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是应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展开的,在新课改中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又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教学同样承担着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中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动机。如:关于“中国古代科技”问题,在讲清楚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时,可从多层设问: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大发明的故乡在中国,却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雄冠全球,但近代科学却远远落伍?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必然活跃,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从不同侧面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勤于积累,占有大量的资料素材,精心设计教学场景,运用熟练地语言技巧,把故事、歌诀、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等形式,体会这些形式的引人入胜、脍炙人口、言简意赅、饶有情趣、美妙动听、启迪智能、幽默动人,努力让学生节节历史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迸发学生动态的思维,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萌生创新的意识。
三、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身先表率,在日常历史教学工作中,紧密围绕创新话题,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历史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选择创新元素的教材。同时,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时时注重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动作、表情、语言的亲和作用,使学生融入宽松活泼、平等和谐、共同探讨的教学氛围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利用中学生好奇、求新、好动、善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布置学生收集古币,再让学生自已动手将古币按时间顺序分类排序,然后在班上展出;还可布置学生仿制历史文物,并评选优秀作品以供大家参观。这样的活动学生会积极参加,且在活动中能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与这类活动,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历史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又培养了其自学能力,还弥补了课本内容缺乏即信息的不足。
四、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相关场景,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解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凸显“柳暗花明又一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其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还应热情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为质疑是动脑的表现,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地关注和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鼓励并帮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自圆其说,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发展。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时,有位学生思维别致,抛出这样的观念:孙中山当时坚持自己做大总统,不给袁世凯上台的机会,袁世凯不就没有复辟帝制的机会了嘛。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即兴之问,属于话题一类,没有标准答案,也无须为追求答案争得面红耳赤,主要是启迪学生思维,学会转换角度分析问题,多向发散思考问题,并培养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求异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的求异往往是思维的开始,因为真正的人才不是那些只会死记硬背、依葫芦画瓢的人,而是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人。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胡思乱想”,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比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老师在讲述完“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后,提出问题:你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从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不杀蒋”,认为杀了蒋介石,亲日派会以此为借口而扩大内战,日本侵略者会马上占领全中国,故应放走蒋介石。这属于一般人的常规思维。另一部分同学争着发言:一致主张“杀蒋”,认为杀了蒋介石就可以免打三年的内战,就不会造成今天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像这类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言之有据,论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六、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是割裂开来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来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复习巩固了其他学科知识,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如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问题时,可以联系政治学科中的资金、市场、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阐述,即“英国的资金主要流向殖民地;法国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国外市场和信贷领域,结果都严重地影响了本国技术、设备的更新。而美国、德国和日本投资的重点则放在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上,这是造成后来英、法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美、德、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历史教学与政治学科的联系起来,拓宽了历史课的教学力度,跳出历史教学的范畴,超出历史教学的高度,视野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中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动机。如:关于“中国古代科技”问题,在讲清楚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时,可从多层设问: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大发明的故乡在中国,却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雄冠全球,但近代科学却远远落伍?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必然活跃,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从不同侧面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勤于积累,占有大量的资料素材,精心设计教学场景,运用熟练地语言技巧,把故事、歌诀、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等形式,体会这些形式的引人入胜、脍炙人口、言简意赅、饶有情趣、美妙动听、启迪智能、幽默动人,努力让学生节节历史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迸发学生动态的思维,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萌生创新的意识。
三、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身先表率,在日常历史教学工作中,紧密围绕创新话题,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历史教学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选择创新元素的教材。同时,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时时注重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动作、表情、语言的亲和作用,使学生融入宽松活泼、平等和谐、共同探讨的教学氛围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利用中学生好奇、求新、好动、善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布置学生收集古币,再让学生自已动手将古币按时间顺序分类排序,然后在班上展出;还可布置学生仿制历史文物,并评选优秀作品以供大家参观。这样的活动学生会积极参加,且在活动中能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与这类活动,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历史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又培养了其自学能力,还弥补了课本内容缺乏即信息的不足。
四、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相关场景,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解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凸显“柳暗花明又一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其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还应热情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为质疑是动脑的表现,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地关注和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鼓励并帮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自圆其说,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发展。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时,有位学生思维别致,抛出这样的观念:孙中山当时坚持自己做大总统,不给袁世凯上台的机会,袁世凯不就没有复辟帝制的机会了嘛。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即兴之问,属于话题一类,没有标准答案,也无须为追求答案争得面红耳赤,主要是启迪学生思维,学会转换角度分析问题,多向发散思考问题,并培养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求异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的求异往往是思维的开始,因为真正的人才不是那些只会死记硬背、依葫芦画瓢的人,而是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人。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胡思乱想”,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比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老师在讲述完“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后,提出问题:你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从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不杀蒋”,认为杀了蒋介石,亲日派会以此为借口而扩大内战,日本侵略者会马上占领全中国,故应放走蒋介石。这属于一般人的常规思维。另一部分同学争着发言:一致主张“杀蒋”,认为杀了蒋介石就可以免打三年的内战,就不会造成今天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像这类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言之有据,论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
六、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是割裂开来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来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复习巩固了其他学科知识,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如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问题时,可以联系政治学科中的资金、市场、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阐述,即“英国的资金主要流向殖民地;法国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国外市场和信贷领域,结果都严重地影响了本国技术、设备的更新。而美国、德国和日本投资的重点则放在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上,这是造成后来英、法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美、德、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历史教学与政治学科的联系起来,拓宽了历史课的教学力度,跳出历史教学的范畴,超出历史教学的高度,视野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