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儿童Class III类错牙合治疗前后软组织变化的侧貌美学相关性探讨。方法:选取就诊于我所正畸科8~12岁Class III高角型前牙反牙合患儿14例,采用上颌铸造式固定前牵引矫治6~8个月,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正畸前后侧貌进行美学评价,并对侧貌美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上颌前牵引矫治后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有显著改善,美学测量指标与颌骨的改建以及软组织的厚度有较明显的关系。结论:上颌前牵引矫治对Class III类错牙合患者的侧貌美观有明显改善,但对于垂直性骨面型无法改善。
[关键词]上颌前方牵引;Class III类错牙合;头影测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8-0854-04
Class III类错牙合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错牙合畸形,在亚洲人群中尤其是儿童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据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中Class III类错牙合乳牙列发病率为14.94%,替牙列发病率为9.65%,恒牙列为14.98%,而恒牙列时期的反牙合患者通常在儿童时期也已经表现为反牙合。Class III类错牙合多表现为前牙反牙合或全牙弓反牙合,上前牙代偿性唇倾以及下前牙代偿性舌倾,磨牙近中关系,软组织侧貌为凹面型,面中1/3发育不足,下唇突出面部凹陷。Class III类错牙合不仅对儿童口颌系统功能方面的影响很大,还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常见病因之一,并且不美观的牙齿和面型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儿童自卑心理。目前国内的文献报道多集中在对采用前牵引治疗后患者骨组织和牙齿的变化方面的研究,对治疗前后软组织的改变以及美学方面的标准还没有明确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将从软组织美学变化入手,研究上颌铸造式固定前牵引矫治Class III错牙合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探索治疗的效果及矫治机理,并通过对治疗前后患儿的侧貌美学分析整理出一组有效判断Class III治疗成功的美学指标,对今后儿童替牙期Class III错牙合的矫治提供更加有效判断标准,并对软组织侧貌预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标本纳入在卢湾区牙病防治所进行正畸治疗的8~12岁Class III高角型错牙合儿童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10.3岁,临床表现为凹面型,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后缩,下颌骨基本正常,下颌骨不能后退,ANB角 1.2 矫治器设计:矫治器采用铸造式固定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加面弓,矫治时间6~8个月,患者每天牵引时间为12~14h,每侧牵引力4.5~4.9N。治疗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及头颅定位侧位片。
1.3 X线头应测量分析: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各1张,由一位医师在一段连续的时间测量。测量项目[1]为SNA、SNB、ANB、CV、下颌角、MP-SN、PP-SN、Y轴、1-SN、1-MP、面凸角,覆牙合、覆盖、A-OLp、Pg-OLp、Is-OLp、Ii-OLp、ls-OLp、Li-OLp、N-Me、ANS-Me、S-Go、6-PP、6-MP。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Li-E、G-Sn-Pg'、Pg'B'-FH、 A'Ls-F H、FH-Ns-Pg',美学指标判别方程如下:Y=-31.45+0.55X1(TLL-EP)+0.28X2(面凸角)-0.32X3(颏唇沟倾角)-0.10X4(上唇倾角)+0.19X5(软组织面角),Y<0者为侧貌美观,反之则不美观。
1.4 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数据由Winceph v9.0软件测量得出。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改变:14例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6~8个月后,软组织侧貌都有明显改善,为直面性,反牙合、解除。其中10例患者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4例患者覆牙合覆盖较浅。
2.2 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牵引后,A-OLp增加2.21mm(P<0.05),SNA 增加2.34°(P<0.01),CV值增大3.0°(P<0.01),ANB增加2.91°(P<0.001),表明上颌骨明显前移;Pg-OLp减小O.59mm(P>0.05),SNB减0.66°(P>0.05),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得到明显改善,ANB角增大2.91°(P<0.001)。垂直向方面没有显著性变化;前面高增3.17mm(P<0.01),后面高增加2,40mm(P<0.05),前下面高增加0~88mm(P0.05)。1.MP减小1.96°(P>0,05),表明下前牙没有明显的后移及舌倾。由于上下颌骨及上下牙齿的变化,前牙覆盖增加4.18mm(P<0,001)。垂直向方面上颔磨牙没有明显伸长,而下颌磨牙的伸长没有得到完全抑制(见表1)。面凸角增加2.83°(P<0.05),上唇前移2.86mm(P<0.01),下唇后退0.32mm(P>0.05),上唇厚减小l.94mm(P<0.05),鼻唇角减小7.91°(P<0.01),表明牵引后面部侧貌凸度增加,上唇部位的变化较明显,而下唇的变化不明显(见表2)。
2.3 治疗前后侧貌美学评价:采用罗卫红、傅民魁筛[2]的美学指标判别方程对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侧貌美学作评价,并分析影响侧貌美学指标的因素。美學指标共5项:TLL-EP、面凸角、颏唇沟倾角、上唇倾角和软组织面角。美学指标判别方程为:Y=-31.45+0.55X1(TLL-EP)+0.28X2(面凸角)-0.32X3(颏唇沟倾角)-0.10X4(上唇倾角)+0.19X5(软组织面角),Y<0者为侧貌美观,反之则不美观。治疗前后的美学指标带入判别方程,治疗前均显示为Y>0,治疗后显示有1例患者仍为Y>0,其余13例患者均显示Y<0,分析该结果产生原因可能与该名患者有张嘴习惯,嘴唇无法闭合,且该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有关。
[关键词]上颌前方牵引;Class III类错牙合;头影测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8-0854-04
Class III类错牙合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错牙合畸形,在亚洲人群中尤其是儿童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据中华口腔医学会200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中Class III类错牙合乳牙列发病率为14.94%,替牙列发病率为9.65%,恒牙列为14.98%,而恒牙列时期的反牙合患者通常在儿童时期也已经表现为反牙合。Class III类错牙合多表现为前牙反牙合或全牙弓反牙合,上前牙代偿性唇倾以及下前牙代偿性舌倾,磨牙近中关系,软组织侧貌为凹面型,面中1/3发育不足,下唇突出面部凹陷。Class III类错牙合不仅对儿童口颌系统功能方面的影响很大,还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常见病因之一,并且不美观的牙齿和面型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儿童自卑心理。目前国内的文献报道多集中在对采用前牵引治疗后患者骨组织和牙齿的变化方面的研究,对治疗前后软组织的改变以及美学方面的标准还没有明确的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将从软组织美学变化入手,研究上颌铸造式固定前牵引矫治Class III错牙合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探索治疗的效果及矫治机理,并通过对治疗前后患儿的侧貌美学分析整理出一组有效判断Class III治疗成功的美学指标,对今后儿童替牙期Class III错牙合的矫治提供更加有效判断标准,并对软组织侧貌预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标本纳入在卢湾区牙病防治所进行正畸治疗的8~12岁Class III高角型错牙合儿童14例(男8例,女6例),平均10.3岁,临床表现为凹面型,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后缩,下颌骨基本正常,下颌骨不能后退,ANB角
1.3 X线头应测量分析: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各1张,由一位医师在一段连续的时间测量。测量项目[1]为SNA、SNB、ANB、CV、下颌角、MP-SN、PP-SN、Y轴、1-SN、1-MP、面凸角,覆牙合、覆盖、A-OLp、Pg-OLp、Is-OLp、Ii-OLp、ls-OLp、Li-OLp、N-Me、ANS-Me、S-Go、6-PP、6-MP。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Li-E、G-Sn-Pg'、Pg'B'-FH、 A'Ls-F H、FH-Ns-Pg',美学指标判别方程如下:Y=-31.45+0.55X1(TLL-EP)+0.28X2(面凸角)-0.32X3(颏唇沟倾角)-0.10X4(上唇倾角)+0.19X5(软组织面角),Y<0者为侧貌美观,反之则不美观。
1.4 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数据由Winceph v9.0软件测量得出。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改变:14例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6~8个月后,软组织侧貌都有明显改善,为直面性,反牙合、解除。其中10例患者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4例患者覆牙合覆盖较浅。
2.2 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牵引后,A-OLp增加2.21mm(P<0.05),SNA 增加2.34°(P<0.01),CV值增大3.0°(P<0.01),ANB增加2.91°(P<0.001),表明上颌骨明显前移;Pg-OLp减小O.59mm(P>0.05),SNB减0.66°(P>0.05),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得到明显改善,ANB角增大2.91°(P<0.001)。垂直向方面没有显著性变化;前面高增3.17mm(P<0.01),后面高增加2,40mm(P<0.05),前下面高增加0~88mm(P
2.3 治疗前后侧貌美学评价:采用罗卫红、傅民魁筛[2]的美学指标判别方程对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侧貌美学作评价,并分析影响侧貌美学指标的因素。美學指标共5项:TLL-EP、面凸角、颏唇沟倾角、上唇倾角和软组织面角。美学指标判别方程为:Y=-31.45+0.55X1(TLL-EP)+0.28X2(面凸角)-0.32X3(颏唇沟倾角)-0.10X4(上唇倾角)+0.19X5(软组织面角),Y<0者为侧貌美观,反之则不美观。治疗前后的美学指标带入判别方程,治疗前均显示为Y>0,治疗后显示有1例患者仍为Y>0,其余13例患者均显示Y<0,分析该结果产生原因可能与该名患者有张嘴习惯,嘴唇无法闭合,且该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