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蒂姆·波顿电影中两极式色彩的叙事风格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是电影艺术风格的重要来源,影片中色彩的呈现形式与效果往往是创作者主观情绪的表达。蒂姆·波顿是好莱坞独树一帜的鬼才导演,他的代表作《剪刀手爱德华》创新使用了两极色彩差异的对比来进行叙事。在以黑色为主的哥特色调下,导演利用明艳饱和的色彩进行叙事,通过控制叙事节奏来烘托影片情感氛圍,在隐喻导演自身情感寄托的同时,达到观众视觉、心理层面上审美效果的统一。
  关键词:色彩叙事 蒂姆·波顿 叙事节奏 情感氛围
  很多人在形容蒂姆·波顿时总爱贴上“怪异”“恐怖”的标签。的确,黑暗与神秘总是充斥在他的影片中,但若细细观察则不难发现,在阴暗之下,蒂姆·波顿总是利用色彩这一元素,以一种近乎天真与梦幻的叙事方式将其作品表现出来。
  一、蒂姆·波顿个人叙事风格的形成
  (一)童年经历的影响
  童年经历是影响一位导演叙事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对蒂姆·波顿这样的好莱坞鬼才来说。儿时的蒂姆·波顿住在美国加州郊区——伯克班,在这里蒂姆·波顿度过了他孤独的童年时光,同时这里也是他梦想的发源地。几乎在蒂姆·波顿的每部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童年缩影,像《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小镇就是以伯克班为原型打造的。童年时期的蒂姆·波顿十分内向,往往很不合群,看怪兽电影、画画、在墓地玩耍,填补了他孤独的心灵。
  “童年时期我的房间里有两扇窗户可以望到大片草坪,”蒂姆·波顿回忆道,“但是有一天我父母不知道为什么将窗户封住了,只留下了一个狭窄的缝隙,于是我经常通过这个缝隙来看外面的世界。”童年的那扇窗户影响着蒂姆·波顿的性格,甚至影响着他在电影中的叙述方式。《剪刀手爱德华》的很多镜头,导演都采用了镜子、窗户等道具进行透视,将两个人物或景物同时展现在画面中来达到对比的效果。
  那些看起来内向孤独的小孩,往往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蒂姆·波顿也不例外,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解释着他眼中的这个世界。蒂姆·波顿的成长经历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偏爱隐喻的、充满个人主义色彩的叙事风格。
  (二)哥特风格与两极式色彩
  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哥特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涵盖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电影、音乐,甚至服装、工艺美术等领域。其中早期哥特风格的电影大多改编自哥特小说,故事背景大多发生于哥特式的城堡,渲染一种阴暗、颓废、恐怖的气氛。蒂姆·波顿作品区别于其他哥特风格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他没有把他的电影等化为完全意义上的恐怖片。例如《剪刀手爱德华》中并没有吸血鬼、巫术,有的只是剪刀手爱德华和他孤独的城堡,但同样也表达出了爱情、死亡与挣扎,这是蒂姆·波顿对哥特风格的一种重新解读。
  蒂姆·波顿对哥特风格的另一种重新解读集中表现在他两极式色彩的运用上。所谓两极式色彩,指导演在同一画面中采用两种对比度、饱和度相差较大的颜色进行调度,以此展现矛盾差异,推动叙事。蒂姆·波顿的电影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恰好在于他在电影作品中敢于运用两种极端色彩进行对比:一种为典型的哥特式黑、白、灰色调;一种为明艳的饱和式紫、绿、蓝色调。在黑暗、阴影、枯树、鬼魂充斥下,蒂姆·波顿设置了许多造型奇特、衣着艳丽的角色,用浪漫的情节和鲜艳的色彩来营造怪诞的哥特氛围。这种极与极的对比场景设计体现着蒂姆·波顿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
  二、蒂姆·波顿电影色彩对叙事的作用
  色彩是现代电影的重要元素,早在默片时代,电影工作者就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将色彩运用到电影叙事中来。色彩的作用不应仅局限于增强画面美感,而应作为电影叙事的一种媒介,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一)色彩影响叙事节奏
  所谓电影叙事节奏是指单位时间内矛盾冲突的密度所营造的或快或慢的叙事风格。它体现着导演的创作意图,影响着观众的情感与情绪。在影响叙事节奏的诸多元素中,蒙太奇组接、摄像机运动等大多都是通过控制情节密度和画面转换频率来定义节奏,而色彩则是通过光、色等画面视觉元素来进行叙事,其变化本身就是节奏。
  蒂姆·波顿的多部电影中都有通过色彩变换来调整影片叙事节奏的例子。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画面色彩大多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影片以绿色、粉色等亮丽的色调作为主打基调,通过巧妙搭配渲染浪漫梦幻的意境,每当大面积黑色为主的色调出现,则代表爱德华情绪上的转变,叙事节奏也相应加快。例如影片中,杰姆利用爱德华对金的感情,让他参与偷盗,并陷害他。起初爱德华并没有解释,直到爱德华发现杰姆与金争吵、并动手打了金,同时感到了居民对他的排斥,爱德华受到刺激并情绪爆发,撕掉佩吉给他的白衬衫,恢复了一身的黑色皮衣。圣诞夜大雪纷飞,但小镇充满了黑色的恐怖,倒是没有一丝节日的氛围。此时在从白色到黑色这两种极端色彩的突然转变下,影片节奏也随之加快,配合着声音元素,使观众看到爱德华由不谙世事的善良到刺激之下做出刺破轮胎等对小镇居民幼稚报复的情绪转变。
  (二)色彩烘托叙事氛围
  一部电影,要想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更加深层次地打动观众,应具备能够令观众感动的情感氛围,而这种氛围就可以通过影片中的色彩进行烘托。
  无数影评人对爱德华打上了“世界他者”的标签,爱德华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不仅体现在他一头凌乱的黑发、呆板无光的表情、黑色的造型、闪亮怪异的剪刀手,还通过开篇时两极的色彩对比进行了烘托。当佩吉发现小镇边缘那座城堡时,她的心里带着一种未知的忐忑。可当她推开斑驳的铁门后,发现哥特古堡的周围竟是一个花园,里面布满了爱德华的园艺作品。黑暗的古堡与充满生机的花园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但也证明爱德华的心中是向往外面阳光的,这种想要而不可求加深了爱德华性格的孤独。
  色彩艺术与情感诉求相结合推动了叙事情节的发展,在给观众以视觉满足的同时,又使其对人物内心进行了解读,这便是蒂姆·波顿通过色彩达到的对叙事氛围的烘托作用。   (三)色彩提升叙事的艺术价值
  色彩在电影中一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视觉认知,通过视觉感知色彩,判断色彩间的关系。其次是心理感受,通过影片不同色彩的变换与刺激,结合故事形成不同的内心感受。最后是象征意义,根据不同色调的审美特征,赋予色彩不同的意义,通过色彩来提升影片叙事中的艺术价值。
  《剪刀手爱德华》贯穿了蒂姆·波顿一贯的哥特风格,但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近乎梦幻的小镇与哥特古堡、穿着亮丽的居民与一身怪异黑色的爱德华进行对比,使影片在华丽梦幻之下又不乏对绝望、孤独的解答。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令后人称赞的要数爱德华为金雕刻雪雕的场景。黑暗中一束光下,身着白裙的金在大雪中起舞,白色雪雕旁站着为爱人用心雕刻的爱德华。在这黑白色调之下,一段禁忌的爱仿佛是那么美好,这时色彩为叙事提供的艺术价值也达到了顶峰。
  三、蒂姆·波頓电影中两极式叙事风格的审美效果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曾说:“电影色彩真正的丰富性在于精巧使用各种不同颜色,用颜色讲故事。”纵观蒂姆·波顿的所有影片,几乎都是对哥特风格的重新解构,将黑暗安置在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用这种两极化的色彩对比使影片内容更具丰富形态。
  (一)角色色彩的风格化
  色彩具有多意性,色彩的明度、色相、饱和度决定着色彩在影片中的情感意义。即使同一种颜色,明度、饱和度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意义和心理情绪也不同。
  蒂姆·波顿使用两极式色彩进行叙事,就是利用色彩的反差对立营造视觉张力,折射人物微妙复杂的关系变化,增强影片的戏剧性。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与佩吉的人物形象,便通过色彩造型来显示出人物性格差异。爱德华一头蓬乱的黑发、一脸伤疤、身上一条条黑色皮带限制着他的行动。黑色代表着阴暗与孤独,这些黑色为主的服饰和妆发的设计正表现出了爱德华忧郁的形象。当金的母亲佩吉把爱德华接回小镇,给他换了一身衣服后,白色衬衫加工装背带裤,使爱德华在阴郁之下添加了一丝滑稽,这种滑稽感下的好奇能够让观众暂时忘却他这个外来者身份。佩吉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化妆品推销员,紫衣套装、粉色眼镜、淡雅妆容的她出现在黑色古堡时,这种对比并没有令人感到格格不入,反而使原本阴暗的古堡增添几分颜色。紫色代表着阳光、浪漫,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紫色也很好地衬托出佩吉善良的性格。导演利用紫色、嫩绿色等色调对佩吉这个角色进行造型,突出了人物内心柔软的一面,也无言地解释了佩吉将爱德华带回小镇这一举动。蒂姆·波顿最擅长的是将这两种两极式的人物安排在同一画面,通过角色的色彩造型反差来体现人物不同的情绪特征。
  不仅对影片中的主人公,影片导演的细心之处还在于依据小镇民居的个性安排了不同的亮丽服装。比如小镇中的家庭主妇之一乔伊斯,她是这群八卦女人之首,也是不安寂寞的家庭主妇。在妆容上,乔伊斯就比其他人要夸张,红色的蓬头卷发、紫色眼影、粉色口红、一身深粉色的夸张造型将乔伊斯身上的俗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色彩与造型相结合能对角色的性格塑造起到突出作用,蒂姆·波顿将两个极与极式的人物安排在同一画面,通过色彩的对立来引发影片戏剧性对立,体现不同角色突出的性格特点。
  (二)场景色彩的陌生化
  色彩不仅使画面生动艳丽,还赋予了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动感,拓宽了视觉表现力。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导演就利用“反光镜”这一道具将哥特古堡与日常小镇这两个完全反差的场景调度在同一画面中,利用陌生化的效果来拓宽影片中色彩叙事的层次。
  哥特式的教堂总是因巨大幽闭的空间而令人感到渺小而祈求保护。尽管爱德华是有一双剪刀手的机器人,但将其安置在古堡中,更体现了爱德华的孤独感,引发观众同情。影片中佩吉居住的小镇与爱德华居住的古堡临近,却与古堡格格不入。梦幻的小镇里无论房子、出行车辆都是五彩斑斓,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不存于世的童话镇。平铺的楼房,更是让人感到生活安适和环境和谐。蒂姆·波顿没有利用蒙太奇手段来体现这两个场景的差异,而是通过道具和构图方式,直接将两个场景安排在同一画面,利用两极式的色彩来体现对比。此时场景中的色彩不仅作为一种抽象化的象征符号,更是作为画面中的对立元素,相互作用而造成陌生化效果:原来童话般的小镇也有不美好的一面,阴暗的古堡也可以是保护孤独的场所。
  场景能够体现人物的生活状态,色彩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蒂姆·波顿这种两极式叙事风格不仅折射了两类人的生活观念,这种对色彩进行有目的的利用还会引发与既定观念相反的艺术效果。
  《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的基调是黑色与彩色的对立,蒂姆·波顿这位哥特导演将这种对立安置在同一画面中,利用两极式的色彩叙事在给观众以视觉刺激的同时,又体现出了他对死亡与孤独、爱与包容的重新理解。通过《剪刀手爱德华》蒂姆·波顿向我们诠释了如何用色彩讲故事,突出发挥色彩的叙事功能。只有掌握了色彩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欣赏电影艺术。
  参考文献:
  [1]关欣.“波顿式”的建构与渐离—蒂姆波顿电影的审美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2]邱晓波.哥特艺术及哥特式电影的起源[J].西部广播电视,2015(07).
  [3]宋秋艳.蒂姆·波顿电影叙事及艺术特征分析[J].导演评述,2015(08).
  [4]王瑶瑶.色彩交织与光影交错——蒂姆波顿电影视觉元素分析[J].视听,2019(11).
  [5]姜东升.矛盾冲突编织中的电影叙事节奏[J].电影文学,2019(06).
  [6]蔡滢.解读影视色彩的三个层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02).
  [7][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8]田敬辉.色彩的艺术:论《爱乐之城》的色彩叙事功能[J].装饰,2018(04).
  (作者简介:张源真,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传媒学院艺术学院<广播电视领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田娇,女,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二〇一三年八月,我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二〇一五年五月,我们的班级被评为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怀着纪念这段师生情谊的想念,翻拣旧作发表,聊以慰藉,也愿能给有缘者带去一些感悟与收获。  ——题记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近六年,带过三个班级,回忆与学生的点点滴滴,阅读写过的学期总结和文章,感叹自己的成长进步。2011级普师二班,我们已共同走过肥西师范
期刊
摘要:文学艺术及其相关的批评领域所遭遇到的合法性危机是现代性总体合法性危机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摆脱危机处境,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清代叶燮所著的《原诗》为研究对象,试图厘清叶燮诗歌理论的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原诗》 合法性 书写性情 因时递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在批评实践上所体现出的有效性一直让中国文艺理论界唯其马首是瞻。但近年来,随着中国文艺理论家自身主体意
期刊
摘要:实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可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让总馆的阅读资源通过各个分馆辐射更多的读者,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均衡发展,这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例,探索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考。通过总分馆建设的有序推进,能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总分馆制
期刊
摘要:“悲剧”这个词语来自西方,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后,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中国古典戏剧作品《窦娥冤》和古希腊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进行比较,通过人物的塑造、悲剧的特性以及结构设计的不同,来分析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  关键词:悲剧 《窦娥冤》 《俄狄浦斯王》  王国维将西方的“悲剧”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很多学者严格用西方悲剧的概念来衡量中国的戏剧,而得出中国自古无悲剧的说法。实质上中国也有自己
期刊
摘要:谢德林通过描写“模范主人”地主普斯托捷洛夫在农奴制下的生存、奋斗、衰亡,揭示了19世纪后期俄罗斯农奴制度的残忍,宣告了农奴制度和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俄罗斯农奴制 灭亡 赏析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没落走向衰亡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由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精英”。他们的挣扎、不甘,都向人们昭示了这种制度终将腐朽的命运。19世纪中后期,随着农奴制的崩溃,俄罗斯文学中产生了大量描写这一过
期刊
摘要:《智取威虎山》作为一种文化文本,从小说到电影历经数次多形态的艺术改编。作为超级互文本的《智取威虎山》,每次改编均呈现出了不同的逻辑构建和谐社会语境。2015年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是一个具有杂糅特色和娱乐效果的“红色经典”文本。这一具有革命传奇化色彩的电影文本蕴含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因素,其中的政治历史文本书写和言语方式对“红色经典”改编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红色经典” 叙事
期刊
摘要:在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的传统文化意识越来越薄弱,书法、武术、中医、京剧、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书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十大国粹之首。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书法艺术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馆作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引导群众学习书法、热爱书法、弘扬书法。本文以文化馆为传
期刊
摘要: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取代了封建贵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荷兰美术逐渐迈入黄金时期,绘画种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出现了肖像画、风俗画、静物画、风景画等。随着市民购买力的增强,绘画也趋于向商业化发展。在这样人人发现“美”的时代下,有一批善于用画笔记录生活的荷兰画家,其中有一位画家,他创造了一幅幅展现市民淳朴生活的场景。他的画面中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展现了一个个伟大而又静谧的独特生命力。他
期刊
摘要:西班牙内战后,弗朗哥的专制独裁以及严格的书刊审查制度,导致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流亡海外,西班牙文坛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20世纪40年代,西班牙文学逐渐复苏,60年代初《沉寂的年代》的出版打破了以现实主义为主的西班牙小说。本文将分析《沉寂的年代》的写作手法,通过探究人物来了解西班牙战后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西班牙战后文学 西班牙历史 实验性小说 《沉寂的年代》  20世纪50年代,在西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叙事学理论,着重分析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为例,从叙事视角、结构、语言、节奏等方面入手,探讨在中外文学共同影响之下形成的叙事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显示出的主题的多层次性特征。  关键词:苏童 短篇小说 “香椿树街” 叙事特征  米希尔·布托说过:“小说是绝妙的现象学领地,是研究显示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或者可能以什么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绝妙场所,所以小说是叙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