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传心悉心育人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在《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他谈到素质教育时曾大声疾呼:“素质教育,创新精神是核心,师德是灵魂,课堂是主渠道,要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在他的报告中多次强调:“教不好课的教师不是好老师,只有把课上好才是好老师。”这一论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属——让教师的立德树人更多地发生在课堂。
  要实现这一目的,情感的建立与融合至关重要。同时,以心传心,利用课堂的有利机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是实施教书育人、以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一、以心传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
  教师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必须依靠情感沟通的强大作用。教师必须以情感为桥梁,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经验、能力的通道,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学习知识的浪花;如果没有师生感情的建立和有效表达,学生对教师就是怀疑和不信任的;处于这种情况下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失败的。反之,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美好的感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师生之间就会生成有效和成功的互动。
  “感人者,莫过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更要求教师创造美好的情感氛围,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知识、情感等多方面视界的汇聚、碰撞、融合,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情感,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悦地接受教师的教,课堂才会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情感沟通是我们上好每堂课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悉心育人学生感其言仿其行
  一个合格的教师,学生会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去做人和学习。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1.感染人的笑容
  面对学生,教师真诚地绽放自己的笑容,既让学生看到自己得体的教态,也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建立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面带微笑是初次见面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关键所在。笔者从教生涯的最大体会,就是教师如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一直以微笑的教态与学生相处和沟通,就能轻松地达到答疑解惑的教学目的。因此,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从踏上讲台的第一课起,我都会以最真诚的微笑和同学们打招呼,或自我介绍,或请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幽默的语言,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如坐春风般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在第一次学生和老师见面的时候,让学生对老师心生好感,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一直充满愉悦感,这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不仅很快适应学习生活,而且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微笑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它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它促进学生课堂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感其言,仿其行”的友好情愫中汲取知识,形成理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
  2.富于亲和力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如“你真棒!”“你的声音很响亮!”“你读得很流利!”等简简单单的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在教学生生字的时候,我会适当地将生字变成字谜让学生来识记,如“碧”字,变成字谜是“王老头,白老头,一起坐在石头上”,学生一边念着谜语,一边学会了生字。教学词组时,我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后,便出示了黑板上的“建高楼”游戏,面带微笑说:“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想出最多的类似词语,把高楼一层一层往上造。准备好了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许多甚至是我都没想到的词语.最后我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楼造好了,我们能不能给它取个有意思点的名字呢看谁的点子最有新意!”结果,“AABB世界”,“AABB王国”等都来自学生的创意。课堂中,我看到的是会心的微笑,瞪大的眼睛,积极的配合,认真的思考。这样,每一堂课我都与学生享受到美好的知识体验。
  3.恰到好处的引导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尊重、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地鼓励学生,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通过恰当的引导,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提升师生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质量。
  引导学生紧扣重难点设疑问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读书方法。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可引发这样的思考:黄山奇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被称为奇松?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议议画画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如水到渠成一般。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离婚率的增高,使单亲儿童剧增。与正常家庭儿童相比,他们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作为中队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教育这些孩子,让他们心里充满阳光。  [关键词] 孤僻;胆小;自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离婚率也逐年增高,单亲儿童随之急剧增多。父母离婚,孩子的精神世界突遭变故,往往会造成他们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  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孤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学生有了微课、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后,获取知识再不必完全依赖书本、教师或课堂时,教师和学校还是知识的权威和殿堂吗?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们该怎么办?  1.教师要走进网络  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育时代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已彻底地成为“过去式”,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新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面对这种压力,此种挑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需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起点,并围绕教学重、难点,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提问,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拓展师生问答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更精彩。    情境类比提问——营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
“老师,周小龙中午不在宿舍,可能去上网了”,一进班级,宿舍长就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周小龙是住宿生,偷偷溜出校门去上网是非常危险的,我立即找回周小龙同学并了解情况,他见了我并没有犯错后的畏惧感,而是一直黑着脸,任我口水说干,他就是一声不吭。“我可以回去了吗?”突然,他那凶狠的眼光像两把利剑直向我逼来,我深知再盘问下去,会引爆“炸药桶”,便让他先回教室了。  一、家访深入了解  开学两个星期,刚跨入初
随着新课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不再是一套封闭的系统,它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凭借,通过课堂拓展教学,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拓展教学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种重要的拓展方式就是进行课堂拓展阅读。课堂拓展阅读,就是在课堂上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有关作品。  近年来,许多教师都很注重课堂拓展阅读的实施,然而,由于理论认识的偏差和实践操作的
[摘 要]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健康行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构成。“运动参与”又是考查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以从课前准备、着装要求、路队纪律,课始、课中、课尾表现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来对“运动参与”进行考查,使这一评价更加严谨。  [关键词] 运动参与;定性评价;评价方法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
最近,笔者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市县级体育教学观摩,学到不少东西,但也产生一些疑惑。一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和已经“司空见惯”的做法,仔细想想却又总觉得不甚合理;有些“堂而皇之”的道理乍一听挺在理,仔细一琢磨发觉并非能说得通。其中一些是由教学思想的不同引起的,也有一些是与操作过程中的偏差有关的,笔者在此仅举几例供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神圣的心率曲线  在一些观摩课上,测心率并计算平均值、画心率曲线是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用雨果这句话来评价孙有新老师,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孙老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用自己盎然的生命力撑起教育的一片天地,追寻着诗意的教育理想。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行动,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点点滴滴的平凡行动,在同事、学生、家长的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被誉为“五
陈凤葵,特级教师,广东省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英语副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培训者,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专业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教师PBA项目培训督学,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法培训专家组成员,东莞市教育科研先进教师。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等多所高校外聘讲师及实践导师。  提起东
在小学教育里,数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课堂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年龄层次偏低,没有形成最基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对数学这一学科没有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而数学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矛盾就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障碍。本文中,笔者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从深层解读、数感培养、参照对象等几个方面,讨论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之法。  一、深层解读,丰富拓展  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