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味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淼田艺术简历
  王淼田,又名王芝良,字淼田,号路渺。1964年6月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师从北京画院王明明先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美术大专班,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班。2013年入国家画院王孟奇工作室高研班。作品曾获“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金奖;“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山东羲之杯书画大赛”铜奖;“陕西国际艺术大展”银奖;“北京亚运会扇面艺术大赛”铜奖;“无锡市青年美展”优秀奖;获尼泊尔政府“文化部长奖”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邀请展,学术展;并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家媒体发表其作品及专题介绍。出版有《大匠之门——王淼田和光同尘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淼田》《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大系——王淼田》等个人专集20余部。
  中国画历来就讲究笔墨“味道”,没有这种“味道”,笔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应有的意义。这种“味道”可能是出发于笔墨的内在结构的一种境界,一种意境,一种气韵,一种精神。又可能是显现在笔墨的外在形式的一种金石味,一种稚拙味,一种书写味……笔墨“味道”的生发缘于人的心性,因此,笔墨由于人的心性观照而表现出或典雅,或含蓄,或沉默,或洗练等不同的审美境界。
  拒绝状物,表现心性,这是笔墨的内核,也是中国画从一开始就确立的根本准则。笔墨作为中国绘画样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样式,可视为中国绘画的一个缩影。而笔墨对中国人能具有恒久魅力,是因为它不需要通过研究、思索,不需要凭借渊博的知识和频繁的观察才能获得旨趣,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形式化是人感知、认知事物的前提,人的视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本来就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客观,总是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体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而笔墨的“味道”正是画家个人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综合下对事物感知的结论。为此,我们对笔墨感到比较亲切,这种亲切建立在不可替代的直观上。像大师们如八大山人的奇诡冷逸,徐青藤的狂放野逸,齐白石的平朴自然,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潘天寿的沉雄奇崛等的各种从笔墨中体现出的“味道”,使我们可以从中品咂出一种人生况味,一种生命状态,一种自由境界,一种人格力量。这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也使我们的心性得以升华。这就是笔墨给我们直观上的亲和力。
  徒手直写的笔墨人物,是我较为喜爱的笔墨表现方式。在不用起稿的情况下,直接用笔墨来造型,这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对“写心达性”的审美体验。“写心达性”是中国画的终极目的,是笔墨的最高境界。
  以我的经验,徒手直写是感性与理性浑然一体的综合体现,既要凭着感觉以自然放松的心态去描绘对象,又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感觉要得到事物本质的净化,不然只会停留在情绪的表面而被其左右,甚至被情绪掩盖而消失。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是对感觉的支援,艺术表现的深刻都来源于一种感觉的真实。感觉是最个别化的东西,在水墨人物画中这种感觉显得尤为重要。在表现对象时,感觉是把握整体气象的,同时经过理性认识,抓住对象的本质,也就是说,除了注意笔墨造型和整体结构外,更重要的是对抽象意念的传达,把具象的对象提升到形而上的意象境界。
  我的天性中,喜欢飘逸、灵动的艺术感觉。这种感觉通过笔墨方式而尽显无遗。但我知道,不论是空灵松动的笔意,还是浑厚沉静的墨色,都应出自心灵深处,出于性情,这样的笔墨才能有所依据,才有味道。我的爱好也是多方面的,五光十色的现代主义令我心动,笔精墨妙的古代经典使我迷恋,因此,我画色彩斑斓的重彩,也画清空妙绝的水墨,这都不是主要的,我的意图不在它们本身,甚至也不在视觉效果,而在于一种能够激起心灵感受的外部图式的格调和内在精神的品位。这才是我向往的笔墨“味道”。
  (责任编辑:阮富春)
其他文献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上,发现了数片漆黑、光亮,有的甚至薄如蛋壳的陶片,经考证,这些陶片竟是四千多年前的先民创造的“龙山文化”遗存,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陶。“蛋壳陶”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世界,揭开了考古史上划时代的一页。这类器物黑如漆,并且器壁如同蛋壳一般,因此又有“蛋壳黑陶”之美誉。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山东龙山文化
期刊
中国清代有许多皇帝的书法水平都很高,雍正便是其中之一。这幅现藏于伪满皇宫博物院的雍正御笔行草书扇面,所用纸张为金笺纸,拓在一张云龙纹淡黄色丝绢上,整幅扇面洋溢着雍容高华的皇家富贵之气。扇面用行草书写:“瑞鸭烟浓,晓来弦管。声在晴空,却退寒威,招回春色,满苑香风。多时人在瑶宫。记千载、今朝庆逢。满捧瑶觞,芝兰丛里,锦绣光中。”  扇面半径29.7厘米,夹角112度,正文共五十字,分别以六字、两字、一
期刊
唐山博物馆改扩建后,在基本陈列上根据唐山特有“冀东三枝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内容,筹备了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民俗展览。在皮影展厅里,有一组皮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展示大规模影人、场景灯箱展板的皇家仪仗队。这里面所有的影人及场景道具均为清代至民国早期作品,12米的展线展示了皮影演出中皇家出巡的壮观景象。就唐山皮影而言,按唱词对皇家仪仗队的描述,此组皮影并不全,但它是目前为止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一幅皇家
期刊
五年前,鞠肖男停手了经营多年的文物生意,一猛子扎进茶业界。  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潜心习茶。为品尝名茶,走遍产茶区。转了一圈,鞠肖男决定到云南原始森林里去找寻最好的茶。  云南访茶缘于一位云南朋友夸耀,老家山里的茶比几十万元的名茶好喝。云南是茶的起源地。在滇西临沧和思茅的原始森森中,鞠肖男寻访到了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和最大规模的原生野茶自然群落。“当我翻山越岭,筋疲力尽,站在一棵30多米高的茶树前,仰望着
期刊
彩云之南,神奇的红土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文化遗存众多,令旅人迷醉。  充满诗情画意的“七彩云南”之名,以经营翡翠的专业品质饮誉珠宝行业,成为高档翡翠的代名词。多年来,在翡翠的盛名之下,七彩云南的其他主营业务少有人提及。事实上,翡翠之外,百年老号“庆沣祥”普洱茶在云南茶业界更是绕不开的高端品牌,七彩云南让这个诞生于雍正时代(1722年)的老字号,星光依旧。  数年间,七彩云南在北京城区
期刊
茶,源于古中国和古印度,并在古代就已传播至日本和中亚地区。饮茶这一现象,早在欧洲人还未认识“茶”这一物种的存在之前,就遍及世界不同地区继而发展开来。奇怪的是,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的近千年间,尽管欧洲与亚洲之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贸易往来,茶却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未被欧洲商人关注,直到16世纪才第一次出现在欧洲文学作品中。威尼斯作家拉莫西奥在1559年所著《航行与旅行》一书中,将茶叶形容为一种对治疗胃病和
期刊
作为清代重要的贡茶品种之一,普洱贡茶自清初开始进入宫廷,其进贡历史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二百余年。普洱贡茶从茶叶的自身品质和包装上看,相较于其他地域的茶叶,有其独到之处。每年数量巨大的茶叶从云南进入宫廷,这在清代贡茶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普洱茶不仅大量用于宫廷日常生活,是一种必备的饮品。同时还被用在祭祀、医药、赏赐及礼品等方面,特别是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臣,更使普洱贡茶声名远播。普洱贡茶的兴盛不仅推动着普
期刊
容像即中国传统的人物肖像画,它以现实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为描绘对象。在近代摄影技术出现之前,人们追思已故长辈、祖先的形象,只能依赖写真的“容像”。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制度发达。徽商利润的一部分流入徽州本土,建祠堂、修家谱、画容像,成为宗族活动的重要内容。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天下徽商”单元的展品中,有两幅徽州容像:元末程观保和明万历时吴用卿。笔者根据相关史料,对二者的事迹略作考察,以窥明代徽州
期刊
贡茶是中国茶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古代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帝王非常重视贡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体系,一种文化的累积。贡茶不仅关乎宫廷生活,还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清代百姓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茶叶,可以在清代小说中发现茶叶在清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方官员为迎合宫廷,费尽心思培育新品种,改进制作工艺,逐步形成了国内一体化又各具地方特色的贡茶体系,推动着中国茶叶不断向前进步,也在一定程
期刊
陶瓷枕具被大众普遍关注,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河北巨鹿古城的发掘。据史考,北宋大观二年(1108),巨鹿被漳河洪水吞没,大批陶瓷深埋地下,陶器数量之大,器物之精美,令人惊叹,尤其是遗址屋合内大量瓷枕的发现,吸引了各国的古玩商和学者,也致使大部分精美的瓷枕流传到海外,并为多家国外博物馆所珍藏。到了50年代,陈万里先生《陶枕》一书的出版,使瓷枕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课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古代陶
期刊