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林林,女,河北河间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公益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大学生公益创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公益创业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体系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
公益创业是指以公益为向导,通过社会创新、建立新的社会组织等方式,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却不排斥赢利的一种新型创业模式,它将原来“输血式”的改变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影响,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大学生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體,他们与公益创业之间是互相需求的。一方面,大学生是公益创业的最佳主体。他们拥有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创造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当这最受社会关注的群体投身到公益创业的进程中,也就相当于公益创业受到的社会的广泛的关注,推动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另一方面,公益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选择。公益创业可以运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就是说公益创业组织可以实现自身造血,从而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大学生认识到对公益创业进行积极尝试,不仅能够实现自食其力,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还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的新通路。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是公益创业最活跃的主体,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公益创业活动,众多媒体也对于社会各界开着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报道,但是大学生公益创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对社会的影响力小而且不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力量。笔者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体单一。从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来讲,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扶持公益创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必要支持主体。另一方面来讲,单一的政府管理或政府的过度参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方向和方式就会受到政府的主导。长此以往,公益创业对政府产生依赖性,使政府就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制约了其他主体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和帮助,不利于公益创业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和能力不足,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缺乏。我国对于公益创业的认识起步晚,发展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公益创业的概念模糊甚至是根本没有了解过什么是公益创业,这就表明了我国对公益创业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于相关信息了解存在缺憾,这也会其对公益创业的理解走入误区,创业动机存在盲目性。笔者还了解到我国各高校内几乎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也有不少学校建立创业园区,但是不少学校的创业还仅仅限制在商业创业的层面,不曾举办公益创业类的竞赛。再者,由于高校教育的缺乏,大学生从小开始基本上只适应于应试教育,个人能力素质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即使在公益创业方案成立以后,新建组织或社会企业运营和管理由于大学生能力的欠缺也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三)社会资源不足,缺乏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每年我国的社会组织不断增长,但很多社会组织仅仅停留在创意孵化阶段或大多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不幸中途夭折。究其原因认为,社会认知的偏差对公益创业造成一定影响,大部分人不能认识到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区别,也就与商业创业同等对待;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公益创业就是非营利的。诸如此类的误解,公益创业组织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澄清,媒体组织也没有进行有力的宣传和报道,这就形成了不良的创业氛围,不利于大学生公益创业得到支持和理解。另一原因在社会资源不足,尤其是资金筹集方面问题,在诈捐和贪污慈善捐款等一些负面报道曝光后,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失去了信心,表现出了冷淡甚至是排斥的态度,降低了大众对公益创业的积极性。
三、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体系建议
面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
(一)实现公益创业支持多元化,加强公益创业制度创新。在我国要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其资金技术等专项技术的支持。首先,政府方面的责任不可推卸 ,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施降低公益创业门槛,取消双重管理,建设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减免税收提高办事效率等措施使大学生在政策得到支持。其次,高校和政府应该联合起来设立专门的公益创业基金及公益创业孵化器等,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再次,企业作为新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场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加入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时效信息,其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也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社会支持主体的多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其投身其中无后顾之忧,只要用积极努力就能换取人生的进步。
(二)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个人能力。在国外像哈佛、牛津等著名高等学府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公益创业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公益创业人才。我国也应多借鉴成功的经验,呼应大学生对公益创业培训的需求,将公益创业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方式加入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以培养大学生的机会识别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同时,鼓励各高校建立公益创业园区,定期举办公益创业竞赛,将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炼经验的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加强公益创业孵化器建设。公益创业就是社会创新,要创新必然经历失败,良好的环境是能够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创办公益创业竞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过媒体对竞赛举办过程的播报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向大学生和公众传播了关于公益创业的相关知识。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不断优化已建立的创业孵化器,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高校独立或联合开设公益创业孵化器,使大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推动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通过举办公益创业月,公益创业论坛等形式将公益创业深入到社区,在网络上传播,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公益创业,增强了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理解,恢复对公益慈善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公益创业氛围。
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建立系统性的保障体系,它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支持主体,政府出台包括法律、税收及简化程序等政策在营造良好的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高校做为培育主体,在不断发展自身教育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公益校园氛围;成功的企业家为初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经验,同时提供资金技术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支持;社会组织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各主体的互动,同时提供咨询、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小组成单位,建立创业活动中心,发动群众学习公益创业知识,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开展。有了上述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将在我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建立大学生创业新格局。(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陶涛.谁来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EB/OL]. 2013.07.25.http: / / blog.Sina.Com.cn / s / blog _6124e5ca0101mv41.html.
[2]严中华. 社会创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公益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大学生公益创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公益创业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体系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
公益创业是指以公益为向导,通过社会创新、建立新的社会组织等方式,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却不排斥赢利的一种新型创业模式,它将原来“输血式”的改变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影响,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大学生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體,他们与公益创业之间是互相需求的。一方面,大学生是公益创业的最佳主体。他们拥有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创造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当这最受社会关注的群体投身到公益创业的进程中,也就相当于公益创业受到的社会的广泛的关注,推动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另一方面,公益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选择。公益创业可以运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就是说公益创业组织可以实现自身造血,从而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大学生认识到对公益创业进行积极尝试,不仅能够实现自食其力,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还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的新通路。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是公益创业最活跃的主体,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公益创业活动,众多媒体也对于社会各界开着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报道,但是大学生公益创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对社会的影响力小而且不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力量。笔者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体单一。从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来讲,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扶持公益创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必要支持主体。另一方面来讲,单一的政府管理或政府的过度参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方向和方式就会受到政府的主导。长此以往,公益创业对政府产生依赖性,使政府就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制约了其他主体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和帮助,不利于公益创业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和能力不足,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缺乏。我国对于公益创业的认识起步晚,发展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公益创业的概念模糊甚至是根本没有了解过什么是公益创业,这就表明了我国对公益创业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于相关信息了解存在缺憾,这也会其对公益创业的理解走入误区,创业动机存在盲目性。笔者还了解到我国各高校内几乎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也有不少学校建立创业园区,但是不少学校的创业还仅仅限制在商业创业的层面,不曾举办公益创业类的竞赛。再者,由于高校教育的缺乏,大学生从小开始基本上只适应于应试教育,个人能力素质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即使在公益创业方案成立以后,新建组织或社会企业运营和管理由于大学生能力的欠缺也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三)社会资源不足,缺乏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每年我国的社会组织不断增长,但很多社会组织仅仅停留在创意孵化阶段或大多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不幸中途夭折。究其原因认为,社会认知的偏差对公益创业造成一定影响,大部分人不能认识到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区别,也就与商业创业同等对待;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公益创业就是非营利的。诸如此类的误解,公益创业组织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澄清,媒体组织也没有进行有力的宣传和报道,这就形成了不良的创业氛围,不利于大学生公益创业得到支持和理解。另一原因在社会资源不足,尤其是资金筹集方面问题,在诈捐和贪污慈善捐款等一些负面报道曝光后,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失去了信心,表现出了冷淡甚至是排斥的态度,降低了大众对公益创业的积极性。
三、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体系建议
面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
(一)实现公益创业支持多元化,加强公益创业制度创新。在我国要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其资金技术等专项技术的支持。首先,政府方面的责任不可推卸 ,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施降低公益创业门槛,取消双重管理,建设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减免税收提高办事效率等措施使大学生在政策得到支持。其次,高校和政府应该联合起来设立专门的公益创业基金及公益创业孵化器等,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再次,企业作为新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场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加入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时效信息,其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也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社会支持主体的多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其投身其中无后顾之忧,只要用积极努力就能换取人生的进步。
(二)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个人能力。在国外像哈佛、牛津等著名高等学府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公益创业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公益创业人才。我国也应多借鉴成功的经验,呼应大学生对公益创业培训的需求,将公益创业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方式加入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以培养大学生的机会识别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同时,鼓励各高校建立公益创业园区,定期举办公益创业竞赛,将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炼经验的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加强公益创业孵化器建设。公益创业就是社会创新,要创新必然经历失败,良好的环境是能够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创办公益创业竞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过媒体对竞赛举办过程的播报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向大学生和公众传播了关于公益创业的相关知识。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不断优化已建立的创业孵化器,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高校独立或联合开设公益创业孵化器,使大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推动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通过举办公益创业月,公益创业论坛等形式将公益创业深入到社区,在网络上传播,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公益创业,增强了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理解,恢复对公益慈善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公益创业氛围。
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建立系统性的保障体系,它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支持主体,政府出台包括法律、税收及简化程序等政策在营造良好的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高校做为培育主体,在不断发展自身教育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公益校园氛围;成功的企业家为初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经验,同时提供资金技术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支持;社会组织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各主体的互动,同时提供咨询、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小组成单位,建立创业活动中心,发动群众学习公益创业知识,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开展。有了上述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将在我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建立大学生创业新格局。(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陶涛.谁来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EB/OL]. 2013.07.25.http: / / blog.Sina.Com.cn / s / blog _6124e5ca0101mv41.html.
[2]严中华. 社会创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