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先后赴温州、天津考察,出席广交会,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与问题作出了很多指示,归纳起来,两个范围,一是“宏调政策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二是关注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并首次透露,将出台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36条”的细则。两个范围的政策思路其实又是相关的,可以预见,扶助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将是明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
一个有利于中国中小企发展新战略的形势正在加速形成之中:(一)民营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面临着极大困境,工资大幅上升、工人难找、汇率升值、融资困难,以致于出现了倒闭潮;(二)民营中小企不但对全国生产、就业、贸易的贡献越来越重要,而且也关乎到中国现阶段最关键的拉动内需。所以针对中小企,积极给予扶持,无论从消极面或积极面来讲,都有极重大的战略意义。
经过长期以来的摸索及经验的总结,政策当局有关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思路已有不少,值得将它们做一些系统性的归纳,并且提出一些必要补充。我认为现阶段中国民营中小企发展的战略架构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的政策思维及一个配套的行动方案。三个层次的政策思维分别是:
(一)宏观政策:积极扩大民企的投资空间,广泛降低各个领域民企投资的准入门槛,温家宝总理提及的民间投资“36条”的细则应尽速落实。
(二)中观政策:在稳定物价总水平仍为当前首要任务从而必须维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针对能符合当前产业政策的民企与中小企在融资上给予方便,这就是所谓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要把信贷政策跟产业政策做更好结合”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调结构”的概念。但必须看到,目前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融资只是其中之一,更大的困难是成本高、利润薄,甚至无利可图,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创新升级谈何容易,如果真贷到了钱,恐怕也未必投资于实业生产而转为投机之用了。因而“定向宽松”之余,应该还要有进一步的配套,即:
(三)微观政策:通过“减税”方式,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外部经济性”行为,例如对自主创新、人才培训、节能减排等等给予奖励,这不但能实质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结构的调整。由于税源丰足,管理层在这个政策上的操作空间相当宽裕。比照所谓的“定向宽松”,不妨称此为“定向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也)。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政策思维之外,由于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及经营管理制度难称完善,所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都建立过一套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了:
(1)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或政策性银行。
(2)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保证基金”。
(1)(2)两者都由政府拨预算成立,并由专业金融及产业专家经营运作。
(3)针对中小微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通路等各方面的需求,分别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与生产力中心,为企业提供收费或免费的外部性服务。配合前述的微观政策,也可以让购买这些技术或管理服务的中小企将相关支出在税负中减免。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同时并行过两个改革,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当时企业改革的内容是进行国企的承包、租赁或股份制改革;民企与中小微企只是在思想解放的模糊空间中自行摸索发展。现在是到了该进行第二次企业改革的时候了,主角就是民企与中小微企。
一个有利于中国中小企发展新战略的形势正在加速形成之中:(一)民营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面临着极大困境,工资大幅上升、工人难找、汇率升值、融资困难,以致于出现了倒闭潮;(二)民营中小企不但对全国生产、就业、贸易的贡献越来越重要,而且也关乎到中国现阶段最关键的拉动内需。所以针对中小企,积极给予扶持,无论从消极面或积极面来讲,都有极重大的战略意义。
经过长期以来的摸索及经验的总结,政策当局有关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思路已有不少,值得将它们做一些系统性的归纳,并且提出一些必要补充。我认为现阶段中国民营中小企发展的战略架构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的政策思维及一个配套的行动方案。三个层次的政策思维分别是:
(一)宏观政策:积极扩大民企的投资空间,广泛降低各个领域民企投资的准入门槛,温家宝总理提及的民间投资“36条”的细则应尽速落实。
(二)中观政策:在稳定物价总水平仍为当前首要任务从而必须维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针对能符合当前产业政策的民企与中小企在融资上给予方便,这就是所谓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强调的“要把信贷政策跟产业政策做更好结合”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调结构”的概念。但必须看到,目前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融资只是其中之一,更大的困难是成本高、利润薄,甚至无利可图,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创新升级谈何容易,如果真贷到了钱,恐怕也未必投资于实业生产而转为投机之用了。因而“定向宽松”之余,应该还要有进一步的配套,即:
(三)微观政策:通过“减税”方式,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外部经济性”行为,例如对自主创新、人才培训、节能减排等等给予奖励,这不但能实质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结构的调整。由于税源丰足,管理层在这个政策上的操作空间相当宽裕。比照所谓的“定向宽松”,不妨称此为“定向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也)。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政策思维之外,由于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及经营管理制度难称完善,所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都建立过一套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了:
(1)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或政策性银行。
(2)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保证基金”。
(1)(2)两者都由政府拨预算成立,并由专业金融及产业专家经营运作。
(3)针对中小微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通路等各方面的需求,分别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与生产力中心,为企业提供收费或免费的外部性服务。配合前述的微观政策,也可以让购买这些技术或管理服务的中小企将相关支出在税负中减免。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同时并行过两个改革,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当时企业改革的内容是进行国企的承包、租赁或股份制改革;民企与中小微企只是在思想解放的模糊空间中自行摸索发展。现在是到了该进行第二次企业改革的时候了,主角就是民企与中小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