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不准确惹的“祸”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践中,学生的议论文不能得高分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第一个因素就应是“准确”。考试大纲对观点的要求“准确、鲜明”,同样也十分重要地体现在其他方面,“不准确”也是困扰学生作文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议论文 准确
  
  考试大纲中对观点要求的表述是“准确、鲜明”,其实“准确”不仅表现在对观点的要求上,还同时体现在其他的方面。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做到准确呢?
  一、审题必须准确,这是避免偏题乃至离题的第一要件
  要达到审题的准确必须懂得不同材料用不同方法进行审题。材料作文要紧紧抓住材料的中心,命题作文要明白题目的内涵,漫画作文要懂得漫画的寓意,话题作文要懂得话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话题类型的审题。
  如以下材料:
  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撑伞走过。这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阅读材料可知,中心是和尚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关键句是“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由此可得出“求助于人,更要自助”,反过来又可立意为“既要自助,更要助人”,但如果抓不住中心就可能立意为“既要助人,又要自助”这样平平的立意,甚至立意为“不必求助,只要自助”这样走向绝对的立意。如按后面的立意去写作文,作文就不可能得到高分。
  二、观点表达要准确,这是保持观点与命题材料高度一致的必须条件
  考试大纲里明确规定“观点准确鲜明”。即表述的观点要切合题意,观点才与命题材料高度一致。因此观点的表述必须准确无误,句子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观点的意思。
  如有这样的一个材料,说的是四个人一起与对方拔河,这四个人各手握着绳子,可却站成了“Z”形,要求以”方向、协作与成功“为话题作文。依据材料与话题,观点句的表述就应该是“明确方向,懂得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观点的表述准确不仅表现在总论点的表述上,还表现在分论点的表述上。如总论点是“量力而行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分论点却表述为“认清自我是一种懂得自省并及时改正错误的智慧”这就远离了总论点,所以,即使是分论点,也必须与材料、与总论点高度一致,文章的表述才能准确。
  三、拟题要准确无误,这是避免文题不符的必要条件
  要避免这点必须注意不要为了生动而生动。题目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有以论述对象为题的,有以作者的观点为题的,有以比喻形式为题的等等,但不管以哪种方式拟题,都必须与作文有关联,不能丢开作文另起炉灶,使文题不符。如关于对报道中的张家界有关部门把“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的事件写一篇作文,这是一篇新闻评论。其题目就可以拟为《岂可更名了事?》《我要我的中国色》《改名字发微》等,这些题目采用问句或仿写的方法命名,就很好的反映出作文论述的对象。
  要注意的是,有些考生为了使题目生动形象,于是就滥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题目不伦不类,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因而切记不要为了生动而生动,要结合话题使用修辞方法拟题,如实在是不能使题目生动,则干脆以话题或观点为题,这是一种很保险的拟题方法,如《评“南天一柱”改名事件》《发展自己要有道》等也是不错的题目。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题目一般来说,要拟成一个句子,这样才能表达清楚,意思才完整,也不会产生语病。如《‘南天一柱’的评论》就是使人费解的题目。
  四、论据选择准确,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避免论据与观点相脱离
  雄辩还需事实,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准确的论据才能起到证明的作用,否则,论据和观点油水分离,从而影响文章的说服力。比较以下两段:
  (1)量力而行是一种懂得自省并及时改正错误的智慧。廉颇是一代侠气十足的武将,他曾因文臣蔺相如的职位高升而心存不满,并扬言如见到相如,“必辱之”。但当他感受到相如宽厚待人的品行之后,大受启发,与相如修好,给后人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廉颇的知错能改,是因为他了解到相如的远虑与宽容,了解到自己并非谋略之才,须与相如的共同协作才能保护国家,所以他选择了量力而行,知错即改。
  (2)量力而行是一种懂得自省并及时改正错误的智慧。中国工农红军为何能够在万里长征之后从胜利走向胜利,并相应地提出了“游击战”“运动战”“农村包围城市”等诸多创新性的作战方法,就是因为我党懂得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知道自己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阶段,主动地采取了适合自己力量的作战方法,才逐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决定性胜利。由此可见,量力而行不仅仅是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也是懂得自省并及时改正错误的胸怀,更是一种能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智慧。
  这两个段落的观点都一样。显然,第一段中的例子是不对的。而第二段中的事例才是可以证实文中的观点的。
  五、论据表述、展开需准确,避免与观点南辕北辙
  有时学生在开始写作时,还是符合话题或观点的。但是在行文中,经过层层推理,离话题或观点就会越来越远,最终写成了另外的话题,从而使文章前后脱节。比如,以“关注与忽略”为话题,有的学生确定了这样的写作角度,“关注人的长处,忽略他的短处,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这个视角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分论点的设置中,却用这样几个方面去阐释:“遭遇挫折而不畏惧,蔺相如舌战群雄,完璧归赵”;“同是亡国,勾践却能亲事夫差,卧薪尝胆”。显然,这个例子就由“关注长处”转到了“勇敢面对挫折”,中途就偷换了概念,使文章离话题越来越远。又如以下两个自然段:
  (1)异中求同,能化干戈为玉帛,共同造就千古佳话。廉颇蔺相如,赵国两员大将,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但他们都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它们。于是蔺相如一见廉颇便“引车避匿”,而廉颇竟也能负荆请罪,于是廉蔺交欢,造就了千古美谈。
  (2)异中求同,能化干戈为玉帛,共同造就千古佳话。春秋赵国,廉颇蔺相如,一个武将,一个文官;一个刚烈,一个柔和;一个力拔群雄,一个舌战群儒;一个似火,一个如水;尤其是廉颇“宣言曰:‘吾见之,必辱之’”就是蔺相如的门客也“且庸人尚羞之”按理,水火难容,两人怎能一块共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为何?他们都有共同的理想:保卫赵国。为此共同目标,二人能异中求同。故蔺相如一见廉颇便“引车避匿”,因他明白“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因此,他能理解廉颇,不与他计较。而廉颇明白后,竟也能负荆请罪。于是廉蔺交欢,使“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十年”,而且两人也成为“刎颈之交”,造就了千古美谈。因此,异中求同,能显示出人的博大胸怀,看出他的长远眼光;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使人识大体,顾大局;更显示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品质。
  显然,以上两段,哪段更能突出话题,切中话题,说理更到位,更深刻,更令人信服,一看便明。
  六、分析及结论需准确——表里如一
  揭示要准确,忌偷换概念,指东说西;结尾提升词语要与人物特点及观点相符。如以下段落:
  修改前:量力而行并不意味着不敢追求,处处为自己设限,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身的特长。刘翔在成为110米跨栏的奥运冠军前,曾是一名跳高运动员,但从事这一体育项目并没有使他的体育天赋腿部修长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于是他听取教练的建议,决然转战110米跨栏项目,凭借身高优势、腿长优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跳跃,夺得奥运金牌,赢得了“飞人”的骄人称号。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能在自信的同时又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他有自己的高度,有自己的亮度,有自己的明度和不服输的精神。
  修改后:量力而行并不意味着不敢追求,处处为自己设限,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身的特长。刘翔在成为110米跨栏的奥运冠军前,曾是一名跳高运动员,他也向往着成为跳高冠军,但从事这一体育项目并没有使他的体育天赋腿部修长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他明白自己也没有能力与其他适合于跳高的运动员角逐。于是他决然转战110米跨栏项目,凭借身高、腿长的优势,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跳跃,夺得奥运金牌,赢得了“飞人”的骄人称号。是什么使他获得了如此骄人的桂冠?是量力而行。试想,如果他不是根据自己的力量而改行跨栏项目,也许他一辈子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跳高运动员,正是因为他看清了自己是何等人物,才造就了今天的“飞人”。由此可见,量力而为不仅是一种在关键时刻,能审时度势毅然决然的果断,也是一种敢于为自己,也敢于为他人负责的勇气,更是一种懂得以优势弥补劣势,将优势发展为强势的智慧。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昭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培养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深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对合作办学院校的归属感,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以华东理工大学中澳合作MBA项目为例,深入分析该项目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此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出建议。  
【摘 要】本文以课文《三块钱国币》为例,从教学内容的机械、刻板,教学设计的适度创新和教学内涵的深刻挖掘等三个方面,着重来谈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提升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语文学习能力,以期对突破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魅力提升 技能培养     我曾在高中生中做过一个关于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得出的数据令人深思。其中认为语文“很重要”的占60.3%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2016年6月8日报道,日前,“统一俄罗斯”党举办了以“教育和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论坛,俄罗斯教科部部长利瓦诺夫在论坛上建议对优质中小学实行3或4年免于检查制度。  教科部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小学开展的各项检查中,约2/3的检查工作与教育无关。此外,教科部部长在对中小学和中小企业进行比较后指出,根据俄罗斯法律规定,新建中小企业3年内免于任何形式的督导和检查。但教育法律中缺少针对中小
【摘 要】“也”、“矣”、“哉”这三个文言虚词在翻译上均可不译,即便是将其译出在意义上也无很大差别,但是在表达语气和情感上却大有乾坤。了解“也”、“矣”、“哉”三字字中乾坤,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大意,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文言作品的思想情感、领悟文言经典的华章魅力。  【关键词】“也” “矣” “哉” 语气 情感    “也”、“矣”、“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三个均可用于句尾的语气词,这三个文言虚词在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好课堂,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课文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人文素质教育的轨道。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感受到语文之美,达到审美教育的预期效果呢?途径很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鉴
【摘 要】在中学的以往的新闻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其实用类文本的特点,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感受与情感体验。本文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探讨了新闻文体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课前进行了旁征博引的准备,课堂上学生探究本文主旨,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关键词】新闻文体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 主旨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新闻模块
【摘要】于开阔处见凄然,在杜甫晚年的“登高”诗中有着极为鲜明的体现。本文结合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对他晚年典型诗作的风格和情感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登高”诗;开阔;凄然    登高望远,境界开阔,往往能引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开阔的境界却能逗引或加强诗人的飘零孤独之感、渺小无依之情、壮志难酬之绪,正如清人查慎行所说:“于开阔处俯仰一身,凄然欲绝。”这一点在杜甫晚年的
【摘 要】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看起来毫不起眼,可细究起来却大有深意,本文就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姓名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中学教材 人物形象 女性 姓名    人名即人,言其名可以想到其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一个符号的姓名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无数文人学者的姓名字
摘 要:在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的指导下,全美州外语督学协会(NCSSFL)和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CTFL)根据新世纪外语语言能力要求的发展趋势,联合发布了《“能做”声明》(NCSSFL-ACTFL Can-Do Statements)。该标准以交际能力中人际沟通模式、
【摘要】语言交际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笔者多年教学农村生源高中生,针对他们的情况,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创设敢说之境、营造可说之境、酝酿善说之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口语交际 交际能力 农村生源 高中生    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农村生源学生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