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散”未必能开始新生活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议题
  如今选择“黄昏散”的白发伉俪日益增多,这一“熟年离婚”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听听他们怎么说。
  
  如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耄耋老人离婚,被称为“黄昏散”。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国人的寿命有所增加,经济地位越来越独立。如果能过上有爱与性的生活,那么这些日子将特别富有活力。
  但是开始新生活,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离婚才能实现呢?一则老年人几十年的感情磨合很宝贵,二则进入中晚年的人最需要生活的稳定,离婚犹如大地震,对双方都是个重创,如无根本矛盾,何苦去遭这个罪? 而且,晚年离婚对儿女有不利的影响。即使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还是会觉得心灵漂泊,没有家庭的安全感。
  人到中年,完成了养育儿女的任务,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就成了主要目标,一个生活得有趣味、有活力的人,即使赚钱不多也须赢得生活伴侣的尊敬和依恋,他要能感染身边的人,给他人带来欢乐。因此要保持和培养夫妻生活中的情趣,经常做些能让对方开心的事。不要因为是“老夫老妻”了,就吝啬表达自己的爱意。即使结婚已经20年,还要保持谈恋爱时的情趣。而自身也需要完善和发展,让自己在对方眼里更有吸引力,不要对日益增长的小肚子视而不见,也不要对过早的老态熟视无睹,或者等到离婚了才去减肥健美。人过中年后,很多年轻时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夫妻双方应建立新目标并为此共同努力,使婚姻充满新的希望。
其他文献
德国出书披露希特勒家族多白痴  德国著名家谱专家拉尔夫·扬近日出书披露希特勒家族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扬博士大量走访,找到了与希特勒有密切血缘关系的3300人,最后成功编制出了较为详细的希特勒家谱。这份家谱概述了从1571年至今641名希特勒亲属的履历。他在书中说:“他(希特勒)梦想创造新的优等人种,但自己却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除了他的父亲外,他的祖先中任何人都不曾离开过奥地利偏远林区50平方公里
期刊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这些故去的兵团战友属于后者。    一    我刚返京上大学时,常收到战友来信,每次总是异常兴奋地打开阅读。1975年期末考试,我正在教室温习功课,同学送来一封好朋友杰德的来信,看着看着,我愣住了,她告诉我一个坏消息:同一火车赴北大荒的同学孙燕生自杀了。燕生离去决心极大,把雷管捆在肚子上,用绳子套在脖子上,吊挂在树上……  燕生的父母是
期刊
我曾是“北大荒”知青,对那里的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无减反增,真想什么时候再回去看看那养育了自己7年的第二故乡。  1998年,正值我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0周年纪念,一些知青倡议包了一辆专列,组织大家回“北大荒”看看,当然火车票是自己掏腰包。女儿当时正好是高一暑假,也乐得与我一同返乡。  想不到黑龙江当地的报纸提前登出了所有回乡知青的名单,我们在哈尔滨火车站下车,竟见到了那么多熟悉的知青面孔。我从1
期刊
林总乘鸾将远行,  未留下  片言只语,  曷匆匆!  唯几案文稿,  烟丝缕缕;  两间陋室,  户牖结蓬。  嶺表千寻冰雪胆,  素心一片月华明。    最难忘,  南国浩淼烟波里,  故乡恋情。  梦望江澄练,  玉树葱茏;  白帆迎鸥,  碧湾宁静。  沧海珠明心作笔,  文坛书奋血呕成。  看凤鸣鹤舞水天际,  是归程。  2007年1月28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科技日报》原社长
期刊
至今,我和丁炳昌已经做了35年恩爱夫妻,共同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公平地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夫唱妇随”,也不是“女尊男卑”,我们俩是比翼双飞。用一句世俗的话说,就是“交椅”轮流坐吧。    那个沉默寡言、又常常出乎意料的人    我读大学时是出了名的“一支笔、一张嘴”,对于一般的男生是绝对看不上的。因此,当穿着一身土布衣衫沉默寡言的丁炳昌出现在我们班上时,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甚至很久都
期刊
退休之后,有了闲情逸致,迷上了石头。对奇石、美石情有独钟。特别是晶莹剔透、意蕴万千的雨花石,更为我所爱。南京夫子庙、清凉山和雨花台都辟有奇石市场,每逢双休日,这三个地方就特别热闹,花雨缤纷,美不胜收。  美妙的石头,点缀了我的晚年风景。  闲暇时,有人去淘房,有人去淘书,我则喜欢去淘石。热天一瓶水,雨天一把伞,穿梭于五光十色之间。石看八面,靠知性、眼力和缘分去发现蕴含意境和奥妙的石头,那些让人心动
期刊
在“五七干校”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    盐碱湖上没有路    那时,我兼职“五七干校”政治教员,按说境遇要比其他人优越得多。我可以不必像那些学员一样,因怕沦为批斗的靶子而忧心忡忡,我还可以以备课等种种缘由借故不参加诸如铲趟锄地等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尽管如此,表面的平静却掩盖不了我内心的空虚和烦躁,因为这里的环境之劣太让人心寒了。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上,十余间灰暗的“干打垒”
期刊
第一张“全家福”是1978年春节。那年女儿7岁,儿子4岁。当时最值得庆贺的事情是我们终于住进了企盼已久的新房!照片上的我一改过去只穿蓝、灰色衣服的惯例,穿着结婚以来买的第一件新衣服,绛紫色改良西装。刚过而立之年,我却是满脸沧桑。  自1970年结婚后,我和丈夫节衣缩食,攒钱盖房。当时我们住在3间黑又矮的北屋里,窗户上一块玻璃也没有,冬天糊着毛头纸,夏天糊着蚊帐布。椽子都露着楂,房顶上有些地方裂开了
期刊
丁老师:  我在金融系统干了20多年,眼看马上就要退休,却碰上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内退还是续聘,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我自己不想继续干了,因为明摆着单位希望我们老职工早些回家。  可我心里很难受。我在这个单位工作了几十年,青春和大好年华都奉献在了这里。哪怕生病了,只要单位召唤,我都二话不说马上回单位。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在外出差,有时候根本顾不上家里和孩子。我对这份工作是有感情的。  再说,我现在5
期刊
耗了人间柴米油盐70年,承蒙政府关怀,领到一张“寿星证”,凭此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我趁着尚能行走,便用足政策,常乘坐公交车到城里转悠,觉得其乐无穷。  忘忧消闷——人生在世常有烦心事。尤其如我辈贫民。柴米涨价,夫妻拌嘴,儿女捣蛋,疾病烦扰,闲言伤害等等。一挤车,全神贯注,如同演员进入角色,老师登上讲台,一切忧愁烦闷抛却,这比练气功时意守丹田还能排除杂念,有益健康。  欣赏世界——乘车穿行十里长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