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奖学金制度效能的理性审视与实践探求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2540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审视当前奖学金制度运行实践,发现其效能的实现程度令人担忧。鉴于此,剖析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探求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求的奖学金制度成为教育界的实践选择。
  关键词:奖学金制度;审视;反思;实践探求
  作者简介:郭孝锋(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魏彤儒(1968-),女,河北唐县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保定 071003)
  
  面对大学生群体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日益增强,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必须发生合理转向,以适应多样化的现实需求。伴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方式的深化和改革,奖学金制度在高校所起的作用愈加凸显。通过审视当前奖学金制度的运行实践,其效能的实现程度令人担忧。鉴于此,探求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求的奖学金制度成为教育界的实践选择。
  一、问题回溯: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现实困境
  通过剖析十五所高校的奖学金制度,笔者发现,高校奖学金制度在设置、评定、发放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或潜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评价体系中智育元素挤占其他指标空间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指引下,各高校纷纷改革和完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此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图1所示,在高校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智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德育和体育所占比重甚少。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评价指标中,业务素质占70%,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加起来仅占30%;天津大学智育比重高达60%;河北大学学业成绩占总评价体系的一半;云南师范大学即使其评价指标相对集中,但学习成绩依然是三指标的最高值。奖学金的评定是以综合测评为基础的,这样,奖学金也就变成了学习成绩的衍生物。“重智育,轻德育体育”无疑会加剧“应试学习”的升级。德智体美应该全面发展,当前的情况是智育元素挤占了其他评价指标的空间,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很难实现。
  2.专项奖学金的制度规范与其自身发展不协调
  这里的专项奖学金特指由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设立的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包括纪念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个人奖学金和其他奖学金。[1]
  如表1所示,目前各高校设立的专项奖学金种类繁多,如南京林业大学专项奖学金的种类达50余种,而这和与之相配套的长效机制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制度建设滞后、长效规范不健全使专项奖学金效能的持续性、稳定性遭受质疑,进而,奖学金的专项导向功能受到现实性的挑战,最终有违设奖者的本意。
  3.实践的不规范和人为性困扰奖学金评定
  奖学金评定实践与评定标准密切相关,同时又受评选标准制约。伴随奖学金评定实践的深入,问题也随之凸显。当前,奖学金评选的定性条款居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定位并找准努力的方向。学生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却不符合或偏离评选的要求。评优标准的模糊、缺失、非定量化,使评定实践缺乏规范的程序、标准,最终会挫伤有意竞争奖学金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奖学金评定问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在评定实践中,为了实现所谓的均衡或照顾部分“关系户”,评定者的个人意图会左右奖学金的流向。[2]这样做的后果是,评奖的透明度缺失,公平性、公正性受到影响。以河北某高校为例,学校把奖学金指标下发到院(系)后,院(系)领导为了实现各年级、专业的平衡,把奖学金的指标平均化,以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来保证奖学金评选的“公平性”。
  4.跟进、追回元素在奖学金发放制度中缺位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工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学院五所高校的“学生手册”中奖学金管理制度的分析,我们看到:跟进、追回元素在奖学金发放制度中缺位或失效成为一种常态。
  如中国人民大学,仅在助学金管理办法中提到,“不合理使用受助资金,用于生活费或学杂费以外目的的,不得继续享有本学年的奖学金”,并提到“受助学生在学院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向学生处提供受助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由学生处统一反馈给资助方”的一项条款;而对于中国民航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工商学院和石家庄铁道学院,跟进、追回元素在发放制度中更是浮光掠影,乃至无迹可寻。
  高校奖学金发放工作往往拘泥于事务性的发钱工作。奖学金发放完毕,该项工作即结束。对学生个体而言,发放制度中跟进、追回元素缺失,致使他们手中的奖学金陷入“外界无约束”状态,而内在不合理的驱动力让学生把奖学金挥霍于吃、喝、玩、乐,出现大肆浪费奖学金的现象。站在学校的视角来看,其也只能束手无策地接受奖学金失控的尴尬。
  二、对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审视与反思
  审视与反思现有高校奖学金制度,剖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成为适应当代教育理念、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完善奖学金制度的重要选择。
  1.对奖学金制度的客观审视
  (1)奖学金评定基础的统一体——综合测评体系。奖学金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或奖励形式不能独立存在,其设置、评定须具有相应的依据或前提。基于对国内十五所高校的横向研究,我们看到,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各高校凝练出各具特色而又有类似模块的综合测评体系;与此同时,综合测评承载起了奖学金(或各种荣誉)评定前提或基础的任务。以华北电力大学综合素质评定模型及奖学金评定流程为例(如图2所示),综合测评体系主要审视评价体系的功效性和现实性。
  通过分析华北电力大学综合素质评定模型的架构、指标、内容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流程,我们可以了解到:高校综合评价体系一方面作为导向体系,是与素质教育的培养宗旨一脉相承的,是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多元化的社会适应性人才目标相一致的,它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具体彰显;另一方面也成为高校开展奖学金评定工作或颁发各种荣誉的基础和前提。
  (2)奖学金制度的新落点——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奖学金制度在运行实践中,逐步拓展出了学生事务管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功效。
  高校的办学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以贯之的。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确立以及标准和内涵是依学校的现实特点设定的,因而,奖学金制度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展现。奖学金制度的标准和内涵,引导着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流向,并逐步塑造与学校目标相辉映,兼具自身特色的需求性人才。高校的教育、管理已经渗入基层,为奖学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奖学金制度的初衷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激发个体的进取心并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群体成为奖学金制度关注的焦点有了现实和理论依据。后进生群体在同辈群体中,某个维度上(比如学习方面)落在了其他学生的后面。但奖学金评价指标的多元和多维度,可以驱动学习差的学生在其他维度上或者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实现同辈群体的超越。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激发起奋斗的热情和动力,最终使之实现由所谓的“后进群体”向先进群体的转变。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渗透到了奖学金制度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方法。
  2.理性反思高校奖学金制度
  自奖学金制度设立之始至今已二十余年,其不断改革完善,以期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实践基础决定制度理性,奖学金制度的发展滞后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1)奖学金教育功能弱化的症结——教育实践缺失。奖学金是激励大学生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奖学金制度相匹配的教育实践的缺失,无论对获奖学生还是对非获奖群体而言,其导致奖学金的教育功能弱化已无法回避。(在此仅关注奖学金评定后这一阶段)
  高校奖学金评定后教育实践的不到位是其功能弱化的缘由所在。评定工作结束后,大多数学校或院系不去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奖学金或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些许静态条款,忽视奖后的教育环节;获奖学生通常也不去思考奖学金提供者的苦心、国家的人才导向观以及奖学金的重要激励作用,只把获奖的理由归于自身的努力,造成其奖学金的认知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针对获奖学生而言,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无从发挥。
  奖学金不合理使用引发其在同辈群体间的恶性循环。大学生群体可视为“同辈群体”,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有可能高于其他任何群体。当获奖学生把奖学金用来请客吃饭、赌博、沉迷网络抑或大肆挥霍时,未获奖学生的内在价值观会被该情形所误导,以致其对奖学金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偏转,失去对奖学金追求的兴趣进而践踏奖学金的本意。这种破坏性影响更令人担忧。
  (2)完善奖学金制度的障碍——信息反馈系统不健全。随着高校民主法制的建设,师生反馈信息的渠道逐步多元化顺畅化。由于程序的复杂化、个体的力量薄弱化,信息反馈系统成了无本之木;同时,“事不关己”的心态也使学生很难找到类似困境的伙伴去反映问题。
  当个别学生的利益受损时,他们也期冀通过信息反馈渠道把相应问题反馈上去,给主管部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然而,面对复杂的反馈程序和不健全的信息反馈系统,个体显得极其软弱无力。无助感、受挫感使学生思想观念发生转向,把获得奖学金的期望投向现有制度的框架和标准,用自我的调节去适应制度的要求。奖学金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再次失去。
  三、实践需求:奖学金制度效能发挥的路径选择
  客观审视高校奖学金制度,理性反思其效能缺失的根源,尝试进行奖学金制度的改革成为教育界的实践需求。
  1.奖学金制度自身的改进与重塑
  (1)以共性和差异为准绳,建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重新定位现有评定体系,丰富发展评价体系的内涵。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培养具有共性和差异并存的人才成为趋势和必然。因此建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培养创新和实践型人才为宗旨;其次,评定体系要结合本校的发展理念,使之具有现实特色和大学情怀;再次,德育、智育等定性指标要科学量化,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最后,培养全面发展并兼具个性发展的人才是建构评定体系的根本。
  (2)以宏观指引和微观操作为重点,加强专项奖学金制度建设。近年来,专项奖学金发展速度快、种类多的特点吸引了学者的目光。然而,制度建设的滞后成为其发展的“拦路虎”。鉴于此种情形,以宏观指引和微观操作为重点,加强专项奖学金制度建设不失为破除困境的有益探索。宏观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学校或奖学金管理部门要出台具有指导性的规定、办法,保障各类奖学金的运行有章可循;微观视角:对于专项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管理部门要以学校的特色为前提,结合奖学金设立者的相关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评定管理制度。
  (3)以专门机构和评定平台为着手点,规范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为保证奖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性,消除评定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完善评定体系的基础上,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协调解决奖学金评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评定过程要规避“平衡”的现象,可考虑把评定工作提升到一个更加宽泛的具有可比性的领域来评定。不因班级、专业或者指标的均匀分割等原因,出现奖学金“被平衡掉”的状况,使评定平台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的作用。
  (4)以“单核+双翼”模式为基础,健全奖学金发放及后续保障制度。奖学金发放是奖学金制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建构以“单核+双翼”模式为基础的奖学金发放及后续保障制度,要做到三点:1)单核心是:建构奖学金动态管理机制。监督受奖励学生合理使用奖学金,完善奖学金终止、追回制度。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向学生处提交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学校予以跟踪反馈。对有明显退步或问题的学生,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要启动奖学金终止、追回机制。2)双翼之一是:创新发放方式。突破原有的简单发放方式,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台等不同媒介进行宣传,增大其激励效应,充实发放环节的教育内涵。3)双翼之二是:奖励的形式要丰富、拓展。要改变金钱这种可以分割的奖励形式,可以采用保送研究生、推荐工作、发放基金或者逐月逐次发放、推迟发放等无法分割的方式作为发放奖励的形式,与此同时加强对奖学金使用的教育,有效避免奖学金发放后的被分割或者不合理使用。
  2.教育元素在奖学金评定实践中的渗透与内化
  奖学金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教育实践的渗入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奖学金的设置、评定、发放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每个阶段,都不失为教育学生的良机。
  首先,奖学金设置的初衷是与国家教育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相关的,这决定了教育伴随着奖学金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在评定奖学金的过程中,无论对评定程序的公平性、公正性的理解,还是学生对奖学金的认知,都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最后,奖学金发放及后续保障环节,更离不开教育这一重要元素。教育实践只有渗入到奖学金制度的各个环节,才能保障奖学金制度功效的发挥,才能使教育方式的创新化、灵活化成为现实。
  3.信息反馈平台的搭建与提升
  高校的信息反馈方式、形式应该逐步灵活化、多样化,如校园BBS平台、领导信箱等正式或非正式系统。据相关调查,非正式的反馈系统更受学生青睐。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完善现有信息反馈平台的基础上,应该搭建适合学生的全新的信息反馈系统。如学生处或奖学金制度的主管部门设定专门的时段,受理学生对奖学金制度的各种疑问,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搜集、整理,再组成由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院系等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研讨,从而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奖学金制度。
  随着高校信息反馈平台的不断网络化,有效利用网络的正面引导功能,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领导效力,并根据其具有的执行性、强制性特点完善网络信息反馈平台,实现学校、院系、班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达、反馈机制的顺畅。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本科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Z].http://xgb.whu.edu.cn/zd9.htm.
  [2]陈婉林.对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8):55-57.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果的促进作用。结合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实际情况,有效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电子设计竞赛成果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能力;电子设计竞赛  作者简介:徐伟(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产品维修、通信网络;张晓峰(1964-)
期刊
摘要:对中国地质大学以及北京市教委举办的物理实验竞赛的方式、内容、评委组成、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郑志远(1975-),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强激光与物质作用;樊振军(1975-),女,山东聊城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学院,讲师,理学
期刊
摘要:通过区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这两个概念,进而利用中介语及其语用石化理论对中式英语从认知语境差异、中西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差异、元语用意识影响三个方面对中式英语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式英语;中介语;语用石化;认知语境;元语用意识  作者简介:邱银香(1976-),女,湖南浏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方伟 (1970
期刊
摘要: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外语跨文化教学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文化情境和大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并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在分析其优势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外语跨文化教学的三大主要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丽群(197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外语部,
期刊
摘要:TRIZ理论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理论,一种系统的方法学。在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TRIZ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创新理念。通过对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的改革,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能力。以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的成果为例说明TRIZ理念在创新概念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TRIZ;创新教育;机电一体化;理想化法则  作者简介:肖楠
期刊
摘要: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形式,它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功能、治疗功能。本文项目组针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测出的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规定的一类标准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团体辅导训练,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对高校如何利用团体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李献斌(1965-),男,
期刊
摘要:网络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未能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学校的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氛围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可或缺了。结合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对如何建设网络教育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育;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军儒(1976-),男,甘肃靖远人,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实践与理论;赵文
期刊
摘要:破解大学生创业瓶颈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列举大学生创业瓶颈的主要表现及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高校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瓶颈;创业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文萍(1976-),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马宏贤(1974-),男,陕
期刊
摘要: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机制之一。本文探讨了中英照应的功能及形式特征,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手段方面的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照应手段的应用。最后提出一种翻译方法供翻译者参考。  关键词:语篇照应;英汉照应;翻译  作者简介:陈红平(1967-),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新霞(1985-),女,河
期刊
摘要: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对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在评价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电力安全专家的广泛参与,电力安全专家对评价工作起着极为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本文根据并网安全性评价的特点,从专家的选聘、培训、管理及考核等方面论述了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电力专家队伍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电力安全专家;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于立友(1975-),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