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已有較好的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基于高中生学情和认知规律,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式学习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的学习方式,通常由教师创设具体而真实的项目情境,被美国及欧洲的中小学普遍采用,可以锻炼中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等,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伴生产物。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与合作。项目式学习这个过程赋予了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展现了构建主义的特征。它通过任务和项目的建立,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了课堂授课效率,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给予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学生是这种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整个课程要以贴近真实情境的任务和项目为框架,确保学生有效完成既定任务,将教学目标定位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利用此模式展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挖掘出来。此外,利用此方法,也可以为学生渗透创新精神、职业精神等思想。
二、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学习要点
1. 构建贴近生活的真实的项目情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做到从学生的基本情况着手,通过设置尽量真实的项目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其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是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关键之一。比如,在对《获取信息》的内容讲解时,我就通过设定“游玩计划”展开项目教学,学生的兴趣都非常高涨,都为自己的出行计划在精心设计着。老师引导学生怎样将规划设计出来,对于自己需要的信息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获得,对信息的价值如何判断。能够发现,我们从生活情境中选择相关的项目主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高涨,这样让学生不断深入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伴随着项目实施的进度,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若是在项目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情境与认知水平,就会严重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导致消极参与,项目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生活实践出发是进行项目教学的基础,选取一个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主题开始,能够使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倍增,为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打好基础。
2. 重视项目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项目完成以后,我们需要搭建一个便于展示项目成果的平台。在展示成果时,学生需要阐述整个项目的开展的经过以及对项目学习内容的认知,并在平台上分享给全体同学,引导学生间更好地评价和交流,从而不断反思项目的开展情况,不断优化问题处理过程。除此之外,在学生分享和展示时,老师根据他们的展示成果,需要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点评。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的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体系,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完善它。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交流,对项目完成过程的展示与交流环节,也明显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3. 以核心素养为主线,把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与掌控者,但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填鸭式”教学的后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学习效率通常比较低。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参与到课堂中。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应把教师定义为项目学习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活动中,把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融入进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引领学生学习的角色,而不是告诉学生知识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从实践中构建起来的知识与技能体系,能够记得更牢,理解更深,更不易遗忘。
三、项目式学习实践案例
我们根据“制作电子报刊”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规划阶段。首先,我们设定项目情境背景,确定小组同学分工。针对教学安排确定教学目标后设计一个合理真实的情境。我们选择让学生制作一份介绍自己所在乡镇、村居的电子报刊,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将来自同一乡镇的学生分为同一项目学习小组。
接着我们展示了上一届学生制作的电子报刊,让学生简单分析这些电子报刊的结构、内容素材形式、可能会用到的制作技术、资源的来源等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对电子报刊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还要明确我们最终要将各组的作品展示出来,放在学校的大LED上面展示。这可以激励学生动手的动力。
第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细化一个电子报刊的每个部分、每个对象的媒体类型、制作方法,逐个学习并掌握这些媒体对象的编辑方法。这类基本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掌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坚实基础。
在这个阶段,每一种媒体对象和工具软件的学习,都可以结合电子板报的局部设计进行,还可以结合各小组的成果目标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掌握共性技能技巧,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学习引导。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还要学习如何互相点评小组内同学制作的作品的优缺点,具体怎么评价需要教师结合优秀作品样例总结出一份评价量规。学生根据评价量规互动评价,并在组内学习平台上展示。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作品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方法,勇于沟通,提高信心。
第三,项目实施后期阶段。各小组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磨合,组内学生互相对各个成员的能力特点更加熟悉,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素材加工和资源检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小组简单分工合作的锻炼,学生有了基本的小组学习的能力,现在要让他们完整实施最初规划的各小组制作各乡镇风土人情的电子报刊。这一阶段,可以有更加具体的分工,例如美术功底好的,来编排版面草图;工具软件掌握好的,加工各类素材;检索信息能力好的,负责收集线上线下各类素材;文笔好的,负责文案等。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后,在展示平台上参与班内评比。各小组将其他各组作品的评价经讨论后,由组长作为代表发表评价意见。教师在这一阶段也要做好引导工作。
上面是我们实施的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的案例,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结语:
项目式学习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实践演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侧重点不一样,信息技术学科术语工程、设计类课程,项目式学习在这个学科教学中或多或少有过应用,它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应该加强研究,充分应用学校集备组的力量,加强教研,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形成课程体系。一个真正专业和功力深厚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去灵活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模式,合理组织自己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梁小棠.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5):174-175.
[2] 何立松,钱蕾.例谈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3):28-30.
[3] 丘志强,彭丽欧.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PBL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5):44-48.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式学习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的学习方式,通常由教师创设具体而真实的项目情境,被美国及欧洲的中小学普遍采用,可以锻炼中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等,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伴生产物。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与合作。项目式学习这个过程赋予了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展现了构建主义的特征。它通过任务和项目的建立,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了课堂授课效率,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给予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学生是这种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整个课程要以贴近真实情境的任务和项目为框架,确保学生有效完成既定任务,将教学目标定位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利用此模式展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挖掘出来。此外,利用此方法,也可以为学生渗透创新精神、职业精神等思想。
二、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学习要点
1. 构建贴近生活的真实的项目情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做到从学生的基本情况着手,通过设置尽量真实的项目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其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是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关键之一。比如,在对《获取信息》的内容讲解时,我就通过设定“游玩计划”展开项目教学,学生的兴趣都非常高涨,都为自己的出行计划在精心设计着。老师引导学生怎样将规划设计出来,对于自己需要的信息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获得,对信息的价值如何判断。能够发现,我们从生活情境中选择相关的项目主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高涨,这样让学生不断深入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伴随着项目实施的进度,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若是在项目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情境与认知水平,就会严重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导致消极参与,项目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生活实践出发是进行项目教学的基础,选取一个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主题开始,能够使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倍增,为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打好基础。
2. 重视项目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项目完成以后,我们需要搭建一个便于展示项目成果的平台。在展示成果时,学生需要阐述整个项目的开展的经过以及对项目学习内容的认知,并在平台上分享给全体同学,引导学生间更好地评价和交流,从而不断反思项目的开展情况,不断优化问题处理过程。除此之外,在学生分享和展示时,老师根据他们的展示成果,需要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点评。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的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体系,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完善它。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交流,对项目完成过程的展示与交流环节,也明显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3. 以核心素养为主线,把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与掌控者,但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填鸭式”教学的后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性,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学习效率通常比较低。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参与到课堂中。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应把教师定义为项目学习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活动中,把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融入进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引领学生学习的角色,而不是告诉学生知识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从实践中构建起来的知识与技能体系,能够记得更牢,理解更深,更不易遗忘。
三、项目式学习实践案例
我们根据“制作电子报刊”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规划阶段。首先,我们设定项目情境背景,确定小组同学分工。针对教学安排确定教学目标后设计一个合理真实的情境。我们选择让学生制作一份介绍自己所在乡镇、村居的电子报刊,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将来自同一乡镇的学生分为同一项目学习小组。
接着我们展示了上一届学生制作的电子报刊,让学生简单分析这些电子报刊的结构、内容素材形式、可能会用到的制作技术、资源的来源等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对电子报刊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还要明确我们最终要将各组的作品展示出来,放在学校的大LED上面展示。这可以激励学生动手的动力。
第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细化一个电子报刊的每个部分、每个对象的媒体类型、制作方法,逐个学习并掌握这些媒体对象的编辑方法。这类基本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掌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坚实基础。
在这个阶段,每一种媒体对象和工具软件的学习,都可以结合电子板报的局部设计进行,还可以结合各小组的成果目标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掌握共性技能技巧,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学习引导。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还要学习如何互相点评小组内同学制作的作品的优缺点,具体怎么评价需要教师结合优秀作品样例总结出一份评价量规。学生根据评价量规互动评价,并在组内学习平台上展示。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作品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方法,勇于沟通,提高信心。
第三,项目实施后期阶段。各小组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磨合,组内学生互相对各个成员的能力特点更加熟悉,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素材加工和资源检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小组简单分工合作的锻炼,学生有了基本的小组学习的能力,现在要让他们完整实施最初规划的各小组制作各乡镇风土人情的电子报刊。这一阶段,可以有更加具体的分工,例如美术功底好的,来编排版面草图;工具软件掌握好的,加工各类素材;检索信息能力好的,负责收集线上线下各类素材;文笔好的,负责文案等。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后,在展示平台上参与班内评比。各小组将其他各组作品的评价经讨论后,由组长作为代表发表评价意见。教师在这一阶段也要做好引导工作。
上面是我们实施的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的案例,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结语:
项目式学习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实践演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侧重点不一样,信息技术学科术语工程、设计类课程,项目式学习在这个学科教学中或多或少有过应用,它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应该加强研究,充分应用学校集备组的力量,加强教研,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形成课程体系。一个真正专业和功力深厚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去灵活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模式,合理组织自己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梁小棠.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5):174-175.
[2] 何立松,钱蕾.例谈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3):28-30.
[3] 丘志强,彭丽欧.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PBL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