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威尔在《巴黎伦敦落魄记》中记录了他在巴黎和伦敦这两个城市体验贫民生活的场景。20世纪30年代初,这两个城市都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首都。
  在巴黎,奥威尔是一家涉外酒店的洗碗工。那個宾馆专门接待美国人,是当时巴黎最好的宾馆之一。宾馆雇佣了100多名员工,这些工人都是底层人,每天工作13小时,几乎把人的体力榨得干干净净。作为洗碗工,奥威尔看到的场景很糟糕,老鼠横行,卫生状况堪忧,在那些外宾享受服务的背后,是一个悲惨的世界。
  这种劳动他无法坚持太久,于是就回到了伦敦。在伦敦,他成了一个流浪汉,在伦敦不同的收容所体验生活。这种生活当然更糟糕,政府虽然提供了基本的饮食和住宿的地方,却毫无尊严感可言,只能算勉强维持生命。当然,收容所也有很多黑幕,比如管理人员的贪污和对流浪汉的虐待。
  这就是那时巴黎和伦敦这两个城市底层的状况。在巴黎,奥威尔发现的是底层的苦难和活力,而在伦敦,则是政府在救济方面的不足。这其实正好是一个城市的两个方面:如何保持城市的活力,同时又兼顾到基本的公平?在当时,这两个城市已经代表了世界的最佳水平,但是很显然这还是不够的。
  巴黎和伦敦是两个成长方式不同的城市。伦敦的城市发展有点像摊大饼,新涌入的居民不断在外围扩散,构建了一个广大的城乡结合部,而巴黎则是通过内部的重构,不断叠加人口,不同阶层的人口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但是,这两个城市有一点倒是共同的,大体上来说,它们都是自然生长的,城市的调整非常缓慢,但是却体现了某种包容性。
  奥威尔记录的只是二战前的状况,那时的城市还非常糟糕。比如,那时英国的工人阶级还比较苦,挖煤的工人挣得钱很少,但是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闲暇,能看足球比赛。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到了21世纪初,这两个城市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伦敦和巴黎的本地人,都不用再自己去从事那些最低层最艰苦的工作了。
  这部分活路,由那些来自东欧和全球各地的新移民来代劳。英国还需要农民工,但是摘草莓的,是来自乌克兰的女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也比30年代的英国本土农民要高很多,但是,他们依然是底层。在机器人技术取得突飞猛进之前,一个城市恐怕还是离不开那些底层工人的付出。
  不过,对巴黎和伦敦的本地人来说,他们的福利已经大大改观,拥有了更多的闲暇,即使失业,也比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人们生活得要好。这就是大历史的视角,尽管短期来看非常缓慢,但是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却也是一种巨变。城市就是这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黎和伦敦也不是。那些伟大的城市,都是在自己的传统中慢慢演化。
其他文献
南北向的龙泉山脉与东西向的东大路,构成了成都东部的不二龙骨。从这条路上,走过了成都府几千年的风云变幻。  “蜀汉刘备伐吴,经牛鞞东进。”(《成都市交通志》)章武元年(221年)七月,称帝方三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师东征东吴孙权。早在汉代,东出成都翻越龙泉山,经蜀郡辖县牛鞞(今简阳)、资中,通巴郡的道路已立为驿道。  言说龙泉驿,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出发,驿,是绕不开的礁石;从大自然的角度出发,
期刊
英国人约翰·汤姆逊(1837~1921)是最早的旅行摄影师之一。1862年,他开始了亚洲之行,先后到过印度、柬埔寨、泰国和中国等地。1868年,他从中国香港启程,游历广州、汕头、厦门、上海、宁波、南京、贵州、天津、北京等地,不仅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肖像还留下了丰富的记录风俗和风景古迹的图像资料。    當时的清政府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又刚平复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一个政治相对平稳的阶段,但中国社会正
期刊
整个山谷只有蓝、白、黄三种颜色,蓝的是一望无垠的天空,白的是天空中一动不动的白云,黄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坟墓上的沙石。  各个王朝充满血腥的权力争斗,那杀气阵阵刀光剑影,都可隐约在山谷间感受到。金字塔虽然名满天下,但鲜为人知的是,要了解埃及文明,比金字塔更为重要的是帝王谷。  门农神像  从开罗出发,向南前行700公里,但见尼罗河横亘眼前,沿河再往西走7公里,便会看到埃及文明的又一处精髓所在——帝王
期刊
真實的战争并不是身处在和平时代的人们所看到的电影片段,动辄就是生死攸关的决定性战役,时刻都是热血澎湃、壮怀激烈,或是惨烈哀嚎、白骨森森。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延续了四年的战争(1914年—1918年),有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万人被迫卷入其中。在战壕中的日子绝大多数时间其实是百无聊赖的,同时也伴随着饥饿、寒冷、酷暑、疾病、脏水、老鼠,以及对于死亡的无限的想象和恐惧。    澳大利亚人布雷
期刊
“东床快婿”的真相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相亲故事,莫过于“东床快婿”。据《世说新语》所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找到了时任丞相的王导。王导让他自己去东厢房挑选,郗鉴便派一名门客前往。门客回来报告说:“王家子弟都不错,听说来物色女婿,一个个装出很稳重的样子。只有一位坦腹躺在东床上,仿佛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问了才知道,这人是王羲之,郗鉴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以现代人的
期刊
让我们回到150年前的1867年。  那是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的第4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7年。从某种意义上说,1867年,正是中国近代大幕刚刚开启之时。  这个古老的国度,在那个时代之前对于世界是如此陌生。同样,那个日新月异的外面的世界,对于这个有着4000年文明的古国,也如此陌生。    在这新旧之间的动荡变化和剧烈冲突中,一本书的出版看似悄无声息,微不足道,但却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中
期刊
元朝的兴起和强盛,根本原因是蒙元统治者武力强大,但是开国早期经济手段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元)世祖为开国贤主,亦专用财计之臣,务于聚敛。”忽必烈先后重用了会理财的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为开国早期运转筹措了资本。而元朝的灭亡也与其统治阶层“乱理财”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13至14世纪,蒙古族势力覆盖亚洲大陆,并影响至欧洲,当时有波斯官员、史学家甚至尊称蒙古皇帝为“天下的皇帝”“大地和当代的统帅
期刊
有人问演员吴秀波“为何要演司马懿?”如果以下这段回答是吴秀波自己写的,真还有点意思。他说:  我拍戏绝不是有一个答案要告诉你,那是圣人的乐趣。因为如果已经有了答案,大可以去写书或者当科学家,而(如果)心里还有问题,还有矛盾,还有疑惑,就去拍戏、看戏吧。戏剧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在于:我有问题,内心有矛盾,有不解,想哭,邀观众来一起感受。    于是,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杨修被处决前问司马懿
期刊
十八世纪的北美,英国人拥有的只是一个虚构的属国。就像是一堆随意镶嵌的拼贴,这些殖民地被毫无规则地拼接在了一起。每一块被组装进来的拼贴图案都是因为机缘巧合刚好赢得了某场战争,这些殖民地的布局不曾依照任何计划。它们从未有过掌舵的专制君主,无论仁慈与否,来将整个体系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相反,这里的殖民地体系一直保持着它原有的样子——分散并且多样化,与其说是一个属国,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联盟或邦联。  美国包
期刊
中国人最初开的汽车,全部是进口。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始大萧条,这一年中国的汽车进口量已经达到8781辆,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世界各国的牌子都有,就是没有中国自己生产的。    车辆多了,就会有一些售卖汽车零部件的商店或洋行。如果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不就是一辆新的汽车吗?如果自己能生产零部件,慢慢也就能造出汽车来。不少有识之士都想制造国产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