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同工入会问题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校合同工的性质入手,在对南方医科大学开展合同工队伍现状和入会问题的相关调查,寻找合同工入会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分析当前合同工入会难的原因,梳理吸收合同工入会的工作思路,提出增强对合同工入会及维权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摸索适合合同工特点的入会模式,呼吁党政部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努力构建合同工维权的协调工作机制,并且进一步明确合同工入会后享受的权益。
  关键词:合同工;入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068-03
  高校合同工是指与高校签订劳动合同,或者通过人事代理等形式与高校建立劳动关系的非事业编制员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合同工数量日益增多。目前高校用工形式普遍是正式在编职工与合同制用工(即正式工与合同工)共存,但合同工与正式工在薪酬、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差距较大,各类显性和潜在矛盾日渐突出,因而工会组织如何吸引合同工,应该是工会工作适应改革发展潮流的新挑战,健全合同工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合同工入会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自1995年《劳动法》开始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各类职工享有的权利是均等的。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广大合同工的权利、权益受到了法律更为明确的保护和保障。《劳动合同法》把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合同工”不等同于“临时工”,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临时工”的称谓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这是合同工入会问题必须首先明确的概念[1]。
  在全国工会“十四大”开幕式上,时任全国总工会主席的王兆国同志首次谈到将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问题。2003年8月初,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工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并要求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区,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有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2003年9月初,中华全国总工会宣布,将尽可能地组织农民工入会,并将离开家乡到城镇打工的农民定义为职工队伍的成员[2]。2008年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工会章程》进行了专门的修改,修改后的《章程》明确了农民工入会的依据,简化了入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且符合《工会章程》。《教育工会章程》也明确指出:“凡在学校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合同工、临时工可加入所在学校工会成为会员。”这些都是合同工入会明确的法律规章依据和有力的实施保障。
  二、我校合同工队伍现状
  目前我校有合同工900余人,大多分布在餐饮、安保、运输、维修等后勤部门,其次为实验室、图书馆、院部和机关的一些教辅部门,极个别为签订中短期劳动合同,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紧缺专业的教师(但这类教师工资待遇与在编教师基本无异,不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5份,有效回收率为93%。调查显示,我校合同工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学历层次偏低、群众数量多、工作环境差、住宿条件差、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期待被组织关怀等特点。我校合同工男性居多,以18—25岁和30—4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初中学历占52.9%,高中学历占22.4%,政治面貌14.2%的为党员,22.3%的为共青团员,63.5%的为群众,72.9%的来自外地农村和广东农村。自己拥有住房的很少,56.5%是租房,29.4%的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月收入1000—2000元的占65.9%,2000—3000元的占28.2%,3000元以上的占5.9%,对收入状况满意的占52.7%,其余的48.2%对目前收入以及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表示不满。
  愿意加入工会的占41.2%,理由是有组织归属感,便于处理问题和维权,入会后待遇福利好。34.1%的合同工愿意缴纳工会会费,37.6%的表示无所谓,组织要求就交。问及入会的最佳时间,选择签订劳动合同时本人申请加入的占36.5%,合同期满一年续签劳动合同时本人申请加入的占32.9%,选择在工会提醒后加入的占30.6%。在社会保障方面,希望工会提供的帮助首先是改善目前的工资状况,其次是提供必要的保险和医疗保障。63.5%的合同工认为建立以所在单位工会组织为核心的合同工本人、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问题的机制很有必要,最有效、最合适的方式依次是建立合同工权益诉求接待日,成立合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引入劳动仲裁等社会专门机构帮忙解决和成立劳动权益争议调解委员会。由此看来,处于弱势群体的合同工内心深处还是期待加入工会组织而摆脱局外人的现状,进而维护自身权益。
  三、高校合同工入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合同工自身特点和工种的特殊性导致入会积极性不高。合同工的入会意识不够强,40%的合同工对工会的了解程度不够,对加入工会所带来的好处不明确,34.1%的合同工对成为工会会员所要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不了解,当然这也与学校工会组织没有大力宣传自身基本职能,对合同工所想所求的了解不夠深入有关。合同工因不满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劳资现状,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不愿融入高校这个大家庭,故35.3%的合同工对加入工会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入不入会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有些则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工作,导致合同工流动性大,不稳定因素多,因此23.5%的合同工表示不愿意加入工会。合同工的工资不高,入会后要定期缴纳会费,4.7%的合同工表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支付。总之,高校合同工普遍缺乏归属感、公平感、稳定感,认为自己和学校仅存在劳务关系,缺少加入工会的迫切性,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也是限制合同工加入工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高校合同工主要集中在后勤岗位,关乎师生的衣食住行,他们劳动时间长,节假日休息少,工种的特殊性限制了合同工入会后参加组织活动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同工入会的积极性。   2.入会涉及的经济利益使原本不难的问题步入瓶颈。合同工入会,不是简单的“办个手续,走个程序”,其核心涉及负担单位的财政支出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由于合同工的用人经费没有财政拨款,合同工入会后,数量剧增的财政支出会令工会运作陷入困境。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实行了经济成本独立核算,后勤在用工、分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如果合同工入会将活动经费、相关福利和单位缴纳会费分摊给后勤实体,这些又会给后勤实体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1]。目前合同工与正式工在节日补助、假日活动、困难补助、住院慰问等方面的福利悬殊,合同工入会后会摊薄工会的原有活动经费,令正式工的福利受损,从而使正式工有不满情绪,平衡两者关系面临困难[3]。
  四、高校合同工入会工作思路
  1.进一步增强对合同工入会及维权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合同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只有合同工入会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合同工队伍的流失,使工会组织不断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学校的团结,因此学校党委、行政和工会应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创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对做好高校合同工入会及维权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要深刻认识这是党中央赋予各级党委和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工会组织当仁不让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和工会组织应当加强领导,大胆探索,切实做好合同工的入会和维权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摸索适合合同工特点的入会模式。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扩大覆盖面,增加凝聚力”的要求,营造支持、鼓励合同工入会的氛围,下大力气,集中精力宣传教育,让合同工了解工会的职能,工会会员的基本待遇和工會会员应尽的义务,主动提醒他们入会,争取把绝大部分合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建立坚实的组织后盾。针对合同工结构复杂、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会籍管理模式采取灵活方式,坚持“自愿入会、自愿退会”的原则,无论工作年限,只要合同工按照正常流程提出入会申请都可以成为工会组织的一员,当合同工因合同期满等合理原因申请退会,工会组织也应该给予同意意见或采取及时转移会员关系的措施。省内一些高校出台了相关文件,摸索了好的做法,大大推进了后勤合同工入会的进程,如华南农业大学以后勤集团为试点组建新模式的集团部门工会,华南师范大学选举产生了一定比例的合同工代表参与学校教代会、职代会,中山大学构建“三环节、两提供、一提醒”的合同工入会机制。2011年粤西高校工会工作研讨会主题是探讨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入会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各高校提出的许多看法、思路和建设性意见都值得我们借鉴。
  3.党政部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加强各单位负责人对合同工入会的理解和支持,统一思想认识,在政策和行动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按合同工每月工资总额的2%拨交工会经费,这对于用人单位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为保证合同工入会工作的推进力度,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各级党政要充分考虑合同工的会员数量及单位负担等实际情况,各级领导给予重视,想方设法为合同工会员入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为鼓励合同工入会,可以按学校的实际情况,收取少于文件规定的工会经费,划拨专门经费支持,最大限度地发动广大合同工加入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合同工的合法利益,严格监督后勤实体的合法用工,加大合同工“三险”购买率。各级工会小组要切实关心合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做到生病慰问和困难补助,让广大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4.努力建立合同工维权的协调工作机制。31.8%的合同工对权益诉求的途径和方式不了解,当权益受到损害,找所在单位领导帮忙解决的占52.9%,寻求本单位工会组织的占18.8%,认为缺少途径的占27.1%。对单位内部解决问题有信心的占30.6%,没有信心的占21.2%。可见,大多数合同工希望在单位内部解决问题,方式以选择找单位领导帮忙的居多,而不是首先选择工会作为反映和解决问题的对象,这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制度原因,一方面工会组织过去在扮演协商解决合同工问题的角色或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工会组织对自身职能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合同工对工会了解甚少也反映出这一点。合同工最希望从工会中获得更好的维权,解决与正式工的不平等待遇,能够同工同酬,对于工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寄予厚望。针对这种劳动关系的新特点,不应规避,而应积极化解。因此,高校应在健全和完善民主参与的基础上,疏通工会作为合同工反映权益诉求的主渠道,建立以工会为核心的合同工本人、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三方协商机制来解决合同工权益诉求问题,在方式上的选择上,多数合同工认为建立合同工权益诉求接待日最有效、最合适。
  五、合同工入会后享受的权益
  1.政治思想方面。合同工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拥有与正式工同等的政治待遇。选举产生的合同工代表既可以参加教代会、职代会参政议政,也可以对学校和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反映合同工的心声,让合同工得到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福利待遇方面。合同工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困、救助,享有工会发放的实物与补助、节假日旅游等福利,同时工会要主动指导合同工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监督行政用工规范,督促用人单位按相关规定给他们缴纳“三险”、公积金等费用,参与合同工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使合同工在工会的关怀与温暖下,逐渐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3.精神文化方面。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寓文化教育于各类活动当中,加强合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开展符合他们工作和生活特点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才艺比拼等,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
  高校是众多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是先进文化的温床,工会要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充分了解合同工的生存现状,努力解决他们的入会问题,履行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义务,为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员工幸福感、践行“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秀,王芳萍.高校后勤合同工加入教育工会问题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2):54-55.
  [2]段泽华,许家旺.高校“临时工”入会及其权益维护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4,(6):63-64.
  [3]陈子茂.论高校后勤非编制合同工加入工会实践难题的破解——以湛江师范学院饮食中心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1,(5):35-36.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nature of the contract workers.The author carried out the investiga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contract workers and searchs the legal and policy basis for joining the union.Then we explore the joining mode accord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and physical guarantee and establish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contract workers,rights.
  Key words:contract worker;join the union;present situation;work thinking
其他文献
[摘 要] 最优化是运筹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教材的选取对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对此,就王宜举和修乃华教授编写的《非线性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从内容、系统性和可读性等方面进行论述,给出该书的一些亮点和特色,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书评;教材;亮点与特色   一、引言  众所周知,工程技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最优化问题。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
[摘 要] 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继续教育培训,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输出的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定向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现状,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关键词]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337-02 [收稿日期] 2020-03-09   通常情况下,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还可以推动本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最终提高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此,需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从挖掘本专业生态文明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和素养、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建立“培养
摘要:基于“互联网 ”时代,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高职商贸类专业,其涉外服务岗位所需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商贸类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为例,探讨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构建高职商贸类专业群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及相关课程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商贸类专业;职业英语;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吉林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将一流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不懈追求。2018年,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实现“人才大循环”,启动实施“吉林大学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列支专项经费,资助在校学生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进行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聚焦提升学生
摘要:农村弱势群体指的是在农村社会生活中权利较弱、获取和分配财富较困难或由于能力不足、生活困难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群体代表。例如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困境儿童、低生活保障的“三无老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时谈到了中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边远地区依然存在贫困问题。深究原因,“思想贫困”在农村脱贫攻坚中也逐渐成
[摘 要]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要求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并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光电子技术”,在开展广泛调研与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简称“课程平台”)与网络直播平台(简称“直播平台”)的“双平台”在线教学工作方案,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基于線上教学的教学方
[摘 要] 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成为又一个专门培养大数据人才的新专业。通过分析对比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技能、就业领域等方面的差异,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及优势,就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专业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旨在提高大数据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大数据人才所需。  [关键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技管双强;交叉融合  [基金项目] 北
[摘 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自颁布以来已经有4年了,其执行效果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基于贵州省614名乡村教师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法作《计划》的互动执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与路径分析的非递归性路径有契合性,但互动模型需对执行者等要素进行细化。乡村教师对《计划》执行的满意度一般,乡村教师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学校地理位置间接影响《计划》满
[摘 要]中国制造呼唤大国工匠,离不开“工匠精神”。大力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是培养有创新意识、有职业操守的专门技能劳动者的主要阵地。该文通过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从五个维度即理念先导、教学先行、实践搭建、师资保障、氛围营造等,同时结合宁波市高职院校的做法,阐释了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