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底革命5.0时代

来源 :VOGUE服饰与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angy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Giorgio Armani全球彩妆创意总监LindaCantello所说:女性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奢侈品。你看,每个人都要工作,还有孩子和家庭需要照顾……但这不是说你就应该放弃化妆,你要做的只是选一些方便且不出错的产品。”所以,粉底从出现到发展至今,越来越妆效智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方便使用。

粉底1.0时代:从“舞台”到“生活”


  如果不考虑欧洲中世纪那些配方吓人的面部涂彩,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粉底出自于德国的莱比锡城市剧院。歌剧演员Carl Baudin用猪油混合色素成分做成一种可以着色的染膏,用来修饰假发和额头皮肤之间的过渡。后来这种好用的染膏成了演员之间流传的口碑佳品,而Carl Baudin則看中商机,开始将自己的发明进行商业化生产。
  在20世纪初期,粉底还完全是剧院及影视演员的专业用品。当时好莱坞的崛起让演员成为明星,而作为明星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要“完美”,由此便顺理成章地让粉底走下舞台,走进了日常生活,摇身变为爱美女性的潮流之物。

粉底2.0时代:从“自信”到“不自信”


  由此开始,粉底成为高科技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的新战场,分化出液体、膏体、粉末等不同质地,配方也随之不断更新优化,探索着轻薄妆效与遮瑕力度之间的微妙平衡。这段时期的粉底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不少品牌在这个时期找到自己的底妆个性,并将其发展成了独特的标志——GiorgioArmani的粉底家族的概念也在此时被大家熟知,我们也因自己的瑕疵被遮住而变得更加自信。
  近些年,大家都在绞尽脑汁选开发出一款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完美粉底液”。但不幸的是,哪怕是同一款粉底也会因为使用的时间或者地点的不同而影响妆效,Linda说:惭谓足够完美的粉底其实是意味着你要有足够多的选择,来应对你不断改变的皮肤状态。我经常说你要有个"妆衣橱”,里面有搭配T恤的粉底,有搭配晚装的粉底,所以最适合你的粉底就是在最恰当的时间里最适合你的那一瓶。”

粉底3.0时代:从“复杂”到“简单”


  作为粉底使用者的主力军,都市女性迎来了生活被加速、时间被压缩的时代:没时间吃饭,于是有了外卖平台;没时间去做指甲,于是有了_上门美甲;没时间仔仔细细用刷子上粉底,于是气垫底妆隆重登场。
  气垫底妆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粉底=繁琐”的观念。那些曾经因为“嫌麻烦”而放弃使用粉底的人开始找回底妆带来的安全感。但产品推出之初,伴随着携带方便、使用快捷的褒奖以外,那些类似BB、CC霜只是简单调整肤色的妆效也着实遭人诟病。Linda在萌生推出一款气垫粉底这个想法之初,研究了市面上所有品牌的气垫产品,最终决定了[权力]粉底霜的最终配方,正如她所说:“款好的产品一定是用起来很上手又很高效的,它不会让你放弃任何一个方面。”

粉底4.0时代:从“被嫌弃”到“被需要”


  受到气垫底妆的冲击,传统的粉底液、粉底霜、粉饼等自然也加快了自身优化前进的步伐。毕竟传统形式的粉底在妆效方面仍然享有优势:更精准的色号匹配度、更丰富的妆效和光泽,以及可以灵活掌控的细节拿捏等等。
  随着粉底用户群体的扩大和品牌在配方科技上的突破,我们终于迎来了粉底4.0时代,粉底的表现力和3.0时代相比大大提高,作为需要适应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极佳的延展性则大大缩短了涂抹时间,让使用变得简单。 如果你在几年前因为遮盖力弱、厚重、易脱妆、使用麻烦而最终放弃了粉底,那现在是时候再次尝试了o各个品牌的粉底质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延展性更强更容易涂抹均匀,遮盖力提升了_一个段位但色彩却更贴合肤色,涂抹后轻薄自然没有面具感,持久度也普遍达到十几个小时不脱妆。曾经2.0时代对于轻薄妆效和遮盖力之间的博弈,终于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而涂抹时间的缩短无疑会让粉底被更多人接受。

粉底5.0时代:从“不可能”到“可能”


  同5G一样,下一个阶段的粉底也将迎来质的变化。也许我们不用在十几种色号中艰难抉择,也不用备上2-3瓶来适应不同时期的皮肤状态及妆效需求,粉底中或许会加入智能自适应科技,可以根据你的肤色和皮肤状态进行自我调整:上脸即自动匹配肤色,瑕疵区域浓度自动加深,需要提亮的部分光泽度自动提升等等。而这种让使用变得简单的智能基因,也会让粉底彻底普及起来,成为如刷牙洗脸一样理所当然的日常程序。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孙双金老师情智语文所追求的语言发展和情感熏陶的同构共生,和谐的语文课堂是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课堂里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薛法根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中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激情共舞。课程专家叶澜教授的诠释是:“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
一、批注式“随堂化”教学的选择  课改让我们教师思想解放,学生个性张扬,重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放在首位。常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课文哪部分?为什么?说说理由。你读到了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好好读一读,说说理由。尤其在上情感性课文的时候,把孩子上得动情地流泪。流完泪后,学生得到了什么呢?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们心中没有底。过于自由泛化的课堂让语
品德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是属于精心选择的“美好生活图景”,而不是或者说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  一
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更是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平台。在具体的实践指导过程中,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可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指导过程中,有时一次单独的实践活动设计传递的信息不够充分,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热情,此刻有深度的二次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二次设计,激发创意设计  六一儿童节
《锐角和钝角》是在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是借班上课,上课时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使自己的课吸引学生,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携手同行,使学生在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氛围中成长。下面我结合《锐角和钝角》一课,谈谈自己怎样挖掘课堂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过程描述  一、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是调动学生主动、认真学习的根本
当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注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知识点的传授,但忽略了学生强烈的主观学习愿望。教师应在课堂上精讲,提高有效性,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中,应从提问、思考、操作和师生关系四方面构建实效课堂,突显生本理念;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去收获课堂中的学习成果,感受课堂的快乐。  一、“提问”空间——叩启智慧之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我的思考】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建模的学习呢?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把握应用本质,实施有效建模的一些思考。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倍的认识”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情境操作 交流回
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真正创设持久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情景?  在进行构建“快乐合作、自主探究”型课堂的研究中,我体会到要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第一环节采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或合理猜测等方式导入;第二个环节则是目标定位,自
[案例背景]  习作教学一直是所有师生的痛,教师怕教、学生厌写,现今常态下的习作教学要么有些学生抱着作文选在那儿认真“借鉴”,要么就是咬着笔头皱眉深思;要么苍白无力地想象所谓的过程,真是苦不堪言。  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深受老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我的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
小学教育要站在儿童立场,小学语文教学也应站在儿童立场。站在儿童立场教语文,就是基于语文本身,以儿童为本,组织语文教学,也是紧贴儿童心灵层面,以儿童的认知为起点,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经验、情感等开展语文教学,有效地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应该成为学生增长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发源地,然而教师本位、以讲为主的课堂仍然不在少数,语文课堂中儿童这个“我”的本位的缺失,让孩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