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喻”丰富语言表达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语言表达是语文写作的基本功。儿童的起步写作,语言表达往往枯燥无味,如记流水账。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习作目标与内容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语言积累和写话基础,正是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时期,教材中的课文语言典型精练,课外绘本读物中的语言欢快生动,两种文本的语言表达给了我们很好的例子。因此,培养儿童丰富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借助课本和绘本读物,在规范的书面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儿童提炼、欣赏、学习丰富的语言表达,鼓励儿童鲜活灵动的语言创作,让儿童的语言表达“活”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句型特点和作用。
  2.依托课本教材,学会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的方法,达到具体、生动、形象的效果。
  3.在经典的绘本读物中,感受到比喻的丰富与精彩,学会运用比喻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复习学过的比喻句。
  2.整本书阅读:绘本《小黑鱼》。
  【教学过程】
  一、智力大闯关——提炼特点
  (一)第一关:儿歌激趣
  1.读儿歌,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鹿,鹿,小麋鹿,头上长着两棵树。
  兔,兔,小白兔,全身雪白小绒球。
  鸡,鸡,大公鸡,大红冠子一团火。
  骆驼,骆驼,大骆驼,背脊弯弯山两座。
  2.你能找出儿歌中的比喻句吗?
  【设计理念:第一关儿歌激趣导入新课,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将比喻蕴含在儿歌中,读来朗朗上口,语言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对比喻句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第二关:了解特点
  1.读句子。交流、分享以前学过的比喻句。
  2.找特点。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把( )比作( )。
  想一想:
  (1)这些句子中出现了几种事物?分别是什么?
  (2)这些句子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颜色、样子)
  (3)这些句子中,除了两个事物相似外,你还发现了什么?(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有比喻词)你还知道哪些比喻词呢?(好像、好似、如同、犹如、宛如……)
  3.作类比。是不是句子中有比喻词就能说它是比喻句呢?
  课件出示:
  ▲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乒乓球。
  小结:运用比喻时,还要看看两种事物是不是不同类。
  (三)第三關:领会作用
  1.比较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喜欢它什么?
  课件出示:
  满树的柿子红了。
  满树的柿子像一盏盏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2.得出结论:具体、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理念:第二关以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例,通过读句子、找特点、作类比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复习、发现、辨析中一步步得出结论,找到比喻句的句型特点;第三关运用比较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到比喻句能让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美妙。两次闯关活动,使学生对比喻句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游戏大比拼——学习表达
  1.我会说。你能看图说比喻句吗?
  弯弯的月亮像( )。
  大象的耳朵像( )。
  蝴蝶花多么像( )!
  2.我会连。请你选择合适的句子连一连,使它成为一句比喻句。
  美丽的彩虹 就像一把撑开的雨伞。
  妹妹的脸 好像绿色的地毯。
  可爱的蘑菇 仿佛是一座七彩的桥。
  田野里的麦苗 红得像朵花。
  3.我会选。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2)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如同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
  (3)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子中间探出了头。
  (4)我长得像我爸爸。
  (5)浪花仿佛一群淘气的娃娃。
  (6)她上午好像来过。
  4.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试着自己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最生动。
  (1)湖水像___________,倒映着岸边的树木。
  (2)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_______。
  (3)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像_____________。
  (4)妈妈生气时,犹如_________________。
  (5)小弟弟就像家里的_____________,带给我们许多快乐。
  (6)他的头发乱乱的,仿佛_____________。
  (7)听了这消息,他急得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不同事物,如果你能运用比喻来具体地描绘事物,就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理念:在认识、掌握比喻句的特点后,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用各种方法说比喻句、连比喻句、辨比喻句、写比喻句,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实践体验中达到规范、正确、灵活地运用比喻进行丰富的语言表达的目的。】
  三、一起读绘本——迁移运用
  1.绘本《一片披萨一块钱》中是这样来比喻时间的——
  课件出示:
  ▲时光小河向前流,一去不回头。
  ▲时光小鸟向前飞,一去不再回。
  ▲时光小艇跑得快,一去不回来。
  2.绘本《我爸爸》中是这样描写“我”爸爸的——
  课件出示:
  ▲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灵活。
  ▲他像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
  ▲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有时候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
  ▲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
  3.绘本《小黑鱼》中,有一条小黑鱼,它在海洋中看到了许多的海底生物。
  课件出示(图和句子):
  ▲它看见一只由彩虹果冻组成的水母。
  ▲它看到一只龙虾,走起路来好像一个在水中移动的机器。
  ▲它看到了从糖果般的石头上长出的像一座森林的海藻。
  ▲海葵看起来好像是随风摇曳的粉红色棕榈树。
  4.小黑鱼还看到了哪些海底生物呢?请你发挥想象和小黑鱼一起去探索海底奥秘,仿照绘本语言写一段话,使你的表达生动、有趣、丰富起来。
  小黑鱼还看见了……珊瑚好像 。像似的。。
  小结:在写文章时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定会使你的习作更精彩。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要素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包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两个层次,尤其突出运用语言。经典绘本《一片披萨一块钱》《我爸爸》《小黑鱼》中趣味盎然的比喻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习得语言表达和实践创作的平台,使学生在欣赏中体悟语言的美妙,学会运用比喻进行生动、有趣、丰富的表达。】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原本农村的景象和风俗、农村地域特色的乡土气息正逐步地消失,乡村孩子对生活中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精神的感受正在逐步减弱。乡村学生习作缺乏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气息,学生习作没有了特色和生气。“四化习作”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习作目标,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搭建个性展示的舞台,给予多元的习作评价,鼓励乡村孩子热爱写作,学会写作。一、习作目标序列化  习作目标序列化就是围绕《义务教
期刊
每个人都有童年,当孩子与故事中的小孩子产生共鸣时,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本次美文阅读选择贾平凹的《风筝》和冰心的《吹泡泡》,品读两篇文章都以“体会快乐”为主线,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吹泡泡、看泡泡、想象泡泡时的快乐,牵引到学生生活中的快乐,让孩子从阅读中不仅能体会到快乐,还知道如何表达快乐。下面就以这节美文阅读课为例,谈谈如何引领孩童,透过文字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一、古诗引入,寻找童年游戏
期刊
一、说教材和学情  《有趣的倒顺词》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6“语文与生活”中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学习内容。这次实践活动学习内容展示了汉语言中有趣的倒顺词现象,即一个双音节词在字序上发生变换后,会变成另一个意思相近或完全不同的词。它有三项要求:一是阅读相声片段,认识倒顺词的特点;二是读六组词语,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三是在相声片段中补充更多的倒顺词。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地会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遍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古代优秀诗歌,却没有一篇古文。小学高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现代文教材内容改编自古文,如《负荆请罪》《螳螂捕蝉》《孔子游春》……初步进行简单的小古文学习,可以使儿童感受我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扎下
期刊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列为科学素养的一大要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期刊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科普文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再者,科普文也是学生了解说明文、掌握说明文写作技巧的重要过渡。然而,由于科普文知识性较强,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科普文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往往会取得很显著的效果。  语文教学要有趣味,科普文教学更需要用趣味来
期刊
《谈礼貌》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编排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理文。说理文语言简洁、凝练,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极好材料。这几篇说理文的行文邏辑和表达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结构上看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生如何学好说理文,教师怎样从“语用”的视角抓住说理文的共性进行教学,帮
期刊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三件生活小事,反映了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怎样立足语文本位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悄悄地就明白这个道理呢?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
期刊
【课例】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  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  师:“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板书课题)  生:是足字旁的路。  师:为什么是足字旁?  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  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  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  生:是小鸟!  师:小鸟认错人了,惹祸的就是它
期刊
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这道理放到语文课堂上来看,亦有道理,留白也可以成为课堂中的美丽之所在。近日,我教学了一篇文言文《夸父逐日》。因文体特殊,我针对性地做了一些设计,都有关于“留白”。  语文课堂上的留白,是一种颇具艺术的选择,因为空白是具有美感的,空白也意味着精神的自由与闲适,空白更孕育着无限可能。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意义在于教师要把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在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