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滦平话

来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滦平古时是北方少数民族聚集地,明时是“蒙汉分治”瓯脱地,清代成为塞外京腔地,现今是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明时瓯脱地、清代满汉语言转换后形成的北京官话是现代滦平话形成的语言背景;清前中期占产立庄、木兰秋狝、避暑山庄、八旗驻防、行宫驿站等是其形成的基本路径;道光年间开始的承德“陪都”地位衰落,导致话语中京腔京味消退,使之区别于北京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北京音系)为标准音成就了今天的滦平话,使之成为自然状态下高度接近普通话的地方话.
其他文献
历来日本辞赋写本受到的关注不足,现有的对辞赋文本的整理与考订远难称精核良善.日本辞赋写本整理中最直面的基础课题就是标点问题和文字问题.又因为辞赋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日本作者写作的性质,促使前述二者更趋于复杂化.通过在日本辞赋写本整理工作中的实践经历,收集胪列出辞赋整理中出现的标点和文字问题及其相应对策,以期探讨辞赋写本整理中的问题点及其解决之方法.
《令集解》为了解释令文字词,引用了大量各类中国典籍,这些记载经注释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排列,产生了新的叙述效果和故事性,原本关联性不强或不具备关联性的引文,在注释者的编排下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文本变异由此出现.可见,这类由古代日本人所撰注释类汉字文献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是儒学东传过程中重要的桥梁和媒介.
賀方回詞集的版本,分《東山詞》和《賀方回詞》兩大系統,而《東山詞》系統皆出自宋刻殘本《東山詞》卷上.歷來學者對此系統的版本源流論述並不清晰.至明末,又有毛氏汲古閣未刻詞本《東山詞》及其所衍生的諸本流傳.而清代乾嘉時期的星鳳閣鈔本《東山詞》乃探索賀氏《東山詞》版本源流的關鍵線索.此外,通過梳理《東山詞》的版本問題,我們發現了賀方回名諱或不作「鑄」,而作「鑄」.
劉壎是宋末元初的詩文名家,不以詞作見稱.劉壎詞今存三十首,最早見於清康熙時劉凝所編十一卷本《水雲村吟稿箋注》;道光十年,劉斯嵋愛餘堂重刻《水雲村吟稿箋注》十二卷.民國初期,朱孝臧《彊村叢書》本《水雲村詩餘》實即《水雲村吟稿箋注》卷一二「詩餘」之單行别出,此後《全宋詞·劉壎詞》又以《彊村叢書》本爲底本編録.然而《彊村叢書》本《水雲村詩餘》和《全宋詞·劉壎詞》在校刊過程中皆有不遵從底本的文字改動情況,今天閲讀、利用時當予特别注意.
張炎《詞源》關於「意趣」有三則論述,不同版本中表達稍有差異,尤其是「意趣」篇首句差異最大,主要在「詞以意爲主」或「詞以意趣爲主」之間徘徊.雖然宋本已佚,無法考證張炎的本意是哪一種.但從詞的發展角度看,「詞以意爲主」與「文以意爲主」、「詩以意爲主」一脈相承,符合中國文論的表達特點.若從對詞人的胸襟嗜好和作品的句法要求看,《娱園叢刻》等版本中「詞以意趣爲主」的說法也同樣具有合理性,既體現了兩宋作詞新的審美標準,似乎也更符合張炎詞論的原本主張.
二十世紀以來,圍繞王沂孫生平軌跡、入元出仕等問題,學界漸有一定共識.然胡雲翼、胡適二先生則徑目之爲「失節詞人」,一時毀譽參半,褒貶難平.王沂孫以宋遺民自居,篤尚氣節,實未嘗負師友期許.又因碧山詞寄託深婉,章法縝密,堪與夢窗、清真頡頏.清人論詞法者,遂有「問塗碧山」之說.一代詞宗唐圭璋先生在論及宋季詞人時,亦稱許碧山與草窗、玉田三人爲「詞壇翹楚者」,足見其詞藝成就.玆在前人考證基礎上,並藉助官方文檔以及王沂孫與友人周密、張炎之間交往資料,考稽真相,以王沂孫生卒年时间:約生於(一二三二—一二四八)年之間,卒於
晚明詞人魏浣初的生卒年,近年來的出版物雖有揭示,但不够準確.本文通過黎遂球代葛徵奇所作的祭文,確定魏浣初卒於崇禎十一年,并對方志中所記魏浣初在崇禎十一年後的活動情況,在史源上一一作了辨析,說明這些記載均不可靠,從而維護魏浣初卒於崇禎十一年的考證結果.對魏浣初的生平經歷,結合其存世的兩種文集,作了較爲詳細的梳理.
作为汪曾祺早期作品的代表作,《复仇》无疑是其运用小说技巧进行创作的典型.作家通过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在不同的叙述声音中,传达出自己对生命主体性的理解与推崇.在对传统复仇母题进行再阐释的基础上,汪曾祺在复仇者弃仇的背后,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的思考,对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希望.此外,小说修辞与道德化、伦理化之间的承载关系,为复仇者的弃仇提供了更多阐释空间的同时,也对当前小说的写作劣势具有极大的启发、引导意义.
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多表现阶级斗争和民族苦难,但并没有完全丧失五四时期的个体私语.通过对其创作的小说《新的信念》再解读可发现:主人公陈老太婆形象集民族救亡集体意志与知识分子个体思考于一体,展现着丁玲思想深层的冲突与矛盾,最终光明结尾的设置也可以看出其为寻求两方的平衡所作的努力.
對故國及其故國生活的回憶是宋金遺民詞的重要內容,詞人的故國記憶不僅是個人經歷和情感體驗的記録,也凝聚著他們以詞存志、以詞存史的深遠用心.在經歷了個人記憶的泛化、集體記憶的文學化以及文學交往行爲的强化之後,宋金遺民的個人記憶以詞爲文學載體進入到文化心理層面,成爲文化記憶.從文學的角度,一方面,遺民心態與歷史意識的融合,突破了個人表達的局限性,承載著個體面對時間和命運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詞人對元宵節序的「紀念碑化」又彌補了個人記憶同化帶來的扁平化傾向,而群體性唱和與雅集也不斷給予這些記憶以活化可能,從而以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