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竞争力实为根植于企业当中,可以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与竞争对手竞争时不容易被模仿的技能与知识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概念,从多方面探讨了其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所具有的影响,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当代企业;管理理念;影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新时代发展特征,且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优质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一经发展到新的阶段。核心竞争力最早由哈默与帕汉拉德在所编著的《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其相关观念对整个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产生着深远、持续性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就核心竞争力观念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作一探讨。
1.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的发展历程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讲,其思想能追溯至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亚当?斯密等人所提出的微观经济理论。18世纪70年代中叶,斯密在其所编写的《国富论》一书中并明确提出,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对企业的整体劳动生产效率起到决定作用,其对企业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讲,其所注重的是企业间的能力分工;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能力分工而言,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20世纪20年代中期,马歇尔结合当时经济发展实况,提出了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间、不同产业间以及企业间的差异分工,而且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此种分工与各自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存在紧密关联。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伊迪丝?彭罗斯在其所编写的《企业成长论》中指出,企业的整个成长过程均对企业内部能力资源有强烈的依赖性。另外,盖瑞?哈默所编写的《公司核心竞争力》(1990年)、《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1994年),理查德?尼尔森编著的《经济变革成长论》(1982年)等,均较大程度上推动与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推新与完善。虽然现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却已达成普遍共识。
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内核
2.1企业实为一个能力结合体
基于表层来讲,企业主要构成要素为:(1)无形的规则化资源。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等,除此之外,还包含企业的文化、道德及伦理等。(2)有形的物质资源,如企业建筑物、占用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存活及各种工具器具等,另外还有企业对外投资、企业雇佣的各类人员及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等。无论是无形的规则资源,还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均为企业的载性物质,都是其关键构成;而隐藏于此些要素后面的能力与水平,方为企业持续、高速、稳健发展的基础动力。针对企业所拥有的能力来讲,实为其长时间学习与积累的必然结果,其不仅与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之间有紧密关联,而且还与企业的经历、追加要素投入等因素之间,同样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存在比较典型的路径依赖性。而对于企业能力而言,其充斥在企业组织规划、战略规划、具体的文化氛围以及员工素质当中,因路径依赖的能力与作用依托于企业,因此,如果企业的任何一构成与企业相脱离,那么均不会具备完全的“能力”,所以企业实为一个特殊综合能力体。
2.2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企业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一种特殊且无形的知识与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经营日渐世界化,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的今天,竞争的成功已经不再被当作实施市场战略的结果,而且也不再当作稍瞬即逝的产品开发,而是企业不断拓展对外市场,持续开发、研究新产品的特殊能力体现。企业所拥有的持久性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自身,乃是相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加高效、更为迅速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是相比竞争对手更加直接、准确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现实当中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战略以及技术水平优势等,均为推动企业智力资本发展的潜能产物。
2.3持续、高效、合理的利用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
针对企业的战略来讲,可将其划分为技术战略、产品战略与市场战略,对于此些职能战略而言,实为企业显性化与外在性的战略类型。而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如果单凭自身的某一项或多项优势的职能战略,最多仅可以得到短暂的优势,只有从根本上出来,全力追求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身真正屹立在长久不败之地。针对具有动态性、持久性的核心竞争力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或达成既定战略目标的基石与动力源泉,而企业要想从不断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持续修炼与完善中,增强企业自身的资产量,增加不可模仿的知识,
3.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所具有的影响
3.1从原先的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争夺,积极向核心性中间产品市场份额转变
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可得治,企业间所存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最终产品间的深度化竞争,但从根本上来讲,却为企业间能力水平与素质的競争,著名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在其所编著的《竞争大未来》一书中层明确指出,企业之间所具有的竞争性,主要有如下4个层面的表现,并且还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竞争层级,其一,对构成核心竞争力各个要素进行深度开发的竞争;其二,整合此些战略要素的竞争;其三,关于各种核心性、关键性中间产品之间的竞争;其四,关于各种核心性最终产品之间的竞争。所谓核心性产品,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即为企业最终拥有的,以实物产品的形式而被呈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前两个层次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阶段,而对于中间与最终产品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针对企业间所存在的竞争来讲,实际可理解为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间的全面、深层化竞争。而关于核心性中间产品的竞争而言,则为企业整个竞争层级当中最核心、最最忌的竞争环节,如果企业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住核心性中间产品的竞争主动权,那么其在整个市场中,就真正把握了绝对主动权,并且还能得到关于最终产品的绝对竞争优势。 针对传统类型的企业管理观念而言,企业需要牢牢掌握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其特长的关键性产品,仅用此完成自身最终产品的生产。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力来讲,其并非是最佳、最优秀的,另外,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能力上,也是相对有限的,因而对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具有限制或制约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战争,其它企业同样以被迫姿态积极开发自身产品,因此,代表企业自身优势的中间产品,同样面临着诸多复杂的调整。而核心竞争力观念曾指出,对于企业的中间产品来讲,如果其拥有或表现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征,那么针对此时的优势企业而言,便需要鼓励、引导竞争对手,选用本企业的核心竞争产品,将其当做他们日常生产运转的主要生产部件,并为其提供日常运作、维护的各项保障工作。比如佳能,其便拥有关于激光打印机驱动机的核心技术,借助此技术优势,佳能将此技术不断卖给惠普、苹果等企业,最终结果便是,佳能打印机驱动机在整个市场当中占有的份额,与其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较,要远超于后者。如此一来,企业除了较好的对其他企业的最终产品市场实施了有效控制之外,还阻断或抑制了竞争对手对自身核心中间产品技术的开发尝试。
3.2从之前的仅重视做好全面管理工作,向重视做好关键环节的管理转变
伴随企业规模的日渐扩大,经营环境的日渐多样、复杂,使得企业的整个管理工作变得越发的复杂。针对传统形式的企业管理而言,其仅重视管理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要求企业将围绕经营管理的各项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位,比如全面财务核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希望企业全体员工对管理工作均给予重视,且主动参与到管理当中,做好全部工作。而现实当中,因资源的缺乏与限制,许多企业难以做到上述工作。尤其是企业稀缺资源的均化利用,势必会造成企业出现事事均管,但均管不好的尴尬境地。
对于企业经济学来讲,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怎样实现企业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产出。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所倡导的是集中原则,强调企业要将自身的人、财、物力,均集中到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所开展的各项核心工作或环节当中,而对于那些并非核心工作或环节,则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即可,能够满足日常运转便可。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那些核心环节得到加强与优化,其便能够发挥出带动其它环节的作用。而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需要集中时间、精力与资源,强化核心环节,提高其绝对优势,最终将其转变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基于竞争层面来考量,一个企业日常运作的各方面均不错,仅能够从基础上确保企业拥有较强的一般性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只有核心性、关键性竞争力得到加强,且明显好于竞争对手,那么才能帮助企业具备更加全面、优越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企业间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掌握主动权。
4.结语
综上,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讲,其所追求的是推动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就有划时代意义,其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迈进、新发展。其不仅为战略观相关理论的研究,拓宽了渠道,开辟了领域,而且还对当代企业管理观念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借助此理论,使得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大成功,得到长足发展。因此,针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来讲,核心竞争力观念对产生着深远、深刻且全面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丹丹. 核心竞争力理念下的企业文化管理[J]. 青年与社会:下, 2014(6):273-273.
[2]錢立.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J]. 金田, 2011(7):128-129.
[3]罗丹. 浅析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文化管理[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3(10):158-158.
[4]胡艳辉, 尹晓菲, 胡明.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 6(3):67-69.
[5]胡秋梅.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0(11):159-160.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当代企业;管理理念;影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新时代发展特征,且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优质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一经发展到新的阶段。核心竞争力最早由哈默与帕汉拉德在所编著的《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其相关观念对整个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产生着深远、持续性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就核心竞争力观念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作一探讨。
1.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的发展历程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讲,其思想能追溯至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亚当?斯密等人所提出的微观经济理论。18世纪70年代中叶,斯密在其所编写的《国富论》一书中并明确提出,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对企业的整体劳动生产效率起到决定作用,其对企业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讲,其所注重的是企业间的能力分工;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能力分工而言,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20世纪20年代中期,马歇尔结合当时经济发展实况,提出了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间、不同产业间以及企业间的差异分工,而且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此种分工与各自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存在紧密关联。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伊迪丝?彭罗斯在其所编写的《企业成长论》中指出,企业的整个成长过程均对企业内部能力资源有强烈的依赖性。另外,盖瑞?哈默所编写的《公司核心竞争力》(1990年)、《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1994年),理查德?尼尔森编著的《经济变革成长论》(1982年)等,均较大程度上推动与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推新与完善。虽然现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却已达成普遍共识。
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内核
2.1企业实为一个能力结合体
基于表层来讲,企业主要构成要素为:(1)无形的规则化资源。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等,除此之外,还包含企业的文化、道德及伦理等。(2)有形的物质资源,如企业建筑物、占用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存活及各种工具器具等,另外还有企业对外投资、企业雇佣的各类人员及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等。无论是无形的规则资源,还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均为企业的载性物质,都是其关键构成;而隐藏于此些要素后面的能力与水平,方为企业持续、高速、稳健发展的基础动力。针对企业所拥有的能力来讲,实为其长时间学习与积累的必然结果,其不仅与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之间有紧密关联,而且还与企业的经历、追加要素投入等因素之间,同样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存在比较典型的路径依赖性。而对于企业能力而言,其充斥在企业组织规划、战略规划、具体的文化氛围以及员工素质当中,因路径依赖的能力与作用依托于企业,因此,如果企业的任何一构成与企业相脱离,那么均不会具备完全的“能力”,所以企业实为一个特殊综合能力体。
2.2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企业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一种特殊且无形的知识与能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经营日渐世界化,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的今天,竞争的成功已经不再被当作实施市场战略的结果,而且也不再当作稍瞬即逝的产品开发,而是企业不断拓展对外市场,持续开发、研究新产品的特殊能力体现。企业所拥有的持久性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自身,乃是相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加高效、更为迅速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是相比竞争对手更加直接、准确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现实当中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战略以及技术水平优势等,均为推动企业智力资本发展的潜能产物。
2.3持续、高效、合理的利用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
针对企业的战略来讲,可将其划分为技术战略、产品战略与市场战略,对于此些职能战略而言,实为企业显性化与外在性的战略类型。而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如果单凭自身的某一项或多项优势的职能战略,最多仅可以得到短暂的优势,只有从根本上出来,全力追求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身真正屹立在长久不败之地。针对具有动态性、持久性的核心竞争力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或达成既定战略目标的基石与动力源泉,而企业要想从不断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持续修炼与完善中,增强企业自身的资产量,增加不可模仿的知识,
3.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所具有的影响
3.1从原先的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争夺,积极向核心性中间产品市场份额转变
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可得治,企业间所存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最终产品间的深度化竞争,但从根本上来讲,却为企业间能力水平与素质的競争,著名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在其所编著的《竞争大未来》一书中层明确指出,企业之间所具有的竞争性,主要有如下4个层面的表现,并且还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竞争层级,其一,对构成核心竞争力各个要素进行深度开发的竞争;其二,整合此些战略要素的竞争;其三,关于各种核心性、关键性中间产品之间的竞争;其四,关于各种核心性最终产品之间的竞争。所谓核心性产品,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即为企业最终拥有的,以实物产品的形式而被呈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前两个层次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阶段,而对于中间与最终产品来讲,其乃是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针对企业间所存在的竞争来讲,实际可理解为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间的全面、深层化竞争。而关于核心性中间产品的竞争而言,则为企业整个竞争层级当中最核心、最最忌的竞争环节,如果企业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住核心性中间产品的竞争主动权,那么其在整个市场中,就真正把握了绝对主动权,并且还能得到关于最终产品的绝对竞争优势。 针对传统类型的企业管理观念而言,企业需要牢牢掌握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其特长的关键性产品,仅用此完成自身最终产品的生产。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力来讲,其并非是最佳、最优秀的,另外,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能力上,也是相对有限的,因而对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具有限制或制约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战争,其它企业同样以被迫姿态积极开发自身产品,因此,代表企业自身优势的中间产品,同样面临着诸多复杂的调整。而核心竞争力观念曾指出,对于企业的中间产品来讲,如果其拥有或表现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征,那么针对此时的优势企业而言,便需要鼓励、引导竞争对手,选用本企业的核心竞争产品,将其当做他们日常生产运转的主要生产部件,并为其提供日常运作、维护的各项保障工作。比如佳能,其便拥有关于激光打印机驱动机的核心技术,借助此技术优势,佳能将此技术不断卖给惠普、苹果等企业,最终结果便是,佳能打印机驱动机在整个市场当中占有的份额,与其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较,要远超于后者。如此一来,企业除了较好的对其他企业的最终产品市场实施了有效控制之外,还阻断或抑制了竞争对手对自身核心中间产品技术的开发尝试。
3.2从之前的仅重视做好全面管理工作,向重视做好关键环节的管理转变
伴随企业规模的日渐扩大,经营环境的日渐多样、复杂,使得企业的整个管理工作变得越发的复杂。针对传统形式的企业管理而言,其仅重视管理的针对性与全面性,要求企业将围绕经营管理的各项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位,比如全面财务核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希望企业全体员工对管理工作均给予重视,且主动参与到管理当中,做好全部工作。而现实当中,因资源的缺乏与限制,许多企业难以做到上述工作。尤其是企业稀缺资源的均化利用,势必会造成企业出现事事均管,但均管不好的尴尬境地。
对于企业经济学来讲,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怎样实现企业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产出。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所倡导的是集中原则,强调企业要将自身的人、财、物力,均集中到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所开展的各项核心工作或环节当中,而对于那些并非核心工作或环节,则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即可,能够满足日常运转便可。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那些核心环节得到加强与优化,其便能够发挥出带动其它环节的作用。而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需要集中时间、精力与资源,强化核心环节,提高其绝对优势,最终将其转变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基于竞争层面来考量,一个企业日常运作的各方面均不错,仅能够从基础上确保企业拥有较强的一般性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只有核心性、关键性竞争力得到加强,且明显好于竞争对手,那么才能帮助企业具备更加全面、优越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企业间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掌握主动权。
4.结语
综上,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讲,其所追求的是推动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就有划时代意义,其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迈进、新发展。其不仅为战略观相关理论的研究,拓宽了渠道,开辟了领域,而且还对当代企业管理观念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借助此理论,使得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大成功,得到长足发展。因此,针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来讲,核心竞争力观念对产生着深远、深刻且全面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丹丹. 核心竞争力理念下的企业文化管理[J]. 青年与社会:下, 2014(6):273-273.
[2]錢立.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J]. 金田, 2011(7):128-129.
[3]罗丹. 浅析核心竞争力下的企业文化管理[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3(10):158-158.
[4]胡艳辉, 尹晓菲, 胡明.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 6(3):67-69.
[5]胡秋梅.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0(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