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一个美丽新世界“说”出一个美丽新世界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别人的孩子说起话来,伶牙俐齿,大大方方的,真羡慕!我那孩子,要不就不肯开口,要不讲个什么事都嗯嗯哈哈的,老半天也说不明白,笨嘴笨舌的,真让人闹心……”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发展的能力都特别快,大多孩子都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孩子牙牙学语就着手,给孩子创造多听、多说、多看、多练的机会,家庭学校要密切配合,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呢?
  词汇积累:创建一个优美的“听”话世界
  良好的口才,需要一定的词汇积累。从孩子能听懂话起,家长就要为他创建一个良好的“听”的环境,多给孩子讲一些词句优美、精炼的语句。每天还要抽出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读儿童文学作品。故事不能张口就来,应尽量选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随便买一本回来就读,最好选择针对适龄儿童的优秀读物。这样日积月累,孩子就能从中“听”出语言的魅力,为日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能力锻炼:让孩子多说
  要训练口才,“说”是最主要的。孩子积累的词汇量再多,“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也白搭。所以,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说”出来,可在孩子听完故事或看完动画片后,要求他把故事和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也可让孩子转述口信,即家长将要转告的内容先说给孩子听,要求他听清楚、听准确,然后再打电话,把内容转述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听。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多说,可以训练和提高他的表述能力。
  
  勇气培养:让孩子在生人面前讲话
  口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在人际交往中很好地表现自己,其中包括在陌生人或大庭广众之下大胆、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在熟人面前伶牙俐齿,可一到生人面前,讲话便不利索。因此,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要创造机会,让他多在生人面前讲话。比如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朋友、同学聚会,让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鼓励孩子给大家讲故事,等等。只要坚持,久而久之,孩子的胆量就能练出来。
  反应训练:正确对待孩子的顶嘴 行为
  论辩是最能体现口才能力的,我国自古就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之说。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后,有时对大人安排的事或说的话不满意就会顶嘴。这时家长一定要应因势利导,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允许孩子争辩,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在这过程中,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其他文献
“洋洋,你好了没有啊?校车已经来了,要不然会赶不及的……”姥爷一声声地叫唤着,而穿戴整齐的洋洋却一直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妈妈,你送我好不好?送我好不好嘛……”由于起晚了,手中还有活儿没干完,我只能对洋洋说:“你先和姥爷出门,妈妈收拾完马上赶上你。”于是,洋洋才不情不愿地下楼去了,边走还边在楼道里念叨着:“妈妈,你一定要追上我啊!”  忙完后,我匆匆忙忙冲到小区门口,校车正在缓缓启动。坐在车内的
我的女儿并不聪颖过人,也没有出众的天赋,但有一点令我十分欣慰,女儿做事比较认真专注,尤其在倾听方面表现较好,这对于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我没有在这方面刻意对她进行训练和辅导,但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无意对她渗透点滴教育因素,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逐渐使女儿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在无意的观察接触中,有意提问,使孩子主动关注周围事物。  我
2005年,我意外地看到了《孩子》杂志,当时我还没怀孕,当看到同事的桌子上摆着一本叫做《孩子》的杂志时,就随手翻了一下,没想到立即就被杂志丰富的内容给迷住了,向同事打听了一下情况,同事也说不错,我就开始通过邮局订阅了,这一订就订了五年。刚开始当妈妈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幸亏有《孩子》杂志,给了我很多育儿知识,我觉得《孩子》在同类杂志里性价比特别高。  现在我的宝宝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孩子》对我来说
周日,婆婆过生日,老公的弟弟妹妹带着孩子齐聚我们家。  孩子们聚到一起,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玩具。儿子烁烁过生日时,我们给他买的那辆遥控玩具车,很快成了焦点。刚开始,他们三个还客气地轮流玩,不一会儿后,年龄最大的哥哥就开始掌控局面了。他将凳子和积木横七竖八地摆好,然后拿起遥控器一阵狂按,想看看小汽车能否成功越过障碍物。谁知这时烁烁突然不干了,一把从大哥哥手里抢过遥控器,护在手里就是不松开。  两个孩子
周末在家,看到一档亲子互动节目——  比赛进入了高潮,主持人指着摆在3个家庭面前的汽车轮胎,宣布了比赛规则:“这个环节,需要孩子坐在轮胎里,父亲利用纤绳拉动轮胎,把十米之外的西瓜运送到身后的筐内,以3分钟的时间为限,运送数量最多的家庭获胜。”场上,三位父亲摩拳擦掌,三个孩子兴奋异常。这时,主持人接着向观众进一步说明:“轮胎的重量加上孩子的重量,大约在160斤左右。”主持人话音一落,现场观众纷纷瞪大
许多家长在刚刚让孩子接触英语的时候,都喜欢从字母表教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只为让孩子书写二十六个字母。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有点舍本逐末。  语言学习和儿童认知学学者认为,幼儿时期是学习语音语调的最好时期,比如孩子常常会模仿保姆或爷爷奶奶的语调。与此同时,幼儿语言系统的发育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手指小动作的协调能力还在发展,过快要求书写反而勉为其难。再者说,英语启蒙阶段的发音很容易形成习惯,所以比
国际象棋比赛、围棋比赛、少儿英语口语大赛、钢琴考级、舞蹈考级、讲故事比赛……在孩子身边,这样那样的比赛几乎充斥着每个大小长假、节日、典礼。这些参赛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还在上幼儿园,有的甚至才刚刚开始“学艺”,身、心、智还懵懵懂懂,这一场接一场的“比赛”,对他们到底是福是祸?  竞争之弊细细数  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让孩子参赛,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想法虽好,但实际情况却不一定
一位爸爸给儿童心理专家的来信:  我女儿今年4岁,上幼儿园小班,已经学了一个学期的绘画。按理说,她应该画的不错了。可事实上,她画的画简直是糟透了,像小动物、树木、花草、太阳这些简单的事物,她拿起画笔来东涂涂、西画画,轮廓还没有画好,就急着涂色。小兔子的眼睛应该涂成红色,她偏要涂成黑色,小草应该是绿色她偏要涂成蓝色,颜色还常常涂到轮廓线外面,看起来就像是一把一把的小刺刀,很难看。然后,她很快就把画拿
在美国,有一个叫艾伦的孩子,9岁时,在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即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这是件非常脏的活儿,许多孩子都不愿意伸手,可是,小艾伦却一点也不嫌弃,反而兢兢业业,干得很出色。为此他受到了祖父的赞扬。不久,祖父交给了他一个向往很久的工作——放牧马匹。通过这件事,艾伦认识到了一个道理:眼前的事情无论多么低贱,只要做好了,就能赢得好机会。  长大以后,艾伦仍然抱着这个不变的人生信条,从
航子十个多月时,就能攀爬上儿童乐园的各式轨道,一岁半时可以爬较高的梯子,两岁后开始喜欢爬树爬大石头。对于往高处爬,他乐此不疲。  随着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航子把爬高的重点转移到家中,家中几乎没有他够不着的地方。桌子、沙发自然不用说了,还经常借助凳子、椅子往更高的地方爬,有时我会把一些不想让他拿到的东西放到书架的最顶层,乍一看,他是够不着了,可是他会搬来椅子,先爬到书架的中层,然后再沿着架子爬到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