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与发展学习生物兴趣,使学生“乐学”和“会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呢?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第一,兴趣在于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
  第二,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但是“一刀切”、“齐步走”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如教师满堂地讲,学生毫无兴趣地听,教学内容封闭;教学信息缺少双向的交流,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事实证明,采用“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纠正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如讲述《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节时,笔者把一盆月季花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要让月季花生活下去,需要提供什么条件?反之呢?这说明了什么?如何把影响月季生活的因素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准确深刻。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让学生对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畅所欲言,等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
  三、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虽然教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但是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如在讲述生物进化历程时,笔者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心脏结构,有位学生标新立异把蚯蚓的心脏拿来比较,并得出动物的心脏是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的结论,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笔者捕捉到这一信息,鼓励这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是一次探索求知方法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成功反馈一方面要及时,另一方面教师要采用鼓励性评价,扩大反馈范围和内容,争取“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点拨;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或转移学生讨论的主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生物学科教师的强烈愿望。愿同行们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生物教学中独具特色,自成风景。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许多有成就的英语老师和英语学习者的一条深刻体会就是:学英语必须有尽可能大的声音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听相对于其他三项语言技能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听力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语言技能的发展。但是学英语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我校,很多学生的听力水平仍然普遍较低。在平时的段考、期考
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图书馆学学术成果评奖活动日前结束。此次评奖范围为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共收到全省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申报
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SEFC)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老面孔,配备了大量的图片,形式活泼,引人入胜之处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    一、确立主体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走出了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引导的传统的教材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已走向深入,这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承担德育任务的主要课程,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而不重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目前正在推行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中学完成有关德育教育任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生物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重视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创新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指导学生正确取材。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
从中文期刊的演变过程分析不同类型更名期刊的特点,对如何进行更名期刊的著录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着法。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21世纪的经济是知识的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为我们展现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轨迹。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这一新观念的深层次探究,对未来
一、前言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质量与效率是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以质量和效率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培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教学有效性也受到了国内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者和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含义界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英语是一门语言,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环境的构建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开展情境教学。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境教
2005年10月17日-20日,由陕西省图书馆学会、陕西省社科信息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西安及外省市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有关人士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