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随之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从而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尤为突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少学生诉苦:“想到压力的,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績不好,不能升入一流的高中,根本没脸见人”,“家长、老师对我给予了厚望,我考不好没脸见他们”,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主要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独生子在家多为“小皇帝”、“小公主”,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间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庭——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不能很好的加入到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使得关系十分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只看到学生缺点,而不能很好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就如家长和有些老师所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总是失败,总考不到预期目标”的想法便油然而生,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教师来说,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片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随之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从而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尤为突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少学生诉苦:“想到压力的,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績不好,不能升入一流的高中,根本没脸见人”,“家长、老师对我给予了厚望,我考不好没脸见他们”,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主要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独生子在家多为“小皇帝”、“小公主”,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间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庭——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不能很好的加入到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使得关系十分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只看到学生缺点,而不能很好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就如家长和有些老师所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总是失败,总考不到预期目标”的想法便油然而生,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教师来说,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片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