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在于预算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文章就预算管理实施的必要性、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关键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预算;管理;实施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实施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减少企业内部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以利于绩效考核和强化内部控制.然而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预算管理的科学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一、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投资者或所有者关心的中心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当然与投资者相一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趋于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散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因此推行预算管理是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产权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
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战略规划和长期经营计划分解到各个经营单位,使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与企业的最终目标一致,明确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活动范围,完善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经营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机构内部的职能关系。通过预算的编制和综合平衡,促使企业内部各个经营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环环紧扣、减少内部矛盾,达到供、产、销、管理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促进企业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预算管理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市场销售形势一定、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在对外扩大销售的基础上,企业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时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最后,企业预算管理的重心从经营结果(目标利润)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二、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忽略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或调整任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要使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一)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凡是预算管理成功的单位都离不开企业最高领导层,特别是第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在我国,各项具体项目预算的制定工作必须有财务部门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及执行部门的密切合作才可能完成。因此,全面预算没有整个企业的通力合作无法想象,而没有最高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就不可能调动企业各部门共同配合,不可能编制出符合企业产供销和人财物实际状况的预算,即使编出了预算也不可能坚持执行.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对预算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宣传引导十分关键,因为这样有利于上下级目标的协调一致和激励下级增强责任感,承担更重的任务。
(二)设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运行的基础环境.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预算组织基础上,组织的完善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前提保障。
预算管理应当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合理设置专门机构是预算管理机制运行必不可少的内容。预算管理机构的主要权责如下:审议和确定预算目标、预算政策和程序;审计下达正式预算;根据需要调整或修订预算;研究、分析有关预算与执行的业绩报告,制定相关控制政策和奖罚制度;仲裁有关预算冲突等.国内外成功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大多数都设有预算管理委员会。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效益,首先必须是一种管理制度与规则,其次才是制度和规则的实施与绩效评价,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既是预算管理本身,同时又是将制度从文字落实到行动的前提.为此,企业应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明确预算的运转流程,规定预算的审批权限,严格预算的审批程序.为了使预算执行过程中具体的业务事项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制定具体业务事项管理办法,包括制定重点可控性费用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等预算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真正形成权责明确、奖惩分明、执行有力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规范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措施和依据,有效地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建立全面统一、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三、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
(一)树立战略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预算又进一步把战略具体化,使其得以更好地贯彻实施。
(二)预算管理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
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低成本和科技降低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利润目标的完成。
(三)预算管理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
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过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预算;管理;实施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实施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减少企业内部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以利于绩效考核和强化内部控制.然而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预算管理的科学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一、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投资者或所有者关心的中心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当然与投资者相一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趋于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散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因此推行预算管理是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产权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
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战略规划和长期经营计划分解到各个经营单位,使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与企业的最终目标一致,明确各个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活动范围,完善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经营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机构内部的职能关系。通过预算的编制和综合平衡,促使企业内部各个经营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环环紧扣、减少内部矛盾,达到供、产、销、管理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促进企业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预算管理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市场销售形势一定、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在对外扩大销售的基础上,企业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时价还价”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最后,企业预算管理的重心从经营结果(目标利润)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二、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忽略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或调整任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要使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一)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凡是预算管理成功的单位都离不开企业最高领导层,特别是第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在我国,各项具体项目预算的制定工作必须有财务部门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及执行部门的密切合作才可能完成。因此,全面预算没有整个企业的通力合作无法想象,而没有最高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就不可能调动企业各部门共同配合,不可能编制出符合企业产供销和人财物实际状况的预算,即使编出了预算也不可能坚持执行.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对预算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宣传引导十分关键,因为这样有利于上下级目标的协调一致和激励下级增强责任感,承担更重的任务。
(二)设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运行的基础环境.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预算组织基础上,组织的完善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前提保障。
预算管理应当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合理设置专门机构是预算管理机制运行必不可少的内容。预算管理机构的主要权责如下:审议和确定预算目标、预算政策和程序;审计下达正式预算;根据需要调整或修订预算;研究、分析有关预算与执行的业绩报告,制定相关控制政策和奖罚制度;仲裁有关预算冲突等.国内外成功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大多数都设有预算管理委员会。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效益,首先必须是一种管理制度与规则,其次才是制度和规则的实施与绩效评价,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既是预算管理本身,同时又是将制度从文字落实到行动的前提.为此,企业应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明确预算的运转流程,规定预算的审批权限,严格预算的审批程序.为了使预算执行过程中具体的业务事项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制定具体业务事项管理办法,包括制定重点可控性费用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等预算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真正形成权责明确、奖惩分明、执行有力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规范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措施和依据,有效地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建立全面统一、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三、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
(一)树立战略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预算又进一步把战略具体化,使其得以更好地贯彻实施。
(二)预算管理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
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低成本和科技降低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利润目标的完成。
(三)预算管理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
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过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