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强大动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描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国梦”的提出,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斗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本质内涵、实践途径和宏伟愿景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 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
  “梦想,承载的是希望,蕴含的是动力,彰显的是责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强国必先强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甘肃教育承载着陇原千万儿女实现个人梦想的重任,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甘肃教育人就要勇担重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办好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甘肃教育要发展和崛起,首先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攻坚克难,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致江海”。因此,我们要从制约甘肃教育良性发展的因素入手,汇集万民之智,共克热点、难点问题,让每个陇原儿女成人成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富民兴陇和“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教育均衡:为“中国梦”夯实基础
  当前,人民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甘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要务。《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民众素质、实现人才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均衡发展是我省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迫切的现实任务。因此,要加强市州政府的统筹协调,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合理配置资源为重点,以缩小县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差距为目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合理确定区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和规模以及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和分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选择走读或寄宿。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防止因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和“上学难”。 通过完善办好村小学、教学点的措施,形成城乡布局均衡协调、教育资源配置得当、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新教育布局体系,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
  另外,要进一步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提高现有优质资源的利用水平。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积极探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市学校对口农村学校”等模式,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上,要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向农村倾斜、区域教育均衡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区域内教育均衡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教育对象受教育均衡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努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切实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和校际办学差距。
  教育公平:为“中国梦”铺平道路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核心推动力,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因此要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成功机会,进而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当前,我们要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缩小学校办学硬件的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制定出台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有重点、有步骤地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落实到每所学校,使学校布局结构、校舍建筑、教学装备配置、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达到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缩小县域内每所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硬件设施差距。同时,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校舍、食堂的条件,解决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信息化配置等问题。另外,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投入上,特别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农牧区学校和边远地区学校倾斜,向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困难学生倾斜。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尽最大努力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孩子提供保障。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惠民政策。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就学和考试工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适度扩大公办学校资源,尽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制定完善的考试、升学管理办法。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依然是我省教育发展的短板,优质资源总量不足。要组织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所,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学龄前儿童最基本的上学需求。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学前教育,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专业指导和质量监管,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树立先进的保教理念,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改进幼儿园常规和教学活动管理,规范保教行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确保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要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继续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制度,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投入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滞后,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主要任务,牢固树立以需求为重点、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思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2+2+1”、“3+1”等模式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与省外有关单位合作办学的路子,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渠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因此,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移。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特色发展的需求,瞄准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继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就业培训与指导,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就业市场和环境以及就业趋势,根据自身学业专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理性就业,从而提高就业率。
  高校招生事关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利益,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确保公平公正是整个招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加大招生录取的政策、规定、程序、办法的宣传和公开力度,推进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信,进一步细化、完善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增加透明度,让招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素质教育:为“中国梦”插上翅膀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效果不够理想,“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教育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我们要努力破除传统观念,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建立日趋合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样化的学校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合理确定德育目标、内容要求,科学设置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整体一贯的小学、中学、大学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育人作用,创建德育工作示范校。要切实保障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巡回辅导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好艺术课,创新艺术教育方式,结合当地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水平。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坚决制止周末、节假日补课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人,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之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勉励广大青年学子时所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按照甘肃省情和教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从教育均衡发展入手,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陇原儿女沐浴在公平的教育阳光之下,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点点繁星般的梦想之光汇聚在一起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光就会照耀在世界的东方。
其他文献
终身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的战略性措施.图书馆是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2017年12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副校长韩健鹏作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
为了满足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需要,提出了基于DirectShow的数字图像采集实现的方法.通过编写相应代码来捕捉以USB2.0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CMOS图像传感器经光锥耦合像增
〔关键词〕 中学语文;自主学习;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54—02  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在自己多年中学教学的实践中,感受到学生中存在着人格不能健康发展的种种现象:学生缺乏远大而正确的理想;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语文教学就是
体育教学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服务育人为主的图书馆工作之中,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根据高校读者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论述了多媒体阅览室读者工作的方向和读者服务标准的制定以及读者培训和用户教育等问题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喜爱语文,首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语文。  (1)课前推荐美文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上课前我让一名学生推荐一篇美文,其他同学点评欣赏文章。一方面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