写,还要学会侧面描写。课后相机引导学生迁移写作:老人说,30年后,照样请我喝茶。30年过去了,老人如果还健在,会是什么什么样呢?以《30年后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为题,注意要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写30年后的扫路人。有了课本消极语言的依托,再加上表达方法的明确,一课一仿,学生的积极语言运用能力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总之,促使学生把课文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更高,表达也一定会更有文采。这也应将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再论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J].小学语文教师,2015(9)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同时属于一门语言学科,当中必然少不了互动与交流,而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学习内容展开探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对培养学生
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工程建设力度与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在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场地分布在盐渍土区域,如若未有效解决盐渍土问题,将对公路工程的路基结构质
宝能all city购物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中心路,由宝能集团倾力打造,是深圳湾唯一的国际化购物中心。宝能all city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拥有300余家国际国内知名时尚品牌。宝能all
经济运行管理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的定位与业务边界的理解,着重阐述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关键点,并对今
本文选取三亚放心游Ap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评论、旅游App、用户体验等概念的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总结影响三亚放心游App用户体验的潜在影响因素,将活跃用户数目较多的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照明领域专家齐聚浙江萧山,召开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照明专业委员会2014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会议回顾了2013年全国城市照明工作情况,并探讨了在新形势
2013年9月26日晚,著名的LED企业雷曼光电迎来了第三期《总裁开讲》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采取座谈会形式,雷曼光电集团本部及雷曼节能子公司共100佘名员工参与了交流会。
近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位于92省吕埃-马迈松的Lucibel(即鲁西贝尔公司。在中国深圳拥有子公司——光闪烁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访问期间会见了公司相关人员并探讨了产
斯德哥尔摩设计周上最重要的一个主题站便是灯具展,在今年的灯具展上,各个家具设计品牌都推出了现代、简约、各具风格的灯具作品。
2014年11月10日上午,广州光为照明与广东雅特明特入股签约仪式发布会在雅特明特总部召开,由光为董事长周檀煜和雅特明特董事长张沃仁共同签署入股协议书,标志着光为照明与雅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