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故事(三)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drop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期邮票上介绍的美国摄影家可谓个个如雷贯耳,在20世纪初,他们几乎是同时涌现出来,以创新的影像观念和相近的艺术取向一下子惊呆了视摄影为副产物的美术界。他们向世界宣告:摄影作为一个新的艺术门类,将深深地影响艺术的现有格局。
  
  邮票:荷花(施泰恩,摄于1915年)
  在邮票上施泰恩·爱德华(Edward Steichen ,1879—1973)的背景介绍用的文字量最少:“施泰恩·爱德华一个非凡的、多才多艺的摄影家,在推进摄影成为一个艺术门类的过程中,他是个关键的人物。”





  这样的介绍已是足够了,我只好将他的摄影简历罗列在下面,让大家体会到他的“关键”:施泰恩·爱德华16岁时起开始从事摄影艺术;1923年,《名利场》杂志评选他为最伟大的人像摄影师;1932年7月他为《Vogue》美国版做封面摄影,从此时装摄影取代了时装画在时装杂志中的主导地位;一战期间,他转为担任航空摄影师,为后世的空中摄影打下了基础;二战开始时,63岁的他自愿参加军队,负责指挥太平洋前线的四千多名军事摄影师的工作;战后,他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为美国及世界的摄影家举办展览;1955年,他举办了集世界影像大全的、里程碑式的摄影展览——《人类一家》(Family of Man),该展览在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巡回展览。
  记住施泰恩·爱德华曾说过的一句话:“每隔十年,人就应该鞭策自己,好使自我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邮票:双手和顶针(施泰格利茨,摄于1920年)
  


  施泰格利茨·阿尔弗雷德(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主持发行的《摄影作品》(Camera Work,1903-1917)刊物,曾是当时最具影响的摄影刊物;而在同期的1908年,施泰格利茨还和上面介绍的施泰恩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创立了“摄影分离派画廊”,在展示摄影作品的同时,还介绍了很多的欧洲绘画类的艺术作品;这一切经历都使他担当起美国当代艺术的教育家和引导者。于是,我们看到邮票背后对他这样介绍:“他是美国艺术和摄影史上的坐标点”。
  施泰格利茨和同时期的摄影家一样,希望摄影能够从模仿绘画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追求真实的影像,从《双手和顶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利用摄影的锐利清晰来真实还原物体的质感。同时,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的名作《驿站》,直接记录世界本身状态的真实影像,明确了他的“纯摄影”的创作观念。





  邮票:光线(曼·雷,摄于1923年)
  曼·雷(Man Ray,1890—1976)是一个艺术家,他是达达派、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他运用各种媒介来实现他的创作思想,摄影手段是其中之一:邮票上的作品是他运用相纸上直接曝光法做成的——在相纸上放置物体,然后依次曝光而得到了这幅以光影构成的迷宫一样的景象。以后人们将这种不用照相机形成的影像称为“雷式影像”(Rayographs,Ray同时又有光线的意思)。
  曼·雷在摄影史上备受瞩目。作为一个不知疲倦的影像技术实践者,他不断开拓摄影的新疆界。他将负感效应和粗颗粒放大运用于人像摄影中,为当时巴黎的知识界名人拍摄肖像,他们的名字包括:毕加索、布雷东、乔伊斯、海明威……我们找到一幅他为德国表现主义、超现实派画家、雕刻家恩斯特(Max Ernst)拍摄的肖像,细看人物的边缘,可以发现曼·雷如何运用他的胶片负感技法来刻画这位长于雕刻的艺术家。





  邮票:两只贝壳(爱德华·韦斯顿,摄于1927年)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1886-1958)可谓终生乃至其后代都与摄影息息相关。他16岁开始业余摄影,20岁在加利福尼亚挨家挨户给人拍肖像,22岁到25岁进入大学学习专业摄影,此后他终生都忙碌于自己的摄影室,并从他的摄影室中培养出了布雷特·韦斯顿(Brett Weston,其长子,18岁即成为蜚名于世的摄影家)。
  爱德华·韦斯顿为我们留下了数百幅堪称典范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表现风光、静物、人体或是人物肖像,都以其精心的构图、准确的光线把握、精确的景深控制以及一丝不苟的图片印制而使最终的作品显现出最细腻丰富的影调层次。但如果仅将作品的成功归结于技术和器材之上,会导致机械地理解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在他的图片中,物已经成为了“非物”,成为了他对物的本质的解构。亚当斯(Ansel Adams)曾这样形容:“他重新创造了自然界的事物形态和力量;他使得这些形态意味深长地成为世界的基本单元。他的作品启发了人们的内在历程,使之达到精神上的完美程度。”
  
  
其他文献
古董是用来看而不是用的!  老爸有台老双反相机,当宝贝似的放在百宝格里,半年一年拿出来擦擦。趁他不备,“借”来用用,不料刚玩没两天,被老爷子发现了,当即收回并没头没脑地来了句:“我这是古董,不是给你用的!”  谢了,老爷子,您一句话点醒我梦中人。这东西确实是古董,是用来收藏用来看,而不是拍片儿用的!  我犯傻用了一次,没折腾死我。  刚一拿来拍照,顶盖一掀,低头乍一看,毛玻璃成像还新鲜,影影绰绰有
期刊
积存了多年的摄影嗜好总也割舍不下,但自从担任了报社的行政职务以后,就再也不能象摄影记者那样,整天的跑新闻忙报道。于是我想起了在日报的周末版上开辟一个图文并重的摄影专栏,一来丰富报纸的版面,二来也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施展的舞台。栏目开了,我也开始了摄影专栏作家的生涯。各路记者天天四处寻找“人咬狗”之类的新闻,而我,却把镜头对向“狗咬人”——种种常人、常态、常景、常物,于是便有了“民间一瞥”这个图文并茂的
期刊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你的肩膀上扛着或者脖子上挂着多少相机,每次你也只能用其中的一个,对镜头或者是其它的小附件也是如此。因此我觉得在满足拍摄需求的情况下,装备越简单精炼越好。我的美国同事幽默地把这称为:“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要简单,傻瓜!) 原则”。你要考虑的因素越少,你将工作得越好,从而能够集中注意力拍摄到一幅好的照片。  事实上,对许多摄影师来
期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走过来的中国摄影人,都会对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寄托着一往深情。  双镜头反光相机是最古老的机种之一,它的前身是1872年Marion制造的Reporter双镜头相机(图1a),这个将两个相机机身叠合,上面的机身通过磨砂玻璃调焦屏调焦,下面的相机使用9×12cm的干板摄影相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取景与摄影镜头分离的双镜头相机。1881年伦敦一个天文台的台长为了记录云图,将双镜头相
期刊
杨绍全,1947年生于重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重庆青年报社摄影部主任。曾出版《重庆风光》、《新重庆》等摄影画册。  2003年6月11日、6月27日,杨绍全乘直升飞机在第一时间记录了长江三峡大坝135米水位蓄水以后的新三峡的景观。  飞机下降到500米以下平湖新景尽在脚下,昔日熟悉的白帝城、夔门、瞿塘峡完全变了,抑制住激动的心跳,直升机按预定计划打开一扇门。我站在门口,套上保险带,头在机舱外
期刊
善于运用作品的调子    在摄影比赛中,低调和高调的作品容易从大量的参赛作品中跳出来,低调的作品通常反差比较强烈,视觉冲击力强。浓重的大面积深色调可以把主体鲜明地烘托出来,比较常见的是人像作品,光影效果强烈的风光作品。高调的作品在现实生活的创作中不常见,而且较难控制,很多高调的作品都需经过二次创作或刻意创作。所以,高调作品较易从大量的来稿中跳出来,而且作品的形式、结构、意境都与其它作品形式有很大的
期刊
如今流行DV,不仅用于家庭生活、朋友聚会、外出旅游,也可以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些表达自我情感和意识的作品,去参加比赛甚至在电视上播出。但是对摄影人来说,长枪短炮各种附件和三脚架已经是十分沉重,再加上一个摄像机更是不堪负担,于是影友们外出很少将摄像机考虑在其中。  我玩家用摄像机多年,八十年代托人从香港带来一部8毫米摄像机,热情高涨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拍摄些家庭资料。当时的兴趣点是在拍照片,为的是
期刊
尼克尔85mm1:1.8D镜头的前身是尼克尔AF85mm1:1.8S型镜头,1994年尼康对老款式镜头进行了改造,增加距离信息输入功能,使之可与尼康F5、F90X、F100和F80、F65等系列配用,实现3D矩阵测光等功能。该镜头外观小巧,强化工程塑料的外壳使镜头轻巧结实。  尼克尔85mm1:1.8D镜头可供操作调节的部分有两处,一是光圈调节环,二是对焦环。光圈环紧靠镜头卡口,宽8mm,上面标有
期刊
由于SARS的影响,我们的行程一改再改,直到8月初才最后确定了访问韩国的日期。这是一次工作访问,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游览和拍摄的时间。行前陈仲元建议我带一台佳能EOS10D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和17-40mm f4、70-200mm f4两支镜头,一方面是测试相机和镜头,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感受一下非胶片时代。由于这次访问没有即时发稿的任务,所以也不必带笔记本电脑,只带一个与袖珍相机大小相当的集
期刊
我是一个以拍摄风光为主的摄影人,为了追求作品的质量,我一直坚持使用彩色反转片。反转片虽然在色彩、颗粒、清晰度上都优于负片,但印放成照片却比较麻烦。过去想要得到照片需要先将反转拷贝成负片再进行放大,现在虽然有了数码冲印设备,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整个印放过程全部都由图片社控制,得到的照片不是反差过大,就是色彩有偏差,很难达到反转片原本的效果。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使用彩色反转片能像使用黑白负片那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