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成 促其探究 获取新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圆环的面积”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圆环教具后,要求学生自制一个圆环,并知道圆环面积等于外圆面积减去一个和它同圆心的内圆面积,用字母表示就是S=π×R2-π×r2=π(R2-r2)。在得出这一结论后,正当我准备教学例题(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时,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能把圆环剪开吗?”“当然可以。”我顺口答道。“我把圆环沿着环宽剪开,再轻轻拉直,这样圆环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梯形,这个梯形的上底相当于圆环内圆的周长,这个梯形的下底相当于圆环外圆的周长,高相当于圆环的环宽。有了这些条件,我们就能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环的面积公式,因此圆环的面积也可用‘(内圆的周长 外圆的周长)×环宽÷2’来计算。”他边演示边讲解(如下图)。
  
  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们被他的奇思妙想镇住了,我顺势启发学生说:“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真了不起!不过,这种方法对不对呢?你们能想办法验证吗?”学生有的在思考着,有的在比划着、议论着。利用这一机会,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56.52米,在它的周围铺一条2米宽的石子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意在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然后再得出结论。
  方法一:
  (1)内圆的半径:56.52÷3.14÷2=9(米);
  (2)外圆的半径:9 2=11(米);
  (3)圆环的面积:3.14×(112-92)=125.6(平方米)。
  方法二:
  (1)内圆半径:56.52÷3.14÷2=9(米);
  (2)外圆周长:3.14×(9 2)×2=69.08(米);
  (3)圆环的面积:(56.52 69.08)×2÷2=125.6(平方米)。
  学生计算后,知道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反思:
  
  一、利用生成,满足需求,学习才是快乐的
  
  本节课利用课堂生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举例验证,得出新的结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节课在学生操作完毕后,如果无视学生的需求,无视课堂生成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预设,课堂精彩怎能出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把发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我体验。当学生对探究结果捉摸不定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举例来验证,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收”。
  
  二、面对生成,教师要善于把握
  
  本节课,学生的发问是我始料未及的。这种新方法的对与错,我未加定论,而是利用学生验证的时间,很快地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其实,应用平方差的知识可以证明这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是互通的,(内圆的周长 外圆的周长)×环宽÷2=(2πR 2πr)×(R-r)÷2=2π(R r)(R-r)÷2=π(R2-r2)。因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师生互动出现的创造火花,对意外生成的精彩,教师应敏锐的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交流、争辩的机会,将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当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早已被教师们推崇与实践。以计算教学来说,课堂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教师只教学教材上的算法,甚至要求学生只能按某种算法去算。现在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现象:一道计算题出来后,教师常常鼓励、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不同的算法。很多教师会对学生说:“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学生用的方法往往不是教师事先估计的“基本方法”或比较好的方法(即教师心里希望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已接触并初步认识三角形和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实际与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着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片断一:问题前置,情境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去参观,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怎样走最节省时间?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用生活情境“包装”数学  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包装”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学得既有趣、愉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9期刘海建老师撰写的《例谈统一单位“1”》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受益匪浅,但总觉得余兴未尽,不吐不快,想借贵刊谈谈我的一些做法,算是对该文的补充。统一单位“1”,其实就是关系句式的转化,即含有分率的句式的转化。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掌握统一单位“1”的方法。    一、转化法    1.抓联系量统一单位“1”。  题目中涉及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课前谈话:同学们知不知道属于我们小朋友的节
最近,在邳州市的一次教学研究活动中,由我校优秀教师王培俊执教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特别是王老师那扎实、深刻、幽默的教学特色,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现摘录其中几个精彩教学片断,并进行反思,与大家共分享!    片断一:诵读——让学生的感知更充分  课始,王老师先让学生用“△”独立画出“百数表”中5的倍数,并交流画的结果。  师:谁来把这些5的倍数读一遍?  生,(横着
良好的课堂结尾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对结尾的“用墨”,讲求“凝练”“有用”“深刻”。  一、归纳式结尾,提纲挈领,讲求“凝练”  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常用的方法。这种总结式的结尾方式要讲求“凝练”,可以侧重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梳理,也可以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总结。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统计”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就对我们颇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感受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可能是不一样的,掌握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
一、数学“问题场”的生态观  生态系统理论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并在动态中达到平衡,系统才具有活力,才能永葆生机;反之,系统则会逐渐衰败,变成一潭死水。同样,数学教学的生态化,“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均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将数学教学视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生态化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割裂和强调控制的机械系统”。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应该具
下面是青山乡水果种植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西瓜 桃梨 北  山楂水库葡萄  苹果橘子樱桃  桃园在水库的()面,水库的西南面是()园。  提示: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以水库为参照物,用“()在()的()面”和“()的()面是()”的句式练习;其次,再选定另外一个水果园作为参照物,引导学生练习;最后,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进行确定方位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