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寂然不动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鹿野苑”这个名字早就耳熟能详,却不完全是因为佛或印度有关。
  这是一个中国朋友的房地产项目,名字叫鹿野苑,一直觉得很好听,当然知道他取这个名,倒是要想和佛挂上些关系,可以销售得更好些。看来佛教目前在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现在的印度。
  中午,在离开恒河出发前,导游告诉我们鹿野苑佛教古迹森林公园离瓦拉纳西不远。上路后,才知路途虽不远,但道路真不敢恭维。
  车,在一个接一个的路坎上蹦,跳跃式地往前越行。我们穿越了混乱拥挤的街道城镇;穿越了鸦雀啾啁的贫瘠乡村;穿越了酷暑炙烤的黄土平原北印度。眼前,时而不间断闪过那些身穿纱丽、头顶水罐的妇女们,她们窈窕地穿行在水泥残瓦、破旧竹篱茅舍之间,将红色、黄色、蓝色的纱丽慷慨地点缀着黑灰色调的佛陀故地。
  这强烈对比的视觉差异,给我一种时光串流颠倒的混乱,再加上凹凸不平道路的颠簸,它由生理的不堪,上升为心理的折腾,竟使我启程时,虔诚怀古的朝圣之心,彻底淡净!
  我很不解,这就是佛光普度众生下的那种和谐平衡吗?
  现在这风光旖旎的鹿野苑寺院,发掘并重建于1931年。它的重生,有点像泰戈尔所说:“历史慢慢地扼杀了自己的真理,又在极度痛苦的忏罪苦行之中,手忙脚乱地想让它起死回生。”今天这起死回生的鹿野苑圣地不啻是世外桃源。不能再抱怨它和周边的环境形成的极度反差。当然,在我们进入遗址公园后,里面美丽的花圃草地和树林,马上给予一种返璞归真的超脱感。
  鹿野苑,神奇地抚平了我们一路坐蹦蹦车时的烦躁心态。
  那天,导游专门为我们请来一位会讲英文的印度籍佛教僧人作临时导游。早早地,他就已等候在鹿野苑门口了,车子还未停,这位穿着金黄色袈裟的佛陀弟子便满脸憨厚地微笑着,小跑步地迎了上来,一路上,他边走边指点着告诉我们:“最早这寺院修建于公元前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你们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鹿野苑当时的胜景,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也都有记载。”
  这位佛家弟子对中国和印度之间因佛而结的缘分,了解得非常清晰,他首先带我们来到东侧那座圆锥形的达曼克塔前说,这里原来是整个鹿野苑大寺院的核心。唐玄奘描写此塔时曾写道:“精舍(即寺院)西南有石率堵坡(即达曼克塔),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玄奘描述这里的兴盛,说看到了30所寺院,3000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铜像,盛况空前。
  佛家导游告诉我们:这真人般大小的佛祖像,是座灰砂石的雕像,现称《鹿野苑说法的佛陀像》,像高159厘米,是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现在存放在鹿野苑进口旁的考古博物馆。在这博物馆里,另有一极具价值的艺术作品,就是玄奘前面提到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的4狮柱头高15米,上有禁止毁僧内容的婆罗密体铭文。它不仅是鹿野苑馆藏珍品,而且已经作为印度共和国国徽的图案。但很遗憾,那天我们在这考古博物馆内,只能观看,连普通的照相机都不能使用。
  这位慈眉善目的佛家弟子,虽然在介绍他佛家最值得骄傲的过往,但仍然温文尔雅地弯着腰、微笑地点着头,甚至感觉有点过于谦卑了。
  这就是佛家的风范吗?
  现鹿野苑的遗迹建筑中让人瞩目的,还是前面提到的这座圆锥形的大塔,它是这里仅有的露出地面的古迹。我近前,在它下层的石筑上,看到塔体上雕有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塔的上层砖砌,内为实心。
  我内心充满敬仰虔诚地围着大塔,默默地走了一圈。望着沉稳地耸立着的圆型达曼克塔,我猛然想起泰戈尔那句“圆舞永无休止、圆心寂然不动”的名诗。
  (2)
  中国玄奘当年的著作《大唐西域记》的价值,今天真实地体现在印度鹿野苑的重见天日上。
  由于印度历代的战乱,古代的庙宇大多被毁,鹿野苑整个苑址也已荒芜。直到近代,一些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学家们利用玄奘《大唐西域记》里的准确记载,才找到了遗址,并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寺院内发掘出的佛教遗迹,除了主要的达曼克塔,其余都在园内中的低洼处,全是红灰的砖砌,显得过于平凡,实在难以让人想象千余年前曾有的盛况。若没有一块块解说牌和那位憨厚佛教僧人的讲述,若没有东南亚各地域络绎不绝前来朝圣的人群,谁也想象不出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起源之地。
  寺院的西北面是鹿园,地形明显高过眼前正在挖掘遗迹的低洼地带,约有两米。听说鹿园左边的树林里蓄养了几只梅花鹿,以应这“鹿苑”之名。一心想看看鹿,我和达丽便沿着园边的高坡小道走去。然而半路就被几名印度孩童跟堵在小道口,硬追着要卖饲料,怎么也摆脱不开,话听不懂,又不敢当着他们的面掏钱,只有一走了事,最终未看见鹿野苑的“野鹿”。
  传说佛陀前世为鹿王,曾在此地劝说当时的人王不要多杀鹿类,而由他每日贡献一只鹿给人王。一次,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母鹿求救于鹿王。鹿王不忍,自愿代死。见到鹿王哀怨的眼光,人王备受感动,乃下令从此不再杀鹿。鹿野苑名由此而来。
  当然,鹿野苑之所以成为佛教胜地,并不只是因为这一传说,佛陀在离此地不远的菩提伽耶证了正觉之后,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他第一次传教,并从这里开始,住世说法45年,讲经300余场,化度弟子数千人。从那时起至今2000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经超过5亿人之多。
  许多亚洲的国家都在鹿野苑附近建有佛教寺庙,中国的中华寺也是其中之一。
  我看着眼前这些平凡的红砖上,贴满了信徒们送来的金箔,望着偶露出尖顶的那些亚洲地区兴建佛教寺庙的屋顶,内心突然有种感动,感受到了佛陀寂然不动的圆心所散发的平凡力量。
  (3)
  我站在印度鹿野苑的菩提树下。
  手中捧着的菩提籽树枝,来自我身后那棵硕大的菩提树。就在这棵树下,当年的佛陀开始第一次向5位弟子讲经。现在菩提树的附近,还有佛陀向5弟子讲经的群雕,上面贴着不少金箔,周围挂满了信徒们送来的花环。
  这棵菩提树是当年的枝干移植、再移植的后代,也有1000多岁了。听说它是原来那颗菩提树的第三代。
  当我们离开鹿野苑时已是傍晚。回首眺望,那位送我菩提树子的佛陀弟子,正一动不动地盘腿静坐在大树下,那个位置应该是这位从马来西亚来的佛陀弟子固定的修行悟道之地,因为来的时候他也是这样静坐在那里。远望着他,仿佛和旁边的群雕已融溶在一起。
  在鹿野苑中,在苑中的“觉树”(菩提树)的簇拥下,在那座高大圆形的达曼克塔旁,有不少各自分散默默静坐悟道的佛陀弟子。因为来自的国度不同,他们身穿袈裟的颜色也各有不相同。那些深红、金红色的袈裟衬着绿色的树荫和草地,仿佛形成了一组围绕着佛陀圆心而永不休止的圆舞交响曲。
  在交响的弥音声中,我仿佛聆听到了远在中国大地的那些石窟,那些寺庙佛像前,传来的众僧颂扬的 阵阵佛音。我仿佛感受到了释迦牟尼佛陀当年寂然不动,结袈跌坐在菩提树下而得正觉的圆心精神。
  我手中菩提树的树籽,会如永无休止的圆舞曲,围着佛陀寂然不动的圆心,将它的精神延续下去吗?
  在天际万众高鸣的弥音和声中,我由衷赞叹释迦牟尼佛陀,当年他抛弃富贵的宫廷生活,为修行,为悟道,几近昏迷,而他的思想却能这般独步当时!
  面对这傲视百代的圣人形象,我肃然起敬。
  (4)
  菩提树发芽了!
  从印度一回国,我便急急地将从鹿野苑带回的那些菩提树籽,种在家中的花园里。在整整一个多月的灌溉和祈盼之中,它终于长出一对忸怩而嫩弱的小叶子,小小细细的树干支撑着一双与它不对称的大叶芽,总让我提心吊胆地担忧枝干是否承担了太大的负荷。
  很有意思的是,这对树芽的形状和纹理竟和她的母亲——那棵树的树杆要几人围抱的参天大树的叶子惊人相似,生命的遗传如此神奇!
  她的母亲——那棵青葱浓密高数丈的菩提树,长在佛陀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那天,我一个人低头在“鹿野苑”菩提树下寻觅,希望能捡些飘落的菩提树叶,回去做个留念。一位正在树下扫地的佛陀弟子心领神会地走过来,主动给了我这些种子,他指着身后的大树告诉我,这些树种子是他采下来的,说他已在这里修行了5年,从马来西亚来这里修行。另还送了我一枝枝叶葱绿、枝干上缀满成熟的青黄色树籽的菩提树枝。
  一籽一菩提,仿若当年分为84000份的佛舍利。
  一叶一菩心,也是佛陀思想今天跨世纪无限传承的力量吧!
  菩提树籽,似有生命的佛舍利。
  今天,看着眼前的这棵弱小的菩提树——想它的先辈,曾经陪伴、目睹着释迦牟尼佛陀当年第一次向弟子讲经情景的那棵菩提树,一定也似我那天在鹿野苑拿着枝干般的满心喜悦吧!她应可以神测到它的孩子能在中国出生,因为那天在鹿野苑,我分明聆听到菩提树在风中摇曳着的笑声,仰望到它在阳光中灿烂的笑颜!
  而释迦牟尼佛陀呢?他看到我们将曾经护佑在他身后的菩提树的后代,视若他的精神,带到中国并发芽了,也会满心喜悦吧!
  但已成佛陀的悉达多王子,还有人的喜怒哀乐吗?
  菩提树籽,似有生命的佛舍利。今天,看着眼前的这棵弱小的菩提树——想它的先辈,曾经陪伴、目睹着释迦牟尼佛陀当年第一次向弟子讲经情景的那棵菩提树,一定也似我那天在鹿野苑拿着枝干般的满心喜悦吧!她应可以神测到它的孩子能在中国出生,因为那天在鹿野苑,我分明聆听到菩提树在风中摇曳着的笑声,仰望到它在阳光中灿烂的笑颜!
  而释迦牟尼佛陀呢?他看到我们将曾经护佑在他身后的菩提树的后代,视若他的精神,带到中国并发芽了,也会满心喜悦吧!
  但已成佛陀的悉达多王子,还有人的喜怒哀乐吗?
其他文献
“看,就是这个地方!昨天发生骚乱阻堵时,有两个骑摩托车的过路人,被上百个骚乱的人围聚,活活地被打死。”  顿时,车内的气氛更為紧张起来。导游皱着眉头,神色不安地指着车窗外仍是一片混乱的街道,对我们说:“当时,这两个路人,见到路面上被围堵,已转车头准备返回,但终究未能逃脱。”  “警察、政府不管吗?”我们不解地追问。“我们印度好像没有司法制度可遵循。将这打架的上百人都抓到监狱里,关起来,询问谁是凶手
期刊
一大早,莲婆太就走出家门,向后山上走去。有一条大路直接通向后山,但是她不走,却绕着老村道走。她习惯走这条路,从年轻时候就这样走,到老了也没有忘记这条路。当然,这条路也已经变得很多,甚至说变得完全两个样了。但莲婆太还是认得方向。  在莲婆太的记忆中,从村口出去,可以看见一个大池塘。这是客家围的风水池,池塘里种着藕也养着鱼,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池塘的水是浅绿色的,傍晚太阳下山了,水就变成深蓝色了。目光
期刊
我们原本是相亲相爱的。泰戈尔说过。  1983年,我们相识;八四年,我们组社、命名;八五年,我们分开三地“各奔前程”,一别四年。八九年以后,我们又再聚首,仿佛未曾分开。彼时每颗心都已经各自沉重,朝着往后的国际国家民族政党事业和爱情以及家庭的方向,开始了波折,常有波澜起伏,时有波涛壮阔。而我们,心底依然相亲相爱。几乎每一个白天或者夜晚,你们的影子都会从我的脑中掠过。  那时候我们都还小,都还不懂得如
期刊
它山会馆掩隐在孤山东巅的万绿丛花中,周围围聚着西泠风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南屏晚钟、西泠印社、省博物馆等名胜,是文人名士流连荟萃之地。  会馆面对西湖,绿树环抱,湖光山色,堪称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品茶论道的绝佳去处,在此,世俗间的种种顷刻间都会化作云烟。  会所之地原是南宋时期的“敬一书院”,书院外的白墙有“一片云”题词。据传当年康熙下江南,站在保傲山顶,远眺“敬一书院”,烟雨间书院的墙壁隐隐闪
期刊
早上打开微博,陡然跳出一条噩耗——老同学史铁生走了。  他的离去,我其实有预感,但此时此刻,还是像遭遇了雷击。不敢给铁生夫人希米打电话,对于哀毁中的亲人,轮番吊唁更像一种折磨。我自问无力抚平她的创痛,踌躇再三,致电一位密友转达慰问,她当时正在现场,说我的选项很正确。  有人说,中学同学的友谊是最长久的;还有人说,真正的知交无须终日厮磨。这两句话,足以概括铁生与我的关系。每年有数的几次老友聚会,只要
期刊
墨竹,在中国画中历史悠久、艺术造诣之高,早已为世界艺坛所公认。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竹题材。竹本身有着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形象,有着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有着宁折不弯的精神。书画之道有着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之说,画竹者非君子不可也。初学画时,或一些文人墨客都能抹上几笔墨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修养的变化,画竹者已寥寥无几。  年近60的陈士奎先生,画竹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他自幼喜爱绘画,
期刊
与张卫民相识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文革”时杭州大学有几位学文科的青年学子非常喜爱画画,他们居然游离于运动之外,潜心于连环画创作(当时中国画已被批判,而连环画则是被允许的画种),并经常来美院求教,卫民便是其中一位,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参与编辑的《工农兵画报》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份连环画报,卫民经常来投稿,作品发表也较多。他的画出手似乎并不太快,但画得用心而严谨,还常会使人感到在平稳中透出一种
期刊
15年前我开始动手画三毛,那时中国的漫画工作者似乎还甚少尝试不用文字对白的漫画创作;就是读者似乎也没有养成欣赏不用文字说明的漫画的风气。特别是长篇连载的漫画,作者似平必须添上若干文字以补画笔的不足,而读者也似乎习惯于通过文字的媒介来了解画面的意义。  我画三毛,当然是一个冒险的尝试!我想尽可能减少借助文字的帮助,要让读者从我的画笔带来的线条去知道他所要知道的。但我对人生的体验太少,就拿我所要创造的
期刊
“绘画对我来说就像漫步在一条陌生的小径。在每一条所经过的路上,我希望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约翰  约翰·阿萨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浪漫型画家,他已不再着迷于描绘那些妇女、儿童在阳光下、花园里或海滩上的场景,以裸体女性为主的素材成为他艺术创作中的最爱。他是第一个在洛杉矶Paideia画廊展示了裸体绘画的人。这些年来他不停地创作,已完成超过100多个舞者的画作。这些新的画作有着鲜艳色调的背景,被称为“
期刊
对水墨艺术的探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从1998年至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成功举办六届,一路走来,始终围绕“传统水墨在当代的传承和革新”主题。“第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一方面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当代形态,持续研究传统水墨画在当今文化语境中的生存和转型课题,推动水墨艺术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身份和更新的活力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在以往的课题上多有突破创新。  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