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革修故宫的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傅赵崇茂退休时,塞给李永革一张纸条: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这几个字他一直记在脑子里。“古建修缮是一辈子学习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他说。
  第三代工匠
  李永革所在的故宫修缮技艺部位于故宫外西路,这里原来是内务府造办处。当年造办处下有24个工坊,网罗了全国的能工巧匠。
  李永革是1975年来的故宫。两年前,他从修缮技艺部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却比以前更忙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他必须争分夺秒地把这门手艺传给下一代。
  李永革第一天来故宫上班,一下子就被震住了:“这么大的宫殿群,是怎么修起来的?”他被带到一个名叫赵崇茂的师傅跟前,当时赵师傅身边已有两个年轻人在学艺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故宫经历了三次大修,这三次大修也造就了故宫三代工匠,李永革是第三代。第一次大修从1949年干到1954年。当时,故宫博物院邀请了在古建八大作——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中,10位身怀绝技的老师傅进入了故宫,他们也就是第一代故宫工匠,这10位老师傅后来被尊称为“故宫十老”。李永革的师傅赵崇茂其时还只是一名学徒工。
  第二次大修是从1973年干到1979年,此时,赵崇茂这代人已挑起了故宫工程队(修缮技艺部的前身)的大梁。当时,工程队又对外招聘了300名青年,李永革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大修是从2002年开始的故宫10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预计要到2020年才能全部结束。以李永革为代表的第三代故宫工匠正式登场,李永革更是担任了很多重大工程项目的负责人。
  不一样的故宫修缮
  李永革说在故宫当木匠,肯定不会一上来就让你去修大殿,开始也就是跟在老师傅的后面打打下手,今天修个隔扇,明天补根柱子什么的,“我应该算是赵师傅的徒弟,但时间一久,其他老师傅也都成了我的老师。“同样的事情,这个师傅已经和你讲得很清楚了,那个师傅走过来又问你明白了没有?我仍说不明白,便又能听一遍。一个事情不同的师傅从不同的角度给你讲,印象就更加深刻了。”让李永革感动的还有一位叫安海的老师傅。“刚学徒那会儿,有一次他叫我跟他去干一个活儿,我原想也就是让我去给他打个下手,没想到他竟主动让我在木料上画线、开凿榫卯,我想他这是要主动培养我啊!”
  皇宫与民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大,因为房子都大,使用的木料也大,而木料越大,工匠画线时的心理压力也越大。所谓“三分画线七分做”,“画错一道线,就能废掉一根大梁,这责任得有多重!”李永革说,老师傅画线之后都不是马上去砍或锯,还要留半天时间,过过脑子,复复尺寸。
  故宫的修缮要遵从“四原”原则,即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型制。工匠使用的都是传统工具,如画线用的是墨斗、画签、毛笔、方尺、杖竿、五尺;加工制作木构件用的是锛、凿、斧、锯、刨等。没有起重机,所有建筑材料都是用手推车来拉,遇上超大的料,还会用到滑轮组。只有在不影响体现传统工艺技术手法特点的地方,如开荒料、截头,才可以用电动工具,“老祖宗聪明得很。”李永革说,“比如‘排杖竿’,就是拿一种四方截面的木杆去量柱子、梁架、进深等,然后在竿子上做标记。”李永革边说边拿出两盒卷尺,然后在纸上量着画出两条10厘米的线段,两条线居然不完全一样长。“10厘米的误差就这样了,要是用它去量20多米高的柱子呢?差一点,榫卯就合不上。老祖宗的方法看似笨拙,但更实用。”
  以前拜师学艺,是“三年零一节”——不是说三年的时间过去,再随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你就可以出师了,而是说你要在师傅家做“三年零一节”的用人,师傅才会正式教你手艺。“三年之后,我们还真有个考核,就是做一扇十字条的木门,做出来了,没什么毛病,就说明你技术过关了,但经验还差得远呢。古建修缮是一辈子学习的事儿,每次都有你没见过的东西。”李永革说。
  1981年故宫要修东南角楼,李永革主动报了名。故宫的角楼是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修复的,1951年西北角楼、1959年东北角楼、1981年东南角楼、1984年西南角楼。“我们工程队的木工都以能参加角楼的修缮为荣。因为角楼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缺乏规律性,四个角楼四个样子。—般人形容角楼是9梁18柱72脊,其实比这要繁复多了。三层屋檐共计有28个翼角,16个窝角,28个窝角沟,10面山花,72脊之外还有背后掩断的10条脊。屋顶上的吻兽共有230只,比太和殿的吻兽还多要出一倍以上。”
  在此次东南角楼的修缮中,李永革还接触到了斗拱的做法。斗拱是较大的建筑物柱子和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它可以将支出去的屋檐的重量先转移到额枋上,再转移到柱子上。斗拱有“三多”,规矩多、尺寸多、讲究多。“乍接触时,头昏脑涨,逐渐才觉得有意思。”
  除了斗拱之外,角楼落架大修时拆下来的木构件数量极其庞大,怎样才能保证将它们复原回去,也有技巧。“老工匠是靠标写‘大木号’记录位置信息的,它比ABCD或1234更加准确。以前的木匠认识的字很少,但至少要掌握20个字,即‘前后老檐柱,上下金脊枋。东西南北向,穿插抱头梁’,有了这20个字,就可以准确地记录每个构件的位置了。”
  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的--故宫太和殿的修缮是李永革主持过的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太和殿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最能体现大修难度的便是属于瓦作的“苫背”环节。“苫背”就是在房顶做灰背的过程,“有旬口诀是‘三浆三压’,也就是要上三遍石灰浆,然后再压上三遍。但这是个虚数。今天是晴天,干得快,‘三浆三压’的硬度就符合要求了,要是赶上阴天,说不定就要‘六浆六压’才能符台要求。”
  和石灰也有学问。李永革在琢磨透—件事后,总喜欢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给工人们作讲解。“石灰在建筑上用得很普遍,但是用的地方不一样,和法也不一样。就跟和面似的,比如做面条,面要和得硬,做烙饼,面要和得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做学徒时,赵祟茂师傅就经常提点李永革:“你小子‘筋劲儿’不对。”但什么是“筋劲儿”呢,李永革说:“就是对分寸和火候的掌握,用力大小,干活时间长短和材料使用多少等等,至于怎样才算‘筋劲儿’对了,那就得自己去摸索了。”   太和殿当时出现了屋顶瓦面塌陷的状况,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带着施工队揭开屋顶上檐东西两山面进行检查,结果又有了意外的发现,“此前,专家都一致认为太和殿屋顶的苫背应该是最高等级的铅背,所以在做方案时,我们也选了铅背的做法。但实际上太和殿屋顶的苫背采用的却是最简单的灰背,即先在望板上涂一层约两毫米厚的桐油,再在桐油上铺一层八到十厘米厚的白麻刀灰,然后再在白麻刀灰背上直接铺瓦。为尊重历史,我们最终也选用了这种做法来进行修复。”李永革说。
  彩画绘制是太和殿维修工程的重要一环。施工前,李永革多次到现场勘查并与老照片比对,发现太和殿外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绘制的彩画纹饰随意,有很多都是当时画工们的即兴发挥,与历史原貌不符。而太和殿内檐的彩画则完好地保留了清中早期的面貌,因此需要重做外檐彩画,以重现历史风貌。
  2008年,当太和殿去掉围挡,重新对外开放的时候,李永革还在忙碌一件和太和殿有关的工作——撰写《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李永革说。他曾经去日本奈良的药师寺参观,发现那壅建于公元680年的寺庙存留下来的维修笔记竟多达1000多本,这让他深受触动。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之后数次因火灾重建。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和殿又经过了大大小小6次修缮。但在2008年之前,唯一可查的详细记录,仍是康熙年间写下的那本《太和殿维修纪事》。
  传承之忧
  李永革从来都觉得精力旺盛,平时经常下工地,直到2003年的一天,他在爬高时,突然感觉有些吃力,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年轻了。那一年,他47岁。“再看看和自己同一批进来的人,有高血压的、有心脏病的,这些个老年病都提早光临了。”这让他感觉到了技艺传承的紧迫性。
  2005年,李永革在故宫搞了第一次隆重的拜师会,把第二代工匠和第三代工匠的师徒关系正式明确了下来;2007年,他又组织了第二次拜师,他从参与故宫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队中选出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第三代工匠带。然而,他们却称不上第四代工匠,随着大修告一段落,这些工人都相继离开了故宫。“你也可以把这看成‘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他自我安慰般地说道。
  最被李永革寄予厚望的是2013年修缮技艺部面向社会招到的15名学员,他们被分成瓦木和油石两个组。“因为瓦作和木作,油彩作和石作彼此间都有相通的东西。现在年轻人文化水平高,学东西速度快,没必要单打一。”
  第三代工匠手把手地给予了这些学员最好的指导。在李永革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屋子里,—个学员正在一丝不苟地做着砖雕。“这个叫作‘透风’,在靠近柱子的墙壁上下各有一块,上面有眼儿,为的是能让空气流动,柱子不至于糟朽。”李永革介绍说:“—个好的‘透风’要花费一个巧手的雕工一两天的时间,哪儿雕花朵,哪儿雕瑞兽,都有讲究。”
  李永革说,故宫是明清两代建筑的活教科书。“比如一个大殿里,—个木构件朽了,人们都想要换掉它,可是它有可能偏偏就不能换,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才能说明它的建筑年代,换掉后就历史信息不明了。”目睹外来施工队里一些“昨天还在地里刨白薯种白菜,今天就来修文物”的工人极不专业的操作,李永革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会把故宫的特征给修没了。“到时候故宫就不再是故宫了。”
  但是这拨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能不能留住,还不好说,他们现在还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缺少参与大型工程练手的机会,二是他们也没有被编入故宫正式人员编制,“都是30多岁的人了,全都拖家带口的,经济压力大”。到现在,15个学员还剩下9个。他们还会成为和李永革一样,修一辈子故宫的人吗?
  张宁据《三联生活周刊》丘濂、尤帆/文整理
其他文献
《芳草》杂志在湖北英山举行了一场特殊笔会。《芳草》主编刘醒龙与来自鄂东的数十名优秀青年作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与会的青年作家大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历,他们作品的主人公也有着大致趋同的人生背景,下岗、失业,再就是出身贫寒,甚至有人说,每每想到自己那些坎坷的人生经历,就会边写边流泪。  在听了大家的创作交流之后,刘醒龙不无担心地说:“写作最可怕的事,就是只为一己之私而动笔。因为文学一定是用来丰富人生
期刊
1949年4月22日,长江江面上炮火纷飞。19岁的颜红英扎着大辫子,瘦小的她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消灭敌人。这一幕,因为一张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  66年过后,当记者在吴江横扇农村见到颜红英时,80多岁的她尽管记忆有些模糊,但被问起那段经历时,原本昏黄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对着记者连声说道:“江上的船多哪,炮弹也很多,
期刊
80年前的1935年6月18日,清晨,福建长汀,瞿秋白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先是被押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从容微笑;继而走了两华里,来到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草坪刑场,沿途以俄语高唱《国际歌》。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盘膝坐下,微笑着环顾青山碧水,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此地甚好,开枪吧!”慷慨就义。这一年,他36岁。  从被捕到牺牲的4个月里,瞿秋白,这位真理的探索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之
期刊
在大部分酒厂规模化生产而直接将酒桶维护外包给橡木桶厂时,苏格兰百富仍拥有业内罕有的,专属的手工桶匠团队,来维护对酿酒极为关键的橡木桶。  没有一棵橡木是相同的,没有一个橡木桶是一样的,从原始橡木木材到橡木桶的精细制作过程,单桶陈酿中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风味,便是来自于此。  每一位桶匠上任前需经过至少4年的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桶匠师傅们所修缮的每一个橡木桶都必须满足最严格的质量标准,使“生命之水”在经
期刊
王树声戎装在身近半个世纪,早年为革命大义灭亲,在二十余年的战争岁月,阻击、攻坚、游击、防御、突围,历经大小战事无数,遇到的尽是些难啃的骨头,因此对“战略战术”有更深刻的体会。黄麻暴动、鄂豫皖苏区突围、创建川陕根据地、翻越雪山、鏖战河西走廊、太行山抗日、中原突围、大别山剿匪,如此英雄经历,其间成功战例当可大书特书。新中国建立后,王树声相继出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军械部部长、军事
期刊
近日,一篇名为《她居然在家里给儿子办了个画展》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文章讲诉了今年2月14日一场特殊的画展:举办场地在一个小区的一套普通民房内,画的作者是一位8岁的小男孩,受邀参加画展的都是亲朋好友以及同小区的小朋友。从展出的作品看,作者很难称得上有天赋。画展的策划和执行者,也是作者的妈妈王壹告诉记者,决定办这场画展,起因是8岁的儿子祥祥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幼儿园收到的都是开心的心
期刊
北京东城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
期刊
国学大师王国维学问精湛,但长相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一米五左右的个头。龅牙,微须。面色苍黄,凸凹不平,无神的眼睛。塌鼻子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至于穿着更是邋遢,一年四季穿着不合时宜的粗旧衣服:藏青夹袍、紫缎背心,瓜皮帽下扎着一条猪尾巴一样的小辫。性喜沉默,声音黯哑,且口吃得厉害。  一次,一位日本学者慕名造访,来到住所前恭恭敬敬地问:“王先生在吗?”一会,出来一个小个子,相貌丑陋、垂着辫子。“我找王国
期刊
著名画家:袁辉
期刊
提起江珊,人们第一反应还是20年前《过把瘾》中美丽自我的杜梅。和王志文的初次合作就火遍全国,江珊的荧幕之路起点极高,加之典雅甜美的长相,大气细腻的演技,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上天赐予她的礼物如此丰厚,她似乎天生就适合站在聚光灯下,过着光鲜亮丽、被所有人瞩目的明星生活。但是,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选择了一条踏实稳健的实力演员之路,还在盛名之时结婚生女,移民美国,在异国他乡过起了普通家庭生活,每日为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