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践路径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高校相对包容与开放,各种思想冲击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正值思想发展的“拔节孕穗”的时期,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下来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凸显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把红色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价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087-0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都蕴含在红色文化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和传承红色文化,一方面有利于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一定社会群体运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一定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其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符合当代我国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大学生正值“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红色文化可以概括为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人”、“事”、“物”、“魂”,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发挥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增強大学生思想免疫力,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价值在哲学意义上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主体大学生是青年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和扩展教学形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成长。其对主体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大学生把理想信念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当中,承担时代使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红色文化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实现红色文化融入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丰富其教学资源和净化教育环境氛围,从而达到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激励大学生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2]。但是,现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缺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拘泥于传统理论教学,就会使大学生对于过多的理论内容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认同感和接受度降低。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度,需要高校加强和创新实践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应融入红色文化资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情需要,扩展和创新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在红色文化形成中,为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辗转各地,从农村到城市一路走来,涌现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留下许多红色文化旧址和现代为纪念其所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馆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典型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的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神是红色文化在和平年代新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蕴涵宝贵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旧址、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事迹等,能够丰富实践课程教学资源,扩展教学形式。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红色文化中的人、事、物都展现出保家卫国和建设国家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然而,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都有爱国情怀,但是伴随各种思想文化冲击,大学生这种爱国情怀显得模糊、不够明确;另一方面,身在和平年代,上阵冲锋、牺牲生命的爱国行为不再是常态,部分大学生心怀爱国之情却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大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聆听英雄人物事迹,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为建设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中,能够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铭记和感恩先辈们的付出,增强爱国力量,自觉将爱国情怀融入实现国家“强起来”的伟业中,拼搏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发一份光和热,努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接力者和奋斗者。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精神集中反映了“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坚定信念,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即使面对严刑拷打、恶劣环境也敢于同敌对势力作斗争,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卓越精神和坚定信念是值得大学生进行深刻学习的[4]。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并且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和主渠道[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6]”。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覆盖大中小学,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所用教材部分内容有重复性,导致大学生对熟悉的教材内容兴趣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减弱。红色文化蕴涵的理想信念内容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联精神等,每一个精神背后都有着英勇事迹和人物支撑,是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要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分析与掌握,把红色文化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体现的精神品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在教材内容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背后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在和平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青年大学生生活在比较安宁优渥的环境中,缺少艰难生活中的磨炼,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容易理想信念不坚定,阻碍其人生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建党之初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下孜孜以求“站起来”,还是在建国之时不畏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实现“富起来”奋斗,或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披荆斩棘为实现“强起来”拼搏,都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大学生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能增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认同感,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问题时坚定政治立场,无论在优渥还是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追梦、圆梦。   (三)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环境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可是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管理逐渐从封闭到相对开放、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与思想涌入大学校园和学生头脑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目前,高校存在的考试诚信问题、学术不端等现象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及时解决,长此以往,會对当代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重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对大学生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明德启智,教人向善[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主体是学生,服务对象是所有教职员工,以校园为空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群体文化体现校园精神。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想要净化与提升需要红色文化的融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红色文化。首先,红色文化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道德品质基因。其次,红色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善良、奉献、助人为乐、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良好道德品质。例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展现了中国人民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保持善良、助人为乐、奉献的道德品质。红色文化体现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精神,情系苍生的情怀能够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身处在充满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净化内心世界、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既成才也成仁。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需要红色文化的融入。红色文化是一种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校要不断探索实践路径让这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高校可以通过做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深度挖掘教育内容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的路径,以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文化人的作用。
  (一)以“红色”之物,做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环节。“红色”之物即英雄人物所用的物品、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文化能为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理论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课程。首先,学生自主开展红色文化校园活动。一方面,高校要支持学生开展相关校园活动,给予一定资金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举办学习红色文化交流分享会、红歌演唱比赛、重温红色经典故事、成立红色文化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大学生主体力量,在践行红色文化过程中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灵,指导其实践。
  其次,创新大学生实践课程内容。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全国各地红色文化资源“搬到”学生眼前。例如,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展示,打造虚拟网上展馆,大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感受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或是利用AR技术再现革命历史的真实场景,还原历史人物,讲活历史故事,打破时空的局限,拉近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增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每一所高校所在城市都有一些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大连市有关向应故居、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北京市有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等,抚顺市有抚顺雷锋纪念馆、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等。高校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教育基地,并且打破常规由导游来讲解,可以先选出一部分同学先行参观,回来再准备,等到参观时由学生来讲解,然后依次由以前参观过的同学讲解。让大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本领。追寻红色文化足迹,帮助扶贫地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进行实地调研,既加强理论修养,又提高实践能力,在感受伟大的红色文化中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二)以“红色”之事,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红色”之事即英雄人物的事迹,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学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9]。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架起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的实现更离不开教师的努力。
  首先,红色文化要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红色”之事蕴含精神、品质是大学生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的,因此,大学生要认识学习“红色”之事的必要性。大学生除了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内容,还应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经典“红色”之事,在事迹中感悟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先辈为榜样,奋发向上,坚定理想信念。
  其次,红色文化要融入教师的内心深处。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但是一部分教师只是就知识点讲解知识点,没有情感的升华,与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够紧密。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以“红色”之事讲好红色故事。教师要做好课前功课,将红色故事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教师还要凝练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丰富知识体系,贴近学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知识内容注入情感传递给学生,升华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大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生动的知识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教学形式上创新教学形式,可根据一个话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讲授或者双师同堂讲授交流,思考问题,表达不同的思想见解,更好参与课堂活动之中。因此,教师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课程,使大学生在领略“红色”之事中探寻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之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因此,应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深入探究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工具,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实现创新转型,从而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长期竞争力。为此,通过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方面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影响中国商業银行的作用机制,并从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三方面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应
摘 要:以西北地区167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作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财务总监的性别、年龄、学历、年薪等的分布特征,并对其特征与其财务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总监从事行业与性别有关,总监所在的公司每股收益男性高于女性;学历越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而每股收益相对应偏小;年薪越高的总监,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研究还发现持股总监所在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而每股收益明显高
摘 要: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税改政策惠及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如今,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多,实施效果如何?到底谁才是最大受益者?其是否合理?这些敏感问题,备受广大专家学者和亿万百姓关注。要正确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用事实数据说话,然而直接采集关键数据很困难。鉴于此,通过间接获取数据,分析税改政策的最大受益人分布,并估算该群体人数以及受益程度,在此基础上,对税改政策效果加以评价。  关键词:专项附
摘 要: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发布之后,水利基础设施已正式纳入政府会计主体实施会计核算。但是由于水利行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性和较大的公共基础设施存量问题,在进行重分类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为全面贯彻实施该准则带来困难和阻碍。结合目前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分类,围绕其主体确认、折旧基础、后续支出以及会计计量及报表编制过程中有关的问题等方面,具体分析准则执行难点和困难,以求解决
为了解社会保险缴费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以中小企业T公司为样本,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访谈法对T公司的员工关于企业内部社会保险缴费缴纳与员工积极性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社会保险缴费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否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员工数量相对较少,更应注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换关系,强调员工的工资公平与应得福利,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更新步伐加快,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拓展,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通过梳理公共管理类专业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实践,分析目前电子政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进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学习目标、学习成果、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不断成熟的实践中培养更多的电子政务人才。  关键词:公共管理;电子政务;人才培养;OBE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后,很多学科围绕“治理”展开热烈讨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堅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会面临更多挑战与困境,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理念、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基本工资薪金管理流程易被忽视,极易造成内部控制缺陷,引发各类管理问题。公立医院基本薪金因其涉及收入项目多、人员种类多样等原因导致数据量庞杂、管理难度大。公立医院因其公益性的本质特点,基本工资薪金是人员收入的重要内容,亟须重视基本工资薪金管理,梳理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工资薪金;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
摘 要:胜任力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视角。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改革,医院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人力资源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选用方案,以期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