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估算经验,灵活选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zhuc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估算问题具有开放性、推理性和策略性的特点,学生在估算时不但要估算,还要用计算结果做推理和判断,学习难度较大。通过对比方法、分清区别等方式,让学生积累估算的经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清楚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并能灵活选用正确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估算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估算;估算策略;估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 35-0006-02
  人教版(修订版)教材对估算教学进行了适当调整,将估算教学内容融于“问题解决”教学之中,同时明确估算的教学应该以体会估算的作用、掌握估算的技能、对计算结果的预测与合理性分析等作为教学目标。教材将估算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估算更具实用性。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能灵活选用正确的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估算是指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估算能力则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一、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生活中的很多计算问题是不需要得出精确值的,例如(二年级下册第96页例13):题目并不要求计算出精确值,只需要判断够或不够就可以了。第一次接触估算的学生,很容易想到直接列式计算,看结果有没有超过500元。这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问题人手,指出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原因并提出直接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更合适。要让学生明确估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感受到根据需要找一个数的近似数是估算的基础;然后通过练习呈现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使学生体会用估算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必要性。除了像这种买东西所带的钱够不够的问题,还有师生外出用车的问题,集体看电影时影院的座位问题,等等。
  二、让学生分清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
  学习估算后,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估算解决,什么情况下必须精确计算,这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进行对比练习是最好的方法。例如(二年级下册第96页例13):
  这道题结合具体的购物情景给出两个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策略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分清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问题都需要计算三种商品的总价格;问题(1)不需要得出精确数,用估算就可以了,而问题(2)需要精确数,必须要精确计算。这样,学生就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什么情况下要用精确计算,什么情况下要用估算,从而能够灵活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要让学生体验估算方法的适切性
  适切性主要是指事物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协调统一程度,是否针对、适应和切合某方面的需要。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会因内容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是核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估算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数单位,有时需要把数据看作整百数,有时需要把数据看作整十数,如果选择不准,即使估算的策略选择正确了,也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5页例4):
  解这道题时,如果用估算的方法把一到三年级的人数和四到六年级的人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明显不能正确判断学生是否坐得下,必须把这两个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才能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策略的调整过程,认识到选择适当计数单位进行估算的重要性。
  2.正确判断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是估算的重要策略
  什么情况要往小估,什么情况要往大估是学生最难把握的学习难点,需要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感悟和总结。如图3的问题,采用的就是往小估的策略。将一到三年级的人数和四到六年级的人数通过估算得出的中间数后再与座位数比较,发现仍大于座位数,所以六个年级的学生是肯定坐不下的。又如(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
  解决第一个问题采用往大估的策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1袋大米小于31元,两袋大米就小于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鸡蛋10元,总共小于62 27 10=99(元),所以剩下的钱买一盒10元的鸡蛋是够的。
  解决第二个问题采用往小估的策略,同样利用不等式性质:一袋大米超过30元,两袋大米超过60元,0.8 kg肉也超过25x0.8=20(元),如果买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60 20 20=100(元),所以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第一个问题即使往大估仍然够,而第二个问题就算往小估也不够。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还在对比中明确了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估算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估算的策略灵活多變,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估算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创设各种估算的情境,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估算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责编 金铃)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引发的思考,它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作为数学教师,应从情境、问题、活动、评价、反思、应用六个方面贯彻实施“数学思考”课程目标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得到促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启发。  [关键词]数学思考;教学策略;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
[摘要]知识是载体,发展思维是目标,分析思维方法能带动学生更好地掌握具体的知识。“圆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的内容,其实早在一年级甚至入学前,学生就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圆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模糊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紧扣圆的本质——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即“一中同长”,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
[摘 要]体积和容积是一对相关概念,容积是从体积概念上衍生的一个子概念。教学体积和容积时,不能因为二者本质属性相似就不加以辨别,而应弱化形式,强调本质,以实现教学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体积;容积;形式;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41-01  体积和容积是小学阶段两个重要的几何度量概念,都与物体所占空间大小有关
[摘 要]体验性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它使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操作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的猜想、验证与构建,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挖掘体验性操作素材、收集体验性操作学具、明确体验性操作规范、开展体验性操作探究和展示体验性操作成果五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操作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需要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对比观察、手脑并用中,丰富对知识规律的认识,并且充分经历学习过程,从而深化理解、把握本质、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关键词]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04-03  让学习
[摘 要]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从主题图中提取数学信息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但学生短时间内找出与问题相关联的信息并进行数量关系的整合有一定的难度。在对数学信息“阅读与理解”的环节中,“问题”可引导学生读出表面信息,从中筛选可用信息,并找出关键信息,挖出潜在信息,学会从数学阅读中思考、分析、比较、转化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全过程。  [关键词]解决问题;阅读与理解; 数学信息  [中图分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写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技能训练课,教材在这门活动课中有着教学凭借的作用。《发展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凭借之一,其难易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其中的范文只有难易适当、长短适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示范和可模仿性作用。中级写作是初高级过渡的桥梁,中级写作教材中范文选编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初级水平的学习者能否成功地实现向高级水平学习的过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指出:2014年英语高考题型取消原来的15道单项选择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全国卷沿用多年的单项选择题被以语篇为基础的语法填空题取代,该题型总分设为15分,占高考英语总分的10%。该题型不以单句考查语法,而是用完整的语篇考查语法,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法、句法等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运用分析和迁移的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从多角度思考,以得到正确答案。语
[摘 要]学数学的途径很多,“做”中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使得学习过程变得丰富、饱满、灵动,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发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数学活动;体验;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3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源于生活,
[摘要]练习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渠道。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练习中可利用元素,通过合理编排与整合、分析与比较,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练习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练习;趣味;层次;深刻;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