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h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瑪雅·安吉罗生长于美国南方种族歧视盛行的时代,这给年幼的她留下了难以抚慰的创伤。玛雅·安吉罗作为一位非凡的女性在文学上继承了先辈们的传统,仍然将种族与压迫这一永恒的话题当作自己作品主题的重要部分。《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作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于黑人女性文学有着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黑人女性文学 玛雅·安吉罗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创作时期恰好处于美国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将民权运动推向了高潮。美国开始从一个容纳种族主义、歧视黑人的社会变为承认每一位公民都拥有平等权利的社会,这一社会环境给美国黑人作家拓展了生存环境与视阈。玛雅·安吉罗的作品主要是围绕三大主题进行的,分别为身份问题、种族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问题,这三大主题与民权运动所追求的平等、自由、独立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玛雅·安吉罗的文学作品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美国白人社会的自我审视以及黑人民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及其创作背景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玛雅·安吉罗的第一部自传作品,真实展现了作者童年时期与少女时代所经历的坎坷与遭难,是作者处于绝境中的一首自由之歌。在小镇中生长生活的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容颜也变得苍老,甚至连谋生的方式和生存的目标都与以前不再相同。{1}但是不论他们戴着怎样的面具,背后依然是一张张孩子的面孔。作者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回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南方小镇斯坦普斯与加利福尼亚的成长过程,真实再现了作者童年时期与少女时代所遭遇的坎坷。玛雅三岁的时候就与哥哥一同被离异的父母安排在南方的祖母家成长。在这个充满着种族歧视的小镇上,玛雅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丑陋的女孩,永远都比不上白人女孩。而勤劳勇敢、虔诚智慧的祖母却教会了玛雅和哥哥很多作为黑人的生活原则,并且使得玛雅和哥哥成为懂礼貌、聪慧的孩子。在八岁的时候,玛雅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却被母亲的男友强奸,之后玛雅和哥哥又回到了祖母身边。在八年级时玛雅和哥哥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在与父亲接触的过程中也没有缓解父女关系。在玛雅十六岁的时候,在母亲的排解与开导下正处于青春期的玛雅排除了自己是同性恋的误解,主动接触了一个白人男孩,并且成为未婚妈妈。从小到大,玛雅不仅仅要与一直伴随着的不安全感对抗,同时还要不断经历种族主义、强奸、性骚扰等一系列困扰,这种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最终,玛雅意识到不论社会如何都要爱自己、善待他人、坚强乐观。《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虽然诗意,但却力量十足,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黑人女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冲破了文学的理论框架展现独特性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创作的年代正是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出现复杂局面的环境。玛雅·安吉罗的这部作品在美国文学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冲破了传统文学的理论框架,运用自传体的形式来突出展现个人家族生活的独特性,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女性走向成熟独立的生活过程。家族生活是人格受影响并形成的基本文化结构,在小说中对主人公的性格造成影响的关键人物分别是祖母以及威利叔叔,玛雅的童年岁月就是在祖母和叔叔身边度过的。在作品中重点突出了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2}祖母是玛雅最尊敬的人,玛雅和哥哥来到祖母身边后就称祖母为“大妈”。玛雅的祖母是一位伟大的劳动女性,是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在祖母身边,玛雅幸福而温暖。在祖母的教导下玛雅和哥哥保持了做人的尊严,在对待黑人同胞时温文尔雅,相处平等;在对待白人时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威利叔叔自小残疾,无法照顾自己,但却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玛雅尊敬他,喜欢他,但是威利叔叔与祖母明显的差距就在于缺乏坚韧与自信,对于白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畏惧的心理。相比来说,玛雅的母亲与她周围的男人则是另外鲜明的形象对比。玛雅的母亲生活在北方城市,在那个地方男性没有占据支配与主导地位。玛雅母亲非常具有独立精神,不论是在家庭关系还是婚姻关系方面都享有自主权,在与玛雅的父亲离婚后她独自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在父母家中,她从来没有遭受兄弟的欺辱,反而是兄弟姐妹中最外向最开朗的一个。在整部作品中玛雅的母亲不仅仅始终没有被男性欺压,反而都是处于支配的地位。可以发现,相对于传统黑人女性文学中两性二元对立的观念不同,作者没有将其家族中成员之间的男女关系简单化。虽然可能在玛雅父亲和他后来的女友之间找到压迫与被压迫的影子,然而在玛雅生活的家族环境中两性二元对立没有明显出现。{3}甚至主人公的母亲作为女性依然可以无法无天。实际上,作品主要展现的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并不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直接对抗,支持女主人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人物不仅有女性,也有男性。
  (二)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建设 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玛雅充分表达了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可,自由、平等、公正、乐观、积极,充分展现了黑人女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玛雅·安吉罗并没有一直局限在对往昔回忆的基础上,而是站在种族差异与性别平等的角度对早年间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站在批判的角度来当年的遭遇进行陈述。对于美国黑人来说,命名是明确个体身份与群组身份的重要行为,是一件不可替代的神圣实践。十一岁的玛雅在白人雇主卡利南夫人家做佣人的时候,女主人觉得玛雅的名字太长了,称呼起来十分麻烦,所以将玛雅的名字改为“玛丽”。对于玛丽来说,这种随意更改自己名字的行为完全否认了玛雅作为独一无二个体的差异性,将她的身份人为地规定了起来。为了始终维持自己的身份,玛雅故意打碎了女主人心爱的盘子,借此逃出了这个不能拥有自己身份的囚笼。作品中其他几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代表着黑人女性意识的出现与觉醒。在20世纪40年代前,美国黑人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大多为单一的女佣人形象,而伴随着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推进,黑人女性形象正在从固定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内心情感丰富,个性丰满的人物。玛雅·安吉罗为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情感更加丰富的文学模式。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安吉罗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与传统黑人形象有所差异的黑人女性形象。第一个黑人女性形象为玛雅的祖母亨德逊太太,她是一位勤劳智慧的黑人女性,与传统文学中顶着大手帕对白人雇主言听计从的黑人形象有着巨大反差,亨德逊太太作为一名黑人女性,自尊自强,精明能干,可以给玛雅的成长带来无限的安全感。亨德逊太太同时也是整个黑人社区的骄傲,是黑人独立自强、勇敢智慧的代表。第二位与传统不同的黑人女性是波莎·弗莱沃斯,她学识渊博,有尊严而又富有魅力,智慧又独立。{4}当玛雅被母亲的男友强奸后,波莎·弗莱沃斯一直在开导着玛雅,引导着她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第三位黑人女性就是玛雅的母亲维维·巴克斯特,她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热爱的生活,抛弃了世俗的约束,不顾及世俗的眼光,全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正是由于母亲独立、自由、开放的性格,被母亲影响的玛雅一直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一路前行,以巨大的勇气与力量来战胜挫折。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玛雅·安吉罗、祖母亨德逊、朋友波莎·弗莱沃斯和母亲巴克斯特已经不再是附属品,而都是富有独特性格,自强、富有尊严、勇敢的黑人新女性。如同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充分表达了被压抑的个人经验与情感,让人们可以充分意识到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冲破压力,实现自我价值。自传文学的独特独立与一般意识中宏观的政治文化内容联系不大,其更加关注的是日常琐碎的细节与个人的生活体验,自传叙述的基点在于“我”,并非我们。而作者玛雅·安吉罗则是相信“我”的经历与情感交流具有审美的价值,才选择了自传体裁的方式来凸显自身的经历。
  三、结语
  整体来看,玛雅·安吉罗不仅仅通过富有魅力的笔触来对自己早年的经历进行了真实的叙述,同时还将黑人女性长时间受到压迫后渴望自由、渴望解放、勇敢智慧、积极向上的精神真实流露,更加体现了黑人女性的智慧与坚强。虽然作品中没有明确揭露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抗、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敌对,但是在玛雅成长的道路上依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对种族的压迫,因此只有站起来反抗才能够真正地改变命运。
  {1} 张海燕、白英丽:《〈我知道笼中鸟为什么歌唱〉对女性成长的深度书写》,《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 程宇、刘紫丰:《黑人女性的觉醒之歌——评玛雅·安吉洛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3} 孙方莉:《走出迷茫与困惑——〈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解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4} Wallace,Joanne Megna.Understanding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A Student Casebook To Issues,Sources,and Historical Documents,London:Greenwood Press,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 《石点头》是一部值得重点探讨的晚明拟话本小说集,在表现手法方面,使用大量的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刻画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分析《石点头》中心理描写使用的多种技法,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反映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心理描写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同时对于《石点头》心理描写艺术的突出成就及其在小说史上的意义,也能有所观照。  关键词:拟话本 《石点头》 心理描写  明代兴起的拟话
摘 要: 意象及其构建思维是研究神话背后意蕴的基石。通过比较发现,《庄子》神话中的木意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构建思维,在《山海经》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该类意象及其内涵,成为其宣扬“无用之用”生命哲学的载体。“道”是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其思想的最高境界。庄子将抽象的“道”化为具象的大木等万物,这一过程中,庄子对于“道”的思考也在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如今蔚为壮观的庄子哲学。  关键词:《庄子》神话
摘 要: 《微物之神》是当代印度极受关注的本土作家,也是首位获得英国布克图书奖的女性作家——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第一部作品。阿兰达蒂·洛伊在《微物之神》中用细腻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印度小镇中一个家族三代人所经历的故事,向人们展现出印度本土居民真實的生存状况,包括印度女性具体的生存困境。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更是体现了阿兰达蒂·洛伊对印度传统男权社会秩序的批判。文章将从女性身份
摘 要: 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之中满怀着宽容精神与人道精神,然而对于《双城记》思想内容的偏颇论述却长期留存,试通过对一些观念的评述,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一步探究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倾向性。  关键词:狄更斯 《双城记》 法国大革命 宽容  一  宽容是指:“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的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a《湖南师大出版的《新编外国文学教程》(1990年8月第
摘 要:在文学史上,以“灾难”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灾难叙事以残酷的灾难事实为依据,采用文学的方式对事实进行选择性地创作表现,其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灾难叙事的代表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重真相而轻温情;《黄河东流去》重理想却有失真实。真正优秀的灾难叙事作品须得以对事实的尊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表现“作为人” 的真情实感,以感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动人。  关键词: 灾难叙事 《温故一九四
摘 要: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以明清服饰配件“帉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定名之考辨到历史中定位之闡释,其次详尽梳理各时期“帉帨”形制特点与结构特征,总结明清“帉帨”的影响因素与文化内涵。运用设计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博物馆调研等途径,以实物为依托,将“帉帨”“物”与“文”的特征相结合,为传统服饰研究的视角与方向提供了经验探寻。  关键词:《中国传
摘 要:《黄雀记》中的水塔意象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和象征色彩,可从荒寂沉睡的废墟、人性宣泄的密地、祈求平静的香火庙、灵魂流浪者的藏身所四个维度来解读。作为一个暗示性极强的意象,四次形象的转变也形成了其在《黄雀记》叙事结构上的独特作用。意象内涵和结构功能,使水塔和其他意象一起,构成了《黄雀记》的独特韵味,也因其悲剧命运轮回的典型意义,构成了苏童小说中的悲剧色彩。同时,水塔也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揭示苏童
摘 要: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与《大树还小》都在知青文学史上留下了较大的影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早期知青文学作品,其主要以知青视角展现青春无悔的思想,而《大树还小》是在知青时代过去较久后以农民视角对知青上山下乡加以反思的作品,两者在很多方面构成了互文关系。通过农民与知青在观察与认识上的互相补充,可以得到农民与知青间的真实关系、知青生活深浅不同的群体记忆以及知青评价的美丑两极,从而对知青上山下
摘 要: 沈从文是具有浓厚宗教情感的现代作家,在他的宗教情绪集成中基督教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可否认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情感自始至终地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在理性支持下沈从文对基督教表现出来的显在二元对立的态度反映到其文学创作中则呈现出了两幅不同的基督教面孔,即在乡村文学作品中多是赞美、肯定的,在都市书写中则是批判、讽刺的。两种不同的审美世界和宗教情感的表达与沈从文本身的情感倾向和文学理
摘要:贾樟柯的电影向来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见长,却感人至深。这与其影片中深入挖掘的生活化的情感,绘画般的背景设置,以及全面、复杂的人性的展现是分不开的。他的故事喜欢旁敲侧击,展现一鳞半爪,仍有巨大的冰山埋在水里,他不会去说剩下的部分,但我们似乎已了然整个情节,能让观众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需要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及对整个时代精准的洞悉。  关键词:山河 静美 生活化 人性  电影《山河故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