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本文对王俊文博士的《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一书从四个方面,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纵向与横向同时并进、继承与创新更迭展现、人文关怀与发展视野相互纽结,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充分肯定了该专著所具有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 贫困;反贫困;人文关怀;学术难题
[作者简介] 俞思念(1948—),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00)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0年的1.5%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40万人尚未脱贫,且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及水库库区、黄河泛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直至今日他们仍然挣扎在贫困泥潭而不能自拔,继续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当此之际,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俊文博士的专著——《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这部著作以农村贫困与反贫困为逻辑主线,一方面分析梳理了我国反贫困理论的演进发展,详尽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另一方面又对当代我国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与战略选择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该著作文风朴实、意蕴深邃。本书既弥漫着作者深切“为民”的人文关怀,又朴实保持着发展的学术视野。具体来讲,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理论有时会超越实践,有时又会滞后于实践,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绝非易事。因此,对于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这种意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既是互相分离的,又是彼此有机统一的。就反贫困问题来说,以往的研究其理论色彩比较浓厚,而缺乏实际反贫困行动可资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尽管理论建构是基础性的,但操作性薄弱将直接影响到理论应用及其运用理论。王俊文博士的这部专著,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书中,既有作者利用自己身处老区便利条件的田野调查,又有国家权威部门对贫困统计的权威资料,同时还充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通过此逻辑思考,使该书既有理论的指导性,又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纵向与横向同时并进。读者如果细心的研读这部著作,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构思整体架构时,遵循了纵向和横向同时并进的原则。从纵向来看,作者对我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按照时代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划拨专项资金对农村特困人口进行救济等措施,使农村亿万贫苦农民的生存权得以保障。但由于主导思维还是以“革命”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平均主义,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所以全民富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其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政治气魄、理论勇气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思想、论断。但由于过分注重效率问题,以致公平问题凸显,贫富悬殊、东西部差距逐渐拉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东部沿海对中西部地域的支持,使我国贫困人口逐年不断下降。通过对中共反贫困三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中国反贫困的发展与变迁,及其曲折的推进过程。从横向来看,作者从多领域把反贫困框架予以展开,在第五章中,既探讨了反贫困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反贫困政策及法规的制订,又考察了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其管理体系,还分析了贫困人口及利益相关者在反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作者对中共反贫困历程的纵向梳理和横向的理论拓展,就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反贫困轮廓与框架,形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反贫困图景。
第三、继承与创新更迭展现。任何理论成果,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承继,本书也不例外。如本书第二章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分析,作者吸收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既从社会环境、历史成因等外部因素着手进行分析,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但是一部专著能够吸引读者,重要是作者对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看法,这是衡量一部理论著作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又以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从体制与机制上分析了形成贫困的原因。作者提出,部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及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都对我国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大大深化了问题的深度。不惟如此,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为使理论的阐述更有操作性,作者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实证分析一节,既为反贫困战略的设计、选择、模式、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使本书避免了仅限于理论层次上的空泛。这些从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以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给我们深入思考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同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和新的思考领域。
第四、人文关怀与发展视野相互纽结。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作者从读硕士起,就把研究视野放在弱势群体身上,相继在《长白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理论成果,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江西社科规划相关课题。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本书的理论研究深度与力度。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心怀国家、关乎民生”的人文关怀。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反贫困问题,它最终还是要经历脱离贫困的桎梏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才是农村跨越贫困的终极所在。因此,作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才是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时的基础和前提,这就使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脱贫这一层面上,而是以发展的视野,思索着贫困民众摆脱贫穷后的出路,这就使本书具有了较强的前瞻性,也是作者学术情结的一次“刚性”展现。
不可否认,本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瑕疵,如反贫困毕竟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与深究;再如贫困的成因,那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暗流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也不可忽视;另外在本书的某些章节安排上略显粗糙。不过,瑕不掩玉,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理论专著,我相信凡是对“三农”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益处与启示。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关键词] 贫困;反贫困;人文关怀;学术难题
[作者简介] 俞思念(1948—),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00)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0年的1.5%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40万人尚未脱贫,且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及水库库区、黄河泛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直至今日他们仍然挣扎在贫困泥潭而不能自拔,继续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当此之际,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俊文博士的专著——《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这部著作以农村贫困与反贫困为逻辑主线,一方面分析梳理了我国反贫困理论的演进发展,详尽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另一方面又对当代我国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与战略选择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该著作文风朴实、意蕴深邃。本书既弥漫着作者深切“为民”的人文关怀,又朴实保持着发展的学术视野。具体来讲,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理论有时会超越实践,有时又会滞后于实践,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绝非易事。因此,对于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这种意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既是互相分离的,又是彼此有机统一的。就反贫困问题来说,以往的研究其理论色彩比较浓厚,而缺乏实际反贫困行动可资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尽管理论建构是基础性的,但操作性薄弱将直接影响到理论应用及其运用理论。王俊文博士的这部专著,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书中,既有作者利用自己身处老区便利条件的田野调查,又有国家权威部门对贫困统计的权威资料,同时还充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通过此逻辑思考,使该书既有理论的指导性,又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纵向与横向同时并进。读者如果细心的研读这部著作,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构思整体架构时,遵循了纵向和横向同时并进的原则。从纵向来看,作者对我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按照时代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划拨专项资金对农村特困人口进行救济等措施,使农村亿万贫苦农民的生存权得以保障。但由于主导思维还是以“革命”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平均主义,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所以全民富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其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政治气魄、理论勇气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思想、论断。但由于过分注重效率问题,以致公平问题凸显,贫富悬殊、东西部差距逐渐拉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东部沿海对中西部地域的支持,使我国贫困人口逐年不断下降。通过对中共反贫困三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中国反贫困的发展与变迁,及其曲折的推进过程。从横向来看,作者从多领域把反贫困框架予以展开,在第五章中,既探讨了反贫困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反贫困政策及法规的制订,又考察了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其管理体系,还分析了贫困人口及利益相关者在反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作者对中共反贫困历程的纵向梳理和横向的理论拓展,就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反贫困轮廓与框架,形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反贫困图景。
第三、继承与创新更迭展现。任何理论成果,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承继,本书也不例外。如本书第二章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分析,作者吸收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既从社会环境、历史成因等外部因素着手进行分析,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但是一部专著能够吸引读者,重要是作者对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看法,这是衡量一部理论著作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又以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从体制与机制上分析了形成贫困的原因。作者提出,部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及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都对我国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大大深化了问题的深度。不惟如此,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为使理论的阐述更有操作性,作者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实证分析一节,既为反贫困战略的设计、选择、模式、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使本书避免了仅限于理论层次上的空泛。这些从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以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给我们深入思考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同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和新的思考领域。
第四、人文关怀与发展视野相互纽结。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作者从读硕士起,就把研究视野放在弱势群体身上,相继在《长白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理论成果,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江西社科规划相关课题。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本书的理论研究深度与力度。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心怀国家、关乎民生”的人文关怀。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反贫困问题,它最终还是要经历脱离贫困的桎梏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才是农村跨越贫困的终极所在。因此,作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才是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时的基础和前提,这就使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脱贫这一层面上,而是以发展的视野,思索着贫困民众摆脱贫穷后的出路,这就使本书具有了较强的前瞻性,也是作者学术情结的一次“刚性”展现。
不可否认,本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瑕疵,如反贫困毕竟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与深究;再如贫困的成因,那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暗流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也不可忽视;另外在本书的某些章节安排上略显粗糙。不过,瑕不掩玉,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理论专著,我相信凡是对“三农”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益处与启示。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