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老师是合格教师,教3十2 = ?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3+2=6来教的老师才是优秀教师。因而,作为一个力求上进的教师就要合理利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让“错误”为教学服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生成,构造一个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鲜活性的课堂。“错误”资源就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其实,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份,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让智慧光芒喷薄而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也就成为0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
下面,我就课堂上的具体事件,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方法介绍一下,供同仁参考、商榷。
一、弄“错”成“巧”——为有源头活水来
弄“错”成“巧”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化“腐朽”为“神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案例1]教学《认识乘法》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生1:(冒冒失失地)这节课,我学会了加法。
师:(一愣,随即镇静下来,微笑着)很好,那你学会了怎样的加法呢?
生:我学会了加数相同的加法。
师:(进一步引导)这样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法来表示呢?
生:乘法。
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没有明白,没有答到“点子”上,出了差错,教师就灵机一动,把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引到乘法。这样教学,既保护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又帮助该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突出了乘法的本质。这样不是比预设中的小结来得更精彩、更生动吗?
上述案例中的意外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教师并没有责怪,而是趁机顺势而下,巧借“错误”, 弄“错”成“巧”,从加法中引出乘法来组织教学。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这样,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充满了激情和智慧,充满了挑战与创新。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将“错”就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错就“错”是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立即予以纠正,而是巧妙利用“错误”,灵活地处理和调整教学内容,把“错误”看作一种教学契机,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把困难抛给学生”,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也提高自己对错误的辨析能力,明白了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纠正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巧妙合理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使他们在知识、思维、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借“错”论错——病树前头万木春
借“错”论错就是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利用,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学生在
探讨、尝试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不但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诱“错”改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诱“错”改错是指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故意诱导学生出错,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验证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有时候,教师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去探索、去发现,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将学生潜在的错误及时呈现,然后通过比较、思辩,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纠错和再思考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其实,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份,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让智慧光芒喷薄而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也就成为0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
下面,我就课堂上的具体事件,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方法介绍一下,供同仁参考、商榷。
一、弄“错”成“巧”——为有源头活水来
弄“错”成“巧”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化“腐朽”为“神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案例1]教学《认识乘法》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生1:(冒冒失失地)这节课,我学会了加法。
师:(一愣,随即镇静下来,微笑着)很好,那你学会了怎样的加法呢?
生:我学会了加数相同的加法。
师:(进一步引导)这样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法来表示呢?
生:乘法。
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没有明白,没有答到“点子”上,出了差错,教师就灵机一动,把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引到乘法。这样教学,既保护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又帮助该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突出了乘法的本质。这样不是比预设中的小结来得更精彩、更生动吗?
上述案例中的意外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教师并没有责怪,而是趁机顺势而下,巧借“错误”, 弄“错”成“巧”,从加法中引出乘法来组织教学。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这样,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充满了激情和智慧,充满了挑战与创新。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将“错”就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错就“错”是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立即予以纠正,而是巧妙利用“错误”,灵活地处理和调整教学内容,把“错误”看作一种教学契机,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把困难抛给学生”,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也提高自己对错误的辨析能力,明白了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纠正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巧妙合理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使他们在知识、思维、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借“错”论错——病树前头万木春
借“错”论错就是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利用,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学生在
探讨、尝试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不但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诱“错”改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诱“错”改错是指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故意诱导学生出错,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验证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有时候,教师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去探索、去发现,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将学生潜在的错误及时呈现,然后通过比较、思辩,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纠错和再思考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