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兴”在《诗经》中意无穷之缘由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在了解《诗经》之时,无不认为“兴”是一大重要的表现手法。 “兴”的使用令《诗经》韵味无穷。一方面抒情主体与起兴客体之间的跳跃性容纳了读者主观情感,进而使不同读者解析出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另一方面,旧时政客巧妙借用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起兴句,通过“以意逆志”达到婉曲地表达志向或情感的目的,架构多方面、多角度的意蕴层。
  【关键词】兴;《诗经》;意蕴丰富;主客体;婉曲
  
  
   赋、比、兴是《诗经》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在朱熹的《诗集传》中,“兴”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指诗人触物以起情:诗人的情感波动,从而在心中氤氲了朦胧的情思,当这些情思积累的一定程度时,因为触及到某一事物而引发了情感的宣泄。在触物和起情当中,体现了从自然到人的主体变换的过程。然而,就是这种自然和人之間的关系,使得诗作产生了更为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
  一、“兴”的三种表达效果
   (一)发端起情定诗韵
   发端起情,即触及的景物与下文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仅作为抒情的开端,起到定韵的作用。根据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除了少数篇目如《诗经﹒周颂》的《诗经﹒周颂﹒清庙》等九篇诗作不完全押韵之外,其余的296篇都有韵的存在,占诗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七。1由此可以推测在《诗经》已经有韵的存在。作者运用兴的手法,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定韵。《诗经﹒王风﹒黍离》中,“彼稷之苗”就与下句“中心摇摇”相压。
   (二)营创意境情动人
   以叙写意象烘托气氛,为诗人抒情营造氛围,使诗歌更能以情动人。如《诗经﹒郑风﹒风雨》中,开篇描绘了“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等画面来渲染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女子对情人的眷顾和念想;《诗经﹒唐风﹒葛生》中,起兴句“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塑造了野外荒凉冷清的意境,蕴涵妻子对丈夫离世的悲切、孤独、思念的丰富意蕴,达到了一种钟嵘所说的“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三)寓情于兴诱遐思
   然而,第三种“兴”的表达效果则在《诗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普遍。在《诗经﹒邶风﹒柏舟》中,起兴句“汎彼柏舟,亦汎其流”隐喻被遗弃女性的孤苦命运;《诗经﹒邶风﹒燕燕》中,以远古时期的宗教图腾——燕子,来隐喻庄姜身上的美好品质……有类似表达效果的诗篇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兴”的主要表达效果就是引发联想而又寄寓情感,以“兴”的意象暗示抒情的主体对象,为下文做铺垫。
   那么,排除兴的定韵作用和渲染气氛的作用,笔者将围绕“兴”如何达到“引发联想,寄寓情感”表达效果的论题,从《诗经》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朦胧关系以及赋诗者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切入,溯探此精妙表达效果的缘起。
  二、“兴”的主客体之间的跳跃关系
   (一)“比”和“兴”之区别
   要探寻诗中主客体的关系,首先要辨清“比”和“兴”两种手法。虽然两者都蕴涵比喻的作用,但“比”是物以寄情,是一种从人的内心情感借由事物表达出来的过程,抒情主体与比喻客体之间的联系明显而直接。然而运用“兴”这种手法时,主题和客体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当中的逻辑关系也没有“比”强,这致使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跳跃性和创作性。
   (二)主客距离拓感悟
   “兴”这种表达方式,延伸了抒情主体与起兴客体的距离,模糊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因而需要读者进入诗中的情景以揣摩诗人的情感,激发潜伏在读者心中的共鸣。
   在《诗经﹒周南﹒汉广》中,起兴句是“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其意思是:南方有高而大的乔木,却很难在树下休息。而下文描述的是男子爱慕一女子,却难以追求的惆怅心情。此处既可以理解为:南方的树木又高又大,树荫遮不住树底的人,因此难以休息,正如那个美丽的女子,男子想要追求她,无奈彼此的距离就像乔木和站在树底的人之间,可望而遥不可即。在抒情主体“女子”与起兴客体“乔木”之间的跳跃性强,缺乏必然的联系,需要读者进入首句以营造的意境,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知识学问、社会价值观等主观因素来对诗作进行个性化解读,透析出有个人倾向性的意蕴,借此为起兴句丰富内涵的建构搭建了宽阔的平台。关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它既不是不可触摸,但是又耐人寻味,不是没有逻辑关系,却又不是显而易见,这种朦朦胧胧的主客关系大概就是“兴”的一大魅力所在。
  三、赋诗者出于婉曲的交际表达目的
   “比”、“兴”作为诗歌的创作方法,在《诗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而关于二者产生先后、地位轻重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兴”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和古代赋诗者、文人、贵族的交流方式有关。
   (一)颂《诗》言《诗》以显贵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表达了他对与《诗经》的观点:“不学《诗》,无以言。”1在《论语﹒子路》中,也抒发了类似的看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这些话都说明了《诗经》在贵族间交流的重要性,熟读《诗经》是贵族个人素质涵养的标志,是贵族阶层中的共同语言。那么赋诗言志就成为《诗经》的一大特征。
   (二)婉曲借“兴”表真义
   随着《诗经》的广泛流传,赋诗者开始在特定的情景或场合使用不同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言外之意”,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写道:“夏,诸侯之大夫从晋侯伐秦,以报栎之役也,晋侯待于竟,使六卿帅诸侯之师以进,及泾不济,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赋《匏有苦叶》,叔向退而具舟。”3《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起兴句是:“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其意思是指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也就是暗喻恋人相见之心切。穆子以首句来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晋侯的期盼与决心,与此同时又不损身份,因此以“兴”表意更为恰当。
   晋代杜预曾注:“古者,礼会,因古诗以见意。故言赋诗,断章也。其全程诗篇者,多取首章之义。”当赋诗者需要凭借诗句来“以意逆志”,婉曲地、间接地抒发内敛、深藏的情感时,就需要“兴”的手法。
   溯寻“兴”的表达效果的产生缘由,首先应聚焦在起兴客体与抒情主体之间的距离,两者关系疏隔所带给读者的想象留白,为读者自我体悟、产生共鸣提供了可能;其次赋诗者以在重要社交场合中婉曲表志为目的,主动“先言他物”,也是“兴”能达到 “寄寓”的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戍国. 《诗经校注》[M]. 岳麓书社,2004
  [2]王秀梅. 《诗经》[M]. 中华书局,2006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2
  [5]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M].岳麓书社,2006:196
其他文献
研究了作为牺牲阳极材料的Zn-Al-Cd合金在NaCl溶液中与A3钢、302不锈钢和纯铜偶接时的接触腐蚀行为,探讨了溶液中Cl-浓度变化,以及电偶对中阴极金属材料和阴阳极面积比Ac/Aa不同时对电偶电流密度jZng和电偶电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全面把握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课堂。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特点。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明显改善。语文,是初
长期以来,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最新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互补的,二者的均衡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讨论电子元件用环氧树脂配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掺用阻燃环氧与添加阻燃剂等阻燃措施及其阻燃机理,对于因固化收缩与热收缩而产生的内应力的消除,以及利用偶联作用提高耐湿热
我国动漫类专业高职教育正处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距离较大。怎样培养
通过对喷射氧化沉积法制备的Al2O3/Al颗粒复合材料进行恒温等压处理,研究了恒温等压处理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基本上能消除复合材料中的孔隙;改善Al2O3/Al颗粒与基体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关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进行了深入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自主学习既有利于学生自身政治学习方法的改进,又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程度的深入。因此,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自主学习;引导  自主学习是对于学生过去学习模式的优化,让学生做自己政治学习的主人,使
本文介绍了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成象原理,原子鉴别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范围。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是至今为止最能精确地确定原子位置和原子种类的重要装置,是材料科学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导学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的具体表现是通过学案“导读”、“导问”、“导思”、“导练”。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课堂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留给学生。“导学案”中“导”的精髓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将教学主题中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主要的作用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