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银行业监管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危机时代金融变革的主旋律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全世界经济学界都能给出大体一致的回答,那就是银行监管。这不仅因为本次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肇因于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还因为回顾百年世界金融史可以发现一条规律性线索:银行体系风险暴露的负外部性要远远大于资本市场下行震荡的负外部性。这似乎颇具讽刺意义——一个行业的重要性往往不取决于它的正外部性而是取决于它的负外部性的大小。中国的金融改革大体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在近25年的改革发展中,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大体在8:2之间,因此,银行业不仅是金融业中的重心所在也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特别在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中国的银行业在2009年应对危机中表现格外突出,在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银行业或是缺少流动性或是缺少放款意愿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在刺激经济中新增信贷9.59万亿元人民币,形成所谓“天量信贷扩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普遍衰退中保持一枝独秀地位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但也正是2009年的银行信贷天量扩张招致了国外中国问题研究者对银行安全的普遍怀疑。就像绝大多数外国人不能理解2009年夏季温总理说中国因危机影响失业人口已达2300万,但中国经济依然马不停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社会依然和谐安定波澜不惊一样,国外关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人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中国的银行系统在应对2009年危机放出近9.6万亿天量信贷会不出现严重的资产质量问题或导致信贷危机。
  其间的奥秘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答案就在刘明康主席“2010陆家嘴论坛”的精彩演讲里。
  刘主席讲了中国银监会成立七年多来在四个方面的各三点经验:
  1.在提高银行业风险吸收能力方面的三点经验是:(1)注重对银行业资本质量和资本水平的监管;(2)注重对大额风险暴露上限的监管;(3)注重动态拨备要求的监管。
  2.在推动银行类机构强化自身建设方面的三点经验是:(1)注重推动银行业机构完善公司治理;(2)提高透明度;(3)注重引领银行业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3.推动银行业体制、机制建设的三点经验是:(1)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和重组;(2)注重对银行管理者的再教育和培训;(3)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4.秉持科学监管理念方面的三点经验是:(1)注重防火墙的建设;(2)注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结合;(3)注重规制导向与原则导向的紧密结合。
  在刘主席讲的上述四个方面中,第一个方面即“注重提高银行风险吸收能力”的经验最引人注目,原因在于中国银监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提出的银行资本质量和资本水平标准已成为全球最为严格的标准。这自然就使人想到,经历过2009年银行业的天量信贷扩张后,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业还会成为全球最为健康的银行体系。针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教训,中国银监会关于核心资本不得低于总资本75%的要求、对于银行间互持次级债等从严扣减资本的严格要求、2008年提出的所有银行在达标之后再提2个百分点留存资本缓冲和大型银行在这2个百分点之上再提1个百分点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的额外要求、2009年信贷快速扩张现象出现后要求大型银行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0.5个百分点逆周期资本缓冲规定、特别是连续提高拨备覆盖率的要求即中国银行业的动态拨备覆盖率从100%提高到130%,又从130%提升到150%,到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上升至170%。这些带有监管创新性的种种举措,使得国内外的银行业研究者可以从中国银监会各项宏微观审慎监管政策中看到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已形成了强大的风险吸收能力。
  实际上,刘明康主席在演讲中还有一些没有提到,即中国银行业在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内开放,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银监会2007年以来对村镇银行行业进入壁垒降低的改革实践。在近三年半的放松管制过程中,全国已有近200家村镇银行开业,许多民间资本已进入到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在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矛盾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结构特点说,中国经济多年来始终存在着消费不足、内需不足(相对于外需来论)、民间投资积极性不足、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的几个结构性弊端,中国银监会在2006年12月宣布的推动建设村镇银行的历史性举措,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用有收有放宽猛相济来切切实实推进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这不算是小故事。
  值得提及的是,上述全球最严格的资本质量、资本水平、拨备覆盖率以及存贷比要求在政策出台后都是由各地银监局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落实贯彻的,许多基层银监人员的工作态度已达到了“穷凶极恶”的程度,在这样的监管环境下各商业银行的高管们也把合规风险列为特殊形势下应力求规避的第一风险。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监管也是服务。在世界所有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中,如果哪个国家的金融当局持为了监管而监管的态度,那就会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因此,银行监管系统也应该认真倾听被监管者的声音,据我观察,目前全国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对银监会各地分支银监局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国银监会已出台的法规性文件有些内容与中国国情有不符之处,如:“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有些内容颇有脱离中国实际的嫌疑;
  二是监管实践中的“一刀切”现象仍比较突出。例如,对所谓“3:3:2:2”放款进度的严格要求,这和一些地区的产业状况资金需求季节波动特点相脱离。
  三是有些规定在2010年这种特殊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有“偏严”嫌疑。例如75%存贷比规定有些过死。
  四是监管态度监管政策缺少稳定性与连续性。如2009年,各地银监局都催促各家银行向政府平台公司放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要按月汇报放款进度定期进行放款排名,个别地方政府甚至出现当场发红包奖励放款业务突出行领导的现象。到了2010年又严令限制对平台公司放款,要求各行对平台公司贷款进行“解包还原”。有些地方的平台公司贷款能“解包还原”,有些平台公司的贷款根本无法“解包还原”。当初在各地银监局催促放贷时,各家银行都是以“求爷爷告奶奶”的低姿态才挤进平台公司贷款者队伍中去的,现在无论是“解包”还是催还都使各地银行陷入了无法理顺客户关系的状态。
  五是各地银监局由于干部队伍素质的原因存在监管蛮横、不当干预等行为,这一现象多少带有普遍性。
  2003年中国银监会正式成立挂牌前,人大财经委在周正庆同志的主持下曾召开过专家咨询会,我在参会的20来位专家中是唯一投反对票的人,我当年一直认为没有必要把银行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人民银行有自己的机构优势(遍布全国省地县的工作网络)、信息优势(清算支付系统)和最后放款人优势(发行货币),只要有一套分工明确的人马,监管成本会更低,因此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正部级单位来搞银行监管。当年的发言和表态只是记录在案而已,其实质效果犹如螳臂当车。看了刘明康主席的陆家嘴演讲,认真回想中国银监会成立七年来所做的工作,我觉得自己错了,当年还是犯了识见短浅的毛病。尽管目前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又开始走回头路了,但中国的分业监管模式还应当继续坚持。我只是希望中国银监会能在监管政策的稳健性连续性与恰当适时调整保持平衡方面加以改进,而改进的最终目标是促使金融服务实际化和金融资源的结构优化——用刘主席的话说——“为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其他文献
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一般意义上是指判定工作结果好与坏的过程,不仅是指全体员工的工作,而且是所有工作质量的提高过程,追求一切工作效率提高的改进方法。近年来,品质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不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覆盖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评价手段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转变,在操作层面上基本做到了“形似”。如何做到品质管理的“形神兼备”,把握住商业
期刊
典型案例    2002年至2003年间,某银行(以下简称“A行”)为宣传第三方存管、基金定投、个人外汇财等产品,委托青岛某广告公司(以下简称“广告公司”)印制宣传折页,双方签订的宣传折页制作合同约定:广告图案由广告公司自行设计,该公司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由广告公司提供的图文资料产生法律纠纷,由广告公司承担一切责任。广告公司制作宣传折页过程中,在未经美国某图片公司(以下简称“图片公司”)授权
期刊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步入后危机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庞大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巨额信贷成为中国迅速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脱身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的关键。然而,2009年发展的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已经暴露出来了风险,银行业难逃牵
期刊
2009年中国近9%的GDP增长率同样难掩其诸多近虑和远忧。就中国银行业而言,在经历了近10万亿元贷款的“疯狂舞蹈”之后,中国银行业的“虚火症”暴露于调控和监管当局的视野之中。为此,央行和银监会陆续推出新规、祭出新令以图为中国银行业降温,并引导其走上稳健发展之途。在银监会的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9年底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其中三个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
期刊
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财政。2009年全年新增信贷9.59万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率先复苏,缓解了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下滑局面。在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下,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支农惠农的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经营环境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闪现诸多亮点。  20092010年农村银行金融机构总体发展
期刊
我外出讲课时,经常在开始时发问:“你是谁?”“你从何来?”“你往何去?”最近我更喜欢提问:“人以何为天?”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人以食为天。”虽是实理,但是还有比其更紧要的,那就是充满空间却又不占有空间,只可感觉,不可见到的“气”。  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做一个同样的动作,那就是呼吸。可见有生命就有呼吸,有呼吸才有生命。然而一般人只以为维持生命最需要的是进食,不吃不食,就要饥饿,甚至死亡。
期刊
在南极海域梦幻般地度过了四个昼夜,我不知道如何来描述她的美貌,只能告诉朋友们,至今梦中回绕的依然是南极。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闻名全国的东莞模式铸就了东莞经济的辉煌,但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东莞的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将是东莞经济日后转型的方向。因此,在造就新东莞模式的过程中,银行业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并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东莞模式在危机中走上转型之路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在此之际
期刊
人们常说,母爱有声,父爱无言。可那“无言”,并不是没有话语,而是把爱的语言深埋心底、字字玑珠。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下,父亲教诲自己的孩子都是情真意切。可是,读完下面这两封饱含父爱的信后却能让人陷入沉思。这两封信一封是奥巴马总统在即将上任之际,给两个尚未成年的女儿写下的,这封信后来发表在美国《大观杂志(Parade Magazine)》上;另一封是江苏省建设厅前厅长、一个
期刊
“次第东风三月来,梨树万顷竞开怀。报春一蕊争先放,不尽繁花遍地开。”这是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先生2007年3月9日在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开业庆典上所贺的双关诗。从诗的寓义上讲,中国银监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经过三年的试点,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梨树县新型农民信用合作组织不断发育和成长。2010年3月,吉林银监局又同时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