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一穗麦香(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妻从城外归来,捎回一支麦穗。
  看着曾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长长的麦芒下欲破而出的饱满,竟然有些惊喜,不记得有多久没嗅过这熟悉的味道了。
  拿着,给孩子讲了,麦子的成长、麦子的结构、麦子的作用。孩子兴高采烈地听着,插嘴问能不能吃。告诉他可以试试,小心翼翼中避开麦芒,掐一粒,剥开皮,好奇中仔细地放进了小嘴里。嚼了,又吐了出来。我匆忙接住,给他讲了麦麸、面粉。明白了,蹦蹦跳跳地跑开,玩去了。
  而我,却长久地沉浸在漫长的回忆中。
  人生前三十年,每年都在陪着麦子的成长中度过的。从种植到出土,从遍地青苗到白雪覆盖,又从雪被的融化中朦胧、伸着懒腰后的舒展,由绿缎般的遍地翠青到一望无际翻滚着的金黄麦浪,收割、碾打、晾晒、入仓,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满载着一年又一年的希望。
  儿时的记忆里,有着在秋日广袤的田间,编织着两脚耧车后边耧核发出的一串串清脆而有节奏的悦音;也有暖春的麦田里簇拥着挖荠菜的欢快的身影;更惊喜的,是一望无际的麦浪下,有着猛然间窜出一只野兔如离弓之箭般的身影所带给孩子们的欢呼;更多的还有,那个年代里普遍存在着的能够天天吃到白馍的渴望。
  一年又一年,麦子在轮回着,我也在一天天地长大,长高。由提着竹篮跌撞在田间捡拾麦穗的幼童,快速地成长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般挥舞镰刀的少年。对白馍的渴望之情在淡淡远去,然而,在与自然拥抱的麦田间,在春夏秋冬的怀抱里奔放着孩童的四季快乐。麦子,不仅仅在养育着我的生命,强壮着我的身体,在麦子的一个个成长轮回里,在秋种夏收的繁忙和愉悦中浸培了吃苦上进的品性,在劳作之后的收获里学会了珍惜,在邻里相帮互用工具中的一种深厚的乡里亲情中学会了感恩。四季不同的麦香,滋补着我的灵魂,熏陶着我的品质,锻造着我的性格。
  后来,离开了。
  走进城市这个钢筋混凝土铸造的人工环境里,每天面对着长龙般的车流,穿梭于人群潮起潮落的澎湃中,在加衣减衣中感受着年月的轮回,在邻里互望而不识的人际关系中,竟然,把麦子忘了。
  猛然间想起,有次春节后从老家回城,下车后遇到一位阿姨,知道我从老家回来,热情地问我:麦收完了吧?
  站在车站广场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默然间有着一种对老人的嘲笑,而现在看来,在对老人的嘲笑中,更应该是对我的一种自嘲,如此厚重的印痕已经开始从我的生活中默默逝去了。
  麦子,已被远远地关在城外了。而关在城外的,又仅仅只是麦子吗?
  捎回的一支麦穗,尽管给四岁的孩子带来了好奇、喜悦,也给他带来了知识。然而,看着麦子从种植入土到长成一片绿色,在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里偷窥沉睡着麦子的憨态,捋一把未成熟的青麦穗填喂肚皮,伴着麦田里窜出精灵的欢呼,满载着一篮子捡回麦穗的成就,在烈日下的劳作中铸锻的品质,田间地头浸透着的乡里亲情,孩子却是永远不可能再去经历感受了。
  陪伴孩子的,是大多数时间里蜗居在混凝土铸造的鸽笼里,咀嚼着各种华丽包装的由添加剂组合成的食品,孤独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电动玩具,盯着屏幕上电子产品构作出来的动画而欢呼,在如潮的人群莽动中却被独囿于人情之外而“安全”地成长……
  孩子,你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吗?我猛地打战!
  孩子回来了,又在拿着那支麦穗快乐地玩着。看着孩子,思绪却在无序地飘浮,宝贝,你能体会到麦子带给那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中的一份份愉快与厚重吗?
  想着,在城市的夹缝中,能够挤一方净土,给孩子培育出一穗麦香!希望在以后的年月里,身边,总有人能捎回一穗麦香!
  古街老宅一先生
  在西安,若要寻找一条浓缩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小街,那一定是书院门步行街。
  进明城墙永宁门,紧靠东顺城巷有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西起明清关中书院,东至西安碑林,长度五百余米,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上方书“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挂“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这就是书院门仿古一条街。穿牌楼进入,可见街道青石铺砌,两旁是两层仿古建筑,大都挂着古朴敦厚的牌匾、楹联,有一品宣、文萃阁、醉书轩、聚香斋、皓月宫之类饱含书香味的店铺,店内多是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碑帖拓片、奇石美玉、玛瑙翡翠、皮影剪纸、根雕摆件。徜徉街中,只见有人挥笔泼墨,有人持刀镂刻,不时一阵古朴苍凉、浑厚悠长的乐音飘来。循声望去,有鹤发童颜的老者安然端坐,捧一件古老的乐器“埙”在吹奏,恍然间像行走在千年前的街景中。
  从早到晚,书院门里总是摩肩接踵,人影如织,有本地书画爱好人士陶醉其中,有外地旅游者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左右观瞻,挑选着喜欢的物件,不时也有异族肤色的外国友人徜徉走过。然而,小街上蜂拥人流中那一双双探寻扫视的目光,却往往与一座隐藏于此的著名百年老宅失之交臂了。
  这座老宅静卧在关中书院对面,夹隐在古郁的商铺丛中,高大的青砖门楼显得质朴简洁而又厚重。唯有细心的人走近,不经意间瞥见大门旁边那块小小的标牌,才知道这是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是的,只有驻足抬头仰望,方能看见门头上于右任亲笔书写的“源远流长”的木质蓝底黑字牌匾在安静地俯瞰着这条饱含中华文化的小街源远流长。
  于右任1879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在其家乡有故居留存,为先生少年时攻读诗书、精研古今之地。西安书院门故居是他成年后曾居住过的地方。
  于老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反帝反封建的斗士,是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大师和著名的诗人。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创办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余所学校,還创办了《神州》《民呼》《民吁》《民立》四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近代教育、科技、文化、民主等方面的发展。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于老出任交通部次长,改革邮电交通,首创国内火车夜行先例。袁世凯复辟时,他积极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旗帜鲜明地反对复辟。后出任民国监察院长,从国共一大到重庆谈判,力主国共合作,他的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故居坐落于书院门52号,是先生1949年去台湾之前在西安的住所,始建于19世纪末,由于右任二弟于孝先购入并作为全家住宅。故居面宽三间,进深八十米,占地面积八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由门房、花园、厅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属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
  故居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展示面积一千余平方米,为明清时期典型的关中四合院,院内配以宽阔的回廊及园林花草点缀,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跨过宽厚的门槛,只见门厅正中于右任先生的半身雕像巍然襟坐,长须飘飘,再现了一代大师凛然正气的风采。一层正中是厅房,摆放着座椅和茶台,陈设简单质朴,透露出主人平实低调的性情。这里展示的是先生的生平典故和传奇故事。二层廊道四周被绿色的植物包围,呈现了自然之美。砖墙上挂着书画,又成为书香楼阁。长长的走廊深重清幽,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萦绕,沉浸其中,总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这里陈列的是先生收藏的碑刻拓片和名家书画。地下一层陈列的是先生的书法真迹。三十功名袖两风,一箱珍藏纸几张,在这里能近距离欣赏先生“精气内藏,已臻化境,碑帖之融合达到高度完美”的艺术魅力,体会这位“落落乾坤大布衣”的人品、书品的最好模范。


  故居设计独具一格,韵味十足。虽然不是深宅大院,但也闹中取静,安居清幽。1937年始,于右任将他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接到这里定居。先生自己每次回陕时也常在此居住,接待亲朋好友、门生乡亲。后来,先生去了台湾,于老夫人在此居住期間一直受到国家的多方照顾,周总理曾指示:“于老夫人仍住西安由陕西省委关照,每月政府补助生活费二十五元并派保姆照料,医药费全部报销,便于老夫人安度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母女两人相继在此去世。之后,书院门52号就渐渐衰败了。
  2002年,经西安市人大代表提议,在中央及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故居的修复筹备。先生的侄子于隆、张英夫妇陆续投资千万元对故居进行修缮。2009年,在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终于完成复建工程,随后开放供游人瞻仰。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望大陆》的诗篇,可见先生渴望祖国统一的心灵深处也饱含着对居住在书院门52号妻儿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欣慰的是,先生故居修缮后建为纪念馆,并上榜首届中国十大民营博物馆名单。
  曾说“以兵救国,实志士仁人不得已而为之;以学救人,效虽迟而功则远”的先生,故居今天静矗在饱含史书文化的书院门深处,继续氤氲着为国为民“以学救人”的殷切期望。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昨日有朋自鄂尔多斯来。我和她面对面坐在21层靠窗的餐桌旁,一边吃,一边漫无目的地闲聊。各自都不用追赶时间,阳光倾泻在我们的脸上、心上,分外温暖。  我们谈起了许多曾经,说到那些年为了共同的单位和事业做出的牺牲和因为敬畏岗位而拼命工作的时光。流逝的年华似水,如今我渐渐躲进岁月的一隅,在慢下来的时光里依旧激情四射地奔跑着、梦想着,她却在事业高峰期毅然辞职了。我和她都是用心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灵魂里有香气
期刊
“套路”乃寻常词汇,它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武术用语,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二是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两种解释都指向技术、方法层面,别无其他。就这样一个纯粹的词语,不知何时一跃为网络流行语,风靡在世俗的境域里。在不同的场合都可以听到它的名字,交流者往往哈哈大笑,图得一乐。  “套路”从感情色彩而言偏中性,在当下的话语思路里,却被过多地赋予贬义。有些对“套路”的解释为预设的圈套
期刊
是六祖惠能冥冥中的禅意么?初秋的一个午后,我和冯三四、牛依河、李翘杰、唐芳、张冰辉、彭泉、唐复忠、龙杰、凤玲等一队作家、音乐家,说走就走,到了文友宾阳位于博白县水鸣镇的老家大鹏堂。  夕阳西下的大鹏堂,旷远、祥和,住的是宾氏人家。行走于村间,新房子老房子相互辉映,既有历史绵长的诉说,又有时代绘就的鲜亮。或许,大鹏堂这个村名,就预示着这个村庄有大鹏展翅之意,300人左右的村落,在外工作的公务员、教师
期刊
我徜徉过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小桥流水人家阅读过农耕时代的稻桑文明。那是一个个不设防的村庄,桨声灯影,纵横阡陌,连接着京杭运河的繁华喧嚣,也连接着欧洲达官贵人、航海家们对东方文明的惊叹。  可是我在南方,在曾经瘴疠肆虐、盗匪称雄的六万大山余脉之中,从小就见到了依城而治的设防的村庄。  它不像江南水乡的周庄,精巧灵动;它不像同在八桂大地的秀水村,祥云缠绕。它是大山外在美的延伸,它是耸入云端、偶露太阳
期刊
在农村院子种植葡萄树很普遍,既能遮阴又能收获香甜可口的葡萄,可谓一举两得。1987年冬天,住进父亲盖的新房,乔迁的喜悦荡漾在家人的脸上。来年春天母亲在院子里栽种了桐树、葡萄树以及各种花儿,院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温馨而充满生机。  葡萄树长势喜人,用木头搭了葡萄架,三年开始挂果,五六年就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院子洒下一大片阴凉,在葡萄树下躺在藤椅上乘凉是一种享受。这是绿玫瑰葡萄,颗粒有玻璃球那么
期刊
宝鸡峡灌区引渭河之水灌溉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西汉成国渠到民国渭惠渠再到今天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无数先辈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一座座丰碑式的水利工程,滋润着辽阔的关中西部大地,为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中地区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界秦岭,面积3.4万平方公里。这里土质肥沃,利于耕作。但年降雨量较少,且分布极不平衡,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之交,而冬春十年九旱,以致旱灾频仍。为了克服
期刊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清楚地记得,三年前那个早晨,一个难得的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下了楼走在小区浓荫覆盖鸟语花香的橡胶小道上,心情颇佳。脑子里正在盘算着早点该吃点啥呀,突然接到了有“文化使者”称谓的庞建国先生的电话,没有寒暄,没有问候,话语急速不安:都传陈忠实去世了,是不是真的?你们老陈家的,你应该知道吧?  听得此言心里一震:胡说呢吧?早就闻听先生有病,但也不能说没就没了?善病者不亡,如今这个
期刊
引子: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集结34个旅25万多兵力,集中进攻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延安。我西北野战军5000将士在南岗长山第一道防线死守七天七夜,英勇阻击国民党军8万之敌,保证党中央及各机关人员安全撤离……  南岗长山风雨中默默开放的兰花花啊,多少年就那样默默守望着那些风剥雨蚀的土战壕、土碉堡……  当我终于理解,就在我的脚下,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和组成这黄土概念的秃峁、陡洼,荒沟,深壑,曾产生
期刊
一  其实拉萨秋天的阳光和它在任何季节的阳光没有丝毫的差异。上午的阳光一旦铺开,整个拉萨古城仿佛是一块巨大的面包被炽热的高温烘焙着,城市附近的山峦也在燃烧着。一大早,空气澄澈如洗,那些戴着口罩的信徒们脚步匆匆,他们脸上的表情全都收藏在一块块蓝色的白色的口罩里,你很难想象当人生所有的愿望与目标完全交给一种宗教信仰来决定的时候人们内心的那种波澜壮阔或淡泊宁静的复杂的表情。跟无数个无数次一样,他们沿着大
期刊
高高的山上是什么  是美丽的彩虹挂天边  那不是彩虹挂天边  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  ——土族歌谣  一  朋友,无论你来自哪里,当你一踏上湟水北岸这片黄土地,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惊喜。这里至少有两样风物与众不同,是独特的、惟一的。也许,你已经有所感觉,一个与视觉有关:是色彩;一个与味觉有关:是风味。你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一个是七彩虹,是土族这个古老民族的象征,源于土族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