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葬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舅舅去世了,我在接到这个噩耗之后,足足在沙发上静坐了二十分钟。没有眼泪,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没有思维,头脑一片空白地盯着窗外发愣。
  大舅的老家是通衢镇于南村,小地名叫朱家坝。毕竟有25年没来这里了,朱家坝这个小山村一样让我费力地搜寻记忆。这几年我旧地重游了全国不少的地方,大都市、小城镇、草原、林区、牧场以及客家山村,所到之处给我的感觉就两个字“变化”。变得旧貌新颜,变得面目全非,变得异常陌生。眼前的朱家坝:弯曲的土路变成了硬底化村道,坐落在山边的旧房子的一侧或半山腰上建起了不少二层小楼,一色的水泥结构,一色的红砖,一色的饰面白瓷片。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景物,陌生的建筑时时走进我的视野。我迷路了,唯一记住了大山和小河,顺着连绵的大山和蜿蜒的小河艰难地行进,艰难地寻找。我坚信只有大山是不变的,只有流水是不变的,无论世上如何去演绎和变化,一切活动仅限于地球表面,闹腾不到空中去,要不怎叫天长地久。
  大山和小河强化了我的记忆,果然在我多年尘封的荧屏里出现我熟悉的小桥和堤坝,果然在高挺峻拔的山峦中,捕捉到我对它留下的深深印记,我不觉从九曲回肠般的村道里行进十余里,准确无误地来到了舅舅村前的岔路口。
  一阵唢呐与铜钹演奏出来的哀乐,穿过狭长的山村,在两面陡峭的山峦中回响。经过小河哗哗流水的过滤和伴奏,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回音效果。哀乐是流行在客家地区的一首还魂曲,低缓的音调吹出了人生的短促与无奈,幽怨的笛子渲染了人世的甜酸与苦涩,委婉的二胡拉出了生离死別的悲哀,鼓钹敲击又夹进了对死者的深深怀念和无限的忧伤……
  我被哀乐感动得泪流满面,当表弟把我引进上厅,跪在舅舅的床下的稻草上,透过撩开的蚊帐,我看到了大舅的遗容。不知是因为泪珠模糊了我的视线还是大舅的模样变得让我不敢辨认,我突然感到一片空白和窒息,我哭不出来。因为我看见了一具直挺挺的尸体躺在床板上,蜡黄而瘦削的脸庞如同泥塑木雕,我找不到舅舅的半点影子。我从他的头型、眉毛、鼻子、嘴唇一丁点都看不出与我的大舅有相似的地方。我真觉得是跪在一个陌生路人的遗体边,一阵恐惧和后怕突袭而来。是表弟不经意间让我瞥见了挂在墙上的遗像,大舅那深邃的眼神,浓浓的眉毛、很有特征的八字纹和带笑的嘴角,才让我突然失声痛哭,悲从中来。
  打从记事的时候起,我每年都跟着母亲回娘家。母亲嫁得远,离娘家四十多里,一般情况下,一年也只能去一次。年初四到年初六,刻定的时间,刻定的内容,刻定的安排。
  弟弟还没出生前,母亲每年都带着我和哥一起去,弟弟出生后,我和大哥就轮流跟着母亲探亲,一人一年,一年一次。再到后来长大,我与哥一起去过,我们三兄弟也一起去过,那是后来的事,也是极少极少的事。
  舅舅的家我们兄弟都争着去的。虽然路途远,要翻山越岭搭船过渡步行四十多里,但我们从不肯放弃这种难得机会。哪怕是走得喉咙冒烟,脚底磨起血泡,我从不吭声。既不叫渴也不叫痛,更不哭。一叫一哭,母亲准会呵斥:“下年你别跟我来!”每个人都只能有一个母亲,所有的人都是母亲的血脉传承和延续下来的。我想我们那时不去舅舅家又能去哪?倒是后来有了单车、摩托车、汽车,反而不想来舅舅家了。兄弟们互相推诿,常惹得母亲非常不快和不满,有时候她还会骂上几句:“你们长大了,脚骨硬了,不去看舅舅了,小时候怎么争着去,都是反骨仔,没良心!”
  我粗略计算过,在我童年到少年的这段时间里,约莫有十五回来朱家坝。一般来舅舅家就住两个晚上,来去两顿是在外祖父家里吃,偶尔也去牛栏场亲戚家,其他三顿分别由三个舅舅轮流招待。如此算来,我总共在朱家坝生活的时间累计也就一个月。在这十余年的浓缩成一个月的时光里,它就像一块压缩饼干,一有条件即刻泡化膨胀了。我把朱家坝的山山水水植入了心中,我把朱家坝的围龙屋、池塘、水井、山岗、门楼、天井埋进了记忆的土壤,每年春天它都长出思维的真叶,引发我在新一年里的心仪与向往。以至我至今竟比土生土长的朱家坝人还要熟悉这里的人家和地形习俗。我至今仍然能从原来大围龙屋的废墟上准确地辨认和虚拟出大门、天井、花台的确切位置。屋侧有一条小渠长年不断地流来一脉清泉,汩汩流入三眼圆型石井,从一口漫溢出来再流进另一口,最后流入了下水沟。几株高大的棕榈树如伞如盖地挺立着,弯弯的小毛竹在棕榈树的两侧摇曳生姿,各显态势。我清楚地记得门口那条弯曲的小河,日夜哗哗地流淌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清洌的河水冲撞在河中间光滑的鹅卵石上,激溅的水花白花花一片,像无数小鱼在阳光下闪动,波光粼粼;我还记得夕阳西下,火盘似的太阳垂挂在屋后的青山上,一点也不刺眼,把青山瓦屋染成一片通红。各家的炊烟缭绕飘逸,一种芦箕草和野艾燃烧时发出的特殊气味夹杂着饭菜的香味在山村缥缈扩散,把成群的鸟儿引诱得哇哇鸣叫地贴着屋顶飞掠而过;我更记得凑着昏黄的油灯,我们围坐在八仙桌前,舅舅们用大海碗来喝酒。他们把拳头大的酿豆腐从锅里舀出,把整块豆腐涂满辣酱,再送进嘴里,把两腮塞得鼓胀,咀嚼得嘴角流油。高声招呼着喝!喝酒!反手抓着海碗吸一大口,再呼噜一声把酒菜全吞进了肚里的模样……
  缓缓的哀乐再次响起,打断了我的回忆。随着殓工的一声断喝,我和表弟妹们被赶进了厅堂的两侧。和尚师傅一手持刀,一手抓鸡,站在棺材前口中念念有词,乡下人叫押杀。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神秘而庄重的仪式,让人对他顷刻产生了某种敬畏。似乎在阳居阴宅之间只有他能出入自如,置生死于度外,我从悲哀的情绪里慢慢地解脱,被他带进一种具有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中。
  唢呐、鼓钹齐鸣,鞭炮噼啪炸响,八个仙人抬着大舅灵柩,缓缓而起,上面盖着红毡,一红一黑,反差明显。灵柩在木杠上发出的吱呀声,又让人的心骤然紧缩。唢呐时断时续,和尚师傅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音,吟诵着超度死者的悼亡词:
  一岁有人死,二岁有人亡,   三岁四岁也有离爹娘。
  五岁六岁也有割心肠,
  七岁八岁也有见阎王。
  亡词以岁数递进为序,讲究押韵,在和尚师傅那拉长平仄的声调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又似乎认同了他对生命不测的客观总结。
  和尚师傅改用唱的腔调:
  一十有人死,二十有人亡,
  三十四十也有见阎王。
  如今你已六十九了,张老大人,归兮,归兮!
  现在儿孙送你去天堂……
  哀乐的唢呐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叹息,时而悲伤,表弟妹们哭成一片,这是一种生离死别的祭奠。亡词既在安息死者的灵魂,又在抚慰生者的悲伤,我有些被詞意感化。大舅六十有九也算年近古稀,人固有一死,若真能如佛学所说,脱离凡尘,造化升天,何尝不是一件幸事。我在想如果死者的死确是一种解脱和超生的话,那么痛苦和思念只能永远留给活着的人去承受。
  大舅的灵柩扛到门前的小河,马上就要过桥了,送葬的人将在这里送别返回。这是一个三岔路口,也是我刚来时站的路口。大舅每年的年初四都在这个岔路口迎接我们和母亲,看到我们从远远的山岗下来,他笑眯眯地招手拍掌。我们初六从这里回家,舅舅也是在这里为我们送行,嘱咐我们要听话懂事勤奋读书。我想舅舅在这个路口不知伫立过多少次,他也一样送过葬,抬过棺,在这个路口下过跪,叩过头,干着活人所遇到的一切一切,如今他却被人们抬走了,永远地抬走了,想起这些又让我陡然心沉,眼泪不觉再次恣意横流。
  二胡委婉,唢呐低鸣,鼓钹轻敲,河水呜咽,和尚师傅又一次高歌而起:
  一十二十有人死,
  三十四十有人亡,
  如今张老六十九哎,
  上苍招他进天堂。
  跪啊跪,拜啊拜,
  为他再敬一炷香,
  跪啊跪,拜啊拜,
  祝他来世好风光……
  我扑通跪地长拜,表弟妹们、亲戚朋友们齐刷刷地跪成了一片,白森森的一片。我躬身虔诚地双手擎香,再次被和尚师傅的歌词引入了情感之中。我相信我们晚辈儿孙都在衷心地祝福大舅,但愿他真能如和尚师傅所说的一样:来世好风光。
  我目送着大舅的灵柩由八大仙人抬扛着渐渐远去,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消失在朦胧的远山尽头。他将与大山融为一体,化作永恒。我始终认为大山才是永恒的,道路桥梁、楼房瓦舍充满着变数,就像人的生老病死和世上的风云不测。唯有青山不变,河水长流,就像我迷路的时候认住河床的九曲八弯,认住青山的岩石峰型,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目的地。
  多少年?几千年,几万年。人类?不,动物,也不全对,生物都一样是在永恒的山水之间生生息息,大舅的葬礼让我彻悟到青山的永恒和河水的不息。
其他文献
“邓老师,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今天焚化一本给您……”2015年春节,我来到邓宗汉老师的坟前,点上香烛,拿起书,磕了三个头,然后一页一页地撕开,点燃,焚化,默思……  邓老师是我的一位恩人。  1985年秋,邓老师成为我们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老实内向,成绩也不错。可是,初一下学期的时候,我母亲因做手术而卧病在床,一拖就是两年。父亲既要照顾母亲,又要耕种土地,常常累得天昏地暗。养猪的重担落
期刊
等油条的时候,有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挤了进来,六七岁的样子。他围着买早餐的人转了一会儿圈后,忽然停下了,在离油锅大概半米远的地方。他安静得有些突兀,应该是被煎油条吸引了。  我接过老板娘用油纸包好的油条时,恰好瞥见小男孩像上满了发条后的偶人,呼呼呼奔向前,毫不迟疑地把手伸进了油锅。我紧张得心脏快要从胸口扑出来,失声大叫“危险”,幸而,已有人牢牢抓住了男孩的双手,像牵一只小狗那样,把他带至一边。  人
期刊
闲暇时,我站在后院那棵星罗棋布了一树杏黄的树下,赏心悦目着我刈除修整过的那片绿。噼啪,不时有杏子从树上坠地的声响。目光忙顺着宽宽的水泥地面追赶着一颗正奋勇向前滚动的杏子,眼望着它撒欢般拐进我的那片小菜园,然后孩子似的扑向一棵小菜苗的菜心上,疲累地等着我过去将它拾捡起来。  我的味觉顿时被这新鲜出炉的甜美味道捕获,像一只没填饱肚腹只是被吊起了胃口,饥不择食要找寻更多的美味的猎物,在被杏子光顾的边边角
期刊
幺舅大我十二岁,外婆四十岁那年生下了他。  据说,小时候的他白白净净,双眼皮儿大眼睛,虽不顽皮,却也不粘人,见人笑眯眯,极讨人欢喜。  一  印象中,幺舅爱看书。小学时,我常到外婆家蹭饭,任意翻开一个抽屉都能看到几本杂志,什么《大众电影》《古今传奇》《故事会》《人民画报》……后来他去当兵,这些杂志也就不知四散到哪里去了。  还记得他参军的那天。天刚蒙蒙亮,队长就带着一帮人敲锣打鼓来接人。看着幺舅和
期刊
看看现在的中学生,男女同学一起说说笑笑、亲亲热热的样子,我就十分羡慕和感慨:时代毕竟进步了嘛,遥想当年,我们的中学时光,整个儿一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长夜漫漫啊漫漫长夜……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那时候,新学期排桌位,绝对是清一色的男生vs男生,女生vs女生!不料,有一年,男女同为奇数,最后剩下我和一个叫张梅莉的女同学!班主任抓了半天脑袋,才不得不把我和张梅莉安排在同一张课桌前……  说实
期刊
母亲生于1921年6月,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妇女。但母亲在我们家附近屯子当中没有一个不佩服她的,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跟其他人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母亲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一定负责到底,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小时候,屯子里遗留下很多满族风俗,特别到了年关要祭祖的时候,祖像两侧都要挂上一副对联,有文化的人家,还要自己琢磨出几句家训来,如“世德家声远,学高福运来”,“德善富贵满,诚
期刊
当那朱红的城墙在视线里逶迤而来时,耳畔仿若萦回着一种细雨般的呢喃,是我所熟悉的,就如儿时母亲在摇篮边哼的催眠曲,温柔得你的心随之消融。  漫步西安古城,帝都王气在吸纳间依稀浮现。彼时的大雁塔安然静默,渾忘古今。它立于永恒里,时光已失去了意义,夕阳的柔波为它镀上一层神秘的佛光。那缕慈光,从西天极乐世界,从菩提叶隙,从万千修行中凝聚而来。袈裟褴褛,山水迢迢,玄奘西天取经缘何功德圆满?一座藏经塔,装了多
期刊
昨夜是个幸运的晚上,我终于梦见了您。爷爷,您眉目斯文,盈盈而立,嘴里轻唤着我的小名,熟悉的亲切漫遍我的全身。爷爷,您是否是跋山涉水才来和我见面的呢?而您,却不肯多停留片刻。在半醒半寐之间,我拉着您的手想继续享受久违的幸福,您却笑着,笑着,走了。  今生我最爱的白色却隔开了我与这个世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一种颜色,两个世界。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我想不到的是,这一天会这么快地
期刊
一  1998年的昌马之行可真是我最为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那次,我和同事分头在玉门老城区和新市区采访。昌马离玉门较远,而那时正在修昌马大坝,一项很宏大的工程,而前往昌马的车一周只发两趟。在春寒料峭的三月初的一天,我们在玉门镇坐上了前往昌马的班车,是那种老式的驼铃车,硬板座位,叮叮哐啷到处响。大段的山路正在修建,石头路上尘土飞扬,车里人货共载,我的座位边放着一麻袋的猪崽哼哼唧唧地蠕动,不时散发出一股
期刊
世界上有些人天生害怕狗的,比如我姐。无论在何处,只要突然有一条狗不经意窜出来,往往是狗被我姐发出一声害怕的尖叫,吓得乱窜的。  我承认我有点怕狗,所以一向不太喜欢狗,更不会热衷再去养狗。“不喜欢狗”是狗寿命甚短、养狗也不卫生且又与狗生肖命理的原因。“不再去养狗了”说明我曾有养狗的经历。是的,我在念初中时住安吉三中家里养过一条黑白相间的狗,起名叫“旺旺”。后来“旺旺”病死,让我未成年的心灵早早地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