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碑中的信息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八三年九月,湖北省黄石矿务局矿史办公室编辑出版了《湖北黄石煤矿史》(内部铅印)。书内辑录了清嘉庆时大冶地区一煤窑穿水淹死十八名矿工后,有关方面(估计是乡级行政机构)撰写的、旨在宣谕县府封井并禁止挖煤的碑文。石碑是矿史办的人员在一座山头的荒坟蔓草间发现的。全文照录于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然人有生之日,岂无死殁之期?为我兄弟,协力掘煤,命运不济,惨遭煤垅(窿)淹毙之厄,殁于嘉庆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元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子时。在于竹墩宕,淹毙一十八名。报明县主陈勘明,见集水浩大,尸首难捞,详明上宪,宪谕做坟立碑,惨痛不忍!何思日月推迁,手足之情难割;骨肉山上,县宪谕封,永垂万古。官山竹墩宕一面,甘结封禁,永远不得开挖取煤。冯姓人等,不得以山没坟;众性(姓)人等,不得以坟占山。呜呼痛哉!今立石碑,永垂万亿,不得朽坏云。(按,死者姓名从略)
  
   皇清嘉庆五年岁在庚申孟冬月谷旦日立
  
  这是一则湖北大冶地区早期采矿史的重要资料,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第一,古代对这一地区的采煤记载仅有一则,即明嘉靖庚子(一五四○)《大冶县志》所记:“煤炭出章山,道士二里。”碑文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十六世纪中期以后,此地采煤绵延不绝,碑文是清朝时采煤的实证。第二,有十八人同时挖煤,说明煤窑已具一定规模。第三,此地的煤,当地人称“肥煤”,主要供工业用,结合目前附近的国营沙田煤矿是黄石地区唯一的烟煤产区,可推断这一地区至少在清嘉庆时工业勃兴,特别是冶炼业。第四,反映了官府对民办工业所采取的态度。第五,仅就立碑之年(一八○○),就已比盛宣怀到湖北办煤矿(同治十一年,即一八七二年)早七十二年。
  陈寅恪先生《寒柳堂集》之《论再生缘》中,引了清人李桓《耆献类征》的《陈桂生传》:“陈桂生,浙江钱塘人,由优贡生考取教习,期满引见,以知县用。嘉庆元年三月楝发湖北,四年题署大冶县知县……”喔,原来下令立碑封井并“永远不得开挖取煤”的县太爷竟是这位老兄!陈先生对陈桂生相当了解,但对他在大冶任职期间未着一字,因为这块碑文从未著录。
  历史有时示人以意想不到的幽默和怪诞:陈桂生下令封在煤窑中的矿工,在近两百年后竟然现身!一九七三年夏季,此地多雨水,气象部门发出预警,此处的大洪煤矿通知工人一段时期内暂不下井采煤(早就斗胆违背了“永远不得开挖取煤”的禁令)。一日,煤窑穿水,大水汹涌而出。使人惊骇的是:冲出了好几具尸体!更使人惊骇的是:死者穿的是从未见过的对襟粗布大衫,铜纽扣也是从未见过的多角形,背后还拖一根老长老长的粗辫子!人们围观时,发现死者皮肉犹呈血红色,鲜润鲜润的,但即刻就风化了。领导当即清查矿上的人数,矿工、家属、村民,一个都没有少。这是怎么回事?一时人言汹汹,众说纷纭。直到十多年后发现了那块碑,人们才悟出:他们是近两百年前遇难的矿工,是他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其他文献
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的时候,庞薰在北平艺专任教,后来随同学校南迁,到了沅陵。在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那本书中,讲到沅陵,写了这么几句话:    沅陵是很美的。美就美在这条江水,坐在船里,可以看到水中各种颜色的石子。太阳落山时,沅陵的晚雾也特别美。可惜我在沅陵时也没有画过风景画。  我对风景画没有太大兴趣……    我对“风景画”也没有太大兴趣,因之,庞薰这样勾勒沅陵山水的文字,已够使我餍足了。书中这
专业所系,勤读有关社会学理论的书,名家高论与一般性研究皆爱涉猎。要说议论得失,则“名家”可归于经典类,所谓“曾经圣人手”,随便道不得的;二手资料中,亦译者多,属原装或组装的舶来品,姑且不论。至于陆内国人之作,其画眉深浅入时也无,窃以为当先试之,理由盖众所周知。  郑也夫、李强主编的《西方社会学史》一书,算是社会学恢复以来这一领域的早一批投石问路者之一。开卷有益处,乃觉书中时有大胆标新、敢破定论之举
有一回,在翻一本翻过不知多少遍的旧画册,我突然好像见到了我女儿爱摆弄的积木。其实那只是用近似积木的“皴法”搭起来的并不那么立体的山水画。事情就这么怪,有的人是把立体的“积木”搬到纸上,变成平面的;也有的人又用平面的手段而“搭”起了立体的真山真水。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搭积木。先是孩子玩,天真活泼,并不知道该怎么玩“法”,是怎么玩,怎么有理,倒也自在、痛快。长大了,一知道怎么搭,就坏了。人生的天平从此
沈从文的“不安分”    “什么也不懂,还要瞎指挥,能人就是上不去!会拉关系的就容易上去,连搞打砸抢的反倒能上去,专业好的却不行。”如此激愤言词,正出自沈从文先生之口。如果不是由与沈先生晚年有忘年交的青年作家李辉在《收获》(一九九二年第三期)上披露,世人是很难相信和想象的。  在许许多多评论文章和回忆录中,沈从文似乎是一个默默地承受命运压力,不过问文学创作以外一切,不计较世间是非,没有锋芒和刚劲的
图说世情
期刊
北京人在纽约。北京人不北京了,纽约人不纽约了。  王起明,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大提琴手。到了纽约,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接受姨妈方式到秉承姨妈方式。他不再在纽约的街头大骂美国、纽约,渐渐消失在纽约来去匆匆的人群中了。  大卫,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从用金钱衡量是否“男人”的盛气凌人到能给予对手致命一击时却满含倦意地说道:“我累了。”并帮助对手渡过了难关。在片尾的字幕上显示他最终成为一位在美国某大学教授
谈话录之一    王:最近读了李辉的《残缺的窗栏板》(《收获》,一九九五年第一期),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一代红卫兵的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以及如何更正确、更理性地反省红卫兵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的不足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评价现实。这个题目非常大,非常重要。  李:题目大文章就不好作,但问题还是应当提出来。这不仅仅涉及到历史反思,也是关于如何看待文化和精神状态,如何走出历史误区的问题。当然,
将芭芭拉·雷奇(BarbaraLeitch)所编的《简明北美印第安部落辞典》细细翻阅一遍,我原有的一个疑团似乎解开了,至少是快解开了。以前我在研究有关中美和南美印第安文化的资料时,常发现“四”这个数字。例如古秘鲁的一个神话里有四个主要的神,古智利的一种民歌用四言四行的形式,古墨西哥王蒙特祖玛用时有四个老臣陪坐,他的大臣出行乘四人抬的轿子……那么北美印第安人又怎样呢?虽然印第安文化并非一个整体,而是
人文精神是久违的题目了。《读书》三月号推出这方面的讨论,可谓“及时雨”。读了兼涉文史哲的几位讨论者的宏论,颇受启发,尤其佩服几位论者眼光的高远。佩服之余,也有一些联想及不同的看法。讨论者最后邀请“同道”参加讨论。我们虽不敢自诩“同道”,却愿意欣然应邀。故不揣谫陋,将我们的看法写出来就教于各位方家。  几位论者的结论,似乎是中国读书人的“人文精神”已在近代失落,虽然失落的具体“何时”与“怎样”尚不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隶属北京军区,军部驻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各集团军中,第27集团军的成军时间较晚,但战功非同一般,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荣记录。  长于攻坚的“杂牌军”  27集团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由抗日战争中胶东地区的几支抗日武装发展而来。抗日战争胜利后,胶东军区的主力部队进军东北,余下的几支“杂牌”——第5师、第6师和警备第3旅于1947年3月编为华东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