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承担着检验检测的任务,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疾控中心工作成效与辖区内公共卫生安全,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从样品的提取到检测数据报告审核的全过程都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但由于各种因素,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人员配置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加强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可从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人员培训,加强标准物质、仪器设备的管理,开展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使理化实验室更好地承担为全社会卫生防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的重任。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探索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8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95-02
基层疾控中心是进行公共卫生检测工作、承担着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辖区管理范围内,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测任务。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承担着辖区卫生防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辖区内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辖区内的公共卫生安全息息相关[1]。
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向社会提供的数据必须公正、可靠,从收样到检测到数据报告审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需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本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旨在规范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更为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
1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的思考
疾控中心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没有质量管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系统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专业人员。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简单、规范性不强。且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是目前基层疾控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2]。
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多来自实验室,具备检验检测技术,但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加之部分理化实验室人员编制少,数量不够,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应该是全面的管理,简单地说,从样品采集到拿到实验室进行检验检测,直到报告发出,所有环节均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管理规定,但部分疾控中心管理人员,甚至质量管理负责人在这一点上存在误区,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检验科室的管理,其他环节均不需质量控制。
2优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探索
2.1最高管理者领导,指导实验室全员参与。理化实验室未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的,中心领导应积极克服理化实验室客观条件的不足,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展理化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工作。
理化实验室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后,并不意味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已完成,相反这正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始。持续、有序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重文件轻实施等不良意识,要求实验室内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优化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加强理化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认识。理化实验室领导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最高管理者,在建设并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领导的表率作用,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领导与管理,让全员能够充分参与到在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方针与目标等工作,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表彰等活动,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监控流程[3]。
2.2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质量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落实组织决策的基本途径,通过质量目标的建立,统一全体人员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进行考核,确保目标管理全过程的实现。通过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增强员工凝聚力,使质量管理体系动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人员的综合素质[4]。
在质量目标的制定上,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制定目标具有可测量、可实现、全方位等要求。在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下达,利用实验室信息平台或公告板平台上公布,使全体实验室人员均能获悉,并引起注意。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定期,一般为每月,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与统计,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合格项,要由相关负责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进行质量目标考核,重点是通过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考核,部门、员工估出的贡献考核,以激励员工,完成下阶段目标。
同时,质量目标制定后,要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与评价。
2.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理化实验室是一个整体系统,实验室人员是其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也是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与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具有密切的关系。部分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缺少真正熟悉内审程序、目的及方法的人员,因此,在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时,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强人员素质,而提高员工能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培训[5]。
在采取培训前,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与质量目标相一致、符合员工能力发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向全员公布;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进行详细记录,对培训工作进行反馈。
由于实验室内多为检测人员,具备质量管理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较少,在开展内审工作前,可先进行人员培训,使实验室内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高内审技巧,从而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及质量。 2.4加强标准物质、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心实验室规模,按计划进行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统一管理。由统一的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物品的量值溯源计划、采购申请、保存、发放、保管,做到保证量值溯源。管理员根据理化实验室开展的检测参数、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正确配备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的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进行正确使用,有利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仪器使用上,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可使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立统一的管理目标,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对于设备较少的理化实验室而言,而减少不必要的申请流程与资源浪费[6]。
2.5开展质量管理监督计划,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符合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计划,除日常监督外,实验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及其他部门可按计划对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人员上岗情况进行质量监督,加强监督人员与检测人员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确保检测工作按照质量管理的相关程序有序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实验室卫生检验工作已由系统式的行业垄断,成为中介服务,并参与市场公开、公平的竞争。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通过质量管理认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实验室全体人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才能更好地承担为全社会卫生防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的重任[7]。
参考文献
[1]刁璧,王述全,黎平,等.浅谈疾控中心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546-547
[2]沈毕忠,周永刚.浅谈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314
[3]李勇,代粉玲.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11):852-853
[4]苏辉耀.疾控中心卫生理化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2):77-78
[5]张静,于子颖,邹明霞.江西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4):365-367
[6]余志伟.浅析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若干问题[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5):172
[7]张雪梅.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全面质量控制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87-388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探索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8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95-02
基层疾控中心是进行公共卫生检测工作、承担着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辖区管理范围内,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测任务。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承担着辖区卫生防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辖区内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辖区内的公共卫生安全息息相关[1]。
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向社会提供的数据必须公正、可靠,从收样到检测到数据报告审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需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本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旨在规范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更为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
1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的思考
疾控中心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没有质量管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系统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专业人员。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简单、规范性不强。且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是目前基层疾控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2]。
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多来自实验室,具备检验检测技术,但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加之部分理化实验室人员编制少,数量不够,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应该是全面的管理,简单地说,从样品采集到拿到实验室进行检验检测,直到报告发出,所有环节均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管理规定,但部分疾控中心管理人员,甚至质量管理负责人在这一点上存在误区,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检验科室的管理,其他环节均不需质量控制。
2优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探索
2.1最高管理者领导,指导实验室全员参与。理化实验室未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的,中心领导应积极克服理化实验室客观条件的不足,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展理化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工作。
理化实验室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后,并不意味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已完成,相反这正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始。持续、有序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重文件轻实施等不良意识,要求实验室内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优化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加强理化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认识。理化实验室领导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最高管理者,在建设并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领导的表率作用,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领导与管理,让全员能够充分参与到在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方针与目标等工作,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表彰等活动,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监控流程[3]。
2.2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质量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落实组织决策的基本途径,通过质量目标的建立,统一全体人员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进行考核,确保目标管理全过程的实现。通过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增强员工凝聚力,使质量管理体系动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人员的综合素质[4]。
在质量目标的制定上,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制定目标具有可测量、可实现、全方位等要求。在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下达,利用实验室信息平台或公告板平台上公布,使全体实验室人员均能获悉,并引起注意。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定期,一般为每月,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与统计,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合格项,要由相关负责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进行质量目标考核,重点是通过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考核,部门、员工估出的贡献考核,以激励员工,完成下阶段目标。
同时,质量目标制定后,要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与评价。
2.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理化实验室是一个整体系统,实验室人员是其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也是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与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具有密切的关系。部分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缺少真正熟悉内审程序、目的及方法的人员,因此,在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时,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强人员素质,而提高员工能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培训[5]。
在采取培训前,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与质量目标相一致、符合员工能力发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向全员公布;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进行详细记录,对培训工作进行反馈。
由于实验室内多为检测人员,具备质量管理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较少,在开展内审工作前,可先进行人员培训,使实验室内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高内审技巧,从而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及质量。 2.4加强标准物质、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心实验室规模,按计划进行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统一管理。由统一的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物品的量值溯源计划、采购申请、保存、发放、保管,做到保证量值溯源。管理员根据理化实验室开展的检测参数、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正确配备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的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进行正确使用,有利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仪器使用上,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可使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立统一的管理目标,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对于设备较少的理化实验室而言,而减少不必要的申请流程与资源浪费[6]。
2.5开展质量管理监督计划,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符合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计划,除日常监督外,实验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及其他部门可按计划对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人员上岗情况进行质量监督,加强监督人员与检测人员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确保检测工作按照质量管理的相关程序有序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实验室卫生检验工作已由系统式的行业垄断,成为中介服务,并参与市场公开、公平的竞争。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通过质量管理认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实验室全体人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才能更好地承担为全社会卫生防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的重任[7]。
参考文献
[1]刁璧,王述全,黎平,等.浅谈疾控中心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546-547
[2]沈毕忠,周永刚.浅谈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314
[3]李勇,代粉玲.基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11):852-853
[4]苏辉耀.疾控中心卫生理化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2):77-78
[5]张静,于子颖,邹明霞.江西省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4):365-367
[6]余志伟.浅析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若干问题[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5):172
[7]张雪梅.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全面质量控制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