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显然是广大同仁共识,如何将学生引上阅读正道,无疑是个重大课题。笔者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殚精竭虑,努力探索,似有体会。现将如何调动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的一些浅见拙知及未必成系統的尝试聊述一二,冀与同事共切磋。
一、做好摸底,掌握阅读现状
为了获得学生阅读现状的详细资料,普遍推开阅读,笔者首先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除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家庭藏书基本信息外,在列项目有“阅读经历”“喜读书目”“每日阅读时间略估”“受益情况”“今后阅读计划”等等。采用问卷和家访相结合办法,以求真实。汇总之后,分为三类,其一为喜欢阅读且有一定量的(约占30%),其二是阅读起步量显然不够的(约占40%),其三是尚未进入正式阅读的。对此,分别加以点赞、鼓励和督促。此举不日,小惊喜出现:有催家长买书的,有向家长及朋友借书的,有请求老师推荐读物的,也有咨询读书方法的。总之围绕阅读学生家长皆有动作,给人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由此悟到并非学生不读,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或不具体,方法欠妥。
二、多渠道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不爱阅读,病因多为缺乏兴趣,尚未从中受益。调动兴趣显为关键。古人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调动兴趣不以简单说教为能事,越务实越好。比如为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浅显易读,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读物,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儿童文学》,第一步是有书可读,如果连书的问题也不及时解决,何谈阅读?有书也不见得爱读,读的进去。为了营造班级阅读氛围,笔者在教师后壁布置了“开卷有益”栏目,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汇报阅读书目,概括大意,受益情况,间周一期(限于16开二号字一张,便于浏览),撤下归档,两期一评,对读好书受益多的及时表扬;对阅读刚起步的亦当点赞加油。,那些平素缺乏阅读兴趣的迫于大形势,也不想尴尬,勉力读起来,轮到汇报也能上墙。如此则最大限度地消除阅读空白,向普遍发展。
笔者还在语文课堂前三分钟设有“科学家故事我知道”演讲,一课一人,依次轮流,班长指定,告知提前准备。为了演讲不掉链子,阅读较少的或弄书或求助,届时侃侃讲来 象摸象样,岂不妙哉?
笔者兼任班主任,对班会课也多有改进,构想出“我爱阅读”“阅读真好”“向影响致敬”“唐诗大背诵”。一类主题班会,照顾到点更要照顾到面,让每个个体都去展示阅读成果,细想起来。一旦进入了阅读,学生日常行为也会水涨船高,用不着婆婆妈妈唠叨不休。
举个例子,有位学生不喜阅读,行为相对差些,笔者偶然灵感触发,何不从小人书读起或可见效?于是为该生搞到几本小人书试着读,并嘱与老师交流,真的管用,读起来了。兹后因势利导,又读了《杨红缨精选作品集》,并说“合胃口”“有意思”。问及阅读打算时,该生说本学期要读《鲁滨孙漂流记》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于此想到教育界盛传的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三、点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阅读起步后,各是各的读法各是各的习惯,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一般而言,精读、多想(咀嚼消化)、多记(包括摘抄)、多运用(口头表达、写作)是好读法。这些细节的落实,既不易操之过急,也不宜诸多限制,慢慢渗透为好。首先是读起来,方法逐步探索交流。发现好读法及时表扬,加以倡导,也许会有效尤,起码对那些求量不求质的滥读现象有警示作用。需要关注的是所读何书,健康与否,凡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皆不可读,要尽量推荐少年必读之书,让学生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培养出来的。其核心是“坚持”二字,天天阅读,捕捉转瞬即逝的时机去读,静下心来真正进去忘我的阅读状态。当然,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得假以时日,潜移默化。有老师搞过春游、夏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行前告知文明出行文化旅游,带一本好书途中阅读。坐在旅游车上,人人一卷在手,个个专心阅读,其场面之感人,连司机乘务员都啧啧称道。于是,我每学期利一天带学生去图书馆一两次,取名“读书日”,在书世界遨游一整天,浏览之余,各有所读,也各有所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责任之一便是为学生提供“活水”,使学生阅读成为常态,一日不可缺,一日不可废。
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坚持不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成年人尚且坚持不下来,孩子更不必说了。我们工作的难度也在于此。谁能突破这个难点,谁就是一个高明的园丁。还有老师的尝试是充分利用微信,建立与家长群聊,闲暇家长闲聊,叮嘱坚持阅读之事,多数家长乐于配合,监督孩子很给力,老师获得准确信息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合力、一种默契,基本上效果还可以,
有人担心阅读挤占了学生作业时间,或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其实不然,语文老师征求过其他科任老师的意见。他们认为阅读不仅不影响,反而有所促进。拥有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也得以提升,包括品德修养在内,均构成正比例关系。
坦率说,我的阅读探索刚刚起步,也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我不奢望立竿见影,只觉得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视野,完善人格,实现蜕变,故而鼎力摸索,大着胆子尝试,不知同仁以为然否?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做好摸底,掌握阅读现状
为了获得学生阅读现状的详细资料,普遍推开阅读,笔者首先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除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家庭藏书基本信息外,在列项目有“阅读经历”“喜读书目”“每日阅读时间略估”“受益情况”“今后阅读计划”等等。采用问卷和家访相结合办法,以求真实。汇总之后,分为三类,其一为喜欢阅读且有一定量的(约占30%),其二是阅读起步量显然不够的(约占40%),其三是尚未进入正式阅读的。对此,分别加以点赞、鼓励和督促。此举不日,小惊喜出现:有催家长买书的,有向家长及朋友借书的,有请求老师推荐读物的,也有咨询读书方法的。总之围绕阅读学生家长皆有动作,给人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由此悟到并非学生不读,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或不具体,方法欠妥。
二、多渠道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不爱阅读,病因多为缺乏兴趣,尚未从中受益。调动兴趣显为关键。古人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调动兴趣不以简单说教为能事,越务实越好。比如为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浅显易读,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读物,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儿童文学》,第一步是有书可读,如果连书的问题也不及时解决,何谈阅读?有书也不见得爱读,读的进去。为了营造班级阅读氛围,笔者在教师后壁布置了“开卷有益”栏目,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汇报阅读书目,概括大意,受益情况,间周一期(限于16开二号字一张,便于浏览),撤下归档,两期一评,对读好书受益多的及时表扬;对阅读刚起步的亦当点赞加油。,那些平素缺乏阅读兴趣的迫于大形势,也不想尴尬,勉力读起来,轮到汇报也能上墙。如此则最大限度地消除阅读空白,向普遍发展。
笔者还在语文课堂前三分钟设有“科学家故事我知道”演讲,一课一人,依次轮流,班长指定,告知提前准备。为了演讲不掉链子,阅读较少的或弄书或求助,届时侃侃讲来 象摸象样,岂不妙哉?
笔者兼任班主任,对班会课也多有改进,构想出“我爱阅读”“阅读真好”“向影响致敬”“唐诗大背诵”。一类主题班会,照顾到点更要照顾到面,让每个个体都去展示阅读成果,细想起来。一旦进入了阅读,学生日常行为也会水涨船高,用不着婆婆妈妈唠叨不休。
举个例子,有位学生不喜阅读,行为相对差些,笔者偶然灵感触发,何不从小人书读起或可见效?于是为该生搞到几本小人书试着读,并嘱与老师交流,真的管用,读起来了。兹后因势利导,又读了《杨红缨精选作品集》,并说“合胃口”“有意思”。问及阅读打算时,该生说本学期要读《鲁滨孙漂流记》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于此想到教育界盛传的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三、点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阅读起步后,各是各的读法各是各的习惯,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一般而言,精读、多想(咀嚼消化)、多记(包括摘抄)、多运用(口头表达、写作)是好读法。这些细节的落实,既不易操之过急,也不宜诸多限制,慢慢渗透为好。首先是读起来,方法逐步探索交流。发现好读法及时表扬,加以倡导,也许会有效尤,起码对那些求量不求质的滥读现象有警示作用。需要关注的是所读何书,健康与否,凡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皆不可读,要尽量推荐少年必读之书,让学生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培养出来的。其核心是“坚持”二字,天天阅读,捕捉转瞬即逝的时机去读,静下心来真正进去忘我的阅读状态。当然,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得假以时日,潜移默化。有老师搞过春游、夏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行前告知文明出行文化旅游,带一本好书途中阅读。坐在旅游车上,人人一卷在手,个个专心阅读,其场面之感人,连司机乘务员都啧啧称道。于是,我每学期利一天带学生去图书馆一两次,取名“读书日”,在书世界遨游一整天,浏览之余,各有所读,也各有所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责任之一便是为学生提供“活水”,使学生阅读成为常态,一日不可缺,一日不可废。
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坚持不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成年人尚且坚持不下来,孩子更不必说了。我们工作的难度也在于此。谁能突破这个难点,谁就是一个高明的园丁。还有老师的尝试是充分利用微信,建立与家长群聊,闲暇家长闲聊,叮嘱坚持阅读之事,多数家长乐于配合,监督孩子很给力,老师获得准确信息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合力、一种默契,基本上效果还可以,
有人担心阅读挤占了学生作业时间,或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其实不然,语文老师征求过其他科任老师的意见。他们认为阅读不仅不影响,反而有所促进。拥有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也得以提升,包括品德修养在内,均构成正比例关系。
坦率说,我的阅读探索刚刚起步,也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我不奢望立竿见影,只觉得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视野,完善人格,实现蜕变,故而鼎力摸索,大着胆子尝试,不知同仁以为然否?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