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窦桂梅教学案例看新课导入的伏笔艺术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用“豹头猪肚凤尾”形容好文章。好的开头可以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眼睛,同理,一节好课往往也从好的导入开始。有专家提出一个好的导入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激发兴趣,二是知识迁移,三是了解学生。但一个成功的导入还要为情感教学埋下伏笔。
  一、导入提问有铺垫
  语文教学具有整体性,不能将语文教学割裂开。教学过程不能拆分成导入、认读生词、课文解析等独立部分,要有整体意识,每一步的设计都是有意图的。即使是精简的导入,也要有整体意识,为下文读情悟理做出铺垫。以苏教版小学教材中《三袋麦子》为例,土地公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各送一袋麦子,三个动物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以“礼物”为导入:“新年刚过,你收到了什么礼物?”“你最喜爱什么礼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会顺势导入:“那么土地爷爷给三个小动物准备了什么礼物呢?让我们快走进课文去看看。”窦桂梅却道:“多数老师的开场提问就是为了引出课题,但教师要具有归纳学生问题的本领,为学生的回答找個出口。”这个“出口”指的正是伏笔。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到有的是看得见的(物质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看不见的)。那么土地爷爷会送他们什么礼物呢?这样就为下文的理解感悟埋下伏笔——土地爷爷送的是麦子,但我们获得的礼物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启发。可见语文教学是整体的,情感的种子早在刚导入时就已埋下,静待花开。
  二、广度、深度服务于温度
  教育家常言“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但语文味从何来,当然取自教师广泛的阅读,精准的提炼。但信手拈来的引用,独具匠心的挖掘为的都是情感的喷发。情感的基调早于课堂伊始就已奠定。
  一堂好课往往从备教案开始,若是名篇选读,窦桂梅通常会通读名著,了解作者生平,为的是能够更精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以苏教版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为例,窦桂梅讲了这么一段话:“……童年于一切美好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了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同时出示一段萧红的话:“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这样一段意蕴深刻的话,孩子们读起来似懂非懂,超出了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范围。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童年的乐园,很少接触生活的烦恼,自然也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一段引入奠定了一丝忧伤的基调,让孩子不由地费解,也为下文结合作者生平感受作者的情感埋下种子。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梯子,全文都是写萧红童年的乐,无一言写苦。如果课堂大部分时间都体验作者的乐,临近最后十分钟,突然诉说作者的苦,孩子理解起来多数云里雾里。所以,导入的时候就让学生产生质疑,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一阶台阶,去深入作者的内心。
  三、导入形式服务于情感
  导入是为了自然地进入课堂,吸引学生兴趣。导入的形式要新颖,可以运用语言、图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可是,新颖的导入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导入还肩负激发学生情感的重任。如美景文要利用导入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美的种子;人物文要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善的种子;说理文要在学生埋下一颗是非的种子……导入中的伏笔,正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台阶。窦桂梅在《清平乐·村居》教学中用了多种不同的导入方法,首先拆分理解题目,先讲解了“居”的古文字,再添上“村”说眼前的画面,这已经描绘了全词的画面感。再通过迁移高鼎的《村居》感受村居的闲适惬意。接着教师在课堂上说吴侬软语,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柔软细腻基调。最后通过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配乐和《清平乐·村居》的配乐感受两首词感情基调的不同。
  看似无意的导入,实则是为学生铺台阶。一般的课可能只会选择一种导入方法,方法太多,浪费的时间也就越多,要留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品读。但在《清平乐·村居》教学过程中,窦老师花了大量的笔墨进行导入教学,其中设计吴侬软语环节以及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配乐环节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其实正是老师为学生设置的扶梯。通过层层铺垫,学生已经了解诗歌的基调,降低了阅读教学的难度。
  四、导入中生成问题的伏笔
  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尤其在高年段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外界吸引对他们的作用不如低年级,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借课前预习直入主题。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解决部分可以通过自学就解决掉的问题,也会随之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概括文章,还对文章情感走向有一些把握。同时,新生成的一些问题就是为下文学习埋下的伏笔。
  在讲《牛郎织女》这一课时,窦桂梅在课前给学生列了一个导学单,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读了《牛郎织女》我有哪些疑问?”课堂伊始,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小组讨论,看解决了哪些问题,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其中有学生问:“为什么主人公叫‘牛郎’而不叫‘马郎’或者‘羊郎’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交流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自古以来,老牛给人的印象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老牛的性格无形中也就代表着牛郎的性格,所以‘马郎’和‘羊郎’不符合主人公的形象。当问题解读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对于故事中人物的刻画体会深刻,更为下文感受织女追求纯洁的爱做了准确的引导。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传达的精神。
  五、导入中的伏笔必有回响
  导入中的伏笔和写作同理,自然要在下文做出回应。有些伏笔是问题,那么就要在下文中做出解答。有些伏笔是在导入中给出情感的导向,那么就要在教学中多次强调,以达到呼应的效果,就像文章的中心句一样,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自然就是文章的主旨,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课文《祖父的园子》,要让涉世未深的孩童体会作者豁达的心境有难度。窦桂梅在导入时出示了一段话:“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学生大概还是一知半解,在学完园子里的快乐时光时,教师相机再一次引读这段话。最后课文学习完的时候,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学生讨论后再次引读这句话。短短一句话在课堂教学里出现了三次,学生自然知道这就是重点,而且每次读起来心境是不同的。第一次是懵懂的,第二次是快乐的,第三次是略带同情的感受。这便是对导入中伏笔的呼应。
  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也都承载着解决重难点的任务。因此我们要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俯视教材,有一个整体观,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重难点是什么,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和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对于教材,要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于重难点,要分解难度,给学生一把梯子,这个难度分解就始于导入伏笔。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想到如何在导入的时候就给学生埋下种子,并在阅读教学中怎样给出回应,这就是个浇水的过程。难攻克的重难点,教师也要反复强调回应,学生才能慢慢理解,最后再升华情感,这才是完整的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小学
其他文献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 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
期刊
议论文又名说理文,是通过分析事件、阐发事理、辨明是非,进而提出主张建议的文体。讲道理、辨是非是其赞同或否定某种主张的依据,故思辨说理是议论文的本质特征,但纵观高中生作文,思辨的缺席成为普遍现象。  一、说理现状——叙述抒情大行其道  看吧长城,无数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月,边关的马蹄无法将它踏平;生硬的子弹无法将它击垮。它是炎黄子孙用血肉砌就的脊骨,一石一砖,千载垒砌,物换星移,青山不改。它静默着
期刊
听课发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分析.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后,学生只留下对光明自由的向往,而不知学习诗人是如何把这些情感浸润在诗行里的.阅读《植树
期刊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
期刊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
期刊
活动单元的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项目式学习进行单元整合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而相比于项目式学习,活动单元更应突出其“活动”的性质,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变化。同时,活动单元的学习任务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甚至学校之外完成,而学习的形式和场所的变迁,必然要求教师重新考量教学实施的策略。因此,我们要在活动实施之初,便周密地安排活动时间,充分利用好课内资源,恰当地搭建起必要的课外学习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
期刊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整体化的大单元小组学习活动,因此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大单元小组活动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重新审慎考虑评价的主体及其特点,在实践中建构大单元小组学习活动的评价路径。  一、学评理念:以评促学,推动学生持续反思、自主学习  从评价对象来看,通过评价,学生能从多元的评价中获取自己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从而取长补短,获取对自我学习
期刊
考场作文的特点是: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题目要求写出规定字数的作文.纵观高考试卷,作文无外乎三类: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极短的
期刊
考察毛泽东著作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的翻译、出版与传播,本土化语言的翻译与出版是毛泽东著作在南亚传播取得巨大效果的关键.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温这一历史及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