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好切入点,教研组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也是指导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最主要的团队。文本以某小学数学教研组及12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2016学年起持续两年跟踪研究该教研组如何通过“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突破频率低、参与意愿低、评价低的教研活动困境。研究数据表明“一课比较”教研形式以“三提升”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提升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积极性;二是帮助教师较好地掌握课例研究的方法,从科研成果和MPCK水平两方面较为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促进教研组建设成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组织。
  【关键词】教研形式 课例研究 教师发展
  教研组是基层教师间协作的非行政性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笔者对某小学全体数学教师2015学年参与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研活动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鸡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问题。
  第一,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频率低。某小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参加4次教研活动,但2015学年数学教研组组织的5个类别37次教研活动中,每次参与人数少于50%的教研活动占35.13%,参与人数大于75%的教研活动仅占21.62%。
  第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意愿低。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意愿调查表明,教师出于“自愿”参与“校内的听评课”和“磨课活动”的程度最高,但不到60%,教师们参加其余四项活动的兴趣都比较低,因為“学校要求”参与比例最高的是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
  (一)对教研时间的创新
  “一课比较”教研活动使得课例的研究时间分别向前和向后进行延伸,用课前的研究为课中的课堂观察和课后的研讨奠定基础,使得观察和研讨更具目的性。课中的研究仅仅只是课例研究中的一部分,课前、课中、课后三者的研究循环往复。同时整个教研组至少投入1个月的时间对1个具体的课例进行研究,甚至可以打破学期乃至学年的限制,打破以往教研活动课前和课后不研究,上课才研究的窘境。
  (二)对教研角色的创新
  “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改变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角色,使其不再是简单的听课者(配角) 上课者(主角)。用不同的研究任务驱动参与的教师投入课例研究,让以往仅仅只是听课的教师带着已有的课例研究成果进入课堂,又从课堂中带着问题继续研究,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
  (三)对合作形式的创新
  “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弥补了个体课例研究时间与精力有限的短板。每一个新课例的研究都要求教师们重新寻找合作伙伴,每两年平均每位教师有7次与不同教师合作进行研究的机会。1位教师从1个角度深入研究,又让整个团队从多个角度拓宽研究,使得个体与团队相辅相成。因此既尊重了教师作为个体的意义,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研组的团队作用。
  二、“一课比较”教研形式的三提升
  上述某小学在实施“一课比较”教研的两年时间中,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组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三提升的局面。
  (一)提升教师课例研究的积极性
  在实施“一课比较”教研形式的两年中,教研组共研究了12个课例,开展了72次教研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总人数是651人,教研活动总时间是268个小时,平均一学年36次,一学期18次,一星期1~2次,单次参与教研活动人数高于75%的就有45次,占62.50%,低于半数的仅占13.89%,出勤率远远高于实施该教研形式之前的出勤率,教师们从过去被动按学校要求参与变成了自发行为,而且教师认同“一课比较”教研形式提升专业发展各项内容的比例高达80%。
  (二)提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水平
  1.促进教师MPCK水平的提升
  在参照 TEDS-M2008 、鲍尔团队、鲍银霞建立的 MPCK 评价框架,结合小学数学的实际,本文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9个观测内容,选择、改编、自编测试题,组成测试卷。测试卷设计了9个问题情境,包括16个问题。对某小学的12名数学教师分别于2016年的9月和2018年的9月实施了两次 MPCK测试(试题难度基本一致),根据测试分数将教师的 MPCK 分为 5 个表现水平:水平I(0~29.5 分)、水平 II (30~49.5 分)、水平 III(50~59.5 分)、水平 IV(60~74.5 分)和水平 V(75~100 分)。
  根据两次的MPCK水平测试的结果,5名教师的MPCK水平上升到高一级的水平,3名教龄2年内的职初教师的MPCK水平上升到高二级的水平,4名教师维持原来的MPCK水平,但分值得到了提升,这表明“一课比较”教研形式能提升教师的MPCK水平,对职初教师的提升尤为显著。
  2.提高教师的获奖率
  在实施“一课比较”教研形式的两年后,学校12名教师从原来人均每学年获奖3次上升到9次,令教师获得内在成长的同时收获了荣誉。
  (三)提升教研组对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
  1.满足教师社交的需求
  “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为教师个体提供了与其他教师深入合作的机会,既有小团队的合作机会,保证个体的参与度,又创造了大团队的合作机会,保证研究的全面性,使得教师在团队中成长,使团队在合作中成长。
  2.满足教师尊重的需求
  “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让教师在每一次的研究汇报中(包括观点汇报、课例展示、活动的主持、讨论发言)都有机会向整个团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了教师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了教师被群体尊重的需求。
  3.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课比较”的教研形式抓住了教师作为个体的最高需求,也就是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满足,由内而外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自信。
  因此对教师教育而言,满足教师专业的提升是吸引教师参与活动的关键,这才是真正能激发教师内需的重中之重。而“一课比较”教研形式为教师的教研活动形式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证研究,为教研组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新思路。
其他文献
潜伏的“糖”
期刊
说起《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精彩的不只是剧情,还有编剧的脑洞——从销金断玉的光剑,到反重力机器人;从成群结队的X翼战机,到贴地飞行的悬浮车;从光波移动物体,到电光束华丽对决……其实,现实中不乏高科技星战的影子和雏形,未来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  看过《星球大战》,你的梦想一定是拥有一把未来终极武器——光剑!嘿,别再挥舞着你那晶体管制成的发光玩具四处炫耀了。告诉你,真正的“光剑”已由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研
【摘要】许多教师比较重视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却往往忽略课堂小结的作用,或者是因为时间有限等各方面原因,课堂小结仓促地一带而过。但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还是看课堂小结。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小结,不断地巩固知识、理解知识。   【关键词】课堂小结 反思 建构 拓展   【课堂实录】   1.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教师板书:图形
【摘要】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是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为目标追求的教学方法。依靠结构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本文结合“分数乘整数”一课,通过联系旧知,寻求起点;对比分析,加强沟通;丰富素材,紧扣本质;自主练习,创新应用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理性的思维体系,使学生以结构化的眼光去看待学习过程,进而掌握学习技巧。   【关键词
今天,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朗朗上口地说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大家普遍认同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的时候,于漪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种认识上的突破,无疑是革命性的超越。  无论做教师还是当校长,于漪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本位。她注重课程教学三个维度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积极倡导并自觉践行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素质
【摘要】借用计数器理解算理可以使计算思维可视化,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但是,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重视学生的现实经验。数学新旧知识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让学生经历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是不断生长的,从而自然生长知识。   【关键词】算理 思维可视化 学情 双向建构   在教学中,笔者先后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本期因故休刊
期刊
研究成果创新点  我的家乡在太湖边的阳山荡,美丽的白鹭在这里安了家。白鹭是一种娇贵的动物,对生存条件的选择非常苛刻。如果人为干扰、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聚集,势必影响白鹭的生存繁衍。于是,我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保护建议:借助阳山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的有利契机,严格管理和开放景区;通过橱窗宣传、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当地群众和游客宣传阳山荡生态环境以及白鹭保护的知识。  研究感受體会  我
为什么我们养的小鸡,大多数都是公的呢?  养鸡场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售卖鸡肉,就是售卖鸡蛋。雏鸡出壳后会面临雌雄筛选,留下母鸡饲养下蛋,所以市面上的鸡雏大多数是公的。  炸鸡为什么好吃?  炸鸡外焦里嫩,外面包裹的一层面粉被热油瞬间炸熟,而里面的鸡肉几乎是被高温“蒸熟”的。松脆酥香的外壳牢牢锁住了鸡肉的鲜嫩多汁,所以吃起来特别美味。  雞是世界上最多的家禽  作为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如今,鸡的数量占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主题阅读与习作》的教学中,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融通,通过对文本结构性解读,理解并掌握篇章概念;指导学生多维仿写,优化语言表达;依托文本搭建层阶,开展有效的习作指导。  【关键词】主题阅读与习作 架构 仿写 层阶      《主题阅读与习作》的教学课堂,读写是并重的,但这种并重并非是各领风骚,平分秋色,也不是1 1=2的简单累加,而是1 1>2的化学反应。我们以感悟表达为核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