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胜我不是一个有天分的导演

来源 :星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成就梦想的地方。也就意味着,任何一部有诚意有态度的电影都不会是一次简单的创作。这次留给陈木胜最大的难题,其中就包括困扰过很多导演的投资问题,“可能好莱坞用十块钱拍一部电影,我们只用一块钱。当然不能因为我只有一块钱,就叫观众不要比较。但这次我如果用一块钱拍出现在的效果,我希望下次用两块钱。不拍,我们的距离就跟别人越来越远,我希望总有一天拍十块钱的特技给你看,前进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陈木胜穿着简单,休闲服、球鞋,带着副眼镜,彬彬有礼的样子,有些灰白的头发,像个儒雅的学者。《新少林寺》宣传的时候,站在众多摄影记者的镜头前,他有些不习惯,拘谨的不知如何表现自己,但很认真。拍摄结束,他如释重负。而当采访开始,他又回到一本正经,真诚的言语,礼貌的注视,以及每个问题背后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递,能看得出这位导演的品格与修养。即便他说,采访与拍摄,原本都不是他所擅长的工作。
  
  用一块钱拍
  十块钱的电影
  就连李安也会感叹,这么多年看下来,电影这一行真是形势比人强。在现如今滚滚洪流的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竞争也越来越残酷,优胜劣汰之下,每个人都使足了劲,跃跃欲试。那些在上世纪就已功成名就过的导演,也不甘落后,积极加入到这股拼抢当中来。所以,对于香港导演陈木胜,每一次题材的选择,都如履薄冰,相当谨慎,“但不是谨慎就会成功。像《全城戒备》,我也作出了很大胆的尝试,拍一些科幻片,也加进一些功夫,但不一定能行,要在市场上活着下来才算是成功。但是那次尝试对未来再拍同样题材,我学了很多。”
  这次选择拍《新少林寺》之前,陈木胜压力不小,为此,还专程去了一趟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嵩山,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听着晨钟暮鼓,与大师交谈,探寻着1500年来的故事,即便自己不是一个佛教徒,陈木胜也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次舒服的寻找过程。“因为每一个人都要看清楚自己、要了解自己才能做出真正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就把这个意念放在这个《新少林寺》里面。”
  特别有此前李连杰版《少林寺》的成功在先,要将经典放下,重新创作,也非易事。“很多人以为我会重拍李连杰那个故事,其实如果我重拍的话反而压力更大。我在找一个新的角度,来拍出少林寺的精神,行侠仗义,慈悲为怀,这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他找到的突破口是借古喻今。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加入到了改编之中。“在写的过程中,我又想到这几年有很多天灾,而很多义工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人。在我心中,少林寺在军阀时期就应该是做同样有意义的工作,它应该是当时的维和部队。”
  除此之外,陈木胜还强调了对少林寺“禅武”精神的解读,这是以前任何有关少林寺题材的影视剧都不曾有过的,“禅武的精神,就是讲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自我境界。我选择的角度是由内而外,从内心到武功的一个传达形态。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刘德华饰演的侯杰从军阀到僧人的变化,明白止戈为武、以武修禅的少林精神。”
  电影,是成就梦想的地方。也就意味着,任何一部有诚意有态度的电影都不会是一次简单的创作。这次留给陈木胜最大的难题,其中就包括困扰过很多导演的投资问题,“可能好莱坞用十块钱拍一部电影,我们只用一块钱。当然不能因为我只有一块钱,就叫观众不要比较。但这次我如果用一块钱拍出现在的效果,我希望下次用两块钱。不拍,我们的距离就跟别人越来越远,我希望总有一天拍十块钱的特技给你看,前进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看到香港有一段时间是沉醉在梦中,很多人拍电影赚到钱,可是他们没有把赚到的钱投回给电影,赚到钱之后都去买地产、炒楼,这是我这十几年看见的最心痛的一点。我们原地踏步很多年了,我们现在拍电影的机器已经是好几十年前的机器了。现在人家能拍4D电影了,人家在跑,我们在慢慢走,现在才梦醒。”
  即便如此,陈木胜担承自己的电影路,是苦中作乐,并不是坎坷。“我爱这个职业,然后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整个过程里得到的是快乐,没有坎坷。我不怕苦也不怕艰难,就怕自己不懂。如果有一天我不拍电影,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达不到好莱坞的水平。我们看好莱坞的电影,有很多我都不明白他是怎么拍的,我很想知道,可是我没时间去跟他们学,我没时间去念书。”
  陈木胜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还在拼搏。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平衡”二字。他说,只要能很好地平衡,就一定能成功。因为人生无论什么事情,拍戏,做人,做事,都需要平衡,“每一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不同,我没上过大学,不是科班出身,我是在拍摄现场从当场记,到副导演,再当电视台的导演,从电视台跳出来当电影的执行导演,再当导演。在现场跟人家学怎么拍戏,怎么跟演员沟通,怎么把设想的内容变成画面,这就是别人上学念书的过程。每一样事情都是看在眼里,然后转化成我自己的经验,这个过程很慢。我不是一个有天分的导演,我的成长就是通过这些步骤去训练自己,平衡和自控。”
  
  现实世界难做英雄
  “香港导演是香港长大,在大陆的文化生活习惯不太一样,你要一个香港电影来北京拍一个北京故事,我觉得很困难。可是这个市场打开了,我从02年合拍片《双雄》开始拍到现在差不多九年,每一次都要想着如何满足两地观众的口味。不过有一点对我来讲是幸运的,我拍的是动作片,这个比较容易,因为画面的动态是个国际化的语言。”
  陈木胜是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他之前拍摄的《宝贝计划》、《三岔口》、《男儿本色》在内地有不错的票房,而《保持通话》更是在内地收获4400万票房,在香港也有2000多万。他说他一直在寻找内地和香港观众之间的平衡点,既不能看起来像《赤壁》那样费神,又不能像《天水围的日与夜》那么艺术。
  陈木胜出道20余年,曾经做过电视台的编剧,以至于到今天,他在剧本的打磨方面很下功夫,每一部电影的剧情都能够做到张弛有度,细节方面尽量要求合理,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钦佩。“其实我挺欣赏好莱坞的编剧,他们所有的编剧都是自己埋头苦干先写出来。耐得住清贫,专心创作。等一旦被赏识,就不得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的编剧,那是全世界编剧都应该学习的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都怕吃亏,怕做无用功,怕写出来没有人用,计较太多。我见到很多年轻编剧都会跟他们说:回家写剧本吧,不要光想着投机取巧。”
  有人说,陈木胜的电影是香港最具男儿血性的电影。他的声誉,是靠十几年如一日拍实战、实在的动作电影建立起来的。可这个以拍动作片成名的导演却坦诚,自己从小到大,从没打过架,只是爱看人打,才有想法拍那么多动作电影。“我从小就对武侠世界有特别的爱好。我看很多武侠小说,为什么我戴眼镜啊?就是躲在被窝里面用手电筒看小说看的。电影就看李小龙的。李小龙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那时觉得原来动作片可以带给人那么好的感受。”
  在想象的武侠世界里,陈木胜也有一个自己的角色,“可能是郭靖。在武侠的世界里,当然想自己是英雄。在现实世界里面你很难做英雄。比如说我们小的时候住的地方很复杂,黑社会很多,横行霸道,如果能去打这些坏人就很英雄了。其实只有在电影里面才可以做到这样。我7岁的时候妈妈生病去世了,我们6个兄弟姐妹,我最小,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爸爸告诉我们:你要懂得接触好的,不好的要保持距离。我很怕古惑仔,所以我就会保持距离。可是看见这些人欺负别人,让我有种在电影里创造英雄的动力。”
  由香港转战内地,北上寻发展的导演,有很多成功的实例,问陈木胜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他爽朗一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每一个导演见到我,都说,我在北京开公司了,为什么你不来?我觉得是每个人想法的不同、追求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如果我离开家庭来到北京,我会很寂寞,我追求的不是一家公司,也不可能全家都搬来北京,这样我会过得不开心。每个人不能预设太远的事情,稳稳当当走下去就可以。我去年离开家四个半月就已经很辛苦了。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长得很快,我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我希望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父亲是一直伴随在侧的。”
  
  合拍片是未来趋势
  十几年前,陈木胜的前面有徐克、袁和平、成龙等动作片前辈;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和他们站在了一起,多了战友,却没了对手。如今的香港动作电影青黄不接,回头望去,也看不到追上来的人,香港电影似乎在慢慢遗忘曾经有过的“武指意气风发,动作眼花缭乱”的年代。
  聊起香港动作电影的未来,陈木胜坚定地认为,“人是要向前走的,老是想着拍香港本土电影那是食古不化。合拍是必须走的一步,因为付出的钱都会很大。但同时,对导演来讲是一个压力,也不能因为有大明星而觉得轻松下来,是一个非常要小心的心态。反而更危险,因为没有那么出名的演员,没有那么多的钱,我会有更多自己的主张,会用一种很新鲜的看法去拍新人。导演带观众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是电影的魅力,每一个导演心中,也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呈现,但是形势之下,需要不同的妥协。”
  所以陈木胜做好了随时拍小成本电影的准备,虽然有时候骑虎难下。“我心态里面已经准备,但是老板不允许我,希望我拍大片。可是有些时候人的情绪其实是有,我觉得要慢一点。比如下一步电影我真的还没想,就是我希望在过年之后才开始想。反正不能太快太急,太急的话人会乱,很不舒服。”
  还让陈木胜无法适应的一个地方是,过多的采访与通告,这让十分专注创作和幕后工作的陈木胜感觉“强人所难”。本是低调之人,不喜抛头露面,以至于成名多年,很多人还不识他的“庐山真面目”。“这是香港与内地不同的电影工业模式所致,香港都是明星制度,明星影响导演,上世纪香港的九十年代,一年都三百多部电影,也有这么多的导演,其实大家都拍得差不多,大家要看的就是明星,卖钱也都是明星。在香港我们根本不用宣传,演员好象已经代表了这个电影的一切。大陆的电影是导演制,导演成了说话最多的人,要站出来阐述你的电影和创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其实每一次宣传我都不习惯。”
  关掉录音设备,以为采访结束,不料陈木胜饶有兴致地反问记者,“现在我问你,一个刘德华,一个陈木胜,你访问哪一个?”还在记者思考如何圆满回答之时,陈木胜把手一扬,颇为豪气的“说,不难为你了”。
其他文献
在娱乐的华丽风景之后,往往藏匿活跃着一群一群的候补艺人,鲜的惊人、新的发涩。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希望站在舞台上,哪怕喝着稀饭;渴望听到摄影机卡卡的声响,哪怕只有一场戏。  从走过7年的“星锐榜”里,可以拽出无数这样的追梦者。入选过“星锐榜”的每个艺人,都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了数年,从跑龙套到小角色,从大配角到担纲主演,每个人背后都有一连串动人的故事。并不是只有成名才算成功,他们奋
期刊
《心术》开机后的某天,  导演杨阳在洗澡的时候摸到自己身上的一处小伤口,  始终留有一针未及拆线。  “或许以后我也不会去拆这个线了,”她说。  手支着脸庞,神情平静,声音里却充满恋恋不舍。  她感觉到一种开示,也许这个记号本是为《心术》留下的。  如果她不拍这部戏,生命中某些关于病痛的体验,在愈合为身体的一部分时,  很难会刻意去触碰或记起,作品也同样如此。  而有了这个记号,一切便格外不同。 
期刊
好演员就像射击场上的神枪手,历练得多了,出手的自信就有了。表演能力从来都是由内向外的,自信会让工作变得简单,而简单会让创作信马由缰。当你不用再去刻意考虑这个事情时,就像齐白石画虾,一出手就出神入化。    去年是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也是人艺演员王斑接戏最狠的一年。三部话剧,两部电视剧,从剧场到片场往返的路上,他也在想为什么要接这么多的戏?问及原因,他说,“喜欢。我的幸福是,现在想演什么接什么,不
期刊
五年之后,2011年1月26日,尚敬携《武林外传》原班人马杀进贺岁江湖。还是那个七侠镇,仍旧那段儿女情,但故事的背景和走向变了……接受本刊专访时,尚敬说,“‘武林粉’们曾经有个口号叫‘武林外传,永远不散’,这也是我下决心要拍电影版的缘由,这是我和他们共同向往的东西。”    一部剧火了,拍续集或电影司空见惯。  说到《武林外传》电影版,它不仅仅承载着主创们九十分钟的电影梦想,还有无数“武林迷”对它
期刊
尽管在王晶指导的“赤裸”系列3《赤裸战士》中,唐一菲只出现了短短八分钟的时间。但对于她来说,并无遗憾。因为档期问题,无法再续“片”缘,可最精彩、最精华的部分早就让唐一菲过足了戏瘾。她自信满满,今后与王晶导演还会有合作,拍戏需要慢慢来,不是着急的事儿。    逃不开的可人儿  天生有着一副好身材的唐一菲,自言是个崇尚自然的人。对于外界赋予的“新一代性感女神”封号,她一笑不予评价。如同很多艺人,唐一菲
期刊
陈楚生,这位沉寂了些许时日的歌手在2011新年之际首度发力,在北京举办了首场个人交响音乐会。首次以交响形式开唱的陈楚生身着高级定制奢华礼服亮相,并首度与六十人的哈尔滨交响乐团百乐齐鸣,庄重高雅的交响氛围衬托陈楚生明快又质感的声音,风格别具。  而恰恰一个月前,2010年12月5日,陈楚生与天娱的解约案再度升级,天娱传媒继续上诉,拟定了新的赔偿金额2950万元,并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获允。历经了缺席“
期刊
蝙蝠侠、蜘蛛侠、超人、X战警、钢铁侠、青蜂侠、绿灯侠、雷神、美国队长……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已经不仅仅只是美国青少年的课外漫画读物,随着好莱坞各大电影制片公司纷纷砸钱把这些漫画英雄搬上大银幕,这些原本只属于人们脑海中的“小人书”成为了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2年是漫画英雄电影最辉煌的一年,迪士尼影业与漫威(Marvel)联合制作的《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集结了钢
期刊
早就被冠以“张国立得意女弟子”的称谓,又结缘于“台湾鞋王”陈英杰,在外人来看,韩雨芹当真幸运。提起这些,她莞尔一笑,生活给予她的,便会好好珍惜,跟着电视剧哭哭笑笑,体味家庭生活中酸甜苦辣……至于幸运与否,任由他人评说。    亦师亦友张国立  谈起和张国立的“师生情”,韩雨芹笑说这是一段兜圈子的过程。其实早在2001年,她便有机会与张国立碰面。也许是初出茅庐的韩雨芹并未引得国立老师的注意,资料递到
期刊
或许,姬麒麟这个名字在今天的演艺圈并不响亮。但翻开他的作品,看到谭嗣同、贾琏、程长庚、岳飞、殷天正、王重阳……太多纵横荧屏,穿越古今的角色名字,像串在他五十年艺术生涯中闪闪发光的珍珠,你会不由惊赞,进而崇敬。这样的演员,一生都没有大红大紫过,说他是金牌龙套也可,是资深戏骨也罢,但他说,自己只是个被观众需要的演员。     京剧是根也是命  姬先生的采访约在亚运村附近的一家上岛咖啡,上午10点的阳光
期刊
2011开年,一部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反映共和国工业“长子”鞍钢成长史和产业工人们建设鞍钢激情岁月的电视剧《钢铁年代》掀起了老一辈的怀旧情怀,异军突起成为2011开年电视剧中的收视黑马。    《钢铁年代》由“金牌编剧”高满堂创作,导演孔笙执导,陈宝国、冯远征、姜宏波、张译等联袂主演。这部“史诗级”的电视剧全景还原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史,展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人鏖战关东的景象。故事中不乏感人至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