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文章篇目比原先增加近一倍,且文质兼美,篇幅较长,容量大,但现实是课时数没有增加。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我校科研处提出了“课程统整”的教改实验计划。由于这是一个新名词,老师们对其概念的理解意识模糊,以为就是在教一篇课文时,带出相关的课外知识就行了。经过研究我发现,关于统整,应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但是却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程统整则是指将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相近的课程及学习领域进行整合,通过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实现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我校是一个科研型学校,同时承担了书香和统整的课题。怎样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有创意地整合教材,使得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为语文教材的统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由、灵活地整合多种资源,拓宽教学领域,提升学生素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教材的整合增加了难度。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觉在统整和书香中要找到平衡点的话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一、适合性原则
首先要找到不同教材的共通点,再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适合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简便性原则
课程的统整为了给学生减负,给课堂增效。因此,在课程的统整过程中,应该使教师便捷地操作和实施课程,不是多出内容,而是在统整中归类教学,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教师减负。
三、全员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程的统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同时,鼓励不同学科和课程的教师积极参加与相关的课程统整的实践,让每位教师成为课程的实践者。
具体来说:
一、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課程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我们的这次研究正是打破了这种一课一课、一成不变的教学顺序和每一课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理解中心的惯有教学程序,改变了以往对每一课平均使力的做法,转而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甚至是整册书的重新布局、调整。 “单元统整教学”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我校的金艺兰老师就将诗歌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组块,统整课内内容与课外儿童诗歌,围绕“春”这个主题,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综合提高学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研究教材,用活教材。
“课程统整”带给学生多重体验。对主题系列课文的重组,对课文内容的多样呈现,使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统整从积累到运用,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多样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兴致高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校朱小萍老师曾把四、五、六年级的《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进行统整教学。她首先加强了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进行组块阅读,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和目的,在轻松愉悦的小组学习氛围中熟悉文本。其次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通过多方式的比较,让学生对小说的三要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充分感受了古典小说的独特魅力。再者,统整角度多,有深挖,也有横向比较,显得很丰富,而且设计了读写迁移,以便学以致用。特别是环境描写的教学环节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对比、拓展、深挖、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小说中环境描写都是作者精心巧妙设计的。总体来说,朱老师的课堂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描写,脉络清晰,设计巧妙,教学扎实,真是值得我认真学习。
目前,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行单元统整教学模式的策略来进行统整。
一、主题策略
主题升华策略简单讲就是同一主题,层层感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的角度不同。我们认为适合于此教学策略的单元有很多,能集中把握单元“主题”,课内持续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诵读策略
低年级孩子小,刚踏进知识的大门,写对他们来说为时尚早,而诵读正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诵读训练策略简单讲就是以读代讲,课课诵读。有的单元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学生理解障碍小,而且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抒情意味浓厚,十分适宜朗读训练,就可采用这个策略。
三、统整练说策略
统整练说策略简单讲就是口语交际,步步落实。低年级孩子虽不能写,说话练习却不能少,可是如果机械地把口语交际的学习独立地进行,那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往往会成了一种技巧训练。在单元统整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觉有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跟本单元课文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口语交际的训练不必只是在学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时才可进行,完全可结合在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适时安排,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创设大量练说的机会,还可以为最后在语文练习中的集中口语交际练习打好基础,使最后的交流质量得以展示与提升。
教育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每个人去思考,也更值得教育的决策者们去研究。像窦桂梅老师说的一样,别光在理论的晴空上打雷,不在实践的沃土上下雨。统整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把统整的思想植入内心,将他内化成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我想我们的教育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希望让孩子也能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获得实效。
我校是一个科研型学校,同时承担了书香和统整的课题。怎样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有创意地整合教材,使得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为语文教材的统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由、灵活地整合多种资源,拓宽教学领域,提升学生素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教材的整合增加了难度。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觉在统整和书香中要找到平衡点的话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一、适合性原则
首先要找到不同教材的共通点,再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适合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简便性原则
课程的统整为了给学生减负,给课堂增效。因此,在课程的统整过程中,应该使教师便捷地操作和实施课程,不是多出内容,而是在统整中归类教学,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教师减负。
三、全员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程的统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同时,鼓励不同学科和课程的教师积极参加与相关的课程统整的实践,让每位教师成为课程的实践者。
具体来说:
一、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課程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我们的这次研究正是打破了这种一课一课、一成不变的教学顺序和每一课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理解中心的惯有教学程序,改变了以往对每一课平均使力的做法,转而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甚至是整册书的重新布局、调整。 “单元统整教学”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我校的金艺兰老师就将诗歌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组块,统整课内内容与课外儿童诗歌,围绕“春”这个主题,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综合提高学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研究教材,用活教材。
“课程统整”带给学生多重体验。对主题系列课文的重组,对课文内容的多样呈现,使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统整从积累到运用,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多样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兴致高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校朱小萍老师曾把四、五、六年级的《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进行统整教学。她首先加强了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进行组块阅读,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和目的,在轻松愉悦的小组学习氛围中熟悉文本。其次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通过多方式的比较,让学生对小说的三要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充分感受了古典小说的独特魅力。再者,统整角度多,有深挖,也有横向比较,显得很丰富,而且设计了读写迁移,以便学以致用。特别是环境描写的教学环节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对比、拓展、深挖、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小说中环境描写都是作者精心巧妙设计的。总体来说,朱老师的课堂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描写,脉络清晰,设计巧妙,教学扎实,真是值得我认真学习。
目前,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行单元统整教学模式的策略来进行统整。
一、主题策略
主题升华策略简单讲就是同一主题,层层感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的角度不同。我们认为适合于此教学策略的单元有很多,能集中把握单元“主题”,课内持续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诵读策略
低年级孩子小,刚踏进知识的大门,写对他们来说为时尚早,而诵读正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诵读训练策略简单讲就是以读代讲,课课诵读。有的单元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学生理解障碍小,而且每篇课文都文质兼美,抒情意味浓厚,十分适宜朗读训练,就可采用这个策略。
三、统整练说策略
统整练说策略简单讲就是口语交际,步步落实。低年级孩子虽不能写,说话练习却不能少,可是如果机械地把口语交际的学习独立地进行,那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往往会成了一种技巧训练。在单元统整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觉有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跟本单元课文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口语交际的训练不必只是在学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时才可进行,完全可结合在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适时安排,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创设大量练说的机会,还可以为最后在语文练习中的集中口语交际练习打好基础,使最后的交流质量得以展示与提升。
教育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每个人去思考,也更值得教育的决策者们去研究。像窦桂梅老师说的一样,别光在理论的晴空上打雷,不在实践的沃土上下雨。统整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把统整的思想植入内心,将他内化成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我想我们的教育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希望让孩子也能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获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