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教育的主渠道,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而直接的理想教育,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它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又体现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然而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小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一、紧扣目标,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地位
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一,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日常习惯的培养。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每次擦过自己桌子、椅子的纸巾很自然地放到垃圾桶里去……从细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第二,帮助小学生培养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促进和加强学生凝聚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告别“小皇帝”“小公主”霸道的现象。一种价值观被学生群体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因材施教,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一,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良好的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的,而要靠老师们在生活上、工作上耐心疏导教育,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由于现代家庭基本上是一个小孩,家长们只重视教学科知识,而根本就不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过分溺爱孩子,从而导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尤其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抓住契機,因势利导,及时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人的情感往往受情境氛围感染,特别是孩子们,他们会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这样有意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做到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有效的情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情感的形成,具体做到:一是融入教师的情感到课堂教学中。从语言、体态作为切入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师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营造一种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情感要想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需要民主课堂氛围的支持,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看问题时容易片面、绝对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教师绝不能对学生的这种理解进行讽刺、挖苦。
第三,关注生活,提供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应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第四,借助阅读,延伸情感。小学生客观地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学习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听一些新闻或者多看看报刊,对国内外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每节课都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了解的最新信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时,主要从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这种小事情做起。针对我校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赛,主题就是“国旗在我心中”,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认清形势,由知国到爱国方面发展,进而对他们进行情感的熏陶。
教育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决非仅仅传授知识,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而且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地优化更新自己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提高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紧扣目标,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地位
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一,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贵在坚持,把习惯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重视日常习惯的培养。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每次擦过自己桌子、椅子的纸巾很自然地放到垃圾桶里去……从细节入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第二,帮助小学生培养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促进和加强学生凝聚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告别“小皇帝”“小公主”霸道的现象。一种价值观被学生群体共同认可后,这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因材施教,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条件,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一,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相信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触。良好的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靠我们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的,而要靠老师们在生活上、工作上耐心疏导教育,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由于现代家庭基本上是一个小孩,家长们只重视教学科知识,而根本就不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过分溺爱孩子,从而导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尤其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抓住契機,因势利导,及时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人的情感往往受情境氛围感染,特别是孩子们,他们会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这样有意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做到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有效的情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情感的形成,具体做到:一是融入教师的情感到课堂教学中。从语言、体态作为切入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师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营造一种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情感要想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需要民主课堂氛围的支持,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看问题时容易片面、绝对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教师绝不能对学生的这种理解进行讽刺、挖苦。
第三,关注生活,提供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应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第四,借助阅读,延伸情感。小学生客观地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学习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听一些新闻或者多看看报刊,对国内外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每节课都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了解的最新信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时,主要从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这种小事情做起。针对我校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赛,主题就是“国旗在我心中”,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增强。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认清形势,由知国到爱国方面发展,进而对他们进行情感的熏陶。
教育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决非仅仅传授知识,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而且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地优化更新自己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提高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