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
  未曾在光阴车轮滚过的罅隙刻意地捡拾曾经,也未曾将此归咎于今人时常叹咏的“生活快节奏”——仿佛能就此将我的无情一笔抹消。某日我细细思索,发觉我的确是无情的,幼时的玩伴如今只剩下依稀清楚的脸,曾经的欢笑如今只能勉强拼凑成碎片。此之谓无情欤?甚矣,无情也!
  不常回忆从前的日子,所以连缀不成那样完整真实的记忆了。只是在某些瞬间,比如洗澡时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突然从镜子里瞥见自己稚气未脱的脸,在别人突然提及童年的时候,或者说,在山顶看夕阳,突然向下一望,空无一人的台阶上就仿佛有一群孩童在蹦跳的时候。那些瞬间,曾经的经历、如今的回忆,就如同川流入怀,蓦然让我回想起从前的日子。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
  巷子里的时光也如同叶影一样细碎悠长。
  而我,却很快。
  我时常以千军万马踏碎枯叶的气势“唰”地冲入小巷,背着粉红书包狂奔的背影想必很不寻常。巷口是个臭臭的公共厕所,每次经过,我总是使劲低头开始加速,身上的衣服飘成冲锋衣。过了巷口,两旁便有各不相同的屋舍,还有石板上油绿油绿的青苔。巷子的中间常有小小的起伏,踩在上面就仿佛手背划过磨砂纸,有不一样的触动。
  奔跑着奔跑着,就会自然而然地忘记墙边一两个颜色鲜艳的垃圾桶,还有刺目的散落一旁的垃圾,忘记那些偶然被风吹来的刺鼻味道,忘记离群索居的鸟的切切悲鸣。就这样欢快地冲锋陷阵,约略七八十米,便能到家。确切地说,这并非我的家,是爷爷奶奶的家;若要深究,这也并非我爷爷奶奶的家,乃是爷爷从前在工作时,分配下来的一间小屋舍。因我在离家挺远的地方上学,爷爷奶奶便离开老家的麦田柳絮、微风池塘,到这个闲置了好些年的“家”里住着,照管我的午饭晚饭,并催促我在傍晚回家之前把作业做完。冲到家门口的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转头看死党的家,如果那爬山虎铺就的满院绿意里传出咬字清晰的读书声,那就先不急着回家,冲进去打破这个常态才行。若是没有,便能料定他又去哪疯了,且不叫上我,气呼呼地挪回家,闻到老式玻璃窗里传出的饭菜香,走到那扇朱门前,等做饭的奶奶来为我开门。
  虽是暂住,这一暂住却是好几年。一直到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方才离开巷子里的家,从此不问曾经的小巷。我当时离开的时候,也还并不晓得我就要永远地离开了,只见到大人们忙进忙出把冰箱电视往外挪,觉得很兴奋。于是我把看不清楚外面的老式玻璃窗如往常一样打开,然后在朱红的木门前,眺望死党的家。死党的家有个小院,临着巷子是个矮矮的石拱门,爬满了如青苔这般油绿又好看的植物。当时我从未正经仔细地瞅过那石拱门并上面的绿色植物一眼,如今回想起来始觉这绿毯分外可亲。偶尔能挂下几绺藤蔓,飘飘摇摇地垂下来。
  走过那个石拱门,一方不算平坦的小院空地,接着就是那扇古朴的门了。记忆中死党家的院子像片和实际相去甚远的沼泽地,充斥着原始森林的气息。一厢情愿的幻想中,我又是个身轻如燕的侠女,沼泽地的那头,我的生死搭档正在饱受原始森林瘴气的折磨,发出一阵阵惨叫,等待身怀绝技的我一个怒发冲冠并凌波微步,祭出三尺青峰前来舍命相救。
  这也足可见我们俩的感情深厚了。即便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他也是需要我的。
  死党也是个好死党。无论何时,我只要大声地学布谷鸟叫唤几句,他就会“噔噔噔”地跑下来,然后“噔噔噔”地来为我开门。少年时我发明出很多种游戏,大多同他有联系,其中之一,便是将各种各样的液体装在一次性杯子里,冻成不一样的物态,再用各种方法往地上砸。有时候冻成冰水混合物,晶莹剔透的一层冰里缓缓流动着几近僵硬的水,砸在地上“嘭”的一响,四分五裂的冰里,玻璃般的水折射出太阳的金色光芒。后来我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陡然想起,所谓“摔开万道金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大抵这般。
  年少的时光有些久远,但我只需稍稍回忆片刻,那股 “山崩地裂”、“排山倒海”的兴奋劲就浮在心头,清晰如昨。即使这段年少的岁月已经悄然从我的生活中褪去,像白日光撤下老墙头,却仍旧能带着一种浓郁味道停驻在我的生命里。像那扇朱红的门,鲜艳又明朗,明朗又鲜艳。
  离开小巷之后,足足有两年,我从未踏足。此之谓无情欤?甚矣,无情也!
  初中隔得远,我住在商品房里。铁拉门一拉,再也没有和邻里同伴有如此欢乐的时光。那些日子江上风帆一般的远去了。我的性子逐渐变得沉冷,再也不会穿着冲锋衣疯跑,再也不会把水气球往别人身上招呼,再也不会为一只麻雀争得面红耳赤,再也不会气呼呼地走在落叶纷飞的小巷里。
  毕业那天,我回到了小巷,可是巷子被截断了。通上了宽阔的柏油马路,直直通到外面去。死党的家被拆了,他估计搬去了別处。我的家还在,灰扑扑的。我站在门前,一股熟悉感蓦然涌上我的心头,我轻轻地抚摸墙边的青苔,看到朱门旁挂的春联还是幼时我的手笔。血液中流淌的那些情感被一一唤起,习惯性地看向老式玻璃窗,眺望死党家的石拱门。不觉有些怅然。
  承载了我所有的童真与浪漫啊,我的年少时光。
  我的年少时光。
  可那扇尘封的朱门,再也不会为我而开。
其他文献
我喜欢你,彼得堡的俄罗斯同学们。与我相伴了三年的时光,如果缺少这些并不多的交集,这三年就太不完整了。  模范学生兼老师宠儿的“班长”。虽然她不是我心中聪明的那种学生,却绝对是最努力的。“勤能补拙”这句成语是对的。上课的时间第一排永远是她的专用座位——尽管考试的时候她爱往后躲——但这也没有影响到她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权威性。能以满分毕业,拿到一等荣誉学位,她是当之  无愧的“班长”。  天才兼自大狂
期刊
翻阅不久前的《生活》杂志,看到一个名为卡尔特哈尔(应该是这样,准确的名称是Caltojar)的西班牙小村庄的照片。这个村庄位于马德里西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外,人口为两百零七人,全村只有一部电话。人们靠种豆子或牧羊维持生计。是个非常平凡的村落。  这么一个平凡的村子被登在《生活》上面,是因为村民们亲手将村里所有的墙壁都画上了毕加索的名画,从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到名作《格尔尼卡》都有,水品之高更是令
期刊
前面诸章略述协和医院的百年历史,为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本书的主角“协和大院”所具有的极其深邃、独特,甚至可以说极其惊艳的厚度。从本章开始,我们将正式推开协和大院那扇已历经百年沧桑的大铁门,步入大院中,看看她的花与草,听听她的人与事,体味她的冬夏与春秋。  近日某网上挂着的一则售楼消息,可把我们大院的人笑翻了:说是协和大院里有一户卖了一套四层的单元房,顶层,东南,128.5平方米,价一千多万元。是的,我
期刊
雨,你是清明节亲人飘飞的眼泪?风,你是路上行人断肠的哭泣?  清明是一个祭祀的日子,早上莫名地醒得早,而且竟然感觉伤脚骨折处竟是如此疼痛,即使睡着也隐隐作痛。昨天因为伤膏过敏,我想放弃继续去医院贴膏药的治疗。然后,现在这难以承受的伤痛,迫使我离开温暖的被窝,因为我今天答应妈妈一起上去清明祭祀。于是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先去医院换药,然后看时间再开车上去。  老天似乎很懂人的心理。出门还只是阴沉的天,感
期刊
当我沿着河流,寻找关于故乡的时候,前世与今生的相逢让我感受到你的柔情,有句诗很应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到达徐州的那天,夕阳很好,橙红温暖的光像给整个城市勾了一道边,鲜明地映在我的眼里。  因为手术的程序过于简单,便没有办理住院手续。时间还不算晚,我看着母亲,讨好般说了句:“我想去云龙山,许个愿。”云龙山因为傍晚的缘故,整座山都很静。许愿树旁有卖红绸带的,我莞尔一笑,用毛筆沾着墨水,
期刊
“父亲”这个词,想来对每个人都不陌生,但是对我而言,他曾切切实实的陌生过。  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生存,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那时的我小到还不会叫“爸爸”,所以对于他从我身边离开的事实,我无从感知。  我和他就这样隔着山南水北,没有WiFi、没有QQ、也没有微信,甚至连个老年机都没有。极少的相见让我对这个一回来就想一把抱住我的男人感到恐慌。我开始不解,不解他为何来去都匆匆。我对他的归来会期盼兴
期刊
我曾经梦见过一座湖。  那是一座宁静的湖,带着些许芬芳的草木气息。天空是澄澈的,云彩随风漫无目的地闲逛着。湖岸旁泊着一棹木舟,湖边绿草如茵,到处都洋溢着轻松和自由。  那边是一栋小木屋,屋子不大,却有一种温雅的风气。屋里有一个男子,儒雅的脸上带着些沉稳与安宁。他有时站在屋边静观涟漪微泛,花谢花开,有时乘一叶小舟在湖上云游,有时逆着阳光品味自然的魅力,有时迎着清风享受人间的快乐。  他随手写一写感慨
期刊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欧洲一千年所发生的事。一百年前,我脚下小区的这片土地是荒郊僻野,一百年后已是高楼林立。然而,我们的生活一如往日,像一条河一样静静地、平凡地向前流淌,波澜不惊中,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一百年前,在江苏南京郊外,有一户很普通的船上人家。过了几年,他们家娶了媳妇。当第三个儿子出生时,国共内战正酣,老百姓本来缺吃少穿,多了一个人就等于多了一张吃饭的口,于是孩子的妈妈狠了狠心
期刊
从前,我穿越那片油麦地,是寻常的生活。如今,我穿越那片油麦地,却是不寻常的珍稀。近了,近了,那片油麦地依旧灿烂,我却无暇流连。  姥姥病倒了,一听到消息,我便赶忙奔回老家。空气中夹杂着刺鼻的药水味,扑面而来一种莫名的紧张,穿过人群来到病房前,望见母亲那憔悴的背影。“妈!”母亲擦拭眼角的泪珠,转过身,说:“你总算来了,姥姥念叨你好久了,赶紧进去看看!”  我害怕了,怕内心早已坚固的城墙在姥姥面前瞬间
期刊
论起动物与人的亲近程度,狗首当其冲。猪羊兔等,尽管也被人饲养,但都只能拘囿于属于自己的圈栏之中,绝不可在主人享用的客厅游来荡去,向主人耳鬓厮磨地撒娇,甚至蹲坐或匍匐于主人的卧榻之旁,目击或偷窥主人的隐私,唯有狗拥有这样的特权。主人赤身裸体地换衣服,颠来倒去地清点钱数,小心翼翼地藏匿金银珠宝,及至放纵于床笫之欢等,从来都不刻意回避狗,这使狗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然而狗的嘴巴比保险柜还要牢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