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起会,何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来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本文根据史料和马街村广严寺、火神庙碑文记载,结合广为流传的口碑传说,综合分析之间的因果传承关系,力图探析出马街书会这个奇特的民俗文化现象的起源和成因。
关键词:马街书会 民俗 渊源 成因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
会上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表演内容更是广泛,天南地北,通古博今,帝王将相逸闻,百姓黎民琐事,应有尽有。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堪称民间说唱书会一绝。
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列为我国北方两大书会。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马街的起源
马街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东麓的浅山区,西依大山,东临平原,是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的咽喉要地。作为宝丰重镇,马街在东汉时期就是父城(今宝丰)至张良、韩信街的通衢大道,古代一些经商驼队、马帮往返必经此地。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军追击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刘秀军被汹涌的应水阻挡,此时正是正月十三日,正在火神庙前集合悼念张公的部分艺人及乡民旋即奋勇助战,援助刘秀,阻击莽军追兵,并保护刘秀由下游不远的小渡口强渡过河。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后,赐马街到马头寨的河段叫马渡河,赐名曾避难而住跸之旅店为马渡店,赐名当年义军屯兵之寨为马渡寨,下面有店铺的大路处为马渡街,后简称马街。
2006年1月份马街新发现一块碑文内容涉及西汉赤眉起义军、东汉黄巾起义军的残碑,经专家推断,碑刻时间最晚是在隋唐时间,该残碑的发现,说明马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1400年。
二 马街书会的起源
关于书会的起源,由于缺乏史实资料,起因则众说不一,长期以来,一直披戴着一层神奇而又奥妙的面纱,难知庐山真面目,吸引着不少有兴趣的人们去调查研究。在该地区,神话般的传说有10余种,例如穰灾说、颂德说、悼师说、还愿说、会艺说、除恶说、祭祖说、祈雨说、度荒说、皇恩说。择要分述如下:
其一,穰灾说。古代马街地区十年九涝,应河水常暴涨泛滥成灾,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以为此灾是应河中黑龙潭的妖魔作怪所致,为镇妖祛邪,就在马街村应河畔建一座火神庙。因火神阏伯,生日是正月初七,每年正月初七前来朝拜者众多,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要给火神爷烧香上供磕头,保佑一年内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起初,人们只是以敲锣打鼓的热闹形式给火神爷祝寿,后来逐渐发展到唱大戏、起庙会。不少说书艺人,也到会上卖唱,时久天长成了书会。除恶说、度荒说、祈雨说、还愿说内容与穰灾说基本相似,不多赘述。
其二,颂德说。相传商周时期,古代应国上大夫张舒,人称张公,爱好音乐,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退居马街,每日扶琴于村旁应水河畔,弹曲自娱。对岸火神庙内有一豫丰道人,亦喜爱音律,二人遂成为知音,常常涉水相聚,促膝畅谈,切磋技艺。张公为人胸怀广阔,乐善好施,还率民战胜水患,灌溉良田,确保丰收,使百姓不受饥寒,乡人十分敬爱,视为父母。他广交天下爱弹唱之名士,有弟子数百人,艺友枚不盛数,川陕云贵,东海北蒙,皆有知音。后来,张公高寿99岁时,于正月十三日仙世,临终嘱曰:“他年是日,只在坟前弹唱……不烧纸钱”。后人为缅怀张公恩德,定于农历正月十三张公忌日这天,天下艺友亲临墓前致哀献艺。自火神生日正月初七至张公忌时正月十三,应水河畔,火神庙前,游人如织,数日不断,祭火神念张公溶为一体,气势壮观。随着时光的推移变迁,这种祈祷活动得到升华,演变为说曲亮技势态,而成为“马街书会”。
其三,悼师说。传说元朝时,马街一位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唱艺精湛,人品高尚,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络绎不绝,桃李满天下,一生收徒600人,遍及5省32县。马老师寿终卒于正月十三日。后来,散在各地的徒弟,每到正月十三日都提前到达马街,悼念老师,并纷纷说书竟艺,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年复一年,相沿成俗,就成马街书会了。
还有一说是悼友说,相传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时久天长遂成民俗,形成了今天的书会。祭祖说、会艺说内容与之相近。
其四,皇恩说。刘秀建立政权后评功行赏,念及乡民与艺人助战救驾之义举,特降旨免去马街3年田赋,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以昭皇恩。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说书艺人因受此皇恩殊荣,身价倍增,从此被人们誉为“先生”,既可登大雅之堂,且能参于上京“会试”。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由此口碑推断:祭火神的香火“庙会”逐年扩大,是形成书会的起因和基础,先有庙会,而后演变为书会;祷念张公活动逐步演变为曲艺竞技势态,而成为书会的胚胎;应水河畔,助战救驾,艺人乡民,共沐皇恩,则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马街书会这一民俗。
大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考究,在无有史载的情况下,只有靠考古发现或口碑。在书会起源问题上,除口碑外,在马街广严寺、火神庙碑文中有如下记载:“……中有古寺曰广严禅寺,实创始于宋(应为元)延二年……”“故我马渡街有善士王良臣统领会众,口择圣地,各施资财,创兴庙工……一时之游人君子履此地也。”由此可知,元朝延年间(公元1314—1320年),马街书会已经初具规模。
1996年出版的《宝丰县志》中的《马街书会》一文也指出:“马街书会源远流长。据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碑刻记载:此会源于元延年间,迄今已近700年”。另据资料记载,在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叫司士选,曾做过南阳府儒学教渝,善诗赋,爱曲艺,被举为“会首”。是年,来赶会的艺人特别多,他为了弄清赶会艺人的数目,让赶会的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个大斗,规定不能不进,也不能多进,每人只能投一个铜钱。事后数了数计得两串七,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竟达2700人之多,可谓马街书会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三 马街书会的成因
马街书会的成因显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马街是伏牛山区通往豫东平原的交通要道,古代经商的驼队、马帮往返贩运必经此地,也是散居于山区的文人雅士、说书艺人来往的必经之路,便于艺术交流和各种信息的传入和带出,自然容易成为平原书会之处所。
其二,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宝丰、鲁山、卢氏等地又有传统的唱元宵观灯戏的习俗,城镇神社或乡绅富户多请大戏班演唱,而更多的村社和小户则多请廉价的弦子书应景,借以助兴。说书一两个人即可开场,十分灵便,价低并雅俗共赏。马街的庙会时间正月十三,正是元宵节前写戏的时期,凡到马街会上卖书的艺人,一般都能“写”出去,后来来卖艺的人越来越多,该会自然就成为特殊的书会。
其三,马街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马街人喜听说书,尊重艺人,视艺人为亲人早成为传统民俗。他们过春节准备的肉菜,不舍得吃,留到书会时招待艺人,并以家里招待的艺人多为荣,谁家客人多就高兴,客人少就烦恼,艺人登门如会亲友,管吃管住分文不要。
眼下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石碑已经被风雨剥蚀得残缺不全,远去的岁月也将人们消磨得淡忘日多,但这些都无法抹去绵延近七百年长盛不衰的马街书会留下的回忆。透过碑文,我们仿佛看到当年那气势恢宏的书会场面,艺人们酣畅淋漓的大书小段,听书者如痴如醉的唐风宋尘。放眼几百年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惟马街书会宠辱不惊,亲疏不争,留下一道耀眼的风景。马街书会,真是唱醉乾坤七百年。
参考文献:
[1] 严寄音、王宏景:《马街书会》,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 王立力:《马街书会》,《旅游》,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高喜军,男,1974—,河南新郑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民间美术、民俗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马街书会 民俗 渊源 成因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
会上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表演内容更是广泛,天南地北,通古博今,帝王将相逸闻,百姓黎民琐事,应有尽有。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堪称民间说唱书会一绝。
马街书会和山东惠民的胡集书会并列为我国北方两大书会。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马街的起源
马街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东麓的浅山区,西依大山,东临平原,是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的咽喉要地。作为宝丰重镇,马街在东汉时期就是父城(今宝丰)至张良、韩信街的通衢大道,古代一些经商驼队、马帮往返必经此地。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军追击刘秀至马街村东的应河岸边,刘秀军被汹涌的应水阻挡,此时正是正月十三日,正在火神庙前集合悼念张公的部分艺人及乡民旋即奋勇助战,援助刘秀,阻击莽军追兵,并保护刘秀由下游不远的小渡口强渡过河。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后,赐马街到马头寨的河段叫马渡河,赐名曾避难而住跸之旅店为马渡店,赐名当年义军屯兵之寨为马渡寨,下面有店铺的大路处为马渡街,后简称马街。
2006年1月份马街新发现一块碑文内容涉及西汉赤眉起义军、东汉黄巾起义军的残碑,经专家推断,碑刻时间最晚是在隋唐时间,该残碑的发现,说明马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1400年。
二 马街书会的起源
关于书会的起源,由于缺乏史实资料,起因则众说不一,长期以来,一直披戴着一层神奇而又奥妙的面纱,难知庐山真面目,吸引着不少有兴趣的人们去调查研究。在该地区,神话般的传说有10余种,例如穰灾说、颂德说、悼师说、还愿说、会艺说、除恶说、祭祖说、祈雨说、度荒说、皇恩说。择要分述如下:
其一,穰灾说。古代马街地区十年九涝,应河水常暴涨泛滥成灾,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以为此灾是应河中黑龙潭的妖魔作怪所致,为镇妖祛邪,就在马街村应河畔建一座火神庙。因火神阏伯,生日是正月初七,每年正月初七前来朝拜者众多,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要给火神爷烧香上供磕头,保佑一年内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起初,人们只是以敲锣打鼓的热闹形式给火神爷祝寿,后来逐渐发展到唱大戏、起庙会。不少说书艺人,也到会上卖唱,时久天长成了书会。除恶说、度荒说、祈雨说、还愿说内容与穰灾说基本相似,不多赘述。
其二,颂德说。相传商周时期,古代应国上大夫张舒,人称张公,爱好音乐,喜欢弹唱,技艺超群。晚年退居马街,每日扶琴于村旁应水河畔,弹曲自娱。对岸火神庙内有一豫丰道人,亦喜爱音律,二人遂成为知音,常常涉水相聚,促膝畅谈,切磋技艺。张公为人胸怀广阔,乐善好施,还率民战胜水患,灌溉良田,确保丰收,使百姓不受饥寒,乡人十分敬爱,视为父母。他广交天下爱弹唱之名士,有弟子数百人,艺友枚不盛数,川陕云贵,东海北蒙,皆有知音。后来,张公高寿99岁时,于正月十三日仙世,临终嘱曰:“他年是日,只在坟前弹唱……不烧纸钱”。后人为缅怀张公恩德,定于农历正月十三张公忌日这天,天下艺友亲临墓前致哀献艺。自火神生日正月初七至张公忌时正月十三,应水河畔,火神庙前,游人如织,数日不断,祭火神念张公溶为一体,气势壮观。随着时光的推移变迁,这种祈祷活动得到升华,演变为说曲亮技势态,而成为“马街书会”。
其三,悼师说。传说元朝时,马街一位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唱艺精湛,人品高尚,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络绎不绝,桃李满天下,一生收徒600人,遍及5省32县。马老师寿终卒于正月十三日。后来,散在各地的徒弟,每到正月十三日都提前到达马街,悼念老师,并纷纷说书竟艺,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年复一年,相沿成俗,就成马街书会了。
还有一说是悼友说,相传宋代末,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常爱写些曲艺段子给人们演唱,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在一年的正月病逝,各路艺人于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时久天长遂成民俗,形成了今天的书会。祭祖说、会艺说内容与之相近。
其四,皇恩说。刘秀建立政权后评功行赏,念及乡民与艺人助战救驾之义举,特降旨免去马街3年田赋,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以昭皇恩。后来这里的人便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谢皇恩。说书艺人因受此皇恩殊荣,身价倍增,从此被人们誉为“先生”,既可登大雅之堂,且能参于上京“会试”。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由此口碑推断:祭火神的香火“庙会”逐年扩大,是形成书会的起因和基础,先有庙会,而后演变为书会;祷念张公活动逐步演变为曲艺竞技势态,而成为书会的胚胎;应水河畔,助战救驾,艺人乡民,共沐皇恩,则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马街书会这一民俗。
大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考究,在无有史载的情况下,只有靠考古发现或口碑。在书会起源问题上,除口碑外,在马街广严寺、火神庙碑文中有如下记载:“……中有古寺曰广严禅寺,实创始于宋(应为元)延二年……”“故我马渡街有善士王良臣统领会众,口择圣地,各施资财,创兴庙工……一时之游人君子履此地也。”由此可知,元朝延年间(公元1314—1320年),马街书会已经初具规模。
1996年出版的《宝丰县志》中的《马街书会》一文也指出:“马街书会源远流长。据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碑刻记载:此会源于元延年间,迄今已近700年”。另据资料记载,在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叫司士选,曾做过南阳府儒学教渝,善诗赋,爱曲艺,被举为“会首”。是年,来赶会的艺人特别多,他为了弄清赶会艺人的数目,让赶会的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个大斗,规定不能不进,也不能多进,每人只能投一个铜钱。事后数了数计得两串七,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竟达2700人之多,可谓马街书会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三 马街书会的成因
马街书会的成因显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马街是伏牛山区通往豫东平原的交通要道,古代经商的驼队、马帮往返贩运必经此地,也是散居于山区的文人雅士、说书艺人来往的必经之路,便于艺术交流和各种信息的传入和带出,自然容易成为平原书会之处所。
其二,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宝丰、鲁山、卢氏等地又有传统的唱元宵观灯戏的习俗,城镇神社或乡绅富户多请大戏班演唱,而更多的村社和小户则多请廉价的弦子书应景,借以助兴。说书一两个人即可开场,十分灵便,价低并雅俗共赏。马街的庙会时间正月十三,正是元宵节前写戏的时期,凡到马街会上卖书的艺人,一般都能“写”出去,后来来卖艺的人越来越多,该会自然就成为特殊的书会。
其三,马街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马街人喜听说书,尊重艺人,视艺人为亲人早成为传统民俗。他们过春节准备的肉菜,不舍得吃,留到书会时招待艺人,并以家里招待的艺人多为荣,谁家客人多就高兴,客人少就烦恼,艺人登门如会亲友,管吃管住分文不要。
眼下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石碑已经被风雨剥蚀得残缺不全,远去的岁月也将人们消磨得淡忘日多,但这些都无法抹去绵延近七百年长盛不衰的马街书会留下的回忆。透过碑文,我们仿佛看到当年那气势恢宏的书会场面,艺人们酣畅淋漓的大书小段,听书者如痴如醉的唐风宋尘。放眼几百年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惟马街书会宠辱不惊,亲疏不争,留下一道耀眼的风景。马街书会,真是唱醉乾坤七百年。
参考文献:
[1] 严寄音、王宏景:《马街书会》,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 王立力:《马街书会》,《旅游》,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高喜军,男,1974—,河南新郑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民间美术、民俗教学研究,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