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保护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是以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的。在流传中继承、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面貌。如宝卷这种形式,从最初唐代寺庙里的俗讲,宋元讲经中的说诨经,到后来成为明清民间的宗教性说唱故事。江苏靖江的讲经宝卷,同其他明代宝卷一样,至少从明代中期开始,作为民间宗教做会中的说唱部分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在阅读整理这些宝卷过程中,发现这些讲经宝卷既不是明清说唱本的原貌,也不是现在艺人的新创作,而是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一直发展到今天,一个一个时代层叠累积而形成的,每个时代都会留下一些时代的痕迹。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们从这些时代的层叠累积中考证其源流,也可以借以考证方言俗语、民俗风情的变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引发我们如何对这种随时代不断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本文认为,口承文化有其利弊,对它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口承形式上,而应当在文本上进行保护。
  
  口承的价值与得失
  
  口承的时代变动性强,是活态的存在。像靖江讲经宝卷,就是传统宝卷的“活化石”。
  靖江市位于江苏中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与张家港、江阴市隔江相望。东北、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明成化七年(1471年),靖江从江阴县分出设县,隶属常州府,今属泰州市。境内以旧城南郊的横港为界,以北称老岸,南面沿江地区称沙上。老岸地区讲吴语方言,称老岸话,是苏中南端的吴方言孤岛。沙上地区成陆较迟(19世纪40年代以后才逐渐与老岸连接成片),为后来移民居住之地,方言混杂,称沙上话。靖江讲经宝卷就流传干老岸地区,用老岸话讲唱。因长期三面环江,一面与准语相接的地理形势及吴方言孤岛的语言文化背景,形成了区域特征鲜明的民间信仰与讲唱文学合一的特色文化。
  靖江宝卷是中国明清时代盛行的讲经宝卷的一部分,既受南北方讲经文化的影响,同时在传承过程中又加入了许多地方特色,形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融佛教俗讲与民俗、民谣、传说故事于一体的讲经宝卷。讲经宝卷是做会的“副产品”,正是有了民间信仰的做会,才有用于“做会”活动的讲经宝卷。1990年8月出土的靖江马桥明嘉靖间刘志真墓中,有一张《冥途路引》,是朱刘氏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二十六日做会时发给的“随身执照”。这是目前能看到的靖江民间做会的最早的实物。由此可知,至少在明代嘉靖时,靖江的做会讲经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那么用来在做会时宣讲的宝卷,当也随之而产生。
  大概至迟在嘉靖时,做会讲经已经是很普遍了。故靖江讲经,绝对不会晚于嘉靖年间,有可能更早一些。如《香山观世音宝卷》里的监斩官名叫“忽必烈”,这自然不是元世祖的名字,而是蒙古人一般的姓氏称谓。讲经者只是随手拈来这个前代习用的人名,这种称呼是讲经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信手拈来的,有一些下意识的成分,也只有在明代中前期时候,会拿前代外族人作为一个反讽的对象。
  讲经宝卷是由一代代讲经艺人口头流传下来的。在继承中,会有选择性的遗忘,当然也会吸收新时代的一些新内容。每个时代的痕迹,多少都会在里面显现出来。比如宝卷中屡屡出现的“十三省”,这就是典型的明代词汇。中国行省的划分,元代时除了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在河南、浙江、湖广、陕西、甘肃等处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明代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南北两京直辖地区外,共有十三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为省,这样,明代一般的叫法为“十三行省”或“十三省”。清代初年增为十八行省,后又增为二十二行省。许多宝卷都讲到进京考状元的事,都出现“皇上开南考”、“南北二京”的话,这些话语,是旧时讲经的遗留。只有在明代,有南京、北京并称皇都,南北同时举行会试。清代称南京为江宁府,就不再有“南北二京”的说法了。靖江宝卷中许多地方透露出明代讲经语言的信息。而《眼光宝卷*里说:“此卷出在宋朝真宗皇登位之时,有一贤人出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门外路家庄。”由此肯定是清代江苏省名称确立以后讲经艺人的话。
  口承性在宝卷中有利于考证其起源的时代,考证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但在一代代长远的口承中,愈变离其本源愈远,愈变愈失其原貌。方言本身改变很快,口承中改变最多的是其方言俗语的变化。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是其中的方言词汇俗语和民风民俗,但随着口承发展,许多前代的如明代清代的方言词汇被现代方言词汇取代。在整理中就发现,许多靖江方言词语,语源不清楚,当地整理者只是以同音字代替,使读者无从索解。为了使其他地方的读者明白其中的意思,就需要建立一个方言词汇对照表,把一些方言用普通话的意思解释清楚。其中一部分方言的语源,要参考明清时代其他地方的宝卷来理解其词意。这有很多困难,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宝卷的书面文本的重要性。
  
  书面文本的价值
  
  文本是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文化遗产。语言变化很快,而文字则古今变化很小,文本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这种固定性。口承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会随时代有所损益,而固定的文本则保持了它的原貌。如果每一代都有这种文本传世,我们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它的演变。如吴歌,宋代以前有郭茂倩《乐府诗集》,明末有冯梦龙的《挂枝儿》、《山歌》,民国间有顾颉刚等人的《吴歌》甲乙丙丁诸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吴歌语言上差别很大。我们现在靠着这些文本,可以考知这一口承文化遗产的演变。
  靖江宝卷以前从来没有整理过,都是民间艺人在民间的各种做会活动中演唱的。演唱者都有师承,跟师傅学过的,但他们没有底本,都是在跟师傅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到自己讲时,一面靠记忆,一面靠自己临场发挥,许多是即兴式的,添加了自己的一些创造。同一个师傅教的弟子,讲的同一个故事,可能一些地方会有出入。有少数民间艺人也有一些抄本,但只是一个大致的提纲,在讲的时候,并不会照本宣讲,而是加入许多即兴发挥。
  旧时代的讲经者,当地人称为佛头。“佛头”一词,出自明代,如明末话本小说《型世言》第二十八回:“先发符三日,然后斋天送表。每日颖如做个佛头,张秀才夫妇随在后边念佛,做晚功课。”佛头并不是僧人,而是民间做会讲经的艺人。在晚清至民国的讲经队伍中,大部分的佛头是私塾出身,虽然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受当时的环境熏陶,对四书五经和佛教道教的词汇比较熟悉,在宝卷讲唱中能熟练运用经史传统的话语、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的说法以及当地民俗传说故事,这些在宝卷传承中积淀下来。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当前,佛头在讲经中加入了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词汇,使讲经能够一定程 度上被年轻人接受;但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旧学的根基也普遍薄弱,而且大都是近几年才开始从师学艺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下岗或退休人员,半路出家来从业的,年轻的学艺者寥寥无几,因此,他们的讲经多是因袭,缺乏创造性。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也有一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师学艺,这样,讲经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口承下来的宝卷中所保留的传统的成分就愈来愈少,近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要保护这种流传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并将其很好地传承下去,使其不失去原有的意义与价值,就必须从整理讲经宝卷的文本人手。鉴于此,靖江市把全市所有的佛头讲经宝卷都录音录相,并据此整理成三百万言的《中国靖江宝卷》。
  
  文本在口承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作用
  
  比起口语来,文本有相对的稳定性,虽然也随时代变化,但变化不是太大。那些流传下来的宝卷文本,把当时的方言俗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对于我们研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它把口头的宣讲变为固定的文本,完整保存一个时代的宝卷的本来面目。现在无法找出靖江宝卷在明清时代的印本,如果有的话,对于研究靖江宝卷的演变是极有价值的。它为人们研究方言俗语的词源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文献。如明代的宝卷印本或抄本,记录了当时的民间俗语,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后代时易岁迁,许多词语源不明,就可以通过这些宝卷文本来考证。方言读音讹转的很多,如靖江讲经中“能”字,在《三茅宝卷》中:“他高读能像鹦哥叫,低读犹如凤凰声”,“总说相府没得冤枉事,这个冤枉海能深。”通过明清时代的宝卷刻本,知道“能”是“恁”的讹转。靖江方言里说哪个或什么,说“底高”,是“底个”的讹转。《牙痕记》宝卷里:“二奶奶,你来望啊,这官官发禄格,把我做儿子了。”“发禄”是“福禄”的讹转,意为孩子长得饱满,有福寿富贵之相。以明清时代的年画或剪纸中,常以蝙蝠(福)、梅花鹿(禄)谐音以象征“福禄”。这些词,都是口承中的方言,如果没有文本参考,则会愈转便愈远,有些词到后来已经莫知其源了。
  其次,它可以防止在口承过程中宝卷的流失。从历史上看,清末民国有不少讲经宝卷,现在都没有人继承了。明代中期,以罗梦鸿为教首的民间宗教教派罗教,对全国有很大影响。罗教在明末漕运的漕帮人员中传习颇众,后来从北方顺着运河南下。靖江宝卷受罗教影响最大,当时有许多宣讲罗教的痕迹。在现存的《篆香庆寿开关》中有“传开三关通九窍,九窍又通运粮河。运粮河通漕溪水,漕溪水通祖家门”。虽然用的是民间道教里常见的以地名喻人身的说法,但以运粮河做比,却是首次。这也是讲经者生活经验的流露。相传漕帮的三祖,都是罗教的信徒,在漕帮中,罗梦鸿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罗老祖”了。《血湖宝卷》前面的偈语里有“开开罗老祖家门两扇,大乘经典涌上来”。《灶君宝卷》说:“我佛下凡尘,五部六册经。生老病死苦,普度众凡人。”“五部六册”就是罗教的五部六册经卷。清末民国期间靖江宝卷还有宣讲罗教“五部六册”的。靖江的做会讲经也有“大乘做”与“小乘做”之分,“大乘做”主要是照本宣讲“五部六册”宝卷,如前举嘉靖十八年刘志真做的“冥路会”等即是。但后来就没有人继承下来,现在的做会都是“小乘做”。由于没有文本,现在对这种宝卷就无法详知。
  再次,讲经的文本,也可以为以后从事宣讲宝卷的人提供一个范本,有利于讲经人对以往传统的学习继承,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在这个基础上创新。
  我们今天有很先进的手段,能够以音像或数字化方式把讲经的全貌完整地记录下来,但这也代替不了文本的保护。很多类似于靖江宝卷的口承文化遗产现在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有些虽不乏人,但传承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在下降,大量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中逐渐走样、流失甚至近于消亡。因此,我们对于口承文化遗产,在进行音像数字化保护的同时,也要进行文本上的整理与保护,尽可能把文化遗产的原貌留给后人。
其他文献
自唐宋以来,书院文化崛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阵地。尤其到了宋代以后,渐渐由开始时期的民办性质过渡到官办性质,走到文化发展与普及的前台。一直到明清时期,书院始终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脊梁,是中华文明书香漫溢的地方。  确切地说,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
期刊
丧葬礼俗是人生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终点。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中,人们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不死其亲”,即不把死去的人当成亡人,而是把其当成灵魂和肉体仍存在的“活人”(谢洪欣:《〈金瓶梅词话〉葬前礼俗考察》,《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为了表达这种灵魂不灭的思想,便出现了很多繁琐的丧礼程式。这种程式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其所表现出来的一是“孝”,二
期刊
一    在鲁迅校辑的古籍中,精力耗费最多、时间延续最长的当数《嵇康集》。从《鲁迅日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为校辑“嵇康集》所付出的心血:  1913年9月23日下午,“往留黎厂搜《嵇中散集》不得,遂以托本立堂”;1913年10月1日午后,“往图书馆寻王佐昌还《易林》,借《嵇康集》一册,是明吴匏庵丛书堂写本”;1913年10月15日夜,“以丛书堂本《嵇康集》校《全三国文》摘出佳字,将于暇日写之
期刊
一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七里镇“仙娘庙会”,以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始,相传当天为“天花圣母”金霄娘娘、银霄娘娘、碧霄娘娘的生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笔者多年来常去逛仙娘庙会,并作了相关调查。  七里镇是贡江边上一个古老的客家村落,曾是赣江上游的古码头,也是粮食、木材、陶瓷等传统产品的集散地,现有古窑遗址、许真君庙、纪念赣南最后一位状元池梦鲤的状元桥、池氏祠堂、仙娘庙等文化留存物。因对岸有七条山脚一字
期刊
在古代,由于信息不通,交通闭塞,一些乡村或溪渡隘口,常常遭遇盗贼匪帮的袭击,他们轻则劫走钱财,重则伤害人命。因此,民间为保家护宅,习武之风很盛。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沉默于乡村的习武工具,有的是百余斤的关公月牙刀,有的是打磨精致的石锁,有的是遗存民间的武举石。由于这些习武工具的笨重,不少仍能完好地在农民家中保存着。这些石石锁,反映了古代村野之民具有强烈的保安意识,还有就是受“以武举魁天下”的科举观
期刊
河南省淮阳县的太吴伏羲祭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承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民俗活动,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淮阳太吴陵庙,则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并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太吴陵都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伏羲祭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淮阳县因居准水之阳,故称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豫东
期刊
阅读古史,我们有一个发现:夏商时代的帝王之名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往往与“十干”相联系。如夏之大庚(太康)、孔甲,商之武丁、祖甲。这类人名,学界把它称为“日名”。  日名之由来,与华夏民族崇拜太阳神的古风紧密相关。据考察,中华民族的族名“华”,乃是由古文字“晔”演变而成。《说文解字》:“晔,日光也。”所谓华族,就是崇拜太阳和光明的民族。上古时代,中国大地曾广为流行对太阳神的崇拜,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标志
期刊
12世纪初,兴起于东北北部的女真人金王朝,在灭亡辽王朝后,南下攻宋。昏庸荒淫的徽宗赵佶不组织抵抗,金兵势如破竹,1126年末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才当了一年皇帝的赵桓(钦宗)软弱无能,幻想纳款求和,第二年初与其父徽宗都做了俘虏。四月,二帝及其后妃、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宫女等三千余人,被押往燕京,北宋灭亡。此事发生在钦宗靖康二年,所以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因为被金兵俘虏,流放
期刊
书的发明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文字、纸。印刷术与书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将人类从蒙昧与野蛮引向文明,纸的发明使人类记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思想与行为变得简单而易行,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孕育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之母”,而书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阶与加速奔跑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纸与印刷术的两大发明。对古代乃至现代人类政
期刊
在2008年举办的一次关于“非遗”保护工程的研讨会上,我曾以《“非遗”保护热潮中的困惑与思考》为题发言,随后把文章发表在辽宁的《文化学刊》上。文章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即“精华”与“糟粕”的辨析、文化功能的演变及旅游开发的得失等问题,以期对“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和保护利用有所裨益。现在就我近年参与相关活动的实际感受,继续就上述问题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    国务院办公厅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